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专门过来提醒自己下午要获奖,江辉肯定得表示一下。
“今天已经有安排,改天我们一起去拜访老师,到时候我做东请大家吃饭。”
相比江辉的前途,廖成文现在更加在乎朱建生那边的助力。
那是有可能直接给他的职位变动带来影响的。
“那也行,到时候我看看老师那边的时间,我们一起过去交流一下。”
两人在办公室寒暄了一会,廖成文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师父,刚刚我还在跟老侯聊天,猜测你今天下午会获得什么奖项,没想到果然是优秀员工呢。”
等廖成文走开,陈晨星立马凑了过来。
“明年我想想办法,也给你们两个搞个什么荣誉回来。”
江辉看了一眼陈晨星和候国明,给他们画了一个小饼。
这段时间他们两个也算是辛苦了。
“我听说厂里面下一步要进行经营改革,到时候具体怎么改革,现在定下来了吗?”
陈晨星这么一问,候国明也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这种跟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改革,肯定是大家都很关注的。
“厂里面已经有这些传言了吗?”
江辉没想到这个消息那么快就传开了。
不过想一想,似乎也正常。
毕竟知道这个事情的人有十来个,这些人肯定会跟自己的嫡系人马提前沟通。
这一层层的扩散,最终被大家知道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现在也只是听到一些风声,大家传的还不是很凶。”
“毕竟这个变化有点大,到底会不会实施,大家也都是心中没谱。”
陈晨星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跟江辉大概说了一下。
“改革的事情是真的,不过具体怎么改革,方案没有定下来。”
江辉跟陈晨星大概的提了几嘴,就把话题转移到了其他的地方。
陈奇既然让自己去负责起草改革的一些具体内容,那么在没有得到厂里面批准公布之前,自己就不适合把消息传的到处都是。
至于其他人得到消息之后散播出去,那跟江辉没有关系。
反正消息不能从江辉这边流出。
到了下午三点多钟,厂里面各个处室的代表就开始前往大礼堂。
能够容纳上千人的大礼堂,今天是热闹哄哄的。
好在每个处室坐在哪里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倒也不至于特别的混乱。
这种大会,流程肯定都是比较枯燥的。
各种领导上台发言,说的都是让人昏昏欲睡的内容。
一直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算是正式的进入到颁奖环节。
毫无疑问,江辉获得了“优秀员工”称号。
没有奖金,只有一张奖状和奖品。
是是首都保温瓶厂生产的鹿牌保温瓶
这玩意似乎是七八十年代最广为流传的优秀员工的奖励品。
用这种印花铁皮暖壶做奖品,也算是风靡一时的做法。
江辉一手拿着奖状,一手拎着保温瓶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我们家现在只有一只保温瓶,夏天倒是够用,但是冬天就有点不够了。”
“原本想着元旦的时候再去买一个,现在看来不用买了。”
晚上回到家,朱淋倒是很开心的接过了保温瓶。
对她来说,江辉获奖比她自己获奖更加让人感到开心。
她现在的工作,更多的时候是在混日子。
领导也知道她是关系户,很多时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整个厂就十个优秀员工的名额,结果就奖励了一个热水瓶,也实在是太小气了。”
在厂里面,江辉肯定不会吐槽这些东西。
在朱淋面前就无所谓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我们单位也差不多,优秀员工就是一个搪瓷脸盆和一块毛巾,比你们好不到哪里去。”
两口子一边闲聊,一边开始吃晚饭。
现在的气温已经很冷,饭菜都是提前放在蜂窝煤炉子上方保温,吃饭的时候再端上桌。
吃完饭,朱淋还专门给江辉泡了一杯张一元茉莉花茶。
这茶算是老首都人比较喜欢的一款。
江辉最近每天晚上都要录外文资料,说的口干舌燥的,所以朱淋专门去买了一些茉莉花茶给江辉喝。
这种花茶喝多了也不用担心晚上睡不着,倒是挺合适的。
当然了,也有一种说法,首都地区的水质比较硬,用来泡茶叶的话,不管是红茶还是绿茶,口感不是很好。
但是用来泡茉莉花茶,影响就小很多。
江辉也不懂品茶,有得喝就行。
第140章 女王殿下的人生转折点
“慧芳把小芳叫到床前,一五一十地说出了关于她的一切秘密。”
“此刻,亚茹来到罗冈宿舍,俩人相对无言。”
“为各自即将开始的新生活,他们举起酒杯……”
已经找到感觉的朱淋开始奋笔疾书,在晚上十点左右的时候,将《渴望》的最后一章给写完了。
到此为止,她的代写生涯算是告一段落。
“江辉,《渴望》我已经写完了。”
伸了个懒腰,露出那优美的曲线,朱淋笑颜如花。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磨练,她对写作已经算是得心应手了。
虽然自己的创意还比较缺少,但是有故事框架的情况下,让她完善起来已经没有什么压力。
这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始。
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你就是把大纲、细纲都给他,对方写出来的东西也是完全没有办法看。
“媳妇辛苦了!”
