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采购公爵和皇冠的话,那就只能等到年后再想一想办法了。”
王大力直接举手投降了。
这种进口车,他是真的买不到,也没有任何的信心可以搞定。
这一下,李白云的脸一下就黑了。
不过他也知道王大力已经尽力了,再骂他也是没有什么意义。
晚上跟别人吃饭的时候,他忍不住就跟人大倒苦水,说到了有钱也买不到车的情况。
“李总,现在的进口皇冠和公爵,一辆就要几十万,哪怕是出租车行业比较挣钱,想要收回这个投资成本也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我觉得不如选择一款物美价廉的国产车,然后打车的费用直接降低一半,甚至降低到原本的三成。”
“这么一来,投资大幅度的下降了,生意肯定也会更好,哪怕是单次的价格变低了,最终也能挣到更多的钱。”
古天灵是羊城报社的一名记者,恰好参加过宝马汽车的宝马之光下线仪式,也亲自感受了一把宝马之光的乘坐感。
虽然舒适程度肯定是没有办法跟皇冠和公爵相提并论,但是人家的价格便宜啊。
2.99万元的售价,落地也就三万多元。
买一辆正规渠道的进口皇冠轿车充当出租车,都可以买到十几辆宝马之光了。
考虑到乘坐舒适性下降了,哪怕是单价只有三成,最终实际挣的钱也会更多。
至于车多之后司机的成本也增加,其实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毕竟人工成本在这个年代,真的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
“我也不是不想要采购国产车,关键是没有合适的车型可以选择。”
“沪上那边倒是有一些出租车是使用沪上牌轿车,但是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些小毛病,有的时候甚至在接送乘客的时候直接抛锚了。”
“搞得许多人宁愿花费多一些的钱去乘坐进口轿车出租车,也不愿意乘坐沪上牌轿车的出租车。”
“这么一来,采购车辆节约的那点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李白云在进入到出租车行业之前,可是在国内的主要几个大城市做了一番调研。
这个年代能够像他那样拿钱出来搞投资的,可不是一般人,眼光也是不错的。
“沪上牌轿车的口碑确实不是特别的好,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引入桑塔纳轿车来替代。”
“但是这一次我给你推荐的可不是沪上牌轿车,而是宝马汽车的宝马之光。”
“也许你对宝马之光还不是很熟悉,宝马汽车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宝马摩托车伱肯定是知道的吧?”
“如今的宝马70和宝马S,可是国产摩托车中最有名的存在,也是销量最高的。”
“就是跟一线的国际摩托车巨头的产品相比,宝马摩托车都是有竞争力的。”
“而生产宝马摩托车的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的股东之一就是宝马科技,宝马摩托车也是宝马科技的技术。”
“宝马汽车的股东,也是宝马科技,它们的技术来源是同一家公司。”
既然跟人家推荐了,古天灵自然是要把自己的推荐理由给说清楚。
要不然显得自己说话很草率一样。
“宝马之光啊?”
李白云稍微回想了一下,脑中有了一点印象,“那是不是一款面包车?”
作为半个汽车行业的人士,对于华夏汽车行业的相关新闻,李白云还是比较关注的。
宝马之光下线的时候,不少媒体都是有报道的,李白云自然也是曾经看到过那个新闻。
“是的,宝马之光是一辆面包车,可以载人也可以载货物,很是受到一些小商小贩的欢迎。”
“关键是这辆车最多可以乘坐7个人,这是皇冠和公爵比不上的。”
“我觉得白云出租车公司完全可以把准备采购皇冠和公爵的资金拿出来采购100辆宝马之光,直接在羊城各个区全面铺开,形成你们的一个特色。”
“这样子白云出租车公司的名气,肯定也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提升。”
古天灵这么一说,李白云也是来了兴趣。
在港城待过的他,知道形成知名度的重要性。
虽然出租车行业的竞争不算是特别的激烈,但是你的知名度高低对于吸引司机的加入却是很有好处的。
这个年代的出租车司机数量可不像是后世那样遍地都是,如果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司机加入,那自然也是好事。
“这个宝马之光的质量如何?”
