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他了解的信息,现在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一款车型搭载了5AT自动变速箱。
虽然不确定未来三年是不是会有哪一款车型比赤兔汽车更早搭载5AT,但是可想而知5AT的技术先进性是绝对不用怀疑的。
南山变速箱那边能不能顺利的开发出5AT,他是有担心的。
除了发动机和变速箱,底盘方面的许多设计肯定也面临很大的困难。
不管是前后副车架的设计,还是刹车盘、卡钳、转向节等零件的设计,都需要从头再来。
如何设计才是最适合赤兔汽车,这根本就没有可以参考的答案。
这就意味着要不断的试错,成本和时间都很夸张。
“厂长,赤兔汽车的轿跑如果有这么一个澎湃的动力总成,再配合令人惊艳的外观设计的话,那么我觉得它在国际市场上应该很值得期待。”
相比头大的侯国明,陈晨星就比较兴奋了。
搞销售的,最怕自己的产品没有拿得出手的宣传点。
很显然,赤兔汽车的这款产品,到时候肯定有大把的宣传点可以使用。
这对于销售部门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轿跑这种产品在国内的市场肯定不会很大,至少在未来几年内不是很大。”
“但是在欧洲、美利坚、中东等地的需求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甚至借着这个机会,我们的产品还能在东瀛和高丽市场试一试水。”
江辉准备把保时捷经典的帕拉梅拉造型拿过来使用。
按照后世这款车的经典程度来看,赤兔汽车1990年把它生产出来,估计今后20年都不需要对外观做特别大的调整。
只需要隔几年升级一下电子电器系统,缓一缓内饰风格就足够了。
所以哪怕刚开始的时候,每个月的销量只有几千辆,时间长了,也是非常吓人的一个数据。
关键是这么一款长周期生产的车型,对于培养配套厂的忠诚度来说,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做供应商的,手上大部分都是有好几个客户。
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个客户都是一模一样的态度。
比如产能不足的情况下,肯定要优先保证某个主要客户的生产。
人员安排不过来的时候,也会优先确保重点客户的需求。
宝马汽车集团要让自己的所有供应商都把自己当成主要客户来对待。
要达到这个目的,除了让自己成为大部分配套厂最主要的营业额完成对象之外,也是需要其他一些因素的。
比如生产宝马汽车集团的零件比较省事,能够获得的利润比较不错。
再比如宝马汽车集团对供应商的态度比较好,比较注重长远的合作。
反正各方面的考虑之下,供应商的老板一定会有一个自己的判断出来。
一旦人家把宝马汽车集团当成公司最主要的客户对待,那么从上到下慢慢都会形成这种文化。
这对于提升宝马汽车集团的零部件质量稳定性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
比如我有100名正式工人和100名临时工。
宝马汽车集团的零件,人家可能就会安排正式工去生产。
而其他不是那么重要的客户,就会让临时工去生产。
哪怕两个零件的结构几乎是一样的,最终生产出来的质量也是会有区别的。
这在后世许多零部件厂家里头,都是普遍存在的局面。
“厂长,我们的V8发动机目前的开发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了。”
“不过V8上面使用的许多零件跟V6以及2.5L和1.5L上有许多不一样。”
“我们现有的一些设备没有办法生产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出来。”
“下一步需要导入大吨位的锻压机和压铸机,并且进一步的导入高精度五轴数控机床,才能让缸体缸盖、凸轮轴等关键零件的品质符合要求。”
胡水文看到不少人的眼光都转移到了自己身上,知道这个时候他肯定是要站出来说几句的。
赤兔汽车的轿跑能不能顺利的下线,V8发动机绝对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变速箱那边,如果5AT真的出现问题,大不了就先推出4AT的版本,或者5MT的版本。
但是发动机的话,就不大可能用3.5L去换了。
那样子达不到给大家带来冲击力的目的。
哪怕是最终要搭载3.5L发动机,那也是等到这款轿跑的市场表现很不错。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销量,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门槛,才会考虑搭载。
“设备方面,我们这边也会积极的跟各个工厂做好沟通,争取在我们厂内自己生产。”
“不过现在集团各个工厂需要的设备种类很多,我们只能优先保证一部分的需求。”
林桥生作为南山设备的总经理,也在旁边补充了一下自己的意见。
南山设备很受江辉的重视,但是规模还不算特别的大。
一口吃长胖子是不现实的。
