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兴听见这样的回答,再次走在窗边,瞧了一会乐呵呵的忙上忙下的表弟,这才陡然意识到确实快过年了。
他脸上带笑的关上窗户,决定年前先把微信子公司的事情搞定。
相较于前年注册公司的各种筹钱,现在注册起来就太简单了,更重要的是股份的分配,而根据之前与IDG的口头约定,百晓生能动用的钱不会超过800万。
俞兴其实也没打算让百晓生占据太多股份,甚至就连上限都没用到,只使用了682万华夏币,也就是100万美元整,同时,红隼资本那边也会出资200万美元,这300万美元合计占股30%的股份,而他个人持股70%。
这样一来,微信公司成立之初的整体估值就达到1000万美元。
当然,其它资方愿不愿意认这样的估值就得看公司的具体发展了。
俞兴之所以没让红隼持股太多,一方面是符合融资的常规做法,另一方面,这种个人持股也方便让他拥有合法合理的资产。
百晓生账上的钱是属于公司的,过山峰赚到的钱除了一部分进入红隼,剩下的大部分都在海外公司账户,单就个人而言,俞兴明面上是没有实现财富自由的。
甚至,连他用的奔驰车都来自女友的馈赠。
所以,这预计也是俞兴公开的财富的积累。
除此之外,俞兴还通知了吕海颖、钟志凌、宋宇锋、孔惠琳四个人,简要的谈了谈这次的新孵化前景与竞争,弱化了后者,强化了强者,给出一个选择,可以筹钱交由红隼资本,再算在它投资的那200万美元里,当作一次略带风险的理财。
俞兴没有打包票,也没有否认风险,只让他们在春节之前给出答案。
钟志凌之前到临安的时候已经提前知道这个事,这次就很快做出决定,又与女友统一了认知——大师兄如果想坑人,他不会那么克制的表述。
坑人应该是什么样?最起码要热情笼络吧。
至于项目亏钱的风险,百晓生是大师兄一手攒起来的,瑰爱网和比价网都是成功出售的,不管是项目运营的成果,还是过去一年半时间的共事……如此种种都让他们有一种面临风险的信任。
要是大师兄没搞成,那绝对不是他没用心,可能是真的没法做成。
钟志凌与吕海颖这样商量之后便认为这或许是个不错的机会,打算一起凑个50万出来,而如果宋宇锋和吕海颖愿意,正好四个人可以凑出来一个整数。
只是,不同于两人对于俞兴的笃定和信任,宋宇锋与吕海颖显得颇为犹疑,既想凑钱试试,又不想拿出来太多,不要说50万了,20万都很踌躇。
钟志凌沟通了两次,见董事长确实不太想多掏钱了,又觉得这样凑出来的数字不太好听,便想出一个让女友出面的办法。
吕海颖听到男友的主意,极其惊愕,只有一个反应:“这样也行吗?”
等到俞兴听到吕海颖来找自己所说的话,也忍俊不禁的给出类似反应:“这样也行?小颖,你不要跟我说,这是你的主意。”
“嗯……是志凌想的,他说,70万不好听,但我们现在又没法凑出来更多的钱,所以,想找师兄借18万,凑成88万讨个彩头。”吕海颖老老实实的说道,“然后,反正,我们在公司,过完年可以直接从工资里扣。”
没钱了就找师兄借钱,然后把钱投到师兄女友的公司,再继续投到师兄孵化的项目,最后还在师兄的公司打工还钱……
钟志凌信任师兄,愿意冒一些风险,现在就轮到师兄借钱来信任自己了……
俞兴听完之后哈哈大笑,自是把这笔钱借给师弟师妹,成全了他们大过年有个好彩头的祝愿。
如此一来,88万折合成12.9万美元,算作红隼资本200万美元里的理财份额,共同构建出微信子公司7/2/1的清晰持股分配,完成了上路的第一步。
第222章 我要更多
时间刚进入二月份,过年的气氛就好似忽然变浓了。
百晓生不仅公司里张灯结彩,连网站界面也变得喜气洋洋,显得十分应景。
作为已经习惯泡在这个论坛上针砭时事的用户,葛智杰很满意百晓生的及时调整,也十分感慨它的这种生命力。
要不说,怎么人家能把职场平台做起来呢,要不说,人家的用户数量能突破两百万呢。
葛智杰对百晓生网站乃至背后的管理层都颇具好感,这是他自上网冲浪以来极少有的感受,也就不得不称赞那位“博士”很有两把刷子。
所以,当他这一天接到“博士”的私信便很自来熟的给了回应。
俞兴:葛老师,你好,听人推荐,你在塞班程序的开发上很有见地?
葛智杰是百度的程序员,闲暇的时候经常在论坛分享技术类的看法,接到百晓生这位创始人的私信之后有种“陌生的老熟人”之感,直接回了句:咋地,有私活啊?
