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难怪哪吒刚出生就有了两件宝物在手。
李落的脑洞就是牛逼!
读者们全都看得很兴奋。
不过,接下来太乙真人又说,在以后哪吒会是姜子牙的先行官。
又让读者们全都有些疑惑。
姜子牙,对历史比较了解的读者们都知道。
姜子牙是商末周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晚年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在后面姜子牙也会出场吗?
怎么感觉这部作品的设定有点宏大啊!
这真是一部只有五万字左右的中短篇作品吗?
很多读者都有些疑惑。
继续看。
李靖夫妻都愿意太乙真人收哪吒为徒。
哪吒自己也愿意。
如此,哪吒拜在了太乙真人门下。
七年之后。
哪吒已经七岁。时逢五月,天气炎热,哪吒到了位于东海口上的九湾河玩耍。
而后下河洗澡。
……
读者们一点一点往下看。
一直看到哪吒在陈塘关剜肠剔骨,还肉于双亲。
轻声一叹。
怎么说呢?哪吒落得如此结局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怪他自己。
确实是过于顽劣和冒失了一些。又或是仗着有师父太乙真人撑腰,过于有恃无恐了一些。
不过,考虑到哪吒还只有七岁,倒也不能太过于苛责。
况且,哪吒也已经为自己的顽劣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算是有因又有果了。
或许一切都是天数。
不过,故事还没有结束。
哪吒剜肠剔骨之后,七魄三魂散尽。
因为哪吒的元神是宝贝化现。所以仍然还留有一丝残魂,并没有彻底消散于天地间。
哪吒的残魂找到了自己的师父太乙真人。
太乙真人对哪吒表示,他这里并非哪吒的定身之所。而是让哪吒回到陈塘关,然后托梦给母亲。
让母亲在距离关中四十里的翠屏山,为哪吒建造一座哪吒行宫。
如此,哪吒受香满三年之后,就能够重生。
哪吒有机会重生,读者们还是全都非常高兴的。
只是,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
哪吒的残魂回到陈塘关,托梦给母亲殷氏之后。
殷氏不敢将此事告诉李靖。于是便背着李靖偷偷命人在翠屏山为哪吒修建了一座行宫。
哪吒的残魂有栖身之所,并且在翠屏山显圣。
很多百姓都去进香。
半年后,李靖知道了哪吒行宫一事。非常恼怒,认为哪吒是在愚弄百姓。
于是挥鞭将哪吒金身打得粉碎,又放火烧了哪吒的行宫。
哪吒的残魂又没有了栖身之所,只得再一次找上太乙真人。
这一次,太乙真人借用五莲池中的莲花二枝,荷叶三片,为哪吒重塑了肉身。
哪吒重生!
重生后的哪吒面如傅粉,眼运精光,身长一丈六尺,是莲花化身。
重生后的哪吒身体由莲花和荷叶组成,无疑又脑洞非常大!
能够有如此脑洞的小说作者,或许也就只有李落了。
读者们很兴奋!
继续看。
哪吒重生后,太乙真人又赠送了哪吒两件宝物。
火尖枪与风火二轮!
如此,哪吒就四件宝物在手了。
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腰缠混天绫,肩挂乾坤圈!
这尼玛相当拉风啊!
如果拍成动画版,一定非常惹人眼球。
非常牛逼的设定!
读者们再一次给李落点赞。
继续看。
哪吒找到李靖。
李靖之前毁他金身,焚他行宫,让他十分恼怒。
差点就无法重生了。哪有这样做父亲的?
哪吒质问李靖为何要毁他金身,焚他行宫?
之后,两父子动起手来。
哪吒向父亲动手,本是不该。不过,这一次还真不能怪哪吒。
李靖毁了哪吒金身,焚了其行宫。虽说是以为哪吒在愚弄百姓,但确实是有些不地道。
读者们心里都这样想。
两父子交手一番之后,李靖不敌,转身逃走。
哪吒追赶。
两父子一逃一追,又让读者们都有些莞尔。
最终。
两父子遇见了一位道人。
道人从中撮合,想让两父子和好如初。说两人不久之后便是一殿之臣,会共同辅佐明君,成其正果。
然而,哪吒不肯。
道人见状,秘受了李靖一座玲珑金塔,以此来制服哪吒。
李靖玲珑金塔在手,哪吒不敢再造次。向李靖认了错之后,回了乾元山。
李靖跪谢道人,并且问询道人名讳。
原来是灵鹫山元觉洞的燃灯道人。
燃灯道人对李靖表示,说当今纣王失德,天下大乱。让李靖不必再做官,可隐于山谷之中,暂忘名利,待武周兴兵,再出来建功立业。
……
故事到这里结束。
整部作品完结。
但是,故事明显还没有讲完啊!
或者更准确的说,“哪吒闹海”的故事虽然讲完了。
但是,明显是还有后续故事的。
难道李落还有计划要创作《哪吒闹海》第二部?
想到这里,所有读者又都一阵激动!
……
第270章 将“武王伐纣”的故事改写成神话版?
无数读者议论纷纷,都说这部作品其实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
第一,抛开故事背景的设定,单看“哪吒闹海”的故事。
想象力非常大胆丰富,非常精采的故事!
哪吒虽不是那种十分讨喜的乖小孩形象。但总的来说,同样是让人喜欢的。
因为他敢做敢当,又至孝!
哪吒这个人物肯定火了!
第二,不抛开故事背景。
如此,这部作品就肯定还没有完。
又或者说,李落在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还有其它想法。
背景设定在纣王时期,这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
太乙真人说哪吒是灵珠子转世,将来要跟随明君,顺应天道。又说哪吒以后会是姜子牙的先行官。
结合真实历史看,太乙真人口中的明君非常明显就是指周文王姬昌,又或者是周武王姬发。
燃灯道人也对李靖表示,说当今纣王失德,天下大乱。让李靖不必再做官,可隐于山谷之中,暂忘名利,待武周兴兵,再出来建功立业。
这明显就是历史上“武王伐纣”的故事!
李落为什么要如此设定?
如果只是为了要创作“哪吒闹海”的故事,完全没必要这样设定。
因为如果把这些设定抛开,对“哪吒闹海”的故事没有任何影响。
这个问题让无数读者兴奋,他们要好好讨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