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127节

  吕海颖直笑。

  片刻之后,她停止了笑,看着师兄认真的表情,惊讶道:“真种啊?”

  “真的啊。”俞兴认真的答道,“我舅就是种葡萄的,唔,现在就是我们那边嫁接的好时节,可以避免夏天高温对新葡萄藤的影响。”

  他想了想,又说道:“今年种,年底还不一定能结果,葡萄藤要完整的建立根系,估计明年能结果,后年才能到盛果期。”

  吕海颖惊愕道:“呃,这个……挺慢哈。”

  俞兴点点头:“是啊,挺慢的,现在看来,其实可以搞点别的。”

  百晓生已经有能发展起来的气象。

  种新葡萄确实能发点财,但是,或许可以给他们搞点别的。

  俞兴陷入思考。

  许久之后,他点了一支烟,觉得也确实需要趁着过年来思考和整理这段时间的心得。

  忽然,吕海颖刷新网页,出声道:“这个公司看起来就挺符合‘看不懂’的定义,一个通过剥削中介拿利润的公司。”

  俞兴漫不经心的吐了一口烟。

  吕海颖念道:“这家公司在加拿大上市。”

  俞兴扭过头,想起小英说的利用不同地区的信息差异,国内公司跑去加拿大?

  吕海颖继续提取重点:“让中介替自己完成采购、加工、销售还得独立完成所有收支。”

  俞兴捻灭烟,什么躺狗商业模式?

  吕海颖笑道:“哦,还有,扣除了归属于中介的费用和需要中介承担的税务之后,把净收入结算给公司,哈哈,这是什么神仙中介?”

  俞兴慢慢踱步过来,分析的这么有条理,这是谁家空头上线了吧……

  吕海颖摸着下巴,说道:“所有的工作和风险都被中介承担了,躺在中介身上的毛利率还有55%,看不懂,这个确实看不懂。”

  俞兴站在了二把手的身后,瞧见了这家公司的名字。

  嘉汉林业。

第116章 关卡(5k)

  俞兴站在吕海颖身后,凝神看着屏幕上被念出来的用户发言。

  嘉汉林业,顾名思义,主要是搞林业的公司。

  吕海颖见师兄一直不说话,回头看了眼,笑道:“师兄,这个符合咱们的话题吧?你能看懂吗?”

  俞兴微微一笑,摇头道:“看不懂,有意思。”

  吕海颖“嗯”了一声,往下拉了拉网页,这个很契合的“嘉汉林业”没有获得太多的讨论,零星的只有一些“我也想当这样的中介”的评论。

  俞兴收回目光,没有立即查询疑似目标的相关信息,说道:“你们坐车的时间别耽误了,我看你俩悠哉悠哉的。”

  钟志凌笑着回应道:“这会坐在这里悠哉,兴哥,特奇怪,我竟然觉得特别享受,哎,百晓生这段时间好像没太久,但我怎么感觉忙了好久。”

  他接过来师兄抛的烟,没有点燃,仍旧若有所思的说道:“从去年夏天到现在,这样算的话,时间久一些,好像一直跑在路上,今天……”

  今天坐在已经放假的公司里,瞧着窗户上贴着的“福”字,想着即将回家见到父母,不知怎地,格外享受这个时刻。

  “行了,也还没挣大钱呢。”俞兴笑道,“过了年要跑得更快,跑得越快,资金越多。”

