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121节

  两人开开心心,打打闹闹的过了一个下午,娄晓娥一直处在兴奋之中,高振东干脆给她放了个假,没有再复习。

  值得高兴的事情,不妨劳逸结合一下。

  再说,以娄晓娥的情况来看,高振东估计她能读的学校是有天花板的。

  晚饭时间,高振东带着娄晓娥就往中院儿去了,傻柱也正好往贾家走,看见娄晓娥,愣了一下。

  他对着高振东两人道:“看样子,你们的事情也快了?”

  只有这个解释,要不然高振东不可能带着娄晓娥去贾家吃饭。

  高振东笑着道:“嗯,对对对。”

  娄晓娥也搂了搂高振东手臂:“嗯,对啊,何师傅,到时候,你来给我们掌勺如何?哈哈。”

  傻柱笑了:“那敢情好啊,求之不得。说定了啊,就我了,你们请再多厨子,我也得是大厨!”

  高振东哈哈一笑:“没问题没问题,我也巴不得。”

  三人说说笑笑,几步就进了贾家。

  贾家客厅里,贾家四口人,还有易中海、一大妈都在里面了。

  两个小孩嘴里叫着“高叔叔”、“傻叔”,哒哒哒的跑过来。

  这回是傻柱从兜里拿出一把零嘴儿,递给两个孩子,还带点示威似的看了高振东一眼:你看,我比你实在吧。

  看见高振东三人进来,几位大人都站了起来,迎接高振东。

  说实话,这是高振东第一次比较近,比较正儿八经的和贾张氏说话。

  贾张氏和在电视剧里看起来差不多,富富态态,白白胖胖的,不得不说,秦怀茹还真一直把她婆婆照顾得挺不错。

  贾张氏完全没有电视剧里那个样子,估计她主要也就在儿媳妇、傻柱面前横,在高振东、易中海面前,还真横不起来。

  不过这女的其实精得很,也不像传说中那么不讲道理,电视剧里前半段傻柱和秦怀茹的婚事其实她是同意了的,最后问题是出在棒梗身上。

  不过这才60年初,接下来几年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秦怀茹打过招呼,就继续忙去了,贾张氏一脸堆笑,拉板凳倒茶水,非常殷勤:“高处长,您坐您坐。”

  贾张氏不撒泼的时候,看起来还真是慈眉善目的,因为她那脸就长那样。

  不过贾张氏撒不撒泼,这个问题不是高振东要头痛的问题,非要说的话,傻柱可能才需要头痛这个。

  高振东笑着双手接过杯子,坐下来和几个人聊天。

  而傻柱则是往厨房那边走过去,嘴里说着:“秦姐,来来来,让我来,这个事情我来弄,这个我比你熟。”

  秦怀茹摆摆手:“别,今儿你就是客,你安心等吃饭就好,我这儿也快了。咋滴,嫌弃姐的手艺是不?”

  “那哪儿能,这不是闲着也是闲着嘛。”

  “闲着就去和高处长、一大爷聊天儿去,这儿没你的事儿。”秦怀茹一边忙活,一边笑道。

  傻柱要了几次,都没能把做饭的活儿要过来,只好讪讪的走过来坐下。

  一大妈和贾张氏这个时候正在猛夸娄晓娥。

  “哟,高处长,这是您对象吧,长得可真俊呐。”

  “可不,一看就是讲究人家出来的。”

  “.”

  娄晓娥有点儿不好意思,不过转念一想,这些多半就是以后要常打交道的大婶们了,客气点儿总没错。

  娄晓娥这个“多半”,没别的意思,主要是婚后住哪儿的意思,看样子,多半是要住四合院儿的。

  而贾张氏、一大妈吃了多少年的盐了,一眼就看出来,要和高振东打好关系,眼前这个小姑娘是最要紧的。

  和经历丰富、若即若离,与院子里人虽然亲切,却总是淡淡的保持一点距离的高振东不同,这小姑娘正是天真的时候,正在最好打交道的时候。

  所以娄晓娥没端架子,两位老婶子也没动心眼子,三个人聊得热火朝天的,虽然有点儿你说城门楼子,我说胯骨轴子的意思,不过看起来还挺热烈。

  高振东和一大妈贾张氏寒暄了几句,就转头和易中海聊了起来,正好这时候,傻柱在秦怀茹那儿没讨着差事,也掺合过来。

  易中海端着大茶缸,正和高振东道谢呢:“振东,这个事情,多亏你出的主意了。”

