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蔓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罗盛竖起耳朵听。
这次他总算听出这首歌哪里不一样了。
“唐舟竟然这么玩儿?”罗盛面露惊色。
现在的流行音乐大多都是七声音阶,而《东风破》竟然用的五声音阶。
“宫商角徵羽!”罗盛越想越激动,仿佛发现了不得了的事情一般,仿佛看到了国风音乐的一种全新可能,“他竟然用五声音阶来写流行音乐!绝了!真是绝了!”
此刻的罗盛别提多兴奋了。
因为这又是一种国风音乐的全新打开方式。
五声音阶通常出现在华夏的古乐中,华夏的古乐就是用五声音阶写就的,要说什么音乐最国风!!那当然是古乐啊!!
现在!
唐舟直接用古乐的五声音阶来写流行音乐,这绝对是开创性的尝试!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这么干过。
唐舟这么干了。
嗯也不对……罗盛想起有些古风歌曲就是用五声音阶写的,但最后和现代流行乐相去甚远,那就真的很古风!
可这首《东风破》,则听起来很潮流,很流行,一点都没有那种纯古风味。
而是很符合现在的流行感觉的。
他是怎么做到的?
罗盛忍不住开始认真分析和思考起来。
而此时歌曲已经进入了间奏部分,二胡声拉响,瞬间将整首歌的逼格、意境又拉升了一个层次。
很多人都在作品中融入了二胡编曲,但能像《东风破》这样,将二胡用到极致的,他还是第一次见。
“妙!”
“太妙了!这段间奏简直不要太好听!”罗盛拍案叫绝。
他可是专业的,大师级作曲家,他都说好,觉得好听,普通歌迷就更不用说了。
或许是因为自己就是搞音乐的,罗盛对歌曲十分挑剔,一般的作品入不了他的耳朵,但《东风破》让他惊喜万分。
罗盛看到了国风的更多可能。
“歌还能这么写!真是大开眼界!”罗盛就差拿出小本本做笔记了。
罗盛听完一遍,觉得不过瘾,然后又听了一遍,还是不过瘾,连续听了三遍,刚才稍稍感到满足。
“如听仙乐耳暂明啊!”他发出感叹。
然后立刻拿起手机给李东明打过去电话,“东明啊,这次你怕是要输给唐舟啦。”
……
求月票、推荐票、打赏。
第146章 仙剑之十年之约,刀来!
“东明啊,这次你怕是要输给唐舟啦。”
李东明接到罗盛电话的时候,他也正在听《东风破》,而且已经反反复复听了好多遍。
被《东风破》给惊呆了。
听到罗盛的声音,他感叹道:“我以为我憋出了四个二,结果他直接甩出了一对王!”
李东明认可罗盛的话。
唐舟这首《东风破》的确比他那首《西厢》要好出很多,最重要的是,它将五声音阶和流行音乐结合了起来,而且做到毫无违和感,兼具古典与流行。
而他那首《西厢》更多的还是对之前唐舟几首国风的摹仿,歌也不差,但就是和《东风破》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个唐舟啊,不简单。”罗盛赞叹道。
“是啊。”李东明说,“谁能想到他会放出这样一个王炸来呢?”
李东明是想到了唐舟肯定会拿出一首能打的歌曲来,但没想到唐舟拿出的歌曲竟然能有这么能打,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给出了一些创新性和开创性。
在此之前,
无论是李东明还是罗盛,都没有在五声音阶上动过念头。
偏偏唐舟想到了。
李东明和罗盛在反复听《东风破》的时候,唐舟的粉丝们,以及许多音乐人,也都在听《东风破》。
普通歌迷可能没有李东明和罗盛那么专业,但他们评判一首歌好不好的标准也很简单,只有一个标准:好听!
只要好听,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是一首好歌。
《东风破》发布后,它的播放量量快速上升。
一方面唐舟本来就有过亿的粉丝,一呼百应,粉丝们都很愿意买账。
一方面唐舟这首《东风破》发布后,姜若曦、周子文、徐文君、朱绰颜、郑芊芊等人都纷纷转发,为唐舟这首歌宣传造势。
《东风破》上线十多分钟,播放量就已经破千万了。
然后空降微音乐新歌榜第五名!
