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141节

  首长又转向十七机部:“没想到,这个世界第一,属于高能物理滴成果,却是从你们系统里诞生的,这证明了一件事情,我们滴劳动群众,我们滴工人同志,是能创造一切奇迹,能做到所有事情滴。”

  十七机部领导笑道:“我们有点儿不务正业了,呵呵。”

  科工部领导听得脑袋上青筋直冒,过分了,过分了啊同志。

  首长爽朗大笑:“哈哈,不务正业得好啊!”

  说完,他指了指激光器的论文:“这个事情,你们要尽快公布出去,范围要尽量广,国内要公布发表,国外也要第一时间公布发表。”

  大概是知道科工部的顾虑,又说了一句:“不要有顾虑,哪怕人家跟着我们学会了做激光器也没关系,大度一点,让每个使用激光的人,第一时间都会想起我们。”

  科工部领导领命而去,首长则在皱着眉头回想:“高振东,这个名字很熟悉啊,好像在哪儿看到过来着?”

  一边想,一边把目光往书桌上密密麻麻的书投去。

  第二天早上,日报头版头条。

  《激光闪耀,勇攀高峰——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光的受激辐射放大》。

  文章先简介了我国光的受激辐射这一世界

  照例,还是没有研究者的名字,在这个年代,越大的事情,在报道的时候越有可能没有名字,比如高振东前世那个世界第一,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公布的时候,全篇看不到一个人名。

  这一方面是出于保密需要,一方面也是“兵团作战”的习惯。

  所以,虽然激光是高振东一个人“打游击”搞出来的,但是按照惯例,一样没有名字。

  高振东搞这么多事情,上了报纸的也有好几次,不过有他名字的,也就汉字编辑环境那一次,其他每次都是以“科技工作者”代之。

  此文一出,社会各界欢欣鼓舞,我们太需要这么一个东西,来证明一件事,那就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我们现在有信心、有决心,同时也有能力,站在世界之巅了。

  虽然暂时就这一个,可是从0到1很困难,从1到10可就容易多了,0代表完全没有这个能力,毕竟0乘任何数,还是个0。

  这篇报道被各种报刊大量转载,一字不易。

  国科院也在同一天出版了一本新期刊的创刊号,期刊的名字就两个字。

  ——《激光》。

  封面上,出版人员还很文艺的写了一行题词。

  “愿伱如它一般纯净,如它一般热情,如它一般矢志不移。”

  寥寥数语,将激光的单色性、方向性、高能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激光》的

  这个名称看起来不像论文,反倒是像专利。

  后面的文章,则是国科院原研所等相关团队,对激光的各种特性的研究及拓展。

  这些文章基本上是把当前能想到的激光器的各个方向都研究了个遍,也就是说,一段时间之内,各个方向的坑,都被我们的科学家先占了。

  相当一段时间之内,凡是搞激光这个研究的人,都得引用这本《激光》创刊号的文章,反正这本创刊号就像一屋子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的总有一个你跑不掉的,首当其冲的,就是高振东那篇文章。

  而且所有后来的研究者在激光本身上面,已经失去了获得诺奖的可能性:创新性没有了,一滴都没有了。

  只能在激光的应用上打主意了,比如激光约束核聚变,又比如阿秒激光。

  而且这些文章,还做了大量的预测性的研究,这就让别人更难受了,预测这种东西,只要个想法,不需要实际成果的,但是后来实际研究这些预测的人却就是绕不过去。

  不一定有什么作用,但是就是忽视不掉它们的存在。

  这些文章,看起来好像在利用我们在激光这方面的先发优势耍无赖,不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啊,你们外国佬耍无赖的多了去了,就不许我们也耍一个?

  与此同时,国科院也向所有与我国缔结了双边科技合作协定国家的双边科技合作委员会发去了这本期刊的原稿以及翻译件,这些都是东方阵营的国家。

  不过大洋公约国家也不是没有,外商部借着DJS-59的由头,向高卢鸡发去了《激光》的创刊号原本以及翻译件。

  如此一来,经助会、大洋公约,两边都齐活了,虽然期刊还在发送的路上,但是这个世界第一已经是板上钉钉,再无反复的可能。

第232章 下车间去吧你!

