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担心这样子的局面会变得越来越常见,到时候我们的新产品的生产都会受到影响。”
谭学强这么一说,徐达长立马皱着眉头说道:“我们厂的新项目现在正是进行到重要的攻关时刻,谁敢当逃兵?我一个都不会批准的!”
这种事情,明显是在打徐达长的脸啊,他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除非那些人什么都不管不顾,直接去朝阳摩托车制造厂上班,否则他是不打算批准的。
只是这么一来,首都摩托车制造厂内部的氛围,自然就更差了。
……
“师父,我听说了一个消息,觉得跟朝阳摩托车制造厂还是挺有关联的。”
唐日月作为首都汽车附件厂轴承车间主任,不大不小也算是厂里面的中层干部。
消息不说多么的灵通,肯定也是能够听到一些东西。
眼看着自己的师父的前途一片光明,唐日月自然就更想跟他走的近一些。
“什么消息?”
江辉倒也不介意自己在首都附件厂这么一家重要的配套厂里头有一个便宜徒弟。
这没有坏处。
成年人衡量许多东西,都是看利益的。
很显然,保持这个关系,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首都摩托车制造厂那边在找我们厂采购一些宝马70的零件,我们厂领导虽然说要对方取得了你们同意才能直接卖给他们。”
“但是这说明对方想要照着宝马70来生产一款类似的摩托车。”
唐日月这么一说,江辉立马失去了兴趣。
这个消息,他早就知道了。
“首都摩托车制造厂那边愿意折腾,就让他们折腾去吧。”
“谁愿意跟他们合作,那以后就不要跟我们厂合作了。”
江辉语气平淡的样子,让唐日月立马就意识到对方肯定早就知道这个消息。
所以他立马又换了一个话题道:“首都摩托车制造厂那边据说有一些技术员和工人想要去朝阳摩托车制造厂,但他们的厂长不批准。”
“师父,那些愿意去你们厂的人员,应该都是他们那边技术水平比较好的,我觉得倒是一个扩大你们厂技术实力的机会。”
自从听说了首都摩托车制造厂想要从自己工厂采购宝马70的配件的事情之后,唐日月就专门去找熟悉的人打听了一下首摩那边的情况。
这一打听,自然是打听到了一些消息。
没想到今天正好用上了。
“就首都摩托车制造厂现在那个烂摊子,就是把那些想走的人留下来也改变不了什么局面,只会导致员工的意见很大,更加难以管理。”
对于人才,江辉还是比较爱惜的。
这年头的技术人才,几乎都在各个工厂里头,想要从外面招聘是很难的。
如果各个工厂都不愿意放人,那对朝阳摩托车制造厂来说,还真是一个问题。
毕竟现在招募的员工家属,那些人去生产现场打打螺丝什么的还行,真要去搞技术开发之类的工作,显然是靠不住的。
至于正规的大学本科文凭的技术人才,那就更加不用想通过这种方式招聘到了。
看来这个问题还真很是需要好好的考虑一下才行,要不然下一步要开发更多的产品的话,研发中心那边就会比较吃力。
亦或是江辉自己会很累。
第246章 别具一格的挖人方式,刷新大家的三观
“老李,老侯,借着这一次扩产招工的机会,我打算把研发中心的规模给扩大起来。”
“到时候把它发展成为一个具备自主研发新产品的部门,成为华夏最强大的摩托车研发团队。”
“但是这方面的技术人才比较难招募到,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江辉把侯国明和李学文都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商量着对策。
时间不等人,宝马70已经开始大规模的量产,他准备继续开发一些新产品来扩大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的影响力。
如今工厂员工数量已经突破500人,飞快的朝着1000人的方向而去。
但是真正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还不到50人。
这点人才队伍,肯定是不能满足江辉的要求。
按照江辉的想法,研发中心本身就要具备至少500人,甚至是1000人的团队规模。
到时候各种排量的摩托车都要搞起来,甚至其他一些关联产品也能生产。
不管是把产品卖到国内,还是出口到世界各地,都是可以搞起来。
但是真的要去招人的时候,就发现没有那么的简单。
这个年代的人才流动,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厂长,一般工厂的技术人才,都是自己培养或者请上级部门从其他工厂调配。”
“我们自己培养的话,短时间内可能比较难形成比较大的规模,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行。”
“至于请一机部从其他工厂调配,倒是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解决问题,但是也很容易引起其他工厂的反弹。”
“只能先一步一步的慢慢来。”
侯国明一把年纪了,对于许多事情也算是看的比较通透。
别看在哪里干活都是为国家做服务,实际上你想要让人员按照你的意思去安排的时候,就会发现事情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很多。
“厂长,我倒是有一个想法,可能有效果。”
李学文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觉得有一种别具一格的挖人方式,也许行得通。
“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大胆的说出来,不用有什么顾虑。”
江辉给李学文一个鼓励的眼神。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有的时候,这话还是有道理的。
“现在大量知青返城,首都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
“找不到工作,基本上结婚什么的也就不要想了。”
“估计许多当家长的都为这个事情操碎了心。”
“当初我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进入首都汽车制造厂的机会,所以选择了内退,然后来到我们厂上班。”
“我觉得跟我的情况差不多的人,应该还是有不少的。”
“不管是首都汽车制造厂,还是首都摩托车制造厂,亦或是首都内燃机总厂、首都齿轮厂、首都钢铁厂,各个工厂里头肯定都能找到有这方面困惑的技术人才。”
“我们只要安排人专门打听一下,然后去跟这些技术员商量,让他们在自己的工厂选择内退,把职位交给自己的孩子,然后他们自己来我们厂上班。”
“只要我们确保这些技术员来到我们厂之后,各种薪资福利待遇不下降,并且承诺可以一直做下去,那么肯定有许多人愿意过来。”
伴随着李学文的解释,侯国明和江辉的眼神都变了。
这种刷新大家三观的挖人方式,似乎真的可行?