直接上榜就是第五名。
可以说是在榜单上嘎嘎乱杀。
歌曲的评论区也很快炸了。
“太好听了。”
“还得是唐舟啊,听了那么多国风歌曲,还是觉得唐舟的国风最好听,最符合我的口味。”
“反反复复听了好多遍,歌词旋律都写太好了。”
“尤其喜欢间奏部分的二胡,简直超神。”
粉丝们对《东风破》都很喜爱,听一遍不够,听两遍,三遍,然后单曲循环。
乐评人曲飞将《东风破》不知道听了多少遍,每次听,都是在构思,应该怎么写这首歌的乐评。
唐舟的国风肯定值得大夸特夸的。
但问题是应该怎么大夸特夸,他需要找到一个着力点,他已经听出来了这首歌和市面上大多数的国风音乐不太一样,只是开始他没有听出具体哪里不一样,哪里特别了。
在听了十多遍后,他恍然大悟!
这是用五声音阶写的。
而且他还发现了一个特性,这首歌“又古又新”。
虽然没有提出地球所谓的“三新三古”,但他觉得《东风破》可以给到国内的创作人以极大的启发。
思路明确后,他立刻撰写了一篇乐评文章,点出了《东风破》用五声音阶写歌这个点,同时也写出这首歌“既古典又流行”,还在文章中提到:“我觉得《东风破》比起《青花瓷》、《烟花易冷》等唐舟之前创作的国风,都更具有参考性,他为作曲人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国风模版。”
之后的篇幅,都在论证他的这个观点。
乐评文章发布后,得到了很多粉丝的阅读和评论。
“我就说怎么这首歌听着和其他国风歌曲不一样,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啊。”
“原来是用五声音阶写的,但听起来很符合现在的潮流啊,很流行,一点也不古板。”
“这就是唐舟厉害的地方啊,即便是古旋律古曲,也能被他玩出花样来。”
“按照曲飞这么说,唐舟这是给音乐人打了一个样啊,直接给了一个模板。”
这篇文章的火热,让《东风破》的厉害之处被更多人知道,夸赞之声更胜。
4个小时后,《东风破》就冲到了新歌榜第一名。
将早发布一天的《西厢》都给压了下去。
位居榜首。
然后播放量将《西厢》远远甩在了身后。
在这场对决和PK中,唐舟毫无疑问赢了。
而且赢得很轻松。
因为《东风破》的爆火,以及曲飞那篇乐评文章的火热,次日当唐舟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记者问道:“我昨天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乐评文章,说你这首《东风破》给国风创作打了一个样,对此,您怎么看?”
当然是用眼睛看……
唐舟嘴上说道:“《东风破》的确是非常规规矩矩的国风歌曲。”
回答得比较委婉。
但大家都知道他这回答的意思,规规矩矩的国风,不就是模板吗?
不就是打样吗?
你们以后要写国风歌曲,就按照《东风破》来,这就是模板,炒作业吧!
记者对于这个回答显然不太满意,于是继续深挖:“那请问唐舟先生,您认为一首标准的国风歌曲应该是怎么样的?”
唐舟只好借用三古三新的说法,回答道:“我心目中标准的国风歌曲应该是在保留古典元素的同时,融入现代创新的元素。总结起来就是:古辞赋,古旋律,古文化,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
唐舟这部分采访的视频迅速走红网络。
无数作曲人、音乐人,都开始拿出小本本做笔记。
“这才是唐舟对于国风的理解和定义!!”
“太好了,现在国风音乐终于有一个比较规范的标准了。”
“总结太到位了,之前不断尝试,总像是无头的苍蝇。现在好了,唐舟直接给出了国风音乐的标准,以后只要在这个模子里写国风,应该就可以写出唐舟的那种感觉来。”
“不愧是天才!不愧是国风的开创者、祖师爷!他对国风的理解和认识真太高了,难怪能不断写出优秀的国风作品来。”
从这一天过后,蓝星华夏的国风歌曲,就有了新的提法:三古三新!
于是乎很多作曲人开始了新一轮的国风尝试,海量的国风音乐开始涌现出来。
一时间国风再次成为了今年最为流行的音乐风格。
嗯……之前最流行的是“民族风”。
反正今年的流行趋势,就两个字:唐舟!!
不错。
唐舟就是今年音乐的流行趋势,就是风向标。
无论民族风还是国风,都在国内掀起一股新音乐狂潮。
这次国风PK后,唐舟和李东明一起吃了顿饭,李东明请客,他还带来了罗盛。
唐舟和李东明、罗盛都很投缘,虽然李东明输了这场PK,但和唐舟之间并没有出现针锋相对的情况,反而他们还因此建立起了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