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陈耀祖,从一开始,就附身在了这小道童身上。
不过,张正常与其他道门高人谈经论道所说的话题学问都太过高深,他基本上听不懂。
刚开始,是小道童自己控制着身体。
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变成了陈耀祖控制小道童的身体在里面听经,听他们论道,还要给他们斟茶倒水。
罗天大醮的场地布置的越来越完善,突然有一日,张正常把小道童叫过去,不过这次他开口没叫孙儿,而是颇有意味地看着他,看了一会儿才开口问。
“你可知,这人间道统哪位高人法力最为高深?”
陈耀祖他知道个屁,但又不能明说,可听张正常这么提问,很明显说的不是他自己。
可若是问的旁人,他一个几百年后的假道士,又哪里会知道几百年前谁最厉害?
历史上又没有写。
所以他只能装作想了一会儿之后,才开口说道:“自然是祖师大真人!”
这一句话绝对万金油。
道门统领大真人,当然是最强的。
就算不是说错了,那么在一个小道童眼里,自己祖师最强不是最应该的吗?
更何况,除了祖师身份之外,他俩还是爷孙关系。
所以这个答案绝对合适。
张正常笑了笑,没有再像从前那样教导孩童的口吻,而是很认真的解释。
“这人世间不容真仙,所以,无论修成如何,都终究是人。
既然是人,那便逃不过人多力量大这么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一个人,无论修为多高深,依然比不过足够多的修为平庸之人。
更何况,所有修为高深聚拢在一起的人举行的罗天大醮。”
陈耀祖听明白了,又好像没听明白,他说这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正常听他默言不语,便又开口吩咐:“明日便是良辰吉日,随我坛前伺候,与你多有益处!”
陈耀祖点头表示明白。
可当他随着张正常出现在罗天大醮现场,一股子玄妙的气息让他心思瞬间澄静。
罗天大醮需搭设九坛奉祀天地诸神,上三坛称普天,这本来应该由皇帝主祀,祀三千六百神位。
现在皇帝没来,由张正常大真人主祀。
中三坛称周天,主公卿贵族祀之,设二千四百神位,由诸道门高人替代。
下三层为罗天,由百姓供祀一千二百神位,醮期则长达七七四十九天。
这自然没有百姓,由千八百名道门高功替代。
而陈耀祖附身的这个小道童,就站在张正常身旁。
“叮!”
一声玉磬响,清灵又稳重,直击灵魂深处,仿佛在他脑海中搭建了一道天地之桥。
一道混合千万人的诵经声在识海深处浩浩荡荡响起,强势抚平了他精神上那些许褶皱:
“天地自然,秽气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
第148章选1
在这千万人同时诵经声中。
陈耀祖仿佛自己重回许多年前在胎中荡漾,感觉如未出生时之先天混沌。
不知多久,他脑海中的诵经声已经沉寂下去,只留下了一道有些熟悉的声音。
是张正常,他居然能在陈耀祖的识海中讲话。
“佛家说,肉身做筏,以渡苦海,登临彼岸后便可抛弃了,讲究以灵识慧觉成就果位。
不修肉身,只修智慧圆觉,相对而言更容易的,可也终究差了许多。
我道家讲性命双修,最终目标是成就不漏金仙。
灵识慧觉固然重要,但肉身宝体同样也不可或缺。
所以,我道门中人终究是比佛门修行也要难上许多,修炼有成的,更是难上加难。
也正因如此,对我道门中人而言,功德二字尤为重要。
张道陵祖师深入川地,伐山破庙扫八方,废除血祭立人伦。
一举清去川地以肉为食,以头骨为杯,以皮蒙鼓,腿骨为槌之崇拜巫鬼邪神,血祭食人之风。
更立道统于昆仑祖脉龙虎交汇之地,镇压地气,护佑万民。
此福泽可让后世子孙道统延绵千年而不灭。
比如北方孔家,亦是如此。
孔夫子乃儒家圣人。
留下家国天下四个大字,镇压人间王朝之命脉两千年,也给孔氏一脉留下了深厚福泽,延绵至今。
圣人仅用家之一字,困住了世间男儿九成。
又有国之一字,令多少英雄男儿士大夫竞风流。
还有这个天下江山,又是无数雄心壮志之帝王将相拼命想在这青史上留下自己名号。
生怕做的比他人差了!