所以各个工厂需要的设备,一部分从外面采购,一部分自己生产,就是必然的选择。
“我们的5AT自动变速箱是按照1989年之前量产的目标在开发。”
“目前各项日程都在按计划推进之中。”
“后面有什么新的情况出现,也会及时的跟集团汇报。”
纪华这个南山变速箱的总经理,这个时候也站出来说话了。
有了4AT的开发经验之后,5AT自动变速箱的开发难度相对没有那么大。
国际上各个变速箱企业之所以迟迟不推出5AT自动变速箱,除了技术上的问题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现在4AT的产能比较大。
如果推出了新产品的话,那么这些产能就要荒废。
4AT和5AT的结构比较不一样,零件能够完全通用的地方不是很多。
组装生产线也是很不一样。
对于采埃孚、爱信这些变速箱巨头来说,肯定是舍不得一下就放弃原有的那些产线了。
当然,今后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变化之后,情况也会慢慢的变化。
“我们的三款车型一起开发,各个部门都要加快速度。”
“未来几年是我们集团彻底颠覆汽车行业格局最好的时机。”
“再往后,机会就会越来越少。”
江辉看了看众人,准备给大家再加点压力。
宝马汽车集团要发展壮大,就不能错过这几年的窗口期。
再过几年,一些高端的设备想要从国际上进口,那就比较困难了。
所以这几年该进口的进口,该自主研发的自主研发。
等到进入到90年代之后,各方面的东西尽可能自力更生。
第415章 逆风而行的胜利者,设备出口带来的影响
宝马汽车集团在突飞猛进的开发各种新产品,国际汽车市场上其他的车企和零部件企业也没有停下自己的前进的脚步。
“托比斯,公司已经正式的决定把车身和底盘业务单独出来成立卡斯马国际。”
“新公司独立出去之后,第一个新项目就是开发热冲压成型零件。”
“我们要在底特律修建一座新工厂,专门生产热冲压成型零件。”
“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那边都已经表态,只要我们成功的开发出热冲压成型零件,就会给我们订单。”
作为麦格纳国家的总裁,弗雷德的个人能力是很强的。
麦格纳跟美利坚几大车企的关系也是非常的不错。
它们能够生产除了轮胎和玻璃之外几乎整车上面所有的零件。
为了证明自己的零部件生产能力,它们甚至还在自己设计一款概念车来展示自己的各种新技术。
并且更夸张的是麦格纳居然还开始了一个新业务,那就是给整车厂做代工。
这个代工不是加工零部件,而是整车生产的代工。
遍布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还没有哪个零部件厂家能够跟麦格纳那样的。
就算是强大的博世和电装,人家也没有代工业务,并且生产的零件种类也没有麦格纳那么的全面。
车身作为汽车上面不可忽视的一个模块,自然也是很受麦格纳的重视。
奈何过去一年多的时间,车身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南山科技搞出来的热冲压成型技术,彻底的颠覆了行业格局。
如今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汽车、大众汽车等一系列的车企都在新车型大规模的使用热冲压成型零件。
麦格纳这边肯定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弗雷德专门抽调了一批技术人员来攻关这方面的技术,然后把麦格纳的技术方案拿出来跟几个主要的客户交流。
对于通用汽车等汽车巨头来说,肯定也是不希望这么关键的零部件都是从一家华夏的零部件厂家进口。
这样子会让供应问题充满了不确定性。
所以双方一拍即合,麦格纳的方案拿出来之后,立马就获得了通用汽车等车企的承诺。
“那可能需要采购部那边尽快的跟南山科技商讨热冲压成型生产线购买的事情。”
“我听说欧洲那边本特勒和Plannja公司都找南山科技采购了两条热冲压成型生产线。”
“如果我们的动作晚的话,估计设备的交付周期就要比较长了。”
托比斯作为麦格纳国际的销售总监,自然希望自家的热冲压成型零件能够尽快的搞出来。
他已经充分的感受到这一个领域的市场潜力。
特别是现在公司把车身和底盘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了卡斯马公司。
原本的底盘业务算是麦格纳的传统优势项目,今后在卡斯马那边肯定也是如此。
这么一来,拓展车身相关的业务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传统的冷冲压零件,麦格纳也是有生产的,但是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相对比较有限。
他们还是比较喜欢做一些有点门槛的零件。
普通冲压件和普通注塑件,算是一辆车上面技术门槛最低的零件了。
后世很多合资车企里头,国内零部件厂家最先对应生存的就是传统的冲压机和注塑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