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从练习生开始的顶流玩家 第619节

  甚至减到最后,把原本预计的36集片长,都缩减到了33集。

  

  新历那边自然是满不情愿,但宁洛咬死了不松口,就差把违约金拍到对方面前了。

  他不是钱多的没地方花了,也不是矫情,非得让编剧改成神级剧本。

  实在是递到他手上的首版剧本,问题太多了。

  多到他都有些怀疑,是不是第一季的王隽编剧找了个呆B代笔。

  首先,剧情注水、拖时长、节奏拖沓的问题,实在是太过明显了。

  只是开篇过渡性的“假死”事件,就占据了一个不小的篇幅,形成了开篇阶段的一个剧情单元。

  但这段剧情,对故事主线并没有太多影响,显得十分无聊且冗长。

  此外,开篇剧情造梗过于刻意而密集。

  比如,在第一季中,因为反差感而备受观众喜爱的王启年,在第二季中携妻女登场。

  为了突出人物塑造,剧情给王启年的妻女加了不少戏,甚至到了影响正常叙事节奏的程度。

  热情与搞笑穿插,是《庆余年》一贯的风格。

  但喜剧元素在剧中,只能作为佐料,与沉重的主题形成调剂,基调一定是严肃的!

  第一季是在走主线剧情的时候顺便搞笑,通过自然的台词,消解过于严肃的氛围,丝毫不会让人感觉突兀。

  而从第二季的开篇中,不难发现,编剧对节奏的把控出现了严重偏差。

  喜剧元素过度铺陈,且是为了搞笑而搞笑,起到了喧宾夺主的反效果。

  除此之外,剧情和细节的设定,也太过随意和凑合了。

  单是开篇部分,宁洛就能找出不下十个逻辑漏洞。

  倒也不是说不能没有,但多成这种程度,也有点太过分了吧。。

  不过在过了开篇部分,剧情聚焦主线,重回热血模式之后,叙事节奏倒是顺畅紧凑了许多。

  但这特么是《庆余年》啊!

  第一季爆成那样,又硬生生拖了五年,观众的期待值本就已经被拉到爆了。

  结果最后憋出来的成品就这?

  即便只是微熏,观众也会觉得恶臭!

  反正宁洛是不会拿自己的口碑,去给新历为了完成对赌,而推出来的噶韭菜之作买单!

第800章 绝对核心不老的何老师

  除此之外,《庆余年2》的前几版剧本,还有两个很严重问题。

  其一,部分关系户加戏加的十分生硬,纯纯生编主线之外的无用剧情。

  突兀不说,还致使剧情变得拖沓,消解了观众对主线剧情的期待,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

  注水无疑。

  宁洛能理解,也愿意配合,但那是在不影响剧情和他自身的情况下。

  咱就是说,给这些关系户加戏的时候,稍稍走点心,安排一些对推进主线有用的剧情也行啊。

  这种摆烂式的操作,他接受不了一点!

  其二,《庆余年2》的广告,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竟然直接植入到了剧情之中!

  当宁洛看到剧本中,编辑专门给广告商写了一段剧情,他所饰演的范闲还跟王启年说,“酸奶管够”。。

  宁洛再次认识到,原来一个人无语到极致,真的会笑出声来。

  可以说,为了确保完成最后一年的对赌,新历已经完全顾不上吃相了。

  新历可以承受《庆余年》这个IP受损的代价,但宁洛却不想拿自己努力好几年塑造的口碑,为他们保驾护航。

  他又没有新历的股份。

  更何况,自《想见你》之后,他的作品,广告量本就已经严重超标了。

  几乎每部剧的每一集,片头+片尾+创意中插广告,起步都在十个以上!

  事实上,这也是他现在被吐槽的最为严重的地方。

  但不管怎么说,以上那些广告,都是可以跳过的,并不会让观众太过出戏。

  但在《庆余年2》这部古装剧的剧情里,植入酸奶广告。。

  宁洛都不知道该怎么演。。

  他其实能够理解新历、导演和编剧的难处。

  第一季成为爆款之后,诸多商家想要入局分一杯羹,其中有很多还是他代言的品牌方。

  还有很多关系户,死命往里塞人。

  在各方压力下,导演和编剧在创作时,难免会有些畏首畏尾,顾前不顾后。

  而宁洛做的,就是消除他们的压力。

  他们只需要满足他一个人的要求,以剧情为核心,保持第一季的节奏和风格,完善剧本就可以了。

  原创剧情尴尬,那就直接按原著走。

  加戏的全部删掉,有敢呲牙的,他可以全部踢走。

  新历要是敢呲牙,他甚至可以把自己踢走,顺便搞死《庆余年》这个项目。

  违约金他一分不落,就当买断跟王姐的情谊了。

  总之,在宁洛的施压下,所有人都消停下来。

  不管他们在背后如何不忿,如何咒骂,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宁洛才是这个项目的核心!