  作为副处长,高振东是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日报的。

  看到日报头版头条的文章,他心里禁不住美滋滋的。

  不论有没有系统,可是能上这个报纸的头版头条,你就说你心里美不美吧。

  虽然看不到自己的名字,可是高振东还是弄了一份崭新的日报,收了起来,包括其他项目在内,类似的报纸他收藏了不少。

  若是日后有了小高,这些可都是当爹的显摆的资本。

  美了一会儿,高振东转过头,继续调试ALU,此时的电路板上,已经有了一些设计之外的飞线,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这东西是高振东自己设计的,不是系统直接给的电路图。

  就算高振东脑子已经加强过,非常灵光,但是设计出不出缺陷和脑子灵不灵光其实关系不大。

  “哦豁,线蚀刻错了。”

  高振东又找到了一处毛病,对比了设计图,这次不是他的设计错误,而是运算所在往铜箔板上复制PCB图的时候,出了问题。

  这年月,这种小批量的PCB,还是人工制板,不是PCB图出来能直接上机印刷的,难免会出一点问题。

  拿着小刀,将错误的铜箔线刻断,然后刮开剩余铜箔线上的保护层,用电络铁、焊锡和漆包线将正确的线路连接起来,再重新涂覆保护层。

  整个房间弥漫着一股松香的味道,这年头没有中空带助焊剂的焊锡丝,松香是一大坨,让高振东很有点儿不习惯。

  这个时候,高振东干的事情看起来仿佛和高科技没有半毛钱关系,没办法,这时候就这条件。

  飘散的松香烟雾被高振东呼吸吸进鼻子,时间长了,高振东觉得自己的鼻子里能抠出一块儿松香来。

  这也是没事儿不要去剪鼻毛的原因,那玩意是人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就在高振东和单板机斗智斗勇的时候,李副厂长来找他了。

  现在的李副厂长,如果是他有事找高振东,虽然有电话,但一般都是亲自过来登门拜访,而不是打电话把高振东叫过去。

  从他这个处理方式来看,高振东在他的人脉层级里面,位置是越来越高。

  估计是在办公室没看见高振东,李副厂长猜到高振东肯定在计算机房这边,他走过来敲了敲计算机房的门,但是没有进门,等高振东放下手中的事情,热情招呼之后,才走了进来。

  高振东做的事情,能掺合的自然是有名有利回报丰厚,但是在高振东自己没有拿出来之前,那是打听得越少越好,李副厂长自然知道这个关键。

  高振东站起身,笑道:“李副厂长,过来指导工作啊?”

  李副厂长也笑:“没有没有,你的工作我可没法儿指导,哈哈。是有点小事情找伱核实核实。”

  两人转到高振东办公室坐下,李副厂长才说起了来意:“星期一的时候,我们接到街道派出所那边的通知,说是厂里有个叫许大茂的职工被行政拘留15天,原因是造谣生事,污蔑他人,我问了一下,这个人和你住一个院子,派出所的同志还说,这个事情你也知道。”

  本来一个职工被行政拘留,不是什么大事情,厂里配合派出所,并按照厂里规定,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就得了。

  可是派出所同志这么一说,明显这个事情高振东是知情的,甚至在里面可能还扮演了角色,这就不由得李副厂长不重视了。

  他先是想找易中海打听打听,可是易中海不在厂里,去运算所支持工作去了。

  他又找了厂里其他住在四合院的同志了解了一下情况,好家伙,原来被污蔑的就是易中海本人,另外一个被牵连进这件事的,是秦怀茹。

  听说里面有秦怀茹,李副厂长这下子更是笃定高振东在里面掺了一脚了,他可是知道,派出所副所长和高振东的关系是一个坑道里出生入死下来的。

  而且从院子里的人的描述来看,虽然不是很清晰,但是李副厂长是何等人精,一听就知道高振东是故意在拿许大茂开刀。

  这个事情吧,老李的出发点和思路是错的,可是结果呢却差不离,这就跟程序员写了一个bug,但是却莫名其妙的跑对了结果一样离谱。

  所以他就更不想直接处理了,过来听听高振东的口风,拿个犯了错误的职工祭旗,更拉近一下和高振东的关系,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高振东一听就笑了:“对对对,这事儿我知道。”

  于是他就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听了高振东的话,李副厂长也怒了:“这个许大茂,不干人事儿,这种事情都能胡编乱造的么,要严肃处理,一定要严肃处理。”

  别以为老李自己喜欢玩儿手段在背后阴人,就会对许大茂这种东西心有戚戚焉,正相反,越是这种人,就越是对许大茂这种货色严防死守,因为这种人自己的问题就不少,容易被背刺,所以对于许大茂这种行为更是深恶痛绝。

