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人太懂炒作 第210节

  在放映人员的一阵操作下。

  很快屏幕内,便出现了一个造型一看就是被职场折磨过的顶级牛马,伴随而来的还有一阵旁白。

  “我叫马杰,英文名叫Magic,是一名HR,我们公司正在优化员工。现在我要陪著旁边这个疑似董事长儿子的人,去和一个闹事的员工谈判。”

  这个熟悉的旁白一出,徐希羽顿时乐了。

  大锤。

  希望在蓝星也有人能喜欢你。

  带著这个想法,他全程笑个不停的看完了片子。

  一个小时后,这个片子被放到了网络上。

第252章 别跳脚(二合一章)

  徐希羽放出去的宣传片,主题内容和《年会不能停》的原片内容没有什么太多差异。

  讲的是由于男主胡建林不懂优化的意思,把本该裁掉的员工徐永森升职加薪了,加薪的过程还被直播了出去。

  当然,为了让这个片子抛开《年会不能停》,依然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故事。在前因后果上做了一些补充。

  比方说通过两句台词介绍了胡建林的出身。

  强调了他是一个在工厂里干了二十多年的老钳工,莫名其妙被调进了集团员工关系部,所以,不懂“优化”是什么意思。

  又比方说广进计划为什么叫广进计划,是因为谐音“裁员广进”。

  整个片子的叙事结构和《万万没想到》差不多。

  以马杰作为主视角,期间穿插一些他内心的吐槽来制造笑点。最后收尾的时候,用的也是《万万没想到》的经典翻转模式。

  马杰以为自己这次把事情搞砸了,自己也要被优化了。

  结果因为给徐永森升职加薪的事情,分化了闹事的员工,误打误撞的把事情给办成了。

  用视频里的话来说,那就是:“我叫马杰,英文名叫Magic,万万没想到,我最后还是完成了这次优化任务。”

  属于是经典台词蓝星再现了。

  这看得徐希羽异常的感慨,感慨星月轮转、换了人间。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大部分观众都能看懂的故事。

  短短的一个片子,单看其内容,非得说有多优秀多有意思,肯定也算不上。

  但是,一个内容能不能产生足够的反响。

  得看铺垫够不够、所处的时代背景,最重要的是,面向的观众是什么人。徐希羽的这个片子,摆明了是面对广大的都市打工人的。

  因此,此时正在观看这个宣传片的齐向阳,就有点get不到这里面的点。

  就这么看了两遍之后,他转头看向了秘书道:“这拍的什么玩意?这个电影是一个关于裁员的故事?”

  秘书倒是能get到这里面的笑点,本来一边看一边偷乐呢。

  现在一听老板问问题是这么个态度,立马收起笑脸道:“应该是一个关于裁员的故事。”

  “所以,这有什么意思吗?”齐向阳不是为了贬低,而是这里面的内容,是真的完全引发不了它的共鸣。

  比方说“裁员广进”,他觉得这个词说的很有道理。

  甚至,他觉得以后自己公司要是裁员了,也可拿这个当计划的名字,别的不说,裁员广进听著就那么的吉利。

  还有“优化”这个让很多打工人听得都有些反胃的词儿。

  在齐向阳听来,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裁员确实是在优化公司的人员结构,这有什么槽点吗?

  而他旁边的秘书和他站的角度毕竟不同,这个片子想要表达的点,秘书是真的能感受到。

  “裁员广进”也好,“优化”也罢,都是在讽刺现在的职场环境。

  女秘书觉得,要是这个片子真是把握住了这个核心,说不定还真能引起打工族的共鸣,从而拿到不错的票房成绩。

  但这话能跟齐向阳说吗?

  不能说,说了齐向阳未必能听得进去,说不定还要教训自己一顿。

  有些人,在“天上”待久了,是会失去“接地气”这个能力的。

  因此,面对齐向阳问自己这个东西有没有意思的时候,她眼睛左看右看的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违心道:“确实没什么意思。”

  听到这话,齐向阳忍不住笑道:“徐希羽也是急了,什么垃圾都往上端,我看呐,这片子也不知道哪里淘来的。

  这是打算趁著年底各大公司要搞年会,加上华晴最近又闹什么裁员风波,想蹭一波热度赚一点,我觉得他这是想多了,电影哪有那么容易玩?”

