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人家现在连5AT的自动变速箱都已经有了。
但是在华夏国内市场来说,5MT绝对是王者一般的存在。
更加不用说还是纯国产的5MT,意义就更加不一样了。
“变速箱的齿轮组负责传递发动机的动力到车轮,是最核心的零件。”
“齿轮组一般由多个不同大小的齿轮组成,通过啮合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从而控制车辆的速度和扭矩。”
“你们还真是要好好的把这个零件给设计好,不要出什么故障了。”
郑海明是懂行的,知道齿轮组非常的关键。
看起来完全一样的零件,实际上因为表面粗糙度、公差、硬度等水平的不同,最终的使用寿命、性能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后世华夏的变速箱技术为什么很晚才取得突破,就是因为在这些细节方面有太多不懂的东西。
走路都还没有学会,直接让大家去跑步,显然是不行的。
一行人边走边聊,很快就来到了南山科技。
“郑部、秦局,5MT变速箱是由南山科技研发和生产,将来我们也会成立单独的南山变速箱来专门负责变速箱业务。”
“除了5MT之外,我们也同时在研究4AT和5AT的自动变速箱,力争让我们的国家的变速箱水平能够追上国际先进水平。”
江辉倒是没有想着一上来就把变速箱技术拉高到超越其他巨头的存在,那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
比如现在直接去研发8AT甚至10AT,难度太高不说,直接推出市场也是一个浪费啊。
各个企业在产品更新换代的时候,就算是已经有好几代新产品,它们也不会直接把最新的推出来,而是会一代一代的不断更新,把市场潜力给全部挖掘出来。
要不然一步到位了,以后的生意就不好做了啊。
当然了,对南山科技来说,最关键的是现在研发8AT这种高级玩意,就算是给个几年时间也是搞不定的。
单单是变速箱控制系统(TCU)上面的各种零件供应和软件开发等技术,国内现在就还没有任何一家可以搞定。
就算是江辉亲自上马,有些硬件的东西也不是立马可以搞定的。
比如TCU上使用的芯片,现阶段就只能进口。
关键是可以匹配在8AT上使用的主控芯片,现在国际市场上估计都找不到合适的型号。
人家芯片巨头也是绝对不可能为了一家华夏变速箱企业的需求去专门开发一款芯片。
第347章 平地惊雷
“你们开始研发自动变速箱了?”
不经意间,江辉又给了郑海明一个惊喜。
他之前是有听说首都齿轮厂那边想要挑战一下3AT自动变速箱的技术,但是这么几年过去了,似乎一点动静都没有。
国际上的各种车型,都已经慢慢的把3AT自动变速箱给淘汰了,开始搭载4AT和5AT,甚至有些企业已经在研究6AT。
这种情况下,首都齿轮厂的3AT自动变速箱研发自然就变得很鸡肋了。
搞得一机部那边支持也不是,不支持也不是。
在这种情况下,突然听到江辉说南山科技在研究4AT和5AT自动变速箱,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啊。
按照郑海明的理解,只要华夏掌握了4AT和5AT自动变速箱技术,基本上就足够未来乘用车行业二十年的使用需求了。
特别是5AT自动变速箱技术,只要搞得好,实际上已经足够大部分的车型使用。
进一步的把档位提升到6AT、8AT,从汽车驾驶的实用性上来说,意义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大。
有这些技术,固然可以进一步的提升车辆性能,降低油耗,但是跟付出的成本和代价相比,不一定很划算。
特别是对于华夏来说,经济实惠的东西,比性能有的时候更加重要。
就像是宝马汽车的宝马之光的性能好吗?
那肯定是谈不上多么的好!
但是人家卖的就很好,因为经济实惠啊。
要是宝马之光把各种配置都加上去,但是售价却是去到二三十万辆,那销量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对于现阶段的华夏汽车市场来说,产量比价格更加重要。
而对于宝马汽车来说,也是如此。
没有一定的产量支撑,很多技术的研发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搞起来挑战性很高。
所以哪怕是拼着品牌受到一定影响的不利因素,江辉也是在力推宝马之光销量提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宝马之光销量提升的好处开始展现了出来。
不说其他的,单单是宝马之光每个月的销量都是国内第一,这就足够吸引许多人的关注。
人事部的人去挖人,都比以前要简单了。
毕竟有的技术员跳槽,不完全是冲着钱去的,你也得从其他一些方面给人家带来一定的吸引力才行。
要不然真正的那种人才是比较难搞定的。
“自动变速箱的结构除了液力变矩器和变速箱控制系统这两个关键零件之外,其他的地方有不少都是跟手动变速箱差不多的。”
“掌握了5MT手动变速箱的技术,我们不管是开发4AT还是5AT,其实都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
“现阶段最难的也就是国内关于变速箱控制系统的研究还太少,不少元器件都需要从国际上进口。”
“但是只要我们完成了变速箱控制系统的设计,相关的元器件在国际上也是可以比较容易买到的。”
“毕竟车规级芯片的技术往往都是落后于消费电子,英特尔等几家主流的芯片厂家甚至都看不上车规级芯片,觉得技术太落后。”
“我们只要愿意正常花钱,找贸易公司帮忙采购相关的元器件是没有什么困难的。”
就以现在华夏跟美利坚的甜蜜关系,就算是江辉想要采购高端的芯片,钱给到位之后也不是什么问题。
何况是技术有点“落后”的车规级芯片。
“你们的自动变速箱,预计什么时候可以投产?”
