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了方才徐琨舌战路川,她已经等不及想看徐琨能讲出什么花样来了。
台下的观众也是差不多的心情,所以掌声格外的热烈,主打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
而台上的诸位导演的表现则是各有不同,有的横眉冷目、有的不屑一顾、有的事不关己、有的充满审视、有的如临大敌……
就只见徐琨迎着身前身后的目光,坦然的走到了舞台中央,朗声道:“本来我受邀来参加这次座谈会的时候,还有些受宠若惊,以为群贤汇集必有高论,谁知道……”
说着,他微微摇头,然后就对着台下的观众,把自己的演讲稿给撕了。
这个动作、这套说辞,当即惹得台上台下再次哗然。
台上有人大声呵斥‘狂妄’、‘哗众取宠’,但徐琨压根没有理睬,而是再次提高音量道:“在反驳一些人不切实际的空想之前,我想先问问的大家、问问和我一样的80后们,现在是什么时代?!”
听到他的问题,台下立刻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而徐琨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毕竟这个答案是那么的显而易见。
“没错,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徐琨大声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如果非要把上个世纪的东西生搬硬套的拿来用,哪怕是欧美上个世纪搞出来的洋玩意儿,那也是腐朽的、不合时宜的、注定要消亡的洋垃圾!”
说到这里,他停下来环视台下一圈,然后图穷匕见:“没错,我要说的,正是贾导刚才极力呼吁的文艺院线!”
第359章 另一条道路
徐琨说完这话之后,台上台下又是一片哗然。
台上反应最大的自然是贾章科,他寄望许久的艺术院线被徐琨斥为洋垃圾,这一下子就戳中了他两个逆鳞。
“一派胡言!”
他霍然起身,一张脸涨的火炭红,就像是烧着了的煤球一样。
路川、王小帅、楼烨、张元、王权安……
一个个第六代导演也全都站了起来,虽然相当一部分人觉得自己的电影,就算在正常市场上也能取得好成绩。
但艺术院线既能锦上添花,也能给大家提供一条退路——反正又不用自己掏钱,这种可以白嫖的好东西,哪能让徐琨空口白牙就给否定了?
因此众人纷纷怒斥徐琨胡说八道、信口雌黄。
路川更是自觉抓到了把柄,重又翻出了他的‘爪牙、傀儡’论,毕竟官方这些年也一直在否定艺术院线。
而台下的师生们,也有不少人对徐琨的批评不以为然,甚至是怒不可遏。
毕竟来这里听座谈会的,大多数还是对第六代导演有一定认同感的人。
“艺术院线怎么就成洋垃圾了?人家在欧洲明明运行的很好!”
“那什么才算是进步的、是先进的,难道是忽悠那些脑残粉给你包场砸票房?!”
“你的电影拿过几个奖,就敢这么大放厥词?!”
“艺术院线是一個城市的良知!”
当然也有人赞成徐琨的说法,从经济层面否定了艺术院线的价值。
但大多数人压根不在乎艺术院线的经济价值,毕竟这钱又不是他们出,亏也亏不到他们头上。
还有人振振有词道:“上面每年浪费那么多钱,拿出一点来建艺术院线,总比不明不白被贪了的好!”
这话又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纷纷喊出‘艺术是无价的’。
而这时故意停顿了一会儿的徐琨,再次朗声道:“诸位,容我先声明一下,我今天不会拿什么成本、什么收益来否定艺术院线,因为这些话早就有人说过无数遍了,再说下去也没有意义。”
这话一出,台下的口号声就小了不少。
台上十几个导演也是面面相觑,也只有宁昊隐约猜到了点什么,下意识去抓胸前的大金链子,结果却抓了个空。
贾章科的脸色由红转青,深吸了一口气咬牙道:“我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大道理来!”