  高振东笑道:“谢我什么,我就是出个主意而已,这个事儿能成,根子还在你和一大妈心好,愿意照顾东旭家里人。”

  易中海摇摇头:“都说救急不救穷,要没有你,说实话,我们是想帮也不知道怎么帮,什么时候帮才好。还是你这法子好,哪头儿都没拉下。”

  这句“哪头都没拉下”,不可言说的内容可就有点丰富了。

  贾张氏闻言,也转过头:“对啊,高处长,要没有您,这两孩子的师父是有劲儿也没处使。您帮我们家的地方可太多了,真不知道怎么谢谢您才好啊。”

  “两孩子”指的不是棒梗,而是贾东旭和秦怀茹。

  在贾张氏看来,易中海作为贾东旭的师父,能继续收秦怀茹做徒弟,其实是在秦怀茹身上又套了一圈绳子,让她与死去的贾东旭的牵挂更深一层,这样一来,秦怀茹即使日后有了其他想法,多少也会受到影响,多考虑一点贾家的感受。

  这对于贾家来说,是好事,所以秦怀茹和她一说一大妈的想法,她马上就忙不迭的答应下来。

  这老婆子可精着呢。

  听见她的话,高振东笑道:“这不是正在感谢我嘛,今儿我可是空着手过来的,就指着这一顿呢,哈哈。”

  贾张氏忙不迭的拍腿:“这就对了,今天你可一定要吃好。”

  娄晓娥却是听出点儿味道来,悄悄的问一大妈:“婶儿,振东给你们出什么主意来着?”

  一大妈悄悄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娄晓娥,娄晓娥笑道:“哈哈,他就是鬼主意多。”

  一大妈心里却是暗叹一声,姑娘,你这是不知道啊,要没他这头一个收徒弟的主意,老易还陷在贾东旭的事儿里出不来呢,而且要没有第二个认亲的主意把秦怀茹和他们家绑在一起,这个事情也没那么顺畅,不过这个话却是不能说出来的。

  其实对于高振东来说,他之所以尽量帮助院子里的人过得更好一些,除了出自本心之外,还有一层想法。

  能把聋老太、易中海、贾家以及绝大部分邻居都团结到自己这一边,那就算政策有变化,至少保证后院儿不起火,或者火没那么大。

  不过这个事情,暂时也不是那么完美无缺,还有两根搅屎棍在院子里呢,虽然现在都被他压得死死的,不过这两个狗东西的性子,属于有点机会就要咬人的那种,而且毫无做人的底线,不得不防。

  好在时间还长,高振东早就打定了了主意,这两个人,必须从院子里消失。

  至于消失的方式是死是活,看他们运气吧。

  就在大家说说笑笑间,秦怀茹已经准备好了,棒梗帮着她,把饭菜一一端上桌来。

  小当小短腿一摇一晃的,给每个人杯子里都倒上酒。

  除了一大妈和娄晓娥,她俩一个身体不好,一个年龄不大。

  见大家都坐定,秦怀茹站了起来,红着眼睛端起杯子:“今天请大家来,首先,是为了感谢各位领导长辈朋友,在我们家遭逢大难的日子里,对我们家的照顾,要没有你们帮衬,我一个妇道人家,别说工作,恐怕就连东旭的后事,都办不利索。”

第203章 就这一本书,我们家就不亏!(3k)

  说完,她向大家深深的鞠了一躬,大家一起端起杯,与她一起一饮而尽。

  秦怀茹是女的,所以桌上也就不讲究什么“酒过三巡”了,她倒了第二杯酒,对着易中海和一大妈:“师父,干娘,这第二杯酒,敬你们,承蒙师父看得起我,感谢你们对东旭、对我的爱护,今天开始,高处长作证,我就是你们亲闺女。”

  易中海和一大妈乐得见牙不见眼,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图的就是这个感觉!