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又能确保自己内退之后在朝阳摩托车制造厂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但凡是有点压力的人,都会选择同意这个方案。
各个工厂就算是想要阻拦也拦不住啊。
“老李,你这个方案非常好,非常妙,我觉得完全可行。”
“你让人事总务部的人大胆的行动,只要是人才,不管他以前是在汽车厂、摩托车厂,还是在配件厂、钢铁厂,我们都要。”
研发生产一款摩托车,可不是简单的要具备某一种技术的人员。
发动机、变速箱、原材料、组装等各种产品和工艺相关的技术人员,在朝阳摩托车制造厂都是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到时候先把研发中心的团队扩大到100人以上,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甚至江辉要是胆子大一点的话,今年就能把研发队伍干到500人。
那么一来,江辉立马就可以开始第二款、第三款的摩托车研发了。
甚至一些技术储备方面的研发,也可以搞起来。
“厂长,那我等会就去安排,除了让人事总务部的人行动起来,我准备也发动厂里面的员工。”
“大家的亲朋好友和邻居里头,肯定都有一些是各个关联厂家的员工,我觉得这么好的机会,他们肯定都会很积极的去帮忙挖掘合适的人才。”
李学文看到江辉那么痛快的就同意了自己的方案,心情也是颇为不错。
在职场干活,要是领导不欣赏你的话,做起来是很没劲的。
“没问题,我只看结果。”
“甚至如果是员工推荐的人员最终成功的入职的话,可以给与十块钱一人的奖励。”
江辉想到了后世许多公司的内推政策。
在一些公司,内推是很忌讳的,仿佛就是走后门一样。
但是在一些公司,内推是受到鼓励,内推成功之后还能拿到公司的奖励。
对于朝阳摩托车制造厂来说,现在显然是属于内推受到鼓励的阶段。
要不然单靠人才自己来投奔,工厂的发展速度肯定是不够的。
今年单单是跟美利坚合作的援助阿国的项目,就能让工厂一年之内挣到比过去几十年合计的利润都要高的钱。
虽然按照之前工厂承包的规则,江辉可以从中拿走三成的净利润。
但是现在是1981年,钱多了其实也挺烫手的,倒不如借着这个机会把工厂的规模搞起来,到时候再想办法把一部分人才转移到自己的公司里面。
这也算是间接的将这部分利润给利用了起来,还不容易犯忌讳。
“厂长,对于我们的员工来说,能够有机会内推人员来厂里面上班,就已经是天大的福利了。”
“内推成功之后,他们肯定能够从对方那边获得一些好处。”
“甚至一些人为了获得内推的机会,直接送重礼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我觉得内推没有奖励也是没关系的。”
华夏人当管理层的时候,往往都喜欢帮老板省钱,以此获得老板的赏识。
后世许多合资公司或者外企,一旦华夏员工掌权之后,公司的各种福利待遇,往往都会出现下降。
特别是在合资公司里头,这种情况更加的明显。
人家外方都觉得工资奖金有点低,想要多发一点,但是华夏这边的管理人员却是不同意。
不得不说,这个情况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当然了,江辉现在算是半个资本家了,看待这种事情的态度自然又有点不同。
毕竟,每个人都是屁股决定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