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款手表看上去很有些年头了,你买回去干什么?”
刚刚在柜台的时候,朱淋什么话都没有说,完全让江辉做主。
现在东西都买下来了,她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嘴。
“那两块手表是百达翡丽和卡地亚的,这两个品牌在欧洲非常有名气,价格不便宜。”
“虽然看起来像是民国时期的老古董了,但是对于这些手表来说,越老以后反而可能越值钱。”
“我这就当是收藏了,反正也能带着使用。”
江辉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不管是卡地亚还是百达翡丽,对于这个年代的华夏人来说,还是太陌生了。
甚至就是后世,许多人虽然听说了百达翡丽,但是真的把一块百达翡丽的手表放在面前,其实也没有几个人认识。
“你喜欢就行!”
朱淋耸了耸肩,没有再去纠结。
反正小两口不缺钱,江辉喜欢就行。
接下去,两人又在委托商店转了一圈,买了一台机械闹钟回去,有时候用得上。
最后临走的时候,江辉还再买了一台吹风机。
那满满的金属风的样子,后世绝对是难觅踪迹。
“买吹风机干什么,也没有几家人用这个东西的。”
眼看着江辉又让销售员开单,朱淋忍不住吐槽了一下眼前的吹风机。
“夏天的时候无所谓,但是冬天就不一样了。”
“洗头之后不把头发吹干,很容易感冒。”
“特别是你的头发比较长,更加需要它。”
反正不要票,自己又有需求,那就买呗。
不过这个吹风机的体型略大,两人买完之后就回去了。
今天还有时间,两人干脆去附近的浴室洗了个澡。
北方的公共大澡堂,江辉一直都是不大习惯,能够不去就不去。
但是长时间不洗澡也难受,只能慢慢接受了。
搓澡半天之后,感觉整个人都轻了两斤。
裹着头回到家之后,试用了一下吹风机,虽然很笨重,不过却也是很好用。
朱淋再也不说这个玩意没有用了。
第二天,江辉回到厂里面之后,就把两块沪上牌手表拿了出来。
“候工,晨星,这段时间你们天天帮忙誊抄稿子,手都酸了吧?”
“这是昨天我逛委托商店的时候买的两块手表,送给你们,提前祝你们春节快乐。”
江辉这个反向送礼的操作,一下就搞的候国明和陈晨星有点不适应。
在他们看来,誊抄翻译稿件基本上都是在上班时间做的。
偶尔才会在家里面搞一下。
这种情况下,肯定不能收江辉给的钱,这也是之前他们拒绝江辉分一部分稿费给他们的原因。
现在江辉直接换了一个方式,改成送礼了。
一块手表,哪怕是二手的,肯定也不便宜。
一般的工人要储好几个月的钱才买得起。
哪怕是侯国明这些工程师,收入比较高,但是要接济各种亲戚,每个月其实也存不下太多的钱。
“师父,这个……”
陈晨星有点不知道怎么拒绝。
他肯定是很想要这块手表的,但是收自己师父送的礼物,他又有点不好意思。
“拿着啊,不要跟我客气!”
“要是不拿,我就当你们今后不愿意帮我誊抄翻译稿了。”
江辉这么一说,陈晨星和侯国明脸上纠结的表情一下就消失了。
“师父,我们肯定不会不愿意啊。”
“就是……就是有点不好意思!”
陈晨星有点忸怩的解释了一下。
“行了,你们两个也不用纠结,拿着吧!”
江辉直接把手表放在对方手中,“戴着看看合适不合适咯!”