虽然《三峡好人》的国内扑了,但贾章科还是有卖座野心的,所以非到万不得已,他并不想徐琨这个官方代表彻底撕破脸。
而且他也确实想听听,抛开成本收益的老话题,徐琨这位80后的年轻导演,到底打算从什么方面否定艺术院线。
就听徐琨询问道:“我想请问台下的诸位,尤其是和我一样的80后年轻人,你们最近两三年是在网上看文艺片多,还是在线下看的多?”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几年正是网上各种‘资源’最泛滥的时候,再加上土豆、优酷、PP系这些资本正规军,绝大多数人不是线下比线上少的问题,而是压根就没在线下看过电影。
但也有人觉得徐琨这是在倒果为因。
前排一个女老师站起来道:“那是因为有深度的文艺电影压根上不了院线,所以大家才会在网上看的,建立专门的艺术院线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贾章科也趁机输出道:“建立专门的艺术院线,也是为了吸引更多对文艺电影感兴趣的年轻人,继而推动大众对边缘地带需要帮助的人,投以更多的关注和关怀!”
等他们台上台下联动完,徐琨才摇头道:“我从来没有否定艺术院线的好处,我只是认为它是陈旧腐朽,不合时宜的洋垃圾而已,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提速,以及线上付费体系的逐渐完善,我认为在视频网站建立文艺电影专区,才是第六代导演们应该追寻的正确道路!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第一,线上运营成本更低、覆盖面更广,更符合文艺电影低价长线播放的需求;第二,收看时更为私密、更具有沉浸感;第三,避免了交通出行的麻烦;第四,网上评论交流更为便捷,方便寻找同好……”
徐琨正侃侃而谈,台下突然有人喊道:“你说了这么多,票房怎么保证?!要是不收费,那不就和现在看盗版没什么区别了吗?要是收费……你怎么保证别人不去看盗版?!”
虽然被打断了,但徐琨却一点都没恼,而是伸手指着那人道:“这位同学把话说到点上了,所以我认为咱们这场座谈会,与其把关注点放在搞什么洋垃圾上,还不如团结一致呼吁打击网络盗版!
网络盗版的存在,对所有电影人都是一种危害,而一旦监管到位,所有的从业者都将从中受益,而不依靠场面特效、感官刺激,更注重剧情和镜头感的文艺片,无疑会是最大的受益方……”
“你说的天花乱坠。”
这次换成台上有人打断了:“可那些被禁的电影又该怎么办?”
这是哪个弱智?!
徐琨回头扫了一眼,没看出是谁说的,便对着所有人冷笑道:“如果你们有谁能确保建好艺术院线后,可以天天在里面播放禁片,还是没有删减过的原片,那我现在就给伱们道歉,跪下来道歉!”
台下传来哄笑声。
但也有人小声嘟囔:“看不了禁片,那还不如看盗版呢。”
但类似的意见,比起刚才支持艺术院线时,就已经小到可以忽略的地步了——毕竟在场大多都是想吃这碗饭的人,利益相关之下,又有几个人会愿意支持盗版呢?
怼完台上的没头脑后,徐琨就开始画起了大饼:“有些朋友可能知道,我除了是导演、演员之外,还是乐视视频网的股东,我们乐视网一向以支持正版著称。
在这里我可以向大家承诺,我们乐视网会尽快设立文艺电影专区,尽其所能的支持文艺电影,给大家创造更好的观影体验。
同时,我也代表公司做出承诺,一旦网络环境好转,我们会顺应片方的要求,率先推出文艺片付费观影的业务。
网络正版文艺电影这条路,未来或许比不上商业院线电影的盘口,但绝对比什么文艺院线要更有普适性,也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为了避免一些佳片遇冷,我们可以根据用户观影习惯,主动向合适的用户推送电影,也可以把冷门佳片与热门电影进行捆绑销售,或者进行限时免费,以便吸引更多的用户观看……”
开了一大堆空头支票后,徐琨停下来再次扫视台下,准备等着迎接新一轮的问题。
果不其然,很快就有人跳出来质疑:“线下的盗版这么多年都没搞定,线上难道就能完全禁止了?!”
“完全禁止当然是不可能的。”
徐琨先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然后才解释道:“但网络和现实最大区别,就在于渠道更为集中,大多数人在网上搜影视资源,都是通过百度之类的搜索工具,或者通过一些专业软件进行搜索。
只要能把这些主要途径控制住,让大多数人搜索资源的成本急剧上升,肯定能将一部人转化成正版用户。
当然,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流失许多潜在观众,但对比现在文艺电影的现状,我认为这种流失是可以接受、可以承受的。”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而且我认为网络反盗版的难度,至少要比推动建立艺术院线的阻力小。
后者只是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却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支持。
而前者,则是整个行业的共同利益,甚至还有许多外国同行,也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奔走疾呼。
所以我认为不管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考量,还是整个行业的利益考量,都应该放弃落后的艺术院线,转而发起网络反盗版行动,最终寻求在网上建立起真正的艺术片市场!”