一点没谦虚,也一点没见外。
如此一聊,葛智杰也就和“博士”交换联系方式,连续打了两通电话,就塞班软件的开发工作进行交流。
作为技术人员,葛智杰能明显感觉出来,“博士”对这方面技术不太了解,当自己滔滔不绝的时候,对方只是保持礼貌的努力在听。
不过,同样作为有资深经验的程序员,葛智杰也有正确处理产品需求的方式。
他在第三通电话里听到“博士”奋力的表达,忍不住就打断道:“俞博士,别扯这些需求了,你就直接说你要抄哪个软件吧。”
电话里一时安静。
葛智杰觉得这样的说法可能有点唐突,干笑一声,找补道:“是这样的,嗯,嗯,俞博士,你直说你要对标哪个软件,这样可以方便我理解。”
按产品经理的描述,是对标,不是抄。
“葛老师……”俞兴在电话里沉吟,“飞信,简洁的飞信,可以跨通信商的飞信。”
飞信目前只能在华夏移动的用户之间使用,所以,横跨是一个重点的特征。
葛智杰瞬间就明白了,也从接触“陌生的老熟人”的情绪中恢复过来,思考变得很认真:“唔,俞总,一个能够连接移动、联通、电信的通讯工具对吧?这样好像确实能和飞信竞争。”
“是的。”俞兴确认,又补充道,“或者,对标QQ,简洁的QQ,去掉它那些花里胡哨功能的QQ。”
葛智杰听到QQ的名字便是一怔,本能的在脑海里跳出综合两款对标产品后的属性,一款移动IM工具?
他情不自禁的问道:“俞总,这恐怕很难做大吧?它看起来会和企鹅的市场重叠,市面上没有太成功的产品,以往对标的都死了啊。”
俞兴询问道:“从技术层面实现呢?葛老师,我现在需要知道的是这个,假如是你组个小团队,这种产品的开发需要多久?需要多少人?”
葛智杰没有立即回答,默默琢磨这种需求。
电话另一端也没有催。
许久之后,葛智杰首先回答一个问题:“开发的难度其实不大,有两三个人都能慢慢做出来,当然,不能是生手,我估计两三个月吧,但这个事不光是做出来的问题,它其实还蛮复杂的,因为你真正投入运营,那需要进行不同版本的塞班适配,这些在API的支持、系统特性上都有差异,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代码调整和功能优化。”
“比如,一些UI组建在特定版本里显示异常或者出现网络API调用失败等等。”
“还有,塞班设备的屏幕分辨率有很多,从比较小的QVGA,也就是240×320,到很高的分辨率都有,这就得采用合适的布局策略和图片资源管理,确保使用可缩放的矢量图形资源等等。”
葛智杰滔滔不绝,喝了一口水之后决定最后再提一个:“另外,塞班系统的内存资源比较有限,代码里得及时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对象,比如对动态分配的数组,使用完之后要严格的进行内存回收。”
他刚想结束,脑子里又闪过一个关键问题:“既然是即时通讯,考虑到长时间运行在后台保持网络连接等情况,这要优化代码逻辑来降低电耗,比如,合理的设置轮询的时间间隔。”
“总而言之,从开发到实战,容易碰到的问题是方方面面的。”
葛智杰认真的回答了问题,片刻之后,他听到了来自俞总的询问。
“就用塞班的原生UI框架,就那个Akn(Application User Interface Skin),还有Qt for Symbian,这样确保系统的一致性、性能优化和跨平台的开发,不行吗?”俞兴略显笨拙的询问。
葛智杰几乎能想象到俞总在念着材料或者屏幕上的字,他忍着笑,答道:“可以的,但这是大方向,这就是实现技术层面的了,我怕你听不懂,所以,聊的是你能理解的,具体到这里呢,比如,网络通信要使用什么协议,这两年新出的WebSocket其实表现不错,但它还在草案阶段,而且主要在新兴的移动操作系统iOS和Android中有试验性的支持。”
“大多数塞班手机用的基于WebKit的浏览器引擎,这就没法实现其它平台上出现的最新HTML5特性。”
“嗯,WebSocket协议的潜力很大……”
葛智杰喃喃自语,思考一会之后说道:“塞班的话,可以用自定义HTTP长轮询,虽然没那么高效,但用起来也没什么问题。”
他不再说话,过了一会见电话里仍然沉默,只好出声道:“俞总,你在思考吗?”
“哦,哦,说完了是吧?我还以为有下文呢。”俞兴闻言,很诚实的说道,“没怎么听懂,但感觉是有货的。”
葛智杰笑道:“是吧,俞总要把私活交给我试试吗?”
俞兴直接问道:“葛老师,我觉得你挺靠谱,但还得在我这边面试面试,毕竟,我不懂技术问题,你愿意从百度出来吗?”
葛智杰有点好笑的说道:“敢情不是私活,是想挖人啊,可是,俞总,你这个软件没前景啊,我跑过去干几个月,到时候一面试就没下文了,你再把我裁了,我要几个月的溢价工资,我图什么啊?”