  不论是第一季主角的身份,还是宁洛本人的身份,都是如此!

  王隽编剧在不放飞自我搞原创的情况下,也发挥出了正常的水平,最终掏出了现在这份剧本。

  很多时候,其实不是编剧实力不行,而是掣肘太多,顾虑太多。

  以宁洛亲自挑选,并参演过多部剧王级别项目的直觉和眼光,以及他旗下那批编剧的经验来看,这份剧本肯定还是有不如意的地方,但至少跟第一季的节奏和风格统一了起来。

  接下来,只要盯住后期剪辑,不要注水太严重就可以。

  电视台、平台够剧,是按照最后成品的集数购买的,所有现在有许多制片方,会刻意注水,增加集数。

  毕竟集数越多,赚的越多。

  更有甚者,为了规避“限定集数”的规定,还会分为上下两部。

  比如田妹的《星汉灿烂·月生沧海》,梓妹的《沉香如屑·沉香重华》,芭芭姐的《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

  总之,对于《庆余年2》,宁洛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剩下的,就交给观众老爷来检验了。

  之后的一周,剧组举行了几次剧本围读会。

  有陈半仙镇场子,虽然氛围稍稍有些严肃和拘谨,但这也让围读会发挥出了原本该有的效果。

  宁洛只参加了头两天,就不得不咧着嘴巴,满怀遗憾的出去跑通告了。

  没办法。

  正好赶上了,你说巧不巧~

  他其实也很痛心的。

  哈!

  中午抵达弗兰,宁洛直接赶往广电七彩盒子,录制《你好星期六》,一直录到晚上十点多才结束。

  散场后,宁洛日常跟何老师聚了个餐,一直喝到凌晨。

  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不老的何老师也老了,满脸都是掩饰不住的疲倦。

  想想也是,毕竟都是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了。

  自从快本和天天向上双双停播,汪函半隐退之后,芒果台只剩一个何老师撑场子了。

  

  这就导致何老师经常需要连轴转的工作,还得劳心劳力的为芒果台带新人,不累就怪了。

  但想要培养出一个“何老师接班人”,又谈何容易呢。

  仔细想想,不只是芒果台,包括央妈在内的各大电视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代问题。

  撑起各大一线热门综艺的,除了那些老面孔的专业主持人之外,其余全是跨界的歌手、演员、爱豆等。

  某种程度上说,何老师是芒果台,乃至整个电视行业黄金时代的标签。

  与其说,没有人能接班何老师。

  不如说,笼罩在新媒体阴影下的传统媒体,已然失去了造星的能力。

  想到这儿,宁洛莫名有些惆怅。

  突如其来的感触,让他意识到,这一次,可能不只是他的青春快要结束了,而是一个时代,可能快要落幕了。

  真是一个让人忧伤的猜测。

  “你在这儿叹什么气,该不会被我传染了吧~”碰了个杯,何老师打趣道。

  “没,就是突然有点想闺女了。”宁洛随口胡诌了一句,举杯一口炫。

  “你闺女多大了?”

  “快九个月了。”宁洛翻出手机,找到茶妹上午刚给他发的照片,跟何老师炫耀了一番。

  图片中,小闺女盘腿坐在一堆娃娃中间,咧着小嘴巴傻乐。

  “哟~这眼睛跟小存一模一样哈,鼻子、嘴巴都像你,脸型也有点。”

  “其他倒还好,得亏嘴巴像我。”宁洛开玩笑道:“要是像她妈那样,笑起来跟个大嘴猴似的,我想死的心都有了。”

  “别瞎说八道,什么大嘴猴,噗哈!”说着说着,何老师莫名联想了一下,也忍不住笑了。

  “小家伙都这么大了啊,我是真的老了啊。”

  碰了个杯,宁洛一口闷,砸吧砸吧嘴。

  “您现在这语气,确实有点小老头那味儿了~”

  “嘿!你小子!”

第801章 新生代双子星宁洛还是太全面了

首节 上一节 619/6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