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等人家谈完之后,自然什么事情都知道,所以两人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就把会议室让给了江辉。
“小江,新款BJ212的项目,几乎都是你在跟着,从车型的设计到各个零部件的开发,你的付出是最大的。”
“可以说你是我见过的最全才的汽车专业人才了。”
秦浩先把江辉夸了一遍,这倒是让坐在对面的江辉心中升起了不小的疑问。
秦局长今天是怎么回事?
怎么感觉有点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样子?
“秦局长过奖了,我也就是做了亿点点贡献。”
因为搞不清楚秦浩的动机,江辉说话也是颇为谨慎。
按理说要是公事的话,光明正大的沟通就行。
如果是私事的话,那就不应该搞这么一出考察,应该私底下沟通。
“你在首都工业学院车辆工程系学习的时候,协助朱建生教授做了许多项目,就连4MT手动变速箱这种突破国内技术瓶颈的新产品都搞出来了,技术实力比许多老专家都好啊。”
秦浩慢慢的把话题引向了自己想要的方向。
“不敢当,好像老师傅都有自己的独门技术,像是我们工厂的一些八级工,那个水平我就拍马也赶不上。”
秦浩来务虚的内容,江辉自然也就务虚了。
他又不是真正的那种小年轻,一点也沉不住气。
两人就在那里交流了七八分钟,最终还是秦浩坐不住了,问道:“首都工业学院朱教授负责的悍马项目,现在各个部门都非常的期待。”
“我听说这个项目其实是你最先提出来,并且从油泥模型到各个零件的设计,都是你在把关。”
“这个情况,倒是跟你们厂新款BJ212的情况很类似啊。”
听秦浩那么一说,江辉心中大概有点明白他找自己是要干什么了。
不过这个时候江辉肯定不能承认悍马项目是自己搞出来的。
要不然之前折腾了那么久,不是白折腾了吗?
再说了,老丈人这几个月为了悍马项目,确实也是费心费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秦局,您实在是太高看我了。”
“悍马项目是一辆实战性很强的军车,我顶多就是在跟老师交流的时候提出一些建议,具体的方案其实是首都工业学院车辆工程系在主推。”
“学校里面也是集合了好几个专业的师资力量,把它作为重点项目来发展。”
“所以才会有大家看到的一些信息出来。”
江辉这话,倒也算是事实。
只不过他提的“建议”稍微有点多而已。
“首都工业学院是五机部下属的高校,首都汽车制造厂是我们一机部系统的工厂。”
“你也知道,现在一机部跟其他一些部门之间,也是存在一些竞争,部里面也是希望我们能够拿出更多的成绩出来。”
“首都工业学院那边跟我们首都汽车制造厂现在有新款BJ212的合作,跟首都齿轮厂也有4MT项目的合作,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合作案例。”
“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种合作拓展一下,让他们把悍马项目也拿出来跟我们的工厂合作呢?”
“不管是放在首都汽车制造厂,还是放在一汽或者二汽,都是可以的啊。”
“造汽车,我们一机部肯定是比五机部的工厂要更加有经验。”
秦浩这话,基本上算是把自己的想法给彻底的说了出来。
“这个事情我听说首都工业学院那边已经确定要跟五机部下属的六一八厂沟通,如果部里面有其他的想法的话,可能要跟五机部那边先沟通一下比较好。”
江辉直接就把滚到自己脚下的球给踢了出去。
这让秦浩有点无奈,只好说道:“正常流程肯定是这样子的,不过我们也尝试过,五机部那边不为所动。”
“秦局,如果五机部不松口的话,我们也是无能为力的。”
江辉可不想蹚浑水。
反正悍马项目是给老丈人立功使用的,给到哪个工厂来生产,他已经不想管太多。
只要最终老丈人能够获得最大的好处,那就足够了。
有这么一个大项目的推进经验,再加上朱建生本身水平就很高,到时候他成为国内汽车行业首屈一指的专业,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甚至借着这个机会,在职位、职称方面有进一步的突破,也算是正常的事情。
“小江,不瞒你说,二汽那边专门过来找部里面汇报了好多次,希望能够把悍马项目交给他们。”
“前些年,国家花费了那么大的代价才有了二汽如今的局面,部里面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发展的更好一些。”
“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能够帮助他们改变局面呢?”
秦浩也是直接摊牌了,一点弯子都不绕。
“二汽那边生产的卡车主要是EQ240,听说在南边的表现还算是挺不错的。”
“不过这算是轻型卡车,跟国内想要发展的重卡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
“眼前部里面关于三汽的项目推进,暂时应该没有太多的消息。”
“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让二汽跟首都内燃机总厂和首都齿轮厂合作,大家一起开发中型和重型卡车上使用功能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呢?”
