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架不住人口基数在那边,电影票还是非常抢手。
特别是一些热门的影片,有的时候需要提前排队买票。
“是吗?《猎字99号》听起来像是一部谍战片,你怎么没选择其他的电影?”
朱淋昨天就已经把票买好,跟江辉提过一嘴电影名。
这个年代的电影,除了《庐山恋》、《少林寺》等少部分特别经典的,江辉都没有看过。
《猎字99号》自然也是属于没有看过的范畴。
“难得你有空陪我看电影,肯定要选一个你可能会喜欢看的呀。”
朱淋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两人确定关系之后,大多数时候都是她在迁就江辉的各种喜好。
“下次找一个你喜欢看的,话剧也好,电影也好,我都可以的。”
江辉这话也算是心里话。
不管是看什么电影和话剧,对他来说都差不多。
通过这些东西体验一下这个时代的娱乐行业的情况,就是最主要的目的了。
至于好看不好看……
在亲个嘴都是天大的突破的时代,能好看到哪里去?
“我大概跟人了解了一下,这部电影说的是八一七厂的重要产品‘猎字99号’的心脏分机图纸被敌人偷拍了照片。”
“狡猾的特务AC设下种种假象,企图嫁祸于人。”
“侦察科长赵群和年轻的女侦员陈敏,依靠群众首先捕获了与AC联系的潜伏特务班德彪,审问出派遣特务与AC联系的联系标记。”
“围绕着这些展开了各种斗争,感觉剧情背景跟工厂有比较紧密的联系,你看了应该会有比较强的代入感。”
朱淋跟江辉停好自行车之后,看看时间,还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两人便在附近找了一家面馆,简单的吃了一些东西。
然后再在附近逛了逛,才回到电影院,顺着人流开始排队检票。
来看电影的还是年轻人居多,偶尔有几个家庭组合。
在大街上,哪怕是情侣也很少有手牵手的,但是在电影院里头,情况似乎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不少小情侣都手挽着手在排队,朱淋也难得的胆子大了一会,挽着江辉的胳膊,整个人半依靠在他的身边。
俊男靓女组合,倒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至于那种不识趣上来找事的小混混,今天倒是没有碰到。
接下来的十来年,算是是华语电影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
电影票一票难求,影院门前总是排着长队。
江辉现在已经开始感受到这种迹象,估计以后就要更加热闹了。
进了电影院,两人找到位置坐下。
舞台上一块墨绿色大幕,等到开影前五分钟,大幕缓缓拉开。
白色的屏幕面前还有一层薄薄的纱幕布。
伴随着一阵悠扬的音乐声,开始播放幻灯片,内容居然是节水小常识。
江辉扫视了一下四周,发现大家居然看的津津有味。
这玩意放在后世,相当于是公益广告,根本就没有人看的。
等到放映铃声响起,纱幕布慢慢拉开,屏幕上出现制片厂的图标。
伴随着英勇雄壮的歌声,“八一电影制片厂”七个大字出现在大家面前。
之后才是片名,算是正式开始了电影的播放。
江辉完全是一副审视的眼光在看待电影,剧情什么的对他来说肯定谈不上吸引力。
不过通过电影了解一下这个年代的一些东西,倒也是不错的方法。
所以江辉倒也看的颇为认真。
整部电影将近两个小时,算是比较正常的时间。
“怎么样,好看吧?”
等到片尾曲响起的时候,朱淋笑着看着江辉。
刚刚她虽然很认真的在看电影,但也时不时的会去看一下江辉,想要知道他是否喜欢这部电影。
江辉那聚精会神的样子,让她颇为安慰。
要是陪自己看电影的时候,江辉很无聊的样子,那就有点让人失望了。
“还不错,导演和演员们都很用心,算是下了一番功夫。”
“嗯,我也这么觉得,不过故事情节方面,显然没有你跟我说的一些内容来的丰富。将来把那些故事写出来,如果拍摄成为电影或者电视剧,肯定更加吸引人。”
朱淋现在已经接受了帮江辉代写《渴望》,并且将来要在江辉指导下用新笔名独立写作的事情。
江辉那么忙,自己是没有空去写那些小说的,既然如此,朱淋觉得自己肯定是有义务去把这些好故事写下来。
“那你可得加油,我脑中的各种故事可多了。”
江辉看到朱淋终于完全想通了,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讲啦她在文学路上闯出大名声,也算是自己对她没有办法在演艺圈扬名的一个弥补。
当然了,这个情况她自己肯定是不知道的。
“我现在写《渴望》已经越来越熟练了,白天抽点时间写一写,晚上再写一写,基本上三天可以写两章。”
“按照这个节奏,再有两个星期,就可以写完了。”
朱淋有点傲娇的仰了仰头,显然对自己这段时间的表现颇为满意。
而就在他们讨论着《渴望》的时候,葛素红在家里也是纠结了一天,最终决定周一下班后去找江辉。
第128章 露馅了,不过人家还得表示感谢?