第154章 没有假期的春节,不变的经典话题
1979年1月17日,《XX日报》发表群众来信《为什么春节不放假》《让农民过个安定年》。
这个事情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到了1980年的时候,全国各地终于开始春节放假了。
但是这个福利,显然还要等一年才能享受。
眼看着就要春节了,首都汽车制造厂内各个处室的工作氛围也是肉眼可见的在变化。
好在厂里面也算是厚道,除夕下午和大年初一都没有安排生产任务。
虽然没有直接说放假,但是随便你请假,相当于是放假了。
不过朱淋她们就比较苦了,除夕也是正常上班。
一直到了下午四点左右,她才溜了回来。
两口子也没有骑车,直接拎着一些行李和厂里面发的年货,去挤公交车回娘家了。
估摸着因为天气冷,又是除夕的原因,公交车难得的比往常少了一些人,中间有人下车,朱淋还捡到了一个座位。
晃晃悠悠的,等到两口子回到家属区的时候,已经是五点半了。
一路上跟各个邻居打招呼,听到动静的丈母娘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刚刚做完最后一道菜,你们回来的刚刚好。”
方臻一边说,一边接过了江辉提的东西。
至于朱淋手中的行李,丈母娘选择性的忽视了。
“大过年的也不放假,实在是太不合适了。”
“难怪大家的意见那么大。”
朱淋进屋之后放下行李,先帮江辉把外套、帽子和围巾脱下,然后自己也简单收拾了一下,觉得整个人终于活过来了。
“《XX日报》都已经报道了这方面的内容,估计明年过年就有假期了。”
江辉颇为肯定的说道。
“姐姐她们今年回不回来啊?”
朱淋就姐妹两个,小时候的感情还挺好的。
不过长大之后就聚少离多,一年都不见得有机会见到一次。
“你姐夫现在被抽调去搞宝钢的项目,如今正是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哪里有时间回首都过年啊。”
“我听说你姐夫今年可能还要去东瀛那边的钢铁公司接受一些培训呢。”
方臻撇了撇嘴,觉得大女儿跟着女婿去了沪上之后,就跟少了一个女儿似的,一年都见不到两次。
“宝钢是钢铁行业最大的一个项目,规划修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现代化工厂。”
“别说是今年了,估计未来几年都不见得有时间回来。”
朱建生此时也放下了报纸,起身跟女儿和女婿说着话。
“东瀛人的炼钢技术确实还算是不错,各种设备的价格比德意志和美利坚那边也要便宜一些。”
“估计姐夫今后几年有的忙了。”
大名鼎鼎的宝钢,江辉肯定是知道的,并且还算是比较熟悉。
后世在钢铁领域,特别是汽车板领域,宝钢完全就是掌握了定价权。
各个工厂的钢铁价格上涨或者下跌,都是根据宝钢发布的涨跌幅变化。
这么一个巨无霸,现在才刚刚开始修建,还要再过几年时间才能修建完成。
毕竟这是一个从粗钢到冷轧、热轧各道工序都齐全的全过程大型钢铁厂,可不是单纯从海外进口热轧板,然后在国内搞一道冷轧工序就完事的建议钢铁公司。
“自从去年12月的大会之后,各行各业都在发生各种变化,估计首都汽车制造厂今后几年也不得清闲。”
朱建生明显可以感受到整个华夏都开始发生变化。
特别是身为系主任,他接触的信息更多,关注的信息也比以前丰富,眼光也开始发生变化。
“爸,学校现在有考虑悍马车型的生产问题不?”
“按照现在的进度,估计明年也可以开始样车生产了。”
新款BJ212的许多事情都已经差不多尘埃落定了,江辉现在开始关注悍马的情况。
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老丈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上周我跟校领导一起去五机部汇报了这个事情,部里初步的打算是让我们跟六一八厂合作,把它们厂的一个车间划拨给我们。”
“反正他们生产的水陆两栖战车的产量不高,很多厂房都没有完全利用起来。”
“我们的悍马项目只是自己负责组装,其他的配件都从配套厂采购的话,需要的厂房面积也不算特别的大。”
“后续如果军方需要的悍马数量比较多,部里面再考虑是不是修建一个专门的工厂。”
朱建生这么一解释,江辉倒也能理解。
虽然首都工业学院没能直接搞一个新工厂出来,不过放在兄弟企业生产,一部分的任务还能在校办工厂里头生产,最终主要的功劳肯定还是在学校里面,倒也能接受。
毕竟现在是把六一八厂的一部分厂房划拨给首都工业学院去负责,并不是直接把项目交给六一八厂来对应。
这两个处理方案的性质还是很不一样的。
“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尽快的把悍马车型的样车搞出来,都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只要这个项目搞好了,我觉得足够车辆工程系吃十几年的红利。”
“最好就是一部分校办工厂自己能够生产的零件,相关的技术资料进行保密。”
“其他厂哪怕是想要生产悍马,也没有那么容易。”
在没有专利法的年代,首都工业学院开发出来的车型,其他的厂家想要生产,只要向上级部门打报告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