“那接下来是不是可以开始考虑换一个笔名,写一本完全属于你的新书了?”
录了一个晚上,江辉也有点口干舌燥。
拿起热水瓶往搪瓷杯里面加了一些水,让茉莉花茶不至于完全冷的,然后喝了一大口。
“嗯,我觉得可以试一试了。”
朱淋早就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渴望》这么火,总结起来有几个关键,大环境,小家庭。身边事,儿女情。真善美,丑灵魂,悲欢离合总关情。”
“你准备写的新书,我觉得还是要围绕类似的主题来展开。”
“年代最好也就是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把人物性格设置的鲜明一些,这样子更加有故事性。”
“到时候也给文艺界带来一场更大的冲击。”
江辉原本就跟朱淋说好,到时候自己会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故事情节的想法,这样子可以让朱淋更快的上手。
现在真正属于她的第一部作品,肯定得搞一个经典出来。
到时候哪怕是朱淋写的水平不是很高,有经典的底子在,反响也差不到哪里去。
不过江辉也没有直接把具体的故事抛出来,而是想要听一听朱淋自己的想法。
“我也是这么想的,或者我再写一部跟《渴望》类似的书籍,相当于来一部跟风之作?”
朱淋想了想,提了一个不算是很高明的见解。
要是没有其他什么想法,那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但是江辉脑中有许多故事可以拿出来写,肯定就不会选择跟风了。
“这样吧,一些人物性格设定和思路可以跟风,但是故事肯定得换一个角度。”
“现在大部分的小说都是围绕着年轻人来写,我们可以写一部稍微不一样的,描写父母那一辈的感情变化的小说。”
“从五十年代他们年轻的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整个过程持续二十多年,基本上可以把他们年轻的时候的故事写到他们的孩子成长之后的故事。”
“这种内容,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年纪大的读者,应该都是很有兴趣,并且市面上这种书籍相对比较少,前景比较值得期待。”
江辉之前就已经想过哪些故事比较适合给到朱淋自己去发挥。
想来想去,方案倒是挺多,但是在1979年的时候拿出来发表的话,有些故事就稍微早一些,可以等后面再拿出来。
现在最适合的就是《父母爱情》,这部剧后世也是很火的。
虽然原来的电视剧的情节持续的时间更长,现在肯定是得缩短到1979年左右。
不过从五十年代开始写的话,持续到1979年也够了。
几十年的故事跨度,写出一本跟《渴望》差不多50万字的小说,甚至是写到上百万字,其实都是没有问题的。
“写父母那一辈的感情故事?”
朱淋一听,立马就来了兴趣。
这个主题套到《渴望》差不多的故事情节里头的话,似乎也有搞头啊。
“能不能具体说一说伱想要我写的故事是什么样子的?”
反正都是自己的老公,朱淋现在也是想通了,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自己写的小说,现在按照他提供的大纲和情节来写就行了。
“江德福与安杰的缘分始于一场舞会。身为海军军官的江德福离婚后,他的恩师丛校长与爱人杨书记一直为他担忧,希望他能再次成家。在一个国庆舞会上,丛校长硬拉着江德福前去寻找缘分。”
“出身贫寒的江德福,对跳舞这种资产阶级的娱乐活动抱有深深的偏见,然而在舞会上,他意外地遇到了美丽的安杰。”
“安杰,出身于资本家的大小姐,热爱阅读文学名著,渴望得到如《安娜卡列尼娜》中所描绘的那样激烈而浪漫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