  “确实,齐总,徐希羽比起您来,还是太嫩了。”秘书继续违心的说道。

  “他是个什么东西,也配跟我比?”齐向阳闻言,直接装了起来。

  另一边,网上的网友和他的想法可截然不同。

  在他们看来,这个视频可太有意思了。

  毕竟此时正值年底,属于是上班族心思最浮动的时候。

  【年会】、【年终奖】、【今年似乎又没赚到钱】、【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牛马生活】、【一年又一年,好累啊】之类的标签悉数入脑。

  加上徐希羽刻意的引导,这些人看到这个片子之后,吐槽欲瞬间就上来了。

  【裁员广进,广进计划,这可真够讽刺的】

  【也不知道那个煞笔发明的词,裁员就说裁员,还非得叫个优化】

  【你这话就不对了,对于咱们来说那是被裁了,但对于公司的领导来说,确实是优化了嘛(狗头)】

  【这片子我就不看第二遍了,我有个朋友看完尸体不太舒服】

  【曾经的我觉得某些大厂的黑话无比有逼格,不学著拽两句我浑身难受】

  【现在呢?】

  【现在?哈~~】

  【神经,这个“哈”害的老子莫名其妙的笑了一下】

  【所以,这片子是根据华晴现在的真实情况改编的?】

  【不一样吧,华晴的那些人是自己跳槽的。再说了,华晴的事情最近才出的,这电影都出宣传片了,看著应该是快上映了,时间上对不上】

  【与其说是根据华晴的真实情况改编的,不如说是根据某些因特网大厂的情况改编的,片子里那个被优化的徐永森是一个程序设计师,就差说他今年35了】

  【因特网大厂也好,其他公司也罢,都一样,我们这些牛马也就这个下场了】

  【这片子啥时候上啊?】

  【不知道,不管了,先点个“想看”】

  没错,虽然徐希羽这个电影连影子都没有,但是他在把这个宣传片发出去的时候,还特地依据各平台自带的功能。

  作了个类似于“投票”的小互动,这个投票只有一个选项,那就是“想看”。

  看完视频点一下就行。

  点完什么用处都没有,也不会有什么太多后续。

  唯一的作用,就是点完之后,会显示有多少人选择了“想看”。之所以做这个事情,就是为了能做个可以在股市宣传的数据出来。

  毕竟有多少人“想看”,可比宣传片的播放数据看著有含金量多了。

  时间慢慢过去。

  在宣传片发出去半天之后,全网各平台点击想看的人数累计已经突破了50万。

  这个数据还是让很多围观的同行有些意外。

  尤其是那些最近有电影要上映的同行,现在更是满头的问号。

  倒不是说他们真的有多担心和徐希羽的电影打擂台。

  而是这个宣传片出来的太突兀了。 这些人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对吧,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有?没听说华晴春节档要上电影啊。”

  “岂止是没听说过要上映,我都没听说华晴有这个电影在拍,哪儿冒出来的这是?”

  显然,此时这些同行都进入了一个思维误区。

  宣发是要钱的,而且不是一点钱。

  因此,很少有电影连拍都没拍就开始宣传,一般都是快上映了才会开始宣传,这样效果最好,也最有性价比。

  即便有那种开机就宣传的,那宣传的物料一般都是海报或者干脆是一些图文新闻。

  哪有像徐希羽这样,组都没建全,直接端个宣传片出来的。

  所以,大家都下意识的认为《年会不能停》已经制作完成了,这是要定档上映,所以才会开始宣传。

  不过,这个误会没有持续多久。

  因此,一天之后,全网的累计“想看人数”就已经破了200万。虽说等真的上映的时候,这些点了想看的人也未必真的会去看。

  但这个数据,还是让一些人跳了脚。

  跳脚的还不是同行,而是那些跳了槽的员工。

  别人不清楚《年会不能停》是什么情况,他们可太清楚了。这玩意不就是一个礼拜临时赶出来的短片吗?

  怎么宣传的跟马上就能去电影院看了似的?

  “什么玩意这是,徐希羽这孙子不就是搞诈骗吗?妄图用一个宣传片就欺骗大家华晴现在欣欣向荣?”

  “就是,好家伙,见不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不行,咱们得去戳穿他的嘴脸,咱们得让大家知道真相啊!”

  带著这种不想华晴好的心态,这些人开始在各大平台的评论区里不停地发著一些评论。

  比方说什么【冷知识:这个电影还没开拍呢,大家散了吧】

  甚至,有的人更是干脆说【作为一个刚脱离华晴这个烂泥坑的员工,我想告诉大家,徐希羽这是在骗大家玩呢,根本就没有这个电影】

  虽说这些人加起来也就二百来号人。

  但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喜欢搞“冷知识”跟风,明明干著“复制粘贴”的活,还觉得自己“特立独行”“人间清醒”的人。

  而且,徐希羽还有一票黑子呢。

  于是乎,没用多久,这些员工的评论开始渐渐的传播开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负责对接公司宣传部门做舆情监控的单芯宝,第一时间就跑到董事长办公室汇报了起来。

  “老板,事情和你预想的一样,那些跳槽的员工,真的开始到处说这个电影还没开拍,还有人说你在骗大家玩。”

  这话一出,徐希羽忍不住一乐道:“他们要是不说,我自己都该安排人去说了。”

  “哈哈哈。”单芯宝闻言像是被戳中了笑点一样,傻乐了起来。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些人总是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

  就好比那些跳槽的员工,他们觉得告诉了大家《年会不能停》还没开拍,就能影响到徐希羽。

首节 上一节 210/5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