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明看到满脸放光的阎埠贵,见到对方正双眼放光的盯着自行车上的东西,脑海里不由自主的升起一个念头:“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但膈应人!”
面对阎埠贵的询问,贾东明打心眼里鄙视对方的行为,嘴上又不得不应付道:“阎老师!我不是在市公安局兼职吗,这些东西是市局发的中秋福利,都是一些普通的东西而已。”
阎埠贵听到贾东明的回答,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自行车上的袋子,一脸羡慕地对贾东明说道:“贾处长!前两天你们家秦淮茹,就带着一大堆东西回来,今天你又带着这么多东西回来,你们这当领导的福利,就是跟我们普通人的不一样。”
阎埠贵的话看似无意之说,但是贾东明听到耳朵里,却感到格外的刺耳,面对阎埠贵的感慨,贾东明立刻对阎埠贵说道:“阎老师!这话可千万不能这样说,咱们现在提倡人人平等,我们虽然是领导,但也不能高人一等。”
第730章 开心的谢建昌!
傍晚五点多钟,谢建昌拖着疲惫的身体,终于是回到了自家所在的院子门口,正坐在门口聊天的几位大妈,见到谢建昌回来,纷纷热情的跟谢建昌打招呼。
“建昌!你去打零工回来了?”
“建昌!你今天怎么会这么晚才回来?你妈刚刚可是在门口这里,等了你好久。”
几位邻居大妈的热情,让满脸疲惫的谢建昌感到十分的纳闷,但是出于礼貌,谢建昌还是礼貌地跟众人打招呼道:“王大妈!李大妈!张婶子!今天火车站的活比较多,所以我才会这么晚才回来。”
“建昌!我们家小明可是跟你一起长大的,现在你也算是苦尽甘来了,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可要帮衬帮衬我们家小明啊!”李大妈听到谢建昌的回答,想到谢建昌马上就要去轧钢厂上班的事情,连忙跟谢建昌套近乎道。
“建昌啊!婶子如果没记错的话,你今年应该是二十五岁了吧?婶子娘家有个侄女,今年二十岁,要不那天婶子给你们张罗一下,让你们见个面?”张婶子听到李大妈对谢建昌说的话,立刻就想起自己娘家的一位侄女,连忙对谢建昌提议道。
谢建昌听到张婶子的话,得知张婶子要给自己介绍对象的事情,这让他感到非常的纳闷,忍不住在心底暗暗嘀咕道:“这院里的老娘们,今天到底是抽什么风?是一个比一个热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心里纳闷归纳闷,但是伸手不打笑脸人,谢建昌看到张婶子那一脸期待的表情,连忙委婉的拒绝道:“张婶子!咱们是多年的邻居了,我们家是什么情况,我相信你应该也清楚,我现在是一个连工作都没有的街溜子,你把你娘家的侄女介绍给我,那不是害了人家吗?”
张婶子听到谢建昌的回答,立刻就意识到,谢建昌还不知道工作介绍信的事情,连忙向谢建昌介绍道:“建昌!今天中午公安的同志来你们家了,给你们家里送来一封工作介绍信,让你过完中秋节,就去红星轧钢厂办理入职手续。”
“什么!张婶子!你说的是真的吗?贾队长真的把工作介绍信送来了。”谢建昌听到张婶子介绍的情况,仿佛感觉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脸上顿时流露出欣喜若狂的表情,连忙向张婶子确认这个消息。
“建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你妈收到介绍信以后,把她给激动的,连眼泪都流出来了,后来她还专门出去买了一些菜,现在正在家里,等着你回家吃饭呢。”李大妈听到谢建昌的话,不等其他人开口回答,立刻笑着对谢建昌说道。
前几天贾东明虽然向谢建昌做出承诺,但是在谢建昌的潜意识里,就算贾东明愿意帮他找一份工作,恐怕也没有那么快,结果让谢建昌没想到的是,这才过去两三天而已,贾东明竟然就把他的工作给安排好,而且还是红星轧钢厂的工作。
谢建昌确认这个消息以后,心情激动的他,立刻跟几位大妈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就朝着院里跑去。
“妈!妈!我回来了,我听李大妈说,贾队长把我的工作安排好了,这是真的吗?”谢建昌很快就跑进院子里,人还没到家,声音就先行一步传回家里。
煮好晚饭,在家里等着谢建昌回来的谢母,听到屋外传来自家儿子开心的喊声,立刻从椅子前站了起来,开心地对从外面跑进屋里的谢建昌吩咐道:“老幺!你终于回来了,妈今天给你煮了你最爱吃的泼油面,你快去洗洗手,妈这就去给你下面吃。”
谢建昌听到谢母的吩咐,立刻对准备去厨房的谢母喊道:“妈!你等会,我听李大妈说,下午贾队长来了,说在红星轧钢厂给我安排了一份工作,这是真的吗?”