他感受到了熟悉的产品经理的愚蠢性。
“葛老师,你刚才自己也说了,开发和实战会面临许多问题,私活得不到持续的保障。”俞兴直接说道,“你如果后续面试没问题,你来攒个塞班团队做开发,今年这个2010年,我给这个团队的薪酬总包是两百万,还可以再合理的谈,除了这个,我们年终奖再另算。”
葛智杰的呼吸微微停滞,你要这么说……我就得说,俞总高见……
俞兴见电话里没声音,继续说道:“当然,也得看葛老师胜不胜任这个位置,我说实话,会面临一些竞争的。”
葛智杰对竞争没有太在意,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问道:“俞总,画饼好画,到时候你特意额挑毛病,找麻烦,随便克扣克扣,又怎么办?还有,你这个再合理的谈,真的能合理吗?”
“你这样问我,那我还能怎么回答?谁能说自己会克扣啊?”俞兴倒是笑了,“葛老师,我看你是百晓生的资深用户,我只能说,从网站成立到现在,你看我是那样的人吗?”
葛智杰脑海里快速闪过俞博士的战绩,炮轰互联网婚恋,硬拉打工皇帝下马,逮捕真攻夫质量问题,逆行登台援手的不忍心,夺命72小时的江湖追杀……
他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口碑!!
葛智杰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然后说道:“俞总,既然你要做这样一款对标产品,难道你就只开发塞班软件吗?iOS和安卓呢?这两个新兴的移动操作系统其实也很有潜力的。”
俞兴惊讶道:“葛老师,你什么意思?”
“我在百度主要是做C++,但不是只会它,我对Objective-C和Java也有不错的涉猎。”葛智杰简洁的增加了自我介绍,又突出重点,“我要更多!”
塞班的开发语言主要是C++,iOS的是Objective-C,属于C语言的超集,安卓系统则是Java。
葛智杰对于业界新兴的知识一直保持强烈的好奇和钻研,也就有强烈的自信。
俞兴感受到了这种自信,笑着回答了两个字:“可以。”
只要你行,那就可以。
不怕你要更多,你越行,今日份薪酬越会大概率由大厂买单。
第223章面试
距离春节前的两周时间,俞兴反而忙了起来。
他频频的筛选和物色合适的团队成员,或诱以重金,或诱以重金,或诱以重金,尽量打造一个高能力的技术团队——没办法,他只能拿这个表示诚意。
好在,大家普遍也认为这确实能表示出诚意,事情也就还算顺利。
其中,来自百度的葛智杰让人印象深刻。
俞兴自己不太懂技术,因此,除了自家原有的员工参加面试,还临时借来本地互联网公司的人,共同进行了一场面试。
作为一个最终拍板者,俞兴打算在事后再与己方的面试官进行沟通,确认葛智杰的技术水平和团队领导能力,然而,他只在旁观的过程中就几乎意识到这位的水平是很出色的。
面试过半,明明是五个人群面葛智杰,但聊着聊着就好像变成葛智杰单面这五人了。
俞兴观察大家的反应,葛智杰越聊越轻松,自家公司里的三个人越聊越汗流浃背,借来的两位越聊越面色凝重,形势也就相当明显。
中午十一点半,面试结束。
俞兴先感谢并犒劳了五位帮手,然后与葛智杰一对一交流。
“博士,怎么样?”葛智杰坐在办公室里,第一句话就颇为自信。
俞兴现在有个粗糙的判断某些人态度的方法,如果对方喊自己博士,心态可能是比较放松的,如果喊俞总,可能心态或者聊天内容就比较正式。
这一点甚至对小英也有效,不过,她是喊俞老板。
“我觉得很好,技术层面我当然是谈不上的。”俞兴这半句让葛智杰脸上露出笑意,下半句陡然一转,“但我听葛老师提到对iOS和安卓这两个新兴手机操作系统的看好,我觉得,你是很敏锐的。”
苹果和安卓已经展现旺盛的生命力,塞班也正在下滑,但诺基亚距离轰然倒塌还有一段时间。
俞兴听到葛智杰聊到他对新系统的坚定看好就觉得这是一种侧面印证。
“嗯,我看百晓生也测评了苹果手机,其实吧,这种看法不算多出奇。”葛智杰略一沉吟,没有顺着自夸,而是说道,“我相信,真正用过塞班和苹果、安卓的用户都能朴素的感受到巨大差异,我之前也很难想象诺基亚会出现这种落后,但是,尊重事实吧。”
俞兴笑道:“看好和十分笃定的看好,这还是不同的,本来按照想法,我是想汇总汇总他们的判断再谈,但是临时改了主意让葛老师留下来就是觉得——不用谈了,就是你了。”
葛智杰没有立即接这个话,反而好奇问道:“百晓生自己就有招聘业务,怎么不用猎头挖人?”
俞兴反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没用呢?他们其实先做了筛选,然后是我自己来接触和沟通,希望开发团队能够在做到我范围之内的最优秀,但现在看来,葛老师是超出我范围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