  所以在电视剧里,许大茂稍有出格,就被李副厂长毫不犹豫的拿了下来。

  更别说在他看来,许大茂去造秦怀茹和别人的谣,那简直就是胆儿上生毛,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两相结合,这个许大茂他是一定要动一动的。

  他带着一丝八卦的笑容,对着高振东道:“高处长,这位职工拘留回来,厂里肯定也要处理的,你也是保卫干部,对于怎么处理这位职工,有没有什么建议啊。”

  高振东一看这厮的笑容,就知道他脑袋里又把这事儿往肚脐眼下三寸想过去了,不过他也没法明着说你特么想太多了。

  不过说起来这个保卫干部的虚职,还真是灵活多变,需要的时候就能拿出来用用。

  他听了老李的话,想了想问道:“李厂长,一般情况下这种情况厂里是怎么处理的?我对这方面规定还真是不太熟悉,你给我指导指导工作,哈哈。”

  李副厂长道:“一般来说,都是扣半个月工资,并取消本年度内所有评奖评级资格。不过许大茂这个事情,行为下流、手段卑劣、情节严重、道德败坏,是属于可以加重惩处的范围。”

  高振东被他这麻溜的口条给震惊了,好家伙,你这讨贼檄文一般的话换我来说,仓促之间还真就说不出来,不愧是领导,水平就是高。

  既然李副厂长把刀子都递过来了,高振东也没什么好犹豫的,顺手接过刀子,磨刀霍霍向大茂。

  为了把易中海师徒彻底摘出来,所以高振东那天晚上并没有把许大茂往死里整,再加上那个事情也整不死许大茂。

  毕竟高振东心里的往死里整,那是生物学上的客观描述,而不是汉语言文学里的比喻修辞,要达到这个目的,那天的事情分量还不太够,反而有点打草惊蛇了。

  所以高振东只抓了主要矛盾,就是易中海师徒的名声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其他方面,他就放过许大茂了。

  要知道在许大茂这种人心里,高振东一结婚,他肯定会认为高振东和他有夺妻之恨,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此借着厂里的手,自己不出面,能坑一把是一把。

  高振东正了脸色,严肃的道:“李厂长说得好!你对于许大茂这种行为的定性,实在是太准确了。对于这种抹黑同志帮扶关系,污染正常工作风气,丑化我厂职工形象,破坏友邻单位研究的行为,我建议是从严、从重、从快,作为典型处理。”

  李副厂长一听,艹,你小子原来搞政工也有一手,你这话一说,我感觉我不重处这个许大茂,简直愧对广大群众啊。

  他毫不犹豫把最重的处理方式拿了出来:“那扣一个月工资,三年内不得参加评奖评级,并调离现有工作岗位。”

  这里面扣一个月工资倒是没啥,三年内不得参加评奖评级也还好,许大茂那个位置,会受不小影响但不是太要命,真正要命的是最后一句——调离现有工作岗位。

  许大茂的肥缺,没了!

  高振东笑着提了一个建议:“李厂长,考虑到职工的生计问题,这一个月工资是不是分成三个月扣?”

  老李大拇指一竖:“高处长说得有道理,不带有色眼镜看人,关爱犯错职工,给他反省改过的机会。”

  于是在两人谈笑之间,许大茂未来几年的前途就这么被定了下来。

  事情商定,李副厂长笑道:“振东,你还真别说,他现在的岗位,多少还是带点技术的,你有没有什么头脑机灵学得快的人推荐推荐?”

  放电影这东西,你说没技术吧,它还真有,但是不多。

  不存在什么不可替代的说法,电视剧里傻柱这种经常给厂里搞招待主厨的大厨,那不也是说让你下车间就下车间。

  搁以前,许大茂调岗,带来的这个机会李副厂长就给自己侄子留着了,但是现在,小李天天叫着高振东“老师”,放映员?嘁,俺老李家看不上。

第233章 这玩意是怎么搞到的?

  因此,老李就很爽快的把这个位置拿了出来,既然这个机会是高振东带来的,那就由高振东来决定。

  还别说,李副厂长用得上人的时候,那是真的舍得下本钱。

  高振东想了想,好像没有什么人能用得上这个机会。

  傻柱明显当厨子更合适,傻柱自己也不愿意干这个活儿。

  丁永年正琢磨着读书呢,也不见得有这个心思。

  秦怀茹?别闹了,这个年头的放映员,是要起早摸黑,进村下乡,走街串巷的,女的明显安全上有问题。

  闫解成?这个倒是合适,不过高振东可就不乐意了,要自己上赶着?老闫家上辈子拯救世界了?

首节 上一节 141/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