谢母听到谢建昌问起工作的事情,指了指放在柜子上的介绍信,一脸开心地对谢建昌说道:“老幺!你李大妈说的没错,那个贾公安今天中午的时候来咱们院里,给你送来一封介绍信,让你等过完中秋节以后,就去轧钢厂办理入职手续。”
谢建昌听到谢母的话,立刻快步走到柜子前,拿起放在柜子上的介绍信,小心翼翼的将介绍信从信封里取了出来,将介绍信上的内容,认真看了一遍后,激动地对谢母说道:“妈!我终于有工作了,以后我再也不是街坊邻居们口中的街溜子了。”
谢母听到谢建昌的话,看到谢建昌那一脸激动的表情,同样也为谢建昌找到工作而感到开心的谢母,不忘对谢建昌叮嘱道:“老幺!这份工作到底有多么的珍贵,我相信你应该非常清楚,贾公安可是说了,让你到轧钢厂以后,认真跟师父学习技术,争取找人能够转正成为正式工人。”
怀揣着一颗激动的心,谢建昌小心翼翼的将介绍信放进信封里,这才向谢母保证道:“妈!您放心好了,等到了轧钢厂以后,我肯定会认真跟师父学习技术,争取早日转正,成为一名正式工人。”
自从谢建昌成年以后,谢母就想着给谢建昌张罗一门亲事,为谢家开枝散叶,结果因为谢建昌没有工作,又整天无所事事的在外面瞎混,最终落下了一个街溜子的名号,最终导致谢建昌这些年相亲了好多次,却没有一个能够成功。
现在谢建昌终于是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让谢母终于是拥有足够的底气,当她听到谢建昌的承诺时,一脸欣慰地对谢建昌说道:“老幺!你到了轧钢厂以后,一定要认真的工作,等过两天妈去找找张媒婆,让他帮你介绍一门亲事,这样我以后见到谢家的列祖列宗们,也能够给谢家的列祖列宗一个交代。”
谢建昌听到谢母的话,想到这些年来母亲为自己做的事情,满脸愧疚地对谢母说道:“妈!这些年辛苦您了,我向您保证,以后一定会认真工作,绝对不会再让您为我的事情操心。!”
第731章 过节礼!
吃完晚饭以后,贾东明看着正在收拾桌子的秦淮茹,想到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林秋月娘家的过节礼还没送的事情,于是就对秦淮茹问道:“淮茹!昨天我们保卫处分发的福利,你都整理好了吗?”
正在收拾东西的秦淮茹,听到贾东明问起,昨天她从张国平那里领回来的东西,立刻就回答道:“东明哥!东西我都收拾好了,全都放在储物室里?你怎么会突然问起这件事情,难道你是打算用这些东西送人情?”
贾东明听到秦淮茹的回答,笑着对秦淮茹说道:“淮茹!你待会收拾好东西,记得把这些东西分成两份,等明天小军来家里借自行车的时候,你让小军带一份回秦家村,一份给你嫂子送回娘家去。”
秦淮茹原本还在纳闷,贾东明怎么会突然关心起那些东西,现在得知贾东明的打算,让秦淮茹感到非常高兴,考虑到家里过中秋节,也要准备一些丰盛的饭菜,秦淮茹立刻对贾东明问道:“东明哥!如果这些东西都送给我娘家和嫂子娘家?那咱们家明天晚上的饭菜该怎么安排?”
贾东明听到秦淮茹问起他们家明天晚上的安排,立刻笑着对秦淮茹说道:“淮茹!我托朋友帮忙买了一些海鲜回来,明天中午我就去朋友那里拿,明天晚上咱们家就吃海鲜大餐。”
秦淮茹听到贾东明提起海鲜大餐,就想起上次贾东明拿回来的海鱼,满脸为难地对贾东明说道:“东明哥!这海鲜我根本就不懂得煮,你买那么多海鲜回来,我该怎么煮呢?”