做的差了,便是改朝换代之时。
是以,儒家留下来给后人的,是尺,丈量王朝之兴衰。
让后世王朝,300年一轮回。
这便是孔家的功德!
这世间。
未有千年之王朝,但北孔南张两家,却可以福泽延绵千年而不灭。
便是因为,这天下,离不开我两家。
除非有一日,这人间可轻易让山河移位,龙脉改道,那世间就不再需要我张家镇压地气,才是我龙虎山没落之时!
又或者有一日,这天下另有学问取代孔孟之说,那孔家也就到了落入尘烟去之时。
老道说这些,这是在告诉你,若想让道统立足于世,须让自己变得有价值!
就像如今洪武皇帝,虽然一边打压龙虎山,但却要一边捧着龙虎山为其镇压地脉水龙。
你说可对?”
最后这一句,是询问句。
也正因为是询问,所以陈耀祖在头皮发麻。
因为。
随着声音在他识海中显现,一身莹光的张正常也来到了这里,他是在陈耀祖的脑海中现身,亲自询问的这个问题。
如果自己没有记错。
他出现在这里,并且附身在张正常身边伺候的孙儿小道童身上,是进入传承场景了。
那现在,突然闯入自己识海中的这一位,又是什么情况?
不是传承法门和记忆吗?
怎么感觉跟真人面对面似的。
Ai?
阴神?
还是阳神?
又或者是小说里说的元神?
但事到如今,还能说什么?
他只好挺起胸膛,抱拳微微躬身,对眼前周身散发荧光一脸淡然地看向自己的天师,不知是阴神还是阳神又或者是元神的存在恭敬行礼。
“道门后辈陈耀祖,拜见前辈天师!”
虽然行礼拜见,但其实心理是警惕的。
可是回头一想,警惕也没用,自己那三脚猫的功夫,在这个可以随意闯入别人识海的明朝天师面前,似乎有点多余。
荧光中的天师元神,皱着眉上下打量了陈耀祖一会儿,那目光扫过,陈耀祖竟感觉全身上下没有什么可以瞒得过他的。
“修为魂魄如此孱弱,竟能执掌天师大印,你的那个时代,龙虎山竟堕落于此了吗?”
陈耀祖有些汗颜。
对方这么说其实也没错,自己会啥?
一套明朝戚少保军中顶尖的搏杀术,一套五禽导引术,然后是一门粗浅的服气法。
他现在虽然有个在现代,也算是颇为强悍的身体,但估计比起历代能坐上天师之位的道门前辈而言,自己绝对很弱。
还有就是魂魄了,都没怎么修炼过,跟普通人一样的,在眼前这位龙虎山天师面前那可不就是孱弱到极点了吗?
至于修为。
这个不说也罢。
“回前辈天师话,晚辈修行没多久。
至于龙虎山,确实不如从前,且雷印丢失,道统……”
话没有说全,但眼前这位明朝初年的龙虎山天师绝对听明白了,他一脸诧异:“若如此,大明应该是没了。
那我龙虎山没落,距如今洪武朝多少年?”
这么突然发问,陈耀祖还真得算一下。
龙虎山正宗……应该是四九年跟着常校长退守小岛,把雷印带去了,结果在岛上遗失了。
留在大陆的,已经没有雷印了。
“回前辈天师,龙虎山应当在五百五十年后没落。”
张正常诧异的掐指一算,算不出来太多,但终究窥探到了端倪:“才500年,五百年后中土大地竟已不需我龙虎山镇守地脉?
让山川移位,使蛟龙绕道只是等闲。
竟能如蜘蛛结网般以官道为引,融九州龙气于一体,散入寻常村寨百姓家。
文运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