郑海明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南山科技是可以搞出自动变速箱技术的,这一点他是不怀疑的。
但是如果搞个十年八年才搞出来,那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至少对郑海明个人来说没有那么大的意义。
十年后他都已经退休了。
但是如果是未来几年他做出比较好的成绩,顺利的再进一步的话,那么他的人生格局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算是再过十年,大概率也还是在为人民服务。
“4AT自动变速箱预计明年下半年就可以研发完成,后年上半年开始大规模的量产。”
“5AT自动变速箱会稍微晚一点,但是在1987年左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江辉并没有给南山科技设定一个非常苛刻的研发时间目标。
欲速则不达。
先把基础打牢固了,南山科技的未来才能走的比较远。
再说了,江辉现在给出来的4AT自动变速箱技术方案是非常经典的一种设计,就算是再过十年也是不算落后,可以满足大部分汽车的使用需求。
并且从国际市场上来看,虽然再过十年变速箱技术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有大量的车型在搭载4AT自动变速箱。
所以并不用担心南山科技的4AT会没有市场。
“好,等你们的自动变速箱量产的时候,我一定亲自过来祝贺!”
听了江辉的介绍,郑海明心中大喜。
这个时间,完全可以接受啊。
……
郑海明和秦浩等人去宝马汽车那边视察,这个消息对于体制内的各个汽车厂家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
甚至都不需要特别的打听,等一机部自己旗下的报纸发行之后,大家就能看到了。
“记总工,宝马汽车那边要把5MT手动变速箱给搞出来了,你带着研发中心钻研了几年,3AT和5MT一直都没有动静,到底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李南海脸色不是很好的看着总工程师纪华。
作为首都齿轮厂的厂长,李南海这几年的日子过得是很舒服的。
几乎每天都有人请他吃饭,他自己一个人喝掉的茅台,估计一年就超过了100瓶。
眼看着这种幸福的生活状态似乎要被打破,他当然不乐意。
这个责任,一定要找个人背。
要不然后面上级部门询问的时候,他就要担责了。
“厂长,研发3AT也好,5MT也好,都是需要做一系列的测试,并且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具备设计能力。”
“可是这几年我们厂里面招募的人员都是什么水平呢?”
“每个人都想办法把自己的三姑六婆给塞进来,研发中心那边的技术员,有一半都不具备独立绘图能力,更加不用说设计能力了。”
“在这种情况下,单靠我自己一个人的努力,是没有办法去把全新的变速箱给开发出来的。”
纪华跟李南海也搭档了好多年,自然知道对方心中是什么想法。
反正李南海也没有办法拿他怎么样,所以纪华也不想惯着对方了。
特别是感受到对方准备把屎盆子扣在他的身上的时候,他就更加不乐意了。
“现在的大学生有多么的紧俏,你又不是不知道。”
“别说我们工厂,就是市里面的各个部门,想要让人事部门帮忙分配几个大学生都很难。”
“我们哪里那么容易招募到大学生?”
“虽然条件如此,但是我们也可以自己去培养技术员啊,招募进来的人不会画图怎么了?教他们不就行了吗?”
人员招募这一块的工作,李南海一直都把持的很紧,不想让其他的人插手。
虽然在安排人员入厂等事情上面,他肯定是要把名额让出去一部分,不可能什么都自己说了算,但是那种主动权,他是一定要握在手中的。
眼下感受到纪华似乎不是那么听话了,他自然要好好的跟他聊一聊。
“初中都没有毕业的人就放到我们研发中心了,你让我怎么去教他?”
“能够让厂里面生产的4MT的质量不出现任何的下降,已经是做了非常大的努力之后的结果了。”
纪华和李南海两个人就在办公室里头争执了起来。
最终可以说是不欢而散。
“老大,你明年毕业之后,还是不要来我们厂了,我帮你联系一下,直接去南山科技吧。”
当天晚上回到家,纪华就跟儿子重新讨论起了将来工作分配的事情。
作为首都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纪夏肯定是不愁分配不到工作的。
不管是一汽还是二汽,亦或是首都汽车制造厂,只要他愿意,都是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