贾东明听到秦淮茹的抱怨,看到秦淮茹那满脸为难的表情,笑着对秦淮茹说道:“淮茹!吃海鲜,吃的就是原汁原味,明天等我把海鲜拿回来以后,我再教你怎么煮。”
秦淮茹听到贾东明的吩咐,想到贾东明自从转业回来,从未下过厨的事情,脸上不自觉的流露出怀疑的表情,好奇地对贾东明问道:“东明哥!你说什么?你懂得煮海鲜?这是真的吗?”
在后世,海鲜是许多家庭非常常见的食物,该怎么煮海鲜,对于两世为人的贾东明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面对秦淮茹的质疑,贾东明一脸自信地回答道:“淮茹!我在部队的时候,我们的部队曾加在闽省那边驻扎过,那里的人几乎天天都吃海鲜,所以对海鲜的做法,我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
秦淮茹听到贾东明介绍的情况,脸上流露出幡然大悟的表情来,笑着对贾东明说道:“东明哥!既然你懂得煮海鲜,那我就放心了。”
“东明哥!你都托人买了什么海鲜,上次你拿回来的那个咸鱼,简直是太好吃了,你这次有没有让人再买一些回来?”林秋月从卧室里走了出来,刚好听到贾东明跟秦淮茹之间的对话,这就让他想起上次贾东明带回来的咸带鱼,于是就忍不住对贾东明问道。
这次贾东明是打算等明天下午,从空间超市里拿一些螃蟹、生蚝和一些海螺回来,现在听到林秋月提起他上次带回来的咸带鱼,于是就笑着回答道:“咸带鱼可以存储一段时间,我当然是让朋友带了,而且这次的咸鱼,除了有咸带鱼,另外还有咸的黄鱼以及咸的鲨鱼。”
林秋月听到贾东明介绍的情况,脸上顿时流露出开心的表情,连忙对贾东明问道:“东明哥!这些鱼你明天什么时候带回来?我想给我妈送一两条回去。”
贾东明听到林秋月的询问,笑着对林秋月说道:“秋月!等明天早上,我处理好单位的事情,就去朋友那边拿鱼,估计中午吃饭之前,应该能够拿回来。”
翌日早上七点多钟,秦淮茹来到轧钢厂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前往后勤仓库办公室,而是来到二车间门口,见到车间里正准备开始工作的秦小军,立刻就对秦小军大声喊道:“小军!你出来一趟!”
正在整理工件的秦小军,听到车间外面传来秦淮茹的喊声,本能的扭头朝着车间门口的方向看去,当他看到站在车间门口的秦淮茹,立刻对在隔壁工位前的蔡师傅说道:“师父!我姐找我,我出去看看。”
秦小军快步走出二车间,看到站在一旁的秦淮茹,满脸好奇地对秦淮茹问道:“姐!你这么早过来找我,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吗?”
秦淮茹听到秦小军的询问,立刻对秦小军吩咐道:“小军!今天你回村过中秋节,不用买太多东西,你东明哥这边,已经给咱爸妈准备了一些过节礼,等你来家里骑自行车的时候,顺带帮我把东西给捎回去。”
秦小军听到秦淮茹的吩咐,立刻就点了点头,回答道:“姐!我知道了,中午等我在食堂吃完饭以后,我就上你家里取东西。”
秦淮茹听到秦小军的话,立刻对秦小军说道:“小军!中午你不用在食堂吃,到时候直接来姐家里吃饭。”
秦小军听到秦淮茹的吩咐,连忙开口拒绝道:“姐!我随便在食堂吃一点,你不用专门煮我的饭。”
秦淮茹见秦小军不愿意到家里的去吃饭,也没有勉强秦小军,随即就转移话题,对秦小军问道:“小军!你跟纺织厂的那个王燕处的怎么样了?如果能够定下来的话,就早点定下来,到时候我让东明哥,帮你跟分管后勤的李厂长说一说,看看能不能给你们分配两间房子。”
秦小军听到秦淮茹问起他谈对象的事情,脸上顿时流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来,开口回答道:“姐!我跟王燕才刚刚开始处而已,再说了,我还没有正式转正,根本就不符合分房子的政策,我看还是等我转正以后再说吧。”
秦淮茹听到秦小军的回答,脸上顿时流露出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来,不满地对秦小军数落道:“小军!你真是一个木鱼脑袋,你只要能够跟王燕把证给领了,不管你有没有转正,姐都会让东明哥给你想办法,让厂里给你安排一处住的地方。”
秦小军听到秦淮茹的数落,脸上再次流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来,开口回答道:“姐!我知道了。”
第732章 我的根在这里!
