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只想吃软饭 第68节

  方文山作词,周董作曲,钟兴民编曲,阵容豪华奢侈。

  除此之外还有奢侈的前奏,奢侈的歌词,奢侈的旋律,奢侈的编曲,奢侈的和声……整首《青花瓷》全是对于才情的奢侈挥霍。

  姜若曦听到原版《青花瓷》的旋律,眼前一亮,听到唐舟歌声时,她脸上的惊讶更盛。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唐舟版本的《青花瓷》,唱出来的感觉和姜若曦戏腔版《青花瓷》完全不一样,但同样好听。

  不……应该说更好听!虽然没有那句戏腔的瞬间惊艳,但总体的听感似乎都要更好一些,感觉整首作品的质感要更上一个台阶。

  姜若曦发现最重要的区别还在于歌词方面。

  戏腔版《青花瓷》歌词已经足够好了。

  但原版《青花瓷》的歌词竟然更精致更美,美如画,美如诗。

  仿佛每一个文字都流淌着华夏的独特审美和韵味,仿佛将华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全都唱了出来。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

  “天青色等烟雨我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好美!”姜若曦一遍遍听着原版《青花瓷》,忍不住动容。

  她觉得戏腔版《青花瓷》已经是天花板级别的作品了,但没想到唐舟竟然还写了另外一个更好的版本。

  不愧是天才啊!!

  有才华当真是肆意挥霍。

  另一边,心情不太好的林伟文也在听原版《青花瓷》,听着听着他表情都僵硬了,他原本以为《西江月》足以胜过《青花瓷》一筹。

  但唐舟这个版本一发布,他瞬间觉得自己对国风的理解还是太浅薄,太保守了。

  原本《青花瓷》在作词、作曲、编曲方面都做到了极致,无可挑剔,几近完美。

  即便在《西江月》最出彩的歌词部分,也是被原版《青花瓷》甩开了很远的距离。

  “他这是故意和我作对!”林伟文很是恼火。

  若是这版《青花瓷》将《西江月》给压了下去,那他这个大师级作曲人的脸面往哪搁?

  姜若曦、林伟文等人听完原版《青花瓷》的时候,网络上许多粉丝网友也已经听完了。

  歌曲评论区直接炸了。

  “我天!谁说《青花瓷》歌词不如《西江月》?这版我直接跪着听。”

  “太美了!把东方美写到了极致,唱到了极致。”

  “疯狂爱上,什么《西江月》歌词牛逼,在《青花瓷》面前不值一提。”

  “我现在完全相信唐舟就是国风鼻祖,祖师爷级别的人物。”

  “是啊是啊,感觉唐舟在国风方面的理解远超林伟文。”

  《青花瓷》它的受众很广,即使小学生也能感觉到歌词和旋律的美,年纪稍大的中老年也觉得朗朗上口。

  乐评人曲飞狂喜。

  之前做戏腔《青花瓷》的乐评让他涨粉不少。

  《西江月》火后他准备写写《西江月》,但还没写好,唐舟又发布了另一版本的《青花瓷》。

  他听完后果断决定先写原版《青花瓷》的乐评,这两版《青花瓷》的流量得接上啊。

  他就是有这种偏执。

  于是他加班加点写了原版《青花瓷》的乐评。

  标题是:完美国风音乐模板原版《青花瓷》秒杀一切

  他在文中提到原版《青花瓷》秒戏腔《青花瓷》,秒《西江月》。

  “唐舟在肆意挥霍着他的创作才华,奢侈的挥霍自己的巧思妙想,原版《青花瓷》绝对的诚意之作,巅峰之作,天花板级别的作品,前无古人,后怕也难有来者……”

  曲飞毫不吝啬溢美之词。

  发挥“曲吹”的个人特色,怎么牛逼怎么吹,怎么炸裂怎么吹,总之吹完后让人感觉:唐舟是宇宙最强作曲新人!

  另外他还提到了原版《青花瓷》的副歌和弦。

  “这首歌的副歌和弦是非常简单和常见的:4536251”

  “4536251被称为万能和弦,在许多音乐作品中已经被许多人当作模板使用,写出了千千万万千篇一律的旋律,因此这个和弦为人诟病……”

  “但唐舟用事实证明,没有被用烂的4536251,只有不懂变通和创新的作曲人……”

  “唐舟用4536251写出了《青花瓷》优美动听的副歌,化腐朽为神奇!用4536251依然可以写出美到极致的旋律!”