便宜是便宜,但是有的时候也给人一种便宜没有好货的印象。
李白云自然不希望因为采购了便宜的车辆,把口碑彻底的搞坏了。
“你可以找人去打听一下,我听说是很不错。”
“宝马汽车的厂长叫做江辉,据说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汽车专家,就连美利坚的汽车巨头都找他设计汽车呢。”
“之前首都汽车制造厂的新款BJ212,就是他主持设计的。”
古天灵这么一说,李白云倒是多了几分信心。
而接下来古天灵的话,更是坚定了他的决心。
“李总,羊城的出租车数量比较少,每年广交会的时候都是完全不够用。”
“过完年等到4月份的时候,又是新一届的广交会了。”
“到时候要是其他的公司采购了大量的宝马之光来充当出租车,估计就没有你们什么事情了。”
作为南方经济比较活跃的城市,羊城这边的商业竞争氛围明显跟北方不一样。
各种个体户和民营企业也是不断的冒出来。
出租车那么挣钱,肯定也是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入。
以前的进入门槛比较高,动不动一辆车就要几十万元,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搞定。
但是现在有两三万块的车也可以投入到出租车市场,门槛一下就大幅度下降。
到时候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羊城这边确实是对出租车有比较大的需求,要不然李白云也不会积极的筹集资金去扩大车队规模。
“我明天亲自去一趟深城,过去考察一下宝马之光的情况。”
“如果真的可以作为出租车,我一定听你的劝说。”
李白云已经心动,准备亲自去深城那边看一看。
而李白云这个出租车公司的老板主动联系宝马汽车,立马就让负责销售的陈晨星意识到了机会。
这个年代,一辆车被充当出租车,可不是丢人的事情。
不像是后世,充当出租车、网约车的车型,很多人都不大愿意买。
相反的,现在能够充当出租车的车型,几乎就是质量好的代名词,要不然也没有出租车公司敢去使用。
“师父,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可以把我们的宝马之光推荐给各个城市的出租车公司,让它成为新一代的出租车。”
“到时候只要把这个规模提升上来了,宝马之光在各个城市的曝光率就上来了,这比什么宣传都要来的有效果。”
陈晨星虽然是销售领域的负责人,但是关系到未来的一些重大决策,他肯定是要找江辉商量。
在正式场合,他都是叫江辉“厂长”,但是只有两个人的时候,那肯定就是叫“师父”了。
“把宝马之光推广成为出租车啊?”
江辉快速的衡量着这个提议的可行性。
出租车有什么要求,华夏现在的出租车行业大概是什么样子,他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甚至第一次来到深城的时候,看到各种出租车都是进口轿车,他就想要有朝一日改变这个局面。
没想到陈晨星那么快就跟自己提出这方面的建议了。
八九十年代,“面的”似乎确实是成为了华夏出租车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在国产轿车的售价没有充分的下降,质量没有提升上来的时候,“面的”还是非常有市场的。
出租车最根本的存在意义就是解决人们的出行需求。
有打车需求的人,并不都是有钱人。
如果打“面的”比打其他的出租车便宜很多,就算是乘坐体验稍微差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年代的人很多时候出门都是大包拎小包,面包车的装载空间更大,有的时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
这个局面,一直要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才会出现比较大的改变。
也就是说,陈晨星的提议,完全可行。
让“面的”提前出现,那是一个天大的商机啊。
第324章 宝马速度,创造记录
“是的,我觉得让宝马之光成为国内最主要的出租车,不仅可以快速的提升它的销量,也可以尽快打响名气,为达成明年的销售目标做出贡献。”
陈晨星很是肯定的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虽然这个想法刚刚冒出来没有两天,但他已经充分的考虑了其中的利弊关系。
在他看来,这个方案就是百利而无一害啊。
这种方案,必须尽快的落实下去。
“江辉,我昨天跟人吃饭,她们说到宝马之光的时候,评价它是最好的面包车。”
“如今我们又要大力的推动宝马之光成为出租车。”
“为了避免给大家形成一个不大好的印象,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多对外宣传一下,把宝马之光定位为商务车。”
“商务车的说法,我感觉是比面包车要高端很多,这对今后宝马汽车推出其他高端车型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很少在商业上发表自己意见的朱淋,听了陈晨星和江辉的对话之后,在旁边忍不住插了一嘴。
作为宝马科技名义上的总经理,朱淋现在是港城人。
来到深城之后,时不时的跟港城投资圈的那些人有一些聚会。
慢慢的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一些朋友圈。
宝马之光作为这段时间非常火爆的一款产品,自然有不少人都会讨论到。
特别是这段时间不少外地的客户直接带着几名,甚至是十几名司机过来提车,那种提车场景还是挺有冲击性的。
“商务车?”
“这个说法确实是有必要引导一下,面包车显得太低端,商务车显得高端一些。”
江辉之前也意识到了宝马汽车的第一款车是面包车的话,对将来的品牌提升会有不好的影响。
但是现阶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把宝马汽车的销量提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只有这种情况下才能让宝马汽车进入到更快的发展道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