“小军!你今天怎么有空回来?”下午三点多钟,秦家村路口处,一位负责执勤的民兵,见到骑着自行车的秦小军,立刻从藏身之处跑了出来,一脸开心的跟秦小军打招呼。
秦小军见到从树丛中跑出来的民兵,听到对方的询问,立刻停下自行车,从上衣的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给对方递了一根后,笑着跟对方打招呼道:“大江哥!今天不是中秋节了吗?我们厂下午放半天假,我姐就让我给家里送一些东西回来。”
秦大江伸手接过秦小军递过来的香烟,凑到鼻端前嗅了嗅,随后看了一眼自行车后面的袋子,笑着对秦小军说道:“小军!看你这自行车后面绑的袋子,里面装的鼓鼓囊囊的,我估计淮茹姐,这回肯定是给我五叔和五婶他们带了不少好东西吧?”
秦小军听到秦大江的询问,笑着回答道:“大江哥!我姐把自行车借给我的时候,这个袋子就已经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了,里面到底装了什么东西,我也不是很清楚。”
秦大江听到秦小军的回答,想到村里前段时间在传的消息,随即对秦小军问道:“小军!我听我五婶说,你在城里谈了一个对象,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秦小军听到秦大江问起他在城里谈对象的事情,脸上顿时流露出自豪的表情,笑着回答道:“大江哥!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我的对象名叫王燕,是我师娘给我介绍的,是在纺织厂上班。”
秦大江听到秦小军介绍的情况,脸上顿时流露出羡慕的表情来,笑着对秦小军说道:“小军!等你娶了城里的媳妇,在四九城安了家,那可就是真正的城里人,以后可别忘了咱们这乡下的穷亲戚啊。”
秦小军听到秦大江的话,立刻对秦大江说道:“大江哥!虽然我托了我姐的福,进城当了工人,但是我的根还是在咱们秦家村,咱们可是没有出五福的堂兄弟,就算是打断骨头都还连着筋,我怎么可能会把大伙都给忘了呢。”
秦大江听到秦小军的话,笑着对秦小军说道:“小军!早上我就听五婶说,你今天要回来,我估计这会五婶肯定是在家里等着你回来,你就赶紧先回去吧!”
秦小军跟秦大江告别以后,立刻骑着自行车朝着秦家村的方向骑去。
秦大江看着秦小军消失在拐弯处的背影,脸上流露出羡慕的表情,喃喃自语道:“我们家淮芳长的也不赖,当初我爹娘怎么就没有想着,给她张罗一个城里的男人,这样我们兄弟几个,或许也能够沾上一点光。”
此时在秦家村的村口,一大群孩子们,正在村口的槐树下,玩解放军抓坏蛋的游戏,这时一个眼尖的孩子,看到骑着自行车朝着村口而来的秦小军,立刻对秦大宝兄弟两人喊道:“大宝!小宝!小军叔回来了。”
秦大宝和秦小宝兄弟两人,听到小伙伴的喊声,本能的朝着远处看去,当他们看到骑着自行车的秦小军时,兄弟两人几乎同时欢呼雀跃了起来,秦小宝更是开心地向在场的同伴们炫耀道:“是我叔回来了,真的是我叔回来了,我叔回来,肯定会给我们带好吃的东西。”
兄弟两人喊着,就朝着骑着自行车的秦小军跑去。
“叔!奶奶说你今天回来,会给我们带好吃的东西,你给我们带了什么好吃的东西?”秦小宝很快就跑到秦小军的跟前,他看到自行车后面的布袋,开心地对秦小军问道。
秦小军看到自家的两个侄子,领着七八个村里的孩子,朝着自己跑来,立刻就踩住刹车,将自行车停了下来,随后从身上背的布包里,拿出十几粒硬糖,对跑到跟前的秦大宝吩咐道:“大宝!这糖你拿着,给大伙都分一分。”
村里的孩子们,见到秦小军给秦大宝的糖,一个个的脸上全都流露出开心的笑容,纷纷向秦小军表示感谢。
分完硬糖后,秦小军就在一大群孩子们的簇拥下,推着自行车朝着自家小院的方向走去。
“奶奶!奶奶!我叔回来了。”秦小军推着自行车,很快就走到自家小院门口,秦大宝和秦小宝兄弟两人,嘴里含着糖,语气含糊不清地朝着院里喊道。
秦母听到自家两个孙子的喊声,得知秦小军回来的消息,立刻从厨房里走了出来,当她看到大半年没见的小儿子,立刻快步迎上前,一脸开心地说道:“大半年没见,都快想死娘了,来,快让娘好好看看,看看你有没有变瘦了?”
