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画家 第1121节

  他并非在笑崔小明。

  他理解对方的恐惧和挣扎。

  若是这是正是如他所想,那顾为经是要去笑话唐宁的。

  顾为经撞破一个巨大的秘密——这种感觉就像是赛跑。

  有个运动员跑的飞快,你气喘吁吁的才跑到一半,对方便已经信步走到了终点,面容安逸,连滴汗都不出,不像是在跑,而像是在飞。

  你一直觉得他便是“神”,是超人,是氪星之子。

  你们根本不是同一个物种,流淌着完全不一样的血,你的血是红的,而他的血是高贵的金色。凡人怎么可能去撼动神的伟力!跑一千次,你会输一千次,跑一万次,你便会输一万次。

  直到后来,你撞见对方竟然偷偷在收买裁判更改你的成绩。

  那一瞬间。

  他的样貌从流淌浓金色血液的克拉克·肯特,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作弊者。

  是的。

  即使不修改成绩,他依然能轻而易举的战胜你,跑一千次你还会输一千次,跑一万次你还是会输一万次。

  不过既然他只是个普通人。

  那么也许你也有机会有一天和他跑的一样快,在跑到一万零一次或者十万零一次的时候,你便也有机会超过他。

  有一天,你便也能赢。

  当顾为经撞破唐宁竟然需要用艺术之外的作弊手段来对付他的真相的时候。

  唐宁在他心中的形象,便从拥有艺术家血统的顶级大师,塌缩变成了拥有顶级艺术技法的普通中年大妈。

  既然唐宁是个普通大妈。

  既然唐宁这样的人都能够成为曹轩的关门弟子,那么,顾为经意识到……也许他也可以试试,他可以去真正的负担起曹老关门弟子所需要的责任,甚至比那更好。

  阳谋什么的。

  碾碎就是了。

  顾为经已经不再畏惧挑战。

  他现在说碾碎唐宁像是在说笑话,甚至他也不敢保证自己这次一定能赢崔小明,艺术世界有太多变数。

  可他的心中多了某种火。

  当别人用了不光彩的手段针对你,说明她在害怕,她在恐惧。

  既然她在恐惧你。

  说明——至少有某些方面,你比她更强。

  这一天,顾为经在崔小明的《新·三身佛》面前,他真正做好了要成为曹轩关门弟子的准备。

第794章 完美童话

  顾为经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在展台面前,只是盯着崔小明的作品看。

  不了解内情的游客看到这一幕,他们心中一定会忍不住的猜测,这个年轻人对展台上的那幅作品喜欢极了。

  这个推论不算差太远。

  顾为经从头到尾把那幅《新·三身佛》看了一遍,连一个笔触细节都不放过,最后他总共得出了三个判断。

  一,崔小明确实见过他的那幅《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

  二,崔小明作品细节处理的很有意思,有些地方做的比他原始版本采取同样的斜金字塔形构图的作品要画的要好。

  最后一点,顾为经喜欢这幅画。

  因为憎恨或者轻蔑而对一个人或者一幅作品而产生低估,不敢承认自己的钦佩与喜爱,并不比因为恐惧和愤怒而产生误判更聪明些。

  连曹轩老先生都希望自己去学习的画家,他在艺术领域之内,定然有其独到的地方。

  崔小明从自己的作品上确实模仿了一些元素,这并不能掩盖对方以此为绘画根基,在自身画作上所展现出的表达上的独到亮点。

  画面风格可以相似,画面气质可以互为镜像,但作品的内核是很难模仿。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莎士比亚也能写出一千个不同版本的王子复仇记。

  每个王子都手提着宝剑走向战场,脸上却带着无数张不同戏剧的面具。前人已然写尽的故事模板,却永远都能表达出截然不同的情感内核,文艺作品的无尽魅力恰恰便在于与此。

  顾为经丢了一个书画鉴定术上去。

  【作品名:《新·三身佛》】

  【素描技法:Lv.5职业画家·二阶(1102/10000)】

  ——

  【油画技法:Lv.5职业画家·二阶(6321/10000)】

  ——

  【中国画技法:Lv.5职业画家·二阶(0987/10000)】

  【情感:朴实之作】

  屏幕上出现了三个职业画家二阶等级的用笔熟练度,和顾为经鉴定自己的作品时一样,虚拟面板上在三个绘画技法两两之间,都有一条间隔线存在。

  和原始版本的《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比较一下,崔小明的作品有些地方看上去画得稍显仓促。

  他的用笔控制力不如自己,画面风格也显不够成熟。

  这些都是崔小明画得不如他的地方。

  而比顾为经强的地方同样明显。

  首先就是这种很有个人风格的色彩编织方式。

  按照系统面板的评价标准,技法之间有间隔线存在就意味着在系统眼中,作品上的油画技法、素描技法和中国画技法三者还没有牢牢的被融合衔接在一起。

  它仍然是在地图上画虚线,断断续续的一段水陆一段陆路,两两间有关隘和阻隔尚未被打通,还无法真正做到将整个艺术道路全部理清,成就那“一以贯之,水陆兼程”。

  崔小明试图用笔触在画布上布设一张色彩大网,把观众的视线牢牢的吸住。他不是在涂抹色彩,更像是在画布上穿针引线缝合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向观众描绘宏大的艺术图景。

  曹轩希望让顾为经向对方学习的,应该就是这种画法。

  目前为止。

  崔小明还没有把这张网编织好,细节上“针脚”处理的有些乱,画的不够整齐,气息运转有堵塞之处未被捅开,但整体的画面结构已经被搭出来了。

  顾为经从过去汲取灵感。

  崔小明却用他的笔触指向未来。

  而在某些方面来说,崔小明比顾为经走的更远,艺术气质上仍然有隔阂存在,却比顾为经尝试自己探索画法的时候,作品完成度高的不止一星半点。

  二来,就是对方作品的立意——

  “很壮阔。”

  顾为经嘴唇微张,轻声评价道。

  崔小明的作品要比顾为经画的更加“大”,不只是两者之间画布尺寸的差异,比起顾为经把作品视线聚焦在孤儿院小小的方寸之间,崔小明这张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类社会思考作品,气势也更加恢弘。

  顾为经的作品视角选择比较古典。

  而崔小明,他则更加富有现代艺术气质一些。

  “他是为了讨好评委的口味,才这么画的么?”