  他们一起端起杯子,和秦怀茹又喝了一杯。

  秦怀茹倒上第三杯酒,对着高振东:“高处长,对不起您,以孝为先,把您放在了师父和干娘后面,我想您大人有大量,不会和我计较这个。我知道您是做大事的人,从来都不喜欢掺合院子里鸡毛蒜皮的事儿,但是东旭走后,您每次出手,都实实在在的帮了我家的大忙。我一个妇道人家,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只能说一句,院子里的事情,但凡我能有一点用处的,您尽管开口。”

  高振东笑着道:“都是邻居,不用太在意,把往后的日子过好才是大事。也希望伱在易师傅那里,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更快更好的融入厂里的工作,把大家小家的事情,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也祝你早日踏上新生活。”

  说完,和娄晓娥一起,与秦怀茹喝了一杯。

  高振东这话满嘴的领导派头,却听得贾张氏心里直抽抽,早日踏上新生活?怎么听着味儿不对啊,她去过新生活了家里这摊怎么办,不过这话她也就只能在心里嘀咕,没法说出来。

  不过傻柱却是听不下去了:“嗨,振东,你说话听着怎么跟我们食堂主任似的,忒没劲。来来来,秦姐,我敬你一杯,没别的,就是图个高兴,今儿都是喜事儿,祝你们家雨过天晴,否极泰来。”

  这货又嘴欠上了,一张嘴,一黑黑两,在场的高振东和不在场的食堂主任,都没落好,也亏得是高振东知道他的德性。

  不过傻柱性子也急了点儿,做主也轮不到他。

  秦怀茹噗嗤笑了一声:“傻柱兄弟,你别急,该我敬你,我没少麻烦你,我也知道棒梗小当没少麻烦你,他们要是有什么不是的地方,你多包涵。”

  还别说,秦怀茹电视剧里表现出来的,就完全不是躲躲藏藏畏畏缩缩的性子。

  这时候贾东旭刚走没多久,生活重压之下,她表现却也大方得体,没啥毛病。

  一顿饭就这么慢慢过去,两家收徒认亲的事情,也就算是尘埃落定。

  吃完饭,高振东和众人道别,送娄晓娥回家。

  娄晓娥很兴奋,一是书的事情,二是今天在院子里进一步扩大了社交面,这意味着她在高振东的生活里,痕迹越来越深,渐至难以分割。

  虽然她没喝酒,却感觉跟喝醉了似的,觉得脑袋晕晕乎乎的,在家门口紧紧的抱着高振东,脑袋埋在他怀里,站了好久。

  良久,两人终于分开,她向高振东挥挥手,一步三回头的进了家门。

  一进家,看见父母和大哥都在,掂了掂自己手里的书,娄晓娥马上得瑟起来,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她乐颠颠的向娄母冲过去:“妈,你猜我做了件什么大事儿,哈哈。”

  她家里人都莫名其妙的,你能做什么大事儿?你做的最大的大事儿,就是跑到南锣鼓巷把高振东给拐回家来了。

  娄母一开口,就让娄晓娥很泄气:“啊?振东又做什么大事儿了?”

  好嘛,完全不相信娄晓娥。

  娄父转过头:“说吧,想要往振东那儿送什么东西?”

  这老头子,这是被坑出自觉性来了。

  两人的话,气得娄晓娥连连跺脚:“你们怎么这样?”

  只有娄守行仗义:“你做了什么大事?说来让大哥听听,爸,妈,晓娥也长大了,能做事了。”

  一边说话还一边猛给父母打眼色。

  听见有人支持,娄晓娥从包里拿出一本《多用人才技能手册》,在家人面前晃了几下。

  “哈哈,看看,封面上是谁的名字!”

  其余三人定睛一看,眼睛就直了。

  嘶~~~~~~

  娄晓娥三个印刷体字在书的封面上熠熠生辉,仿佛有些刺眼。

  娄父一把将书抢过来,放在眼前仔细翻看。

  虽然他没出过书,但是正规出版的书籍长什么样子他还是知道的。

  编者真是娄晓娥,而且书上各种正规出版的相关信息一应俱全,不是假的。

  娄父哈哈大笑:“哈哈哈,我家晓娥真的写了一本书。”

  从古至今,谁能正儿八经的写出一本正儿八经的书来,那族谱不说单开一页吧,至少也能自成一段,没想到自己女儿却不声不响的搞了这么大个事儿。

  娄父笑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把书放在眼前,抓得紧紧的。

  娄母想仔细看,却没法从娄父手里把书拿出来,用力又怕弄坏了,只能干着急。

  “老娄,老娄,给我看看,给我看看!”

  娄晓娥连忙拿出另外几本样书,递给母亲:“妈,别急别急,还有,出版社给了好几本样书呢。”

  娄母和娄守行连忙从娄晓娥手中把书抢过来,仔仔细细的看。

首节 上一节 121/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