秦小军听到母亲的话,他先是将自行车给停好,随后把绑在自行车后座的布袋给解下来,这才笑着对秦母说道:“娘!我在厂里的食堂,每个月能够吃到两顿肉,而且我在厂里上班,吃的好,睡的好,都胖了好几斤了,怎么可能会变瘦呢?”
“变胖就好!变胖就好!”秦母听到秦小军介绍的情况,开心地回应了两句后,这才对秦小军问道:“小军!你姐这段时间过的好吗?这死丫头过年的时候回来一趟,到现在可是整整大半年都没回来了。”
秦小军听到秦母在抱怨自己的大姐,连忙对秦母说道:“妈!我姐的嫂子怀孕了,我姐夫家一大家子人,都需要我姐照顾,她根本就抽不出时间回来。”
秦小军的话说到这里,将手中的布袋往桌子上一放,接着介绍道:“娘!我姐虽然人没有回来,但是她可是一直都想着你跟我爹,这个袋子里的东西,就是我姐让我给你们捎回来的。”
秦小军的话说到这里,见他回来到现在,还没有见到自己的父亲和哥哥嫂子们,立刻好奇地对秦母问道:“娘!我爹和我哥、还有我嫂子他们呢?”
秦母听到秦小军的询问,笑着对秦小军说道:“小军!你爹去你叔家了,估计也快回来了,你哥和你嫂子,今天一大早去你嫂子娘家送过节礼,这会应该在回来的路上。”
第733章 黄丽梅的凡尔赛!
贾东明早上去保卫处处理好手头上的工作,又到各个值班岗位巡视一圈后,这才骑着自行车离开了轧钢厂,朝着林秋月娘家的方向骑去。
“这不是秋月的对象吗?看你这大包小包的,这是给你丈母娘送过节礼来了?”贾东明提着两袋东西,刚刚走进林秋月娘家所在的院子,院里的一位大妈,见到贾东明手里提着的布袋,脸上流露出既羡慕又惊讶的表情,连忙热情的上前跟贾东明打招呼。
贾东明见到朝着自己走来的大妈,立刻就想起了对方的身份,连忙礼貌地跟对方打招呼道:“沈大妈!你好啊!本来前两天我就应该要过来了,但是因为单位里事情实在太多了,这才拖到现在,让各位街坊邻居们看笑话了。”
沈大妈听到贾东明的话,立刻就想起这两天,院里的几位长舌妇,因为林秋月夫妻两人,迟迟没有来送过节礼,私底下说的那些话。
看到贾东明手里提着的袋子,再想想那些长舌妇们的女婿送的过节礼,沈大妈立刻大声对着林秋月家的方向喊道:“丽梅!你快出来,你们家女婿来给你送过节礼了。”
正在屋里准备午饭的黄丽梅,听到沈大妈的喊声,得知贾东明来送过节礼的消息,立刻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快步从屋里走了出来,当她见到贾东明手里提着的两个袋子时,脸上流露出开心的笑容,开口对贾东明招呼道:“东明!你来就来,怎么拿这么多东西过来?”
