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应该所有的眼睛都是盯在这里吧。
毕竟,国家级项目是有限的。
高级项目更是每年也就只有那么几个。
他们敢申请,那自然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而且现在距离学科评估也就只有那么几个月的时间,甚至在两个月的时间之内,就要提交所有的材料。
“你打算两个月之内完成?”曹教授也是开口。
“试试看。”周越也没有把话说死。
事实上他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把握。
不过今天开了会之后,他的信心就增加了许多,郭老师那边不愧是大组,里面的人手居然超过了二十个。
甚至还有好几个博士。
这么多人的话,那还是很简单的。
他也准备亲自上手做。
“我把董阳调给你吧。”曹教授沉默了一阵,开口道。
周越眼睛一亮,如果,董阳真的能够借给他两个月的话,那他就有百分百的信心了!
“好啊,到时候出了成果,分他一部分。”周越笑着。
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宁大这是在赌。
“我觉得,即便是没有这个大项目,你们那里的成果也差不多了吧?听说你最近还完成了四个项目?”
“不过也对,郭老师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肯定想要在成果上碾压济省大学的。”
“济省大学为了这个a+名额,已经和国际的大多数建筑学高校建立了联系,过一阵可能就会有大量的成果论文如纸片一般飞出,大的项目成果已经来不及了,但是用一些小论文堆砌,积分也不会少。”
“上面即便是放宽了一些,但a+名额也不会超过两个,如果没有你手里的这个大项目,宁大和济省大学争这个名额,可能还真的不把握。”
“我们这边也不可能在明面上帮助你们什么,就只能是借给你个人了。”
“多谢曹教授,下次我请你吃饭。”
“吃食堂吗,哈哈哈哈。”
挂断了电话。
“董博啊,京华的顶尖天骄,如果能一直合作的话,那做项目的速度,不知道要快了多少分。”
“来我这里读博多好。”
周越轻轻的笑了一声,也觉得自己有些贪心了。
董阳的导师,梁院士。
是京华大学以及国内建筑学科开创者的亲儿子。
第156章 没有弯路,全是坦途!
第二天,董阳直接飞过来了。
“周院长。”董阳笑着开口。
“什么周院长啊,叫小周就行了。”周越也是笑着回应,“难得曹院长把你放过来,有你来帮我,我信心就增大了无数倍好吧。”
“周老师是遇到什么难题了么,我看到,曹教授说,让我来帮你做点东西。”
“难题啊,还是很难的。”周越开口,感叹了一下。
“看看这个项目书。”
董阳坐在一旁,不断的翻看着项目书。
很快,面色就严肃郑重了起来。
因为有很多东西,他看不懂……
不过大概他是能够看明白的,这是一个超级项目,要做的东西很复杂。
“这里面哪里是一个项目啊,完全可以拆分成几十个专利,以及论文,或许,还要有一些新的建造方法?”
厚厚的一摞项目书,即便是董阳,也有些头皮发麻的感觉。
太多了,而且里面都是新技术。
他甚至都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想出来的。
“差不多。”周越对董阳一眼就能看出这些,还是很欣慰的。
不过,董阳毕竟是京华的天骄,周越对他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怎么样?有把握两个月内干完么?”
“有是有,不过,应该有挑战性,这需要和设计院进行深度合作,甚至还需要联系一些大型的勘探和建筑公司。”
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个项目,涉及到了基坑,岩土,以及一些实际工程的问题。
实验,和计算方法,是最基本的。
“三千万的大项目啊。”董阳感叹了一下。“这可不是儿戏,哪怕是京华,也很少接这种大活。”
周越也是笑了笑。
此前,哪怕是郭老师扔给他的项目。
也才一千多万而已,甚至其中一个,还不到一千万。
高级项目,也分三六九等的。
而且,以前大都是用论文堆就可以了。
一个项目,几篇大论文,加上一些专利,就能够囊括的差不多了。
无非就是一些算法模型,或者是编纂一些国家规范而已。
在宁大能够动用的实验室就可以做出来,或者花钱就可以做出验证,然后也很少需要出差。
也没有太多需要学科融合的地方,他们本身的计算机水平就够用。
现在这个不同。
这个高级项目,哪怕是距离顶级项目,也没有差多少了。
周越觉得,哪怕是这个项目两个月内做不完,里面产生的大量论文,也足够新增不少评分了。
如果做完了,那自然是大功一件。
时间紧,任务重。
三个研究生他们那边还在做其他大项目,没有办法使用他们。
周越向后躺在了椅背上,微微的闭目,“今晚上吧,开个会,把这些东西我大致的给你们讲解一下。”
“然后从明天开始,我再具体的给你们讲明白怎么去做,很简单的,无非就是十几篇论文,三十个左右的专利而已。”
“国家给了这么多的资金扶持,自然是要给上面一个满意的交代。”
董阳依旧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也没有干过这么大的活。
甚至哪怕在京华大学,也很少能够接下来这么大的项目,而这种项目,他一般也不是做核心,核心自然有那些院士,以及一些研究所的老教授们带头去研究。
甚至可能还不止一个院士。
这样看起来。
周老师妄图带他们,比肩那些顶尖的院士团队?
董阳面容有些复杂。
不过按照周老师的水平来看,确实有这个能力。
“周老师觉得压力大吗?”
周越轻轻的打了个哈欠,“这个项目我自己来做,能有什么压力啊。”
他一脸的轻松,“到时候即便是做不完,也能搞出几篇论文来。”
他依旧是闭着双目,“尽人事,听天命,其实你没来之前,我还是有点担心的,毕竟,济省大学也在卷啊。”
“但是你来了,就让我很安心。”
“如果我带着那一群硕博,他们可能不完全的理解我说的意思,但如果其中加个你的话,你把那些他们完不成的,帮我去做一下。”
“就很简单了。”
“周老师对我评价这么高?”董阳有些意外。
“是啊,我那么多的项目你都在做,所以,在国内,我只认可你的。”周越没有睁开眼睛,只是笑着。
“活是干不完的,你先休息休息,晚上跟我走。”
“好。”
晚上。
周越在会上几乎讲了三个小时的时间。
厚厚的项目书,被他一页一页的讲完。
“所以这个专利的创新点,就在于长短维护桩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围护结构,和支腿式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
“根据基坑受力变形机理,将基坑设计从静态荷载设计方法,推进到可以考虑应力状态变化和坑边动荷载的新阶段。”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
“开展复杂应力条件下的深大基坑开挖全过程,来验证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公式、坑边交通荷载对基坑维护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考虑开挖卸荷变形的基坑三维全过程分析方法等……”
“还有一些新技术,比如支撑端部可施加预应力的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技术,TRD技术(Trench cutting Re-mixing Deep wall method)即混合搅拌壁式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软件建模结合远程监测技术等……”
“……”
董阳面色有些麻了。
如果,周老师所说的都能够做出来,那么仅仅是这一个技术,就能够汇聚多少的学术前沿?
他觉得有必要去把周老师曾经的那些课题都拿出来翻翻。
或许哪怕是跟风,都能够写不少论文了。
事实上,以前真的有人这么做过。
现在还有人在这么做,就是一条捷径啊,站在周老师的肩膀上,可以眺望更远处的星空。
而且,周老师一直在强调,我们要做的很简单?
哪里简单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