看过《红楼梦》的人,多少都能感受到前面八十回跟后面四十回之间存在那么一丝割裂感。
虽然对于后面四十回到底是谁写的,红学界还是有不少的争议。
但是前后不是一个人写的,这基本上是一种共识。
《渴望》的开头部分是江辉写的,中间交给了朱淋。
虽然故事的框架和每章的情节没有变化,江辉也一直在掌控着这种节奏。
但是每一章的内容终归不是江辉自己写的,遣词造句之间,也是会有明显的差异。
刚开始的时候,读者也好,葛素红这个编辑也好,可能还没有太多的反应。
但是连载的内容多了,情况就不同了。
特别是最新一期由于稿子字数充足,《人民文学》直接连载了十万字,算是一口气把剧情推进到了下半场。
这种情况下,一些行文之间的差异,就能明显感受到了。
葛素红她们编辑室最近已经收到了一批读者来信,甚至还有电话,询问《渴望》的作者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要不然为什么前后之间的变化那么大?
“小葛,你今天直接去江辉那边诈一诈他,问他为什么找人代笔。”
崔永芳作为小说组组长,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渴望》现在的内容跟最开始的不是一个人写的。
要么开始的内容不是江辉自己写的,要么现在的不是。
反正里面肯定是有什么情况。
要不然就解释不通了。
“万一对方恼羞成怒,不给我们提供稿子了呢?”
葛素红显然是不想跟江辉把关系搞僵。
《渴望》的前后两部分内容虽然风格有一些明显的变化,但是并不表示写作的水平下降了。
相反的,她反而觉得现在的章节写的更加细腻,一些感情的描写比之前要生动很多。
要不然前后之间风格变化有点明显,她都觉得这种变化是因为江辉的写作水平提升的结果。
“应该不至于,我上次也见过他,觉得他的情绪控制能力还挺强的。”
崔永芳回忆了一下自己见江辉的场景,心中更加有把握了。
“行吧,这个事情不搞清楚,我睡觉都要睡不着。”
“与其等这个事情发酵,不如提前搞清楚之后商量一下应对之策。”
葛素红深呼吸一口气,准备收拾一下东西去找江辉。
“我这几天也找人打听了一下他的情况,他在首都汽车制造厂似乎还挺受重用,算是前途无量。”
“不管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子,你都跟他好好的沟通,要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崔永芳显然也是不想把江辉这么优秀的作者赶到其他杂志社那边。
所以专门叮嘱了几句。
“嗯,我明白。”
葛素红说完就拿着一些东西出门。
一路上,她想着这段时间过来取稿子的情景,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这个年代的稿子几乎都是手写的,江辉的笔迹跟朱淋还是有明显的不同。
现在想一想,《渴望》的写作手法开始出现变化,似乎就是第一次笔迹开始变化开始。
只不过那一次的各章节内容,风格变化非常的微小,不特意的去想是感受不到的。
有没有可能江辉不是让朱淋帮忙誊抄手稿,而是直接让朱淋代写呢?
这个想法冒出来之后,葛素红越发觉得事实应该就是这样子。
所以当她来到卫生所宿舍楼的时候,没有跟往常一样在门岗旁边等候,而是直接上楼来到了江辉的宿舍。
跟第一次来一样,朱淋一个人提前下班在宿舍准备晚餐,江辉上班的地离这里有一段距离,等会才能回到。
“葛编辑,你来啦。”
朱淋现在跟葛素红也算是有那么一点熟悉了,见到葛素红上门,倒也不觉得意外。
“朱淋,江辉把《渴望》交给你写,还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我觉得你写的那些章节比之前他自己写的都还要好呢。”
葛素红这么一说,朱淋愣了一下,然后说道:“也没有啦,我也是尽可能的按照他给的框架和内容去填充完善一下细节。”
朱淋以为江辉已经跟葛素红说了自己代写《渴望》的事情,要不然对方怎么会那样子说话?
岂不知,葛素红完全就是在诈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