贾东明并不知道,就因为他这个过节礼晚送了一两天,院里有几个人,就因为他是领导的缘故,在嫉妒之余,就故意拿话给黄丽梅添堵。
面对黄丽梅的招呼,贾东明笑着向黄丽梅解释道:“妈!今年是我和秋月结婚的第一年,按道理在几天前,我们就应该给您送过节礼,但是因为市局那边出了个大案,再加上我托朋友帮忙买的海鱼,今天才到四九城,所以这过节礼拖到今天才给您送过来。”
黄丽梅并不是一个爱炫耀的家庭妇女,但是因为院里几个嫉妒他们家的妇女,就因为贾东明迟迟没有来送过节礼的事情,在私底下说她家女婿是干部,所以压根就看不清他们家,让黄丽梅的心底一直堵着一口气。
黄丽梅听到贾东明的解释,得知贾东明这么迟送过节礼的原因,脸上顿时流露出开心的表情,黄丽梅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眼院子里,见到躲在角落里看热闹的邻居们,连忙对贾东明问道:“海鱼?什么海鱼?难道是秋月上次说的那种很下饭的咸带鱼?快拿出来给我看看。”
黄丽梅的行为,让贾东明感到有些诧异,不过这时的他,同样也看到躲在一旁看热闹的邻居们,随即就打开自己带来的布袋,笑着向黄丽梅介绍道:“妈!您猜的没错,就是咸带鱼,另外除了咸带鱼,我还给您带来咸的黄瓜鱼,鲨鱼,还有一些海带和海虾干。”
黄丽梅见到贾东明从布袋里拿出来的各种咸鱼,看到周围邻居们那羡慕的目光,脸上顿时流露出得意的笑容,连忙对贾东明问道:“东明!这海鱼妈从来没有煮过,你拿这么多过来,妈该怎么吃呢?”
贾东明听到黄丽梅的询问,看到黄丽梅那一脸得意的表情,让他感到十分的纳闷,不过他将这归咎于,现在的妇女都是喜欢在邻居面前显摆,所以也没有太过放在心上,连忙向黄丽梅介绍道:“妈!这咸带鱼,可以切成段,然后等水开以后,放在锅里蒸上五分钟就可以吃了.!”
“丽梅啊!秋月这是给你找了一个好女婿,你瞧瞧这就过个中秋节,就给你送了这么多,我们吃都没吃过的海鱼,不像某些人的女婿,送了一点二合面和半斤猪肉,就在院里显摆了好几天的时间。”沈大妈看到贾东明将两个袋子里的东西,全都提出来以后,脸上流露出羡慕的表情来,还不忘阴阳怪气的借机嘲讽,前两天在背地里说黄丽梅的人。
正在为黄丽梅刚刚的行为而感到纳闷的贾东明,听到沈大妈那阴阳怪气的嘲讽,立刻就明白自己的丈母娘,今天为什么会一反常态,要在院里人的面前,公开他送过来的过节礼。
明白其中的缘由后,贾东明索性再解开另外一个布袋,将一大块足足有三尺厚的猪板油,从布袋里拿了出来,接着又拿出两斤五花肉好和两袋子的细粮,这才对黄丽梅说道:“妈!这是五斤上好的猪板油,您可以趁着下午没事,把这些猪板油都熬成油,留着炒菜吃。”
“另外这袋子里还有十斤白面和十斤大米,秋月说您的胃不好,以后您就多吃点细粮,这个粗粮您能少吃,尽量少吃一些。”
正在院里众人面前显摆的黄丽梅,见到贾东明将一块足足有三尺厚的猪板油,从布袋里拎出来的时候,顿时感觉眼前一亮,而贾东明说的那番话,更是让她感觉特别有面子,一脸开心地贾东明问道;“东明!你这猪板油是从哪里买的,看这猪板油的厚度,这头猪最少有三百斤以上。”
虽然海鱼是稀缺货,但是对这个年代的人而言,猪板油才是他们最喜欢的东西,看到贾东明手中,那足足有三尺厚的猪板油,在场的邻居们,全都感觉眼前一亮,一个个都羡慕的盯着贾东明手中的猪板油。
贾东明听到黄丽梅的话,索性配合着回答道:“妈!我的一位战友在屠宰场工作,这猪板油你如果吃好了,就让秋雨过来捎个信,我再给您送。”
黄丽梅之所以会当着邻居们的面,让贾东明把送来的东西,一样样的拿出来,并不是因为她喜欢显摆,而是这几天院里邻居们的闲言碎语,让她的心底堵着一口气。
看到周围邻居们,那羡慕的目光,见目的已经达到的黄丽梅,故意对贾东明抱怨道:“东明!前段时间秋月回来的时候,我就跟秋月说,过节礼只是一个习俗,不用送什么太贵重的东西,你看看你们两个,怎么就不听我的话呢,竟然送了这么多东西过来,这不是浪费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