不管是祸水东引也好,还是真的想要帮助二汽发展卡车,反正江辉这个时候肯定不能让秦浩把关注力放在自己身上。
要不然他一个级别比自己高很多的领导请自己去帮忙的话,还是一件让人很头疼的事情。
第162章 主动上门的AMC,江辉要搞破坏
江辉不是一个真正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大善人。
他只是一个有点抱负的俗人而已。
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的情况下,直接去帮助二汽搞新项目,他才没有那个精力。
甚至就是首都内燃机总厂和首都齿轮厂真的跟二汽合作,他也不打算过多的参与这个项目。
要不然帮习惯了,大家不会珍惜不说,自己也忙不过来啊。
生活肯定不能只是工作呀。
所以他跟秦浩提了这个提议之后,大概交流了一会就没有深入的再说什么。
相反的,借着这个机会,江辉跟秦浩交流了一下一机部外文资料翻译的事情。
毕竟有不少任务都是秦浩直接安排魏蜀吴找到江辉的。
上面不少内容,翻译之后估计秦浩也有阅读。
特别是国际汽车市场相关的一些新闻和内容,秦浩肯定也是很感兴趣。
“我们本来想着更好的了解一下国际上的情况,为我们三汽项目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不过对比来对比去,想要找到非常合适的合作伙伴,还是比较困难啊。”
“当然了,上一次跟通用汽车等厂家谈完之后,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
“最近,美利坚那边就有车企主动的找了中间人,要跟我们商讨进一步的合作。”
秦浩这么一说,江辉立马就来了兴趣。
这个时候美利坚的车企主动的找上门合作,不会就是前世首汽吉普的开始吧?
现在首都汽车制造厂已经有了新款BJ212,首汽吉普这家合资车企存在的意义,其实已经没有那么高。
一方面,合资公司会消耗大量的外汇,这会给一机部带来不小的压力。
另外一方面,合资公司肯定也会摊薄首都汽车制造厂的一些资源,这也不是江辉希望看到的。
他可是准备在首都汽车制造厂好好的干几年,把职位给提升上去之后,再谋划其他的东西。
“美利坚最大的几家车企就是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克莱斯勒汽车,通用汽车部里面已经谈过了,福特汽车听说也接触过了。”
“这一次莫非是克莱斯勒汽车?”
江辉主动的把话题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引导了一下。
“小江,这一次你可是错了。”
“虽然不是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但也不是克莱斯勒汽车,而是美利坚汽车,也就是AMC,它可是美利坚第四大的车企。”
秦浩这么一说,江辉立马就反应过来了。
AMC这家美利坚第四大的车企,后世已经不存在了。
但是人家也是一度销量超过福特汽车,成为美利坚销量第二的车企。
只不过这几年它们的日子似乎很不好过。
特别是在东瀛车企的冲击下,主打各种小型车和JEEP的AMC,局面比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要更加的艰难。
这也是他们愿意主动的跟华夏这边接触,看看能不能寻找新的合作机会的重要原因。
“原来是AMC啊。”
“它们现在面临的压力比较大,急切的想要开拓新的市场,倒是很可能会做一些妥协。”
江辉对AMC也算是比较了解,毕竟后面人家被克莱斯勒汽车收购之后,JEEP品牌搞得风生水起。
其实,在六十年代,AMC的发展还比较好,那时的美利坚另外三大汽车厂商还在醉心于制造更大的汽车,虽然他们也推出了一些紧凑型车,另外大众汽车的甲壳虫也越来越受欢迎,但并没有影响到AMC。
到1963年,AMC制造了464126辆汽车,创造了历史新高。
可以说,AMC算是美利坚汽车市场的创新者,它们总是会搞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六十年代中期,美利坚消费者者对汽车性能表现出了强烈的渴望。
美利坚汽车制造商推出了一系列大马力车型,但与竞争对手不同,AMC抵制了加入马力大战的冲动。
AMC在1965年发布了一款运动型,它拥有向下倾斜的后备厢,类似于今天的Fastback,命名为Marlin。
当然了,追求个性往往没有好下场。
这款车让AMC的经营陷入到了困境。
AMC也算是很快就做出了调整,为自己延续了十来年的命运。
但是这两年,它们的产品开始失去竞争力,经营压力又大了。
“这个我们也是理解的,如果对方的条件特别好,那么就不会轻易的做一些让步。”
“条件差一些,有时候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秦浩这段时间也是看了不少江辉翻译过去的各种资料,对于国际汽车市场,特别是美利坚和东瀛那边的汽车市场也算是比较了解了。
“AMC现在主攻小型汽车、肌肉车和旅行车市场,这些车型的定位都比较特别,跟三汽想要的重卡几乎没有任何的关联呢。”
江辉知道对于一机部来说,为三汽寻找合适的技术引进方,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
只是不管通用汽车还是奔驰汽车,亦或是沃尔沃汽车等车企都不愿意进行技术转让,人家给的条件也比较苛刻。
这让项目的进展不是那么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