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艺术太超前了 第188节

  文人嘛,果然是手段层出不穷。

  他还听闻过,某位在古籍整理过程当中,整理诗歌选的时候,发现一本现在用的很广的书,成书的年代,似乎和现在普遍认为的年代,要晚了数百年。

  那位又搜集了很多的证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本文学评论的书,是确定了在某个年代之后,才有人提到过。

  那几乎就可以证明。

  这本书是后人伪造的。

  一本被认定为某个朝代的书,但那个朝代本身,并没有同时代的人去提及,当时的权威藏书目录当中也并没有这本书收录进去,反而是后世的很多年,才有人渐渐的提及出来。

  本身就是个很奇怪的问题。

  几乎可以确定,这本书就是后人伪造的。

  但,这本书的地位很高,极高!

  甚至在文学批评的领域之内,是一本奉为圭臬的著述。

  所以,年轻人在很多年后,证据确定无疑,才敢把论文发出来。

  发出来之后。

  便瞬间遭到了行业内顶尖大佬的强势镇压。

  大佬们

  你告诉我我研究了一辈子的东西是假的?

  是后人伪造的?

  也不怪别人去锤你。

  你先把别人的饭碗砸了。

  不过搞学术,确实需要一些愣头青,真理愈辩愈明,即便是尚书这种级别著述的古今之争,最终依旧也有一些定论。

  在百年之后,总有一些考据学家,能够把真相还原,到时候依旧是贻笑大方。

  不过他也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

  平大的这些人在发论文之前,甚至这个论文创作之初,就已经咨询过他的意见。

  他觉得这篇论文是可以发的。

  并且,指导论文的教授,还试探性的询问他是否可以挂名个共一的位置。

  毕竟里面的创见,可以说,内核都是周越的报告内容。

  即便是在论文内部,说这个观点是他报告中提出的,似乎也有些差强人意。

  不过,周越还是婉拒了。

  这也只是文学理论之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知识点,虽然确实是在这个时代超前,但他暂时确实是没有时间搞这些东西。

  不然的话,他倒是可以把文学理论专著搞出来,他们直接引用就可以了。

  而且现在,想要挂他的名,那还真有一点蹭热度的意思。

  虽然在社科领域,他的名字没有那么值钱。

  但在整个科研圈而言。

  天下谁人不识君啊!

  他也就婉拒了。

  其实还有一点。

  这篇文章发出来引起争议是肯定的。

  而且网络文学究竟是不是文学,这也是一个世纪大讨论,即便是网络文学再发展二十年,这个讨论依旧还会存在。

  这第一篇的核心。

  肯定会引起波动,周越自己觉得没有必要触这个霉头。

  更何况,他本身就是《道诡》的作者。

  到时候受冲击的可能就是他了。

  那些大佬们,顾及他的身份,明面上肯定不会多说什么,但是背地里,文人的阴阳怪气,周越还是知道的。

  只是没想到,平州大学居然如此沉不住气,只是被喷两句,就直接想要砸锅了。

  虽然说的句句在理,但是有些实话和气话,不是你应该说的。

  国内毕竟还是人情社会,有些事情大家坐下来沟通一下,也就罢了。

  毕竟,平州大学的文学院,在学科评级里面,也属于a级别。

  汉语言文学,更是他们整个大学的中坚力量。

  只要默不作声,就能够让这件事情大事化小,即便后续会有一些论文进行各种的批判。

  然而这种批判,只会针对网络文学。

  甚至于说,网络文学的头部,还有周越自己在顶着,也不会有太大的火力。

  现在倒好。

  不批判网络文学了,不去辩论网络文学是否是文学。

  平州大学既然开始砸锅,那就谁都别想好过了。

  很快。

  就连郭老师也是打来电话,甚至此刻,郭老师正在国外做学术汇报。

  “宁大文学院的副院长,刚刚给我打了电话,说你这边有没有什么安排,如果没有的话,他们也就不用做什么动作了,不然的话,这边对你有影响的文章,那边都会替你驳回。”

  “不过他们也不是跟我们有什么交情,仅仅是不想这件事影响到宁大。”

  周越轻轻的摸了摸下巴。

  这就是老牌a+学科的底气啊。

  在这个领域内,有说一不二的权威,也是仅次于京华大学的存在。

  “暂时不用有什么动作。”周越道,“至于说后续,那就再观察观察吧。”

  “好。”

  郭老师自然是雷厉风行。

  眼下正是评院士的关键时期,郭老师在到处奔走,准备多积累一些人脉。

第193章 句句不提,句句不离!

  事态愈演愈烈。

  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整个文学领域的期刊,凡是顶级的,都能够看到一些战火弥漫的影子存在。

  有些是直接攻击平大那些教授的。

  有些是讨论网络小说是不是文学的。

  有些则是讨论文学研究成果的合理性问题的,当然,这个最少了。

  他们甚至连自己的舒适区都不太愿意走出,更遑论是让别人把自己的舒适区拆了。

  文学研究,也算是文学作品当中的一环。

  作者,文学本位,读者,文学研究(其中包括创作者研究)以及文学传媒。

  一同构成了文学在各个时期的形态。

  而且也越来越完整。

  分析文本也很重要。

  甚至,这些做文学研究的人,很多人的心态,要把自己放在了创作者之上。

  周越也在看这些期刊。

  觉得很有意思。

  文人之间的笔锋流转,只是一篇学术研究和探索的论文,就能够看出来交锋。

  就比如现在眼下的这篇论文。

  《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共性和差异性探索》。

  一个字没有提网络文学。

  但句句都在含沙射影。

  看了一眼作者。

  是京州人民大学的一名大学者所写的。

  这就是顶尖的文人。

  也是传统流派当中,一位主流的力量。

  “写的好啊。”周越面容略带着一些古怪的笑,“骂网络小说,骂就是了,但这就是阴阳怪气啊说了优秀文学作品怎样怎样,其中还偶尔提到一些‘其他文学作品’,除了直接点名,其他的都做到了。”

  不得不说,别人的水平还是有的。

  还有几篇论文。

  也都是顶级高校的手笔。

  文学的a+,有五个,社科领域a+级别,还是很多的。

  因为真的不太好评。

  很多的高校都是出过大师级别。

  “看得我也手痒了。”周越把论文放了下来。

  当然,他这个手痒,自然不是去打人。

  而是,也想在这个阴阳怪气的浪潮之中,添一把火。

  毕竟,这么多人,都以这四个国内的顶刊为阵地,开启了一场对平大,在这个领域的大批判。

  《当代文学》,《华国学术》,《文苑京华》,《文学研究》。

  这是国内,现当代文学领域研究的最重要的期刊之一。

  至于说对于网络小说,大多数人还是保持着一种观望状态。

  究竟是不是文学,究竟是雅还是俗。

  究竟会不会成为一种文学现象,就像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诗热潮一样。

  热潮终会褪去。

  但是一个行业,一个新兴的行业是否值得肯定,这是大多数人都要考虑的东西,不过他们显然把这种考虑具象化了。

  “越哥,你的那个古建筑设计怎么样了?”丁齐走了进来开口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88/2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