  顾为经脑海中闪过了这念头,又轻轻摇摇头。

  他想要评奖,崔小明也想要评奖,每一个会把作品投递给双年展组委会的艺术家,心中都燃烧着对于奖项的渴望。

  保护好自己的卷面答案是想要考第一名的学生应该要做的事情。

  了解哪些社会问题更加受到判卷老师的重视同样也是。

  早在两百年前,大英帝国的伦敦沙龙展上,埃德温·兰西尔先生画了一大堆狗狗上去,被评论家疯狂吹捧赞美,击败包括威廉·透纳和皇家艺术学院院长在内的一堆竞争对手,并成为女王最宠爱的画家以及英国艺术象征的那个时刻(注)开始。

  看着画布上吐着粉白舌头的狗子,每个画家都应该明白,就是有些题材在评奖的时候,比其他题材更能使画家获得某种竞争优势。

  (当时艺术展开幕式上最为重量级的特邀嘉宾是维多利亚女王,而女王本人,则是一个超级喜欢狗狗的人。)

  顾为经当初下定决心,想要拿出一幅中西结合的融合画当作新加坡双年展上的参展作品,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他认为这样的作品更受评委喜欢,更容易获奖。

  崔小明同样也拿了一幅更“讨喜”的油画出来,他要在这里流露出酸不溜丢的轻蔑,未免就显得太过懦弱,甚至会因此忽视崔小明作品立意上的闪光点。

  顾为经抿唇,把视线重新落在画框的右侧。

  特邀画家拥有更大的展台空间。崔小明不像CDX画廊那样,奢侈到能把一座造型华美的大型雕塑作品当做盛放自家艺术家作品的花瓶。他的展台边,却也有一大块用来阐述自己作品创作灵感和艺术理念的铭牌。

  它也是特邀画家区别于普通画家的一大重要优势。

  担心观众看不懂你的作品,担心无法让艺术品自己发声把深奥的创作理念讲述给评委们听,就可以用文字来戳破最后一层的窗户纸。

  『这是一幅关于表达爱的画——』

  顾为经目光顺着自己刚刚未读完的地方,继续快速读下去。

  「当今社会,关于亲密关系的讨论越来越多,每一个情感节目的主持人都在教别人如何获得爱,可人们又在对爱变得越来越茫然,似乎这个字眼正在变得越来越令人痛苦,也越来越令人尴尬……几个月前,来自《油画》杂志的安娜·伊莲娜女士在欧洲美术年会上讲述了那个关于“42”的故事。」

  「伊莲娜女士说,那个故事启发了她。在人们着急而热切的去寻找宇宙的终极答案之前,不如先好问问自己,宇宙的终极问题到底是什么。巧合的是,这个故事同样也启发了我画下这幅作品。在当今社会,人们着急的去寻找爱之前,不妨好好的审视自己,爱——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画面上的古老雕塑,由佛陀、好运与金钱女神和希腊战神三个部分组成。这既代表了千年前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相互融合的痕迹。在当今社会,也可以有着新的意义。我之所以会画下这幅作品,就是为了做出某种审视和询问。」

  崔小明在这块展示板的最后写道。

  「当人们在佛前烧香,在教堂里对着十字架祷告,将硬币随手丢进祈愿池,在油管上看塔罗占卜或者水晶球预言视频,对着茶杯里的茶渍研究感情运势请求某种万能的存在把“爱”赐福给他们的时候,甚至是在花店预定一朵玫瑰花的时候,看着窗外拥挤推搡的人流,他们想要祈祷的到底是什么——」

  「是欲望的满足,是好运,是金钱。」

  「亦或是权力本身。」

  「这便是我的艺术之问。」

  ——

  人海无情的从伫立在展台边的年轻人身旁绕开,雾一般的从他的身边流走。

  快节奏原子化的大都会里,每个人都是行色匆匆的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之中。

  或许有人注意到了顾为经在崔小明的作品前站了很久,有人注意到了他那特殊的温和中略带忧郁的气质,甚至有人认出了这便是那个不久前发生在一层特邀展厅中艺术辩论的两个主角之一,并略做停步,心生好奇,乃至和四周的友人窃窃私语的议论上两三句。

  他们很快还是会绕过这个奇怪的年轻人,迈步离开。

  流水会在礁石面前略作停顿,然后从侧边流走。

  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繁忙的事务,有学习和工作。

  能来看展的人肯定是处于休假的状态,但休假往往只是意味着日程表上的内容被做了同义替换。他们要看展,要约会,要聚餐,要去电影院,要去做换了一种类型的行色匆匆。

  人们的生活太忙。

  忙到完全没有功夫注意到顾为经这样的年轻人的沉吟和思考,也许也没有功夫去思索,爱到底是什么。

  顾为经转过身。

首节 上一节 1121/11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