说完之后,徐琨再次看向台下。
但这次等了好一会儿,也没有人再开口反驳了,反倒是台上忽然响起了鼓掌声。
徐琨回头看去,却原来是重新戴上大金链子的宁昊在鼓掌。
宁昊这一带头,正缩在角落里,盯着徐琨两眼放光的杨冪,也立刻跟上,然后两人的掌声迅速蔓延到了台下,并逐渐连成一片。
虽然掌声不如期待狗咬狗时那么激烈,但也足以证明徐琨这番言论,已经征服了大多数的观众。
说白了还是屁股决定脑袋,台下大多数都是80后、是网络一代,对于网络的先进性确认无疑,所以也更能接受徐琨的论断。
相反,台上的一众第六代导演们,大多还处在半信半疑当中。
但只要脑袋没毛病的,都知道反对网络盗版,肯定比要求建立艺术院线更有号召力,而且更容易被上面所接受。
更重要的是……
这么做也会获得很多西方朋友的认可和赞赏。
所以哪怕是被当众打脸的贾章科,最终也没有再跳出来反对徐琨。
第360章 弄假成真
虽然认下了反网络盗版这杆大旗,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就能化干戈为玉帛。
事实上整个座谈会,依旧充斥着徐琨与第六代导演们的唇枪舌战、阴阳怪气,但总体上却又维系在斗而不破的状态。
而到了最后阶段,贾章科更是主动提出,要签署一个网络防盗版行动的联合倡议书,而且是以第六代导演集体的名义。
他甚至还承诺,事后会与未能到场的第六代导演们进行沟通,将他们的名字也加到这份倡议书上。
“虽然我对徐琨导演的态度和一些过激言论很不喜欢。”贾章科举着话筒,对着台下铿锵有力的道:“但只要是有利于文艺市场发展的事情,我贾章科就一定会支持!”
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无数掌声。
显然这话又戳中了台下文青们的G点,前排那个女老师可能是老贾的铁粉,一边鼓掌一边激动的眼泪都掉下来了。
等掌声稍稍停歇,老贾又补了句:“当然,我还是希望国家能在几个主要城市,尝试建立一些艺术院线试点,这样试错几率会大一点,也能让文艺市场少走弯路。”
回来了、全找回来了!
这一番连消带打,贾章科非但找回了面子,还给自己塑造了一个虚怀若谷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他把徐琨‘反网络盗版男’的提议,变成了第六代导演集体倡议,变成了第六代导演又一杆政治正确的大旗。
怪不得贾章科明明出道较晚,却隐隐成为了第六代导演的领头人,就这手腕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这也让徐琨暗暗庆幸,自己是在指摘贾章科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而没有像个愣头青一样,把什么接受外国资助,专门揭国内疮疤的民间舆论掀出来,不管不顾的先骂个痛快。
一个贾章科尚且如此难缠,如果要是捅了这个马蜂窝,徐琨可不觉得自己能取得最终胜利。
毕竟那些所谓的痛点,也不是现在才有人总结出来的,早在九十年代末期就有人在骂了,在场十几个第六代导演几乎个个身经百战。
你骂他们拿外国人的钱,揭国内的疮疤,那不是打他们的痛点,根本就是正中下怀!
一两个人,或许还能凭借犀利的言辞压制,这十几个人群殴你怎么压?!
而且台下的观众大多数都是对文艺电影、对第六代导演抱有好感的,你针对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问题去抨击,他们只会觉得你狭隘、专制,果然是官方派来的傀儡。
这个架想要吵赢,恐怕必须得打开弱智光环不可。
所以徐琨才会另辟蹊径,选择竖起‘反网络盗版’这杆大旗,选择画出‘网络文艺电影专区’这张大饼。
说到底,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在老贾把面子‘挣’回来之后,一众第六代导演也纷纷响应‘老贾提出来’的反网络盗版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