  “总结:天才即使只用最普通的和弦,依然能写出惊艳所有人的旋律!唐舟牛逼!”

  没有任何意外的,曲飞这篇乐评再次火了。

  不少作曲人看完这篇文章都是一看一个不吱声,因为曲飞说得对,他们无法反驳,反而十分认同。

  他们听了原版《青花瓷》,确实惊为天人。

  词曲编都是天花板级别。

  优秀到没话说。

  “卧槽!唐舟无敌啊。”

  “竟然是4536251这个烂大街的和弦写出的《青花瓷》,除了牛逼,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果然天才就是可以为所欲为,怎么写怎么牛逼。”

  “唐舟:看好了,这是我为国风音乐打的样,不服来战!”

  “唐舟:这是给你们的国风音乐教科书。”

  “真.教科书级作品!”

  “唐舟怪物啊!”

  原版《青花瓷》热度高涨,越来越多人慕名来听。

  虽然很多作曲人看不惯唐舟的“张狂”,但他们也同样的乖乖来听这首歌认真学习。

  将之当作学习案例,学习教科书……唐舟是真真实实给作曲人们打了一个样。

  很快原版《青花瓷》在新歌榜上的排名便上去了。

  第5!

  第2!

  第1!

  仅仅只用了一天时间,原版《青花瓷》就直接冲到了新歌榜第一,把《西江月》给压了下去。

  并且戏腔版《青花瓷》也因此又涨了一波热度,上升到新歌榜第二。

  《西江月》被两首《青花瓷》给挤到了第三的位置。

  顿时流行音乐圈都炸了。

  “我天!唐舟一新人直接把大师级作曲家摁在地上狠狠摩擦!”

  ……

第84章 这才叫主旋律,唐舟觉悟很高

  原版《青花瓷》让唐舟一战成名。

  但大家也知道,这种不给林伟文面子的做法,唐舟肯定把林伟文给得罪了。

  唐舟却丝毫不在乎。

  你要国风祖师爷的称号,你自己来拿啊!

  咱用作品说话。

  别搞有的没的。

  唐舟微特粉丝突破100万,现在他也是“百万粉网红”了。

  原版《青花瓷》虽然没有戏腔,但它却比戏腔《青花瓷》的影响更大,更广泛。

  蓉城音乐学院、魔都音乐学院、央音……等等音乐类高校,其作曲系都将两个版本的《青花瓷》带进了课堂,作为案例分析,和学习的对象。

  燕京,央音。

  李金甫正在上作曲课。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戏腔版《青花瓷》,这堂课我们来看看《青花瓷》另外一个版本。”

  “私以为这个版本才是最好的国风创作学习模板和案例,教科书级别的作品,而且它还是国风鼻祖唐舟同学创作的,我们来看看他对国风是如何理解的……”

  “作曲、编曲和戏腔版有些差异,但最大的区别是歌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原版《青花瓷》的歌词……”

  李金甫认真听着老师讲课,做笔记,心中疯狂感叹:唐舟牛逼!

  一想到将来他会加入唐舟的工作室和唐舟一起共事,他就忍不住兴奋,得多多和唐舟学习啊。

  双人行,唐舟是我师!

  因为自己和唐舟上过节目,在学校很多同学都会向他打听唐舟的事情,李金甫因此在学校的知名度都变高了,这让李金甫觉得跟唐舟交好,感觉很不错。

  台上老师几乎逐字逐句分析原版《青花瓷》的歌词,神采飞扬,颇为兴奋和激动。

  “这首歌歌词最出彩的地方是这里!”

  “窗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注意这里的三个惹字!”

  “这三惹用得太好了……”

  李金甫甚至觉得作曲老师变成语文老师去了,现在在上古诗词鉴赏课……老师获得头头是道,同学们听着惊为天人。

  “我天!歌词还有这玄机。”

  “唐舟这哪是写词,明显是写诗啊。”

  “美!美不胜收!”

  “此刻艺术已成。”

  李金甫以及身边的同学均是赞不绝口,把唐舟奉为神一般的存在,都想着好好向唐舟学习学习。

首节 上一节 68/2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