  钟志凌缓缓点头,点燃了烟,期盼来年的忙碌。

  下午三点钟,二把手和三把手回家,值班员工提前下班,公司里只剩下俞兴一个人。

  很安静。

  也确实很享受。

  俞兴揉了揉脸,点一支烟,一只脚翘在桌子上,开始简单搜索疑似目标的信息。

  他其实不太相信这么容易就能找到合适被做空的目标。

  但是,不论这家公司的上市位置,还是它听起来极不合理的商业模式,它都值得让俞兴来剖一剖。

  ——嘉汉林业,加拿大上市公司。

  ——总部在加拿大和香江,1995年成立,次年由创始人陈德源在加拿大二板市场买壳上市,随后转战主板,发行新股集资500万美元。

  ——公司主营“活立木”,也就是林权,是林地中生长着的林木。

  ——按照它的宣称,它做的是购林模式,通过采购代理人买入活立木的所有权,经营管理一段时间后转让给客户,再由客户采伐林木,生产木材。

  ——除此之外,嘉汉林业也有“营林模式”,即在购买或租赁的林地上自己种植、管理、采伐、生产并销售。

  ——如今,购林模式营收占比为75%左右。

  俞兴还搜到了嘉汉林业创始人陈德源对公司的宣讲内容。

  ——我是种速生丰产林,桉树五年就能成材,可以快速产生经济效益。

  ——林这个东西,你不砍它,每年都长,每一年的增长大概是12%到13%,而且这个资产不贬值,厂房会贬值、机器会贬值,但是林这个东西只会往上爬。

  ——树砍下来就是木头,就是原料,全球的生产不可能没有原料,一定有货卖,一定有订单。

  ——最关键就是没有订单就不砍树,不砍树,这个资产增加,要向我买了,我就砍树,一砍树变成木头,我就卖了,就没有什么积压存货这个问题了。

  ——华夏的市场在快速发展,木头需求很大,这个市场一定在,我的林五年一周期,就是开头的五年辛苦一点,那么到了第六年我开始砍第一年种的,第七年砍第二年种的,但是我今年砍完了,明年再种,它是可持续了。

  俞兴抽着烟,瞧着屏幕上的文字,仿佛能看到一位香江商人在台上慷慨激昂的对老外宣讲。

  按照这个逻辑,这样的模式好像也是闭环的。

  俞兴又点燃一支烟,搜了搜桉树的相关信息,确实是速生,缺点是吸水。

  他盯着桉树的介绍资料,考虑是不是这种缺点让它难以像陈德源说的那样具备长期可持续性,但随即又查了查国内这方面的种植情况,大部分是在广西。

  唔,广西那边的降水量应该是相当充足的。

  俞兴搜了搜相关的降雨量,确认这个印象没问题,需要水的树种到不缺水的地区,至于其它是否存在相关影响,至少这个项目的可持续性是有希望存在的。

  那么,可能就还是它的商业模式问题了。

  什么样的“采购代理人”能把所有脏活累活全都干了,然后把利润拱手交给嘉汉林业?

  如果说,嘉汉林业有资源有关系把持着客户群体,那或许看起来还能存在这样的模式。

  但是,看嘉汉林业自己的介绍,连下游客户都是由“采购代理人”对接,这就太不符合常理了。

  一个既能经营管理,又能接触客户的角色,它为什么心甘情愿的让出利润?

  这违背了人性!

  更何况,“采购代理人”还不单单是一家,这一群人都长年心甘情愿的出让利润,让嘉汉林业维持帐面上的高毛利,怎么说得通?

  俞兴吐了一口气,陷入沉思,怎么都觉得嘉汉林业的问题很大。

  不过,验证问题需要更多的数据。

  他把烟碾灭在烟灰缸里,伸了个懒腰,打算明天上午见面的时候和小英聊聊这个问题。

  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现在不光是空头往自己眼前钻,似乎连造假公司也在拼命的钻啊。

  俞兴把凉了的茶一饮而尽,起身走出办公室。

  想剖等明年。

  今年收工了。

  ……

  1月23日,上午九点十五分,来自香江的客机降落在金陵。

  刘琬英下了飞机就感觉到来自家乡的寒意。

  好冷!

  她皱了皱眉,拿到行李,去洗手间加了件衣服,然后很快就找到真的来接机的俞兴。

  “嗨,我的LP,欢迎来到金陵!”俞兴见面就热情洋溢的欢迎。

  不得不说,刘琬英在没见到俞兴的时候,心里有些莫名其妙的或者可以称之为忐忑的东西。

  两人这些日子的沟通确实很多,但都是通过电话、短信、邮件。

  实际算来,他们见面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偏偏,彼此的利益与事业确实混合在了一起。

  做空芬众胜利了,也赚到钱了,接着呢?

  刘琬英在听到俞兴这人确实能把电话里的东西也毫无保留的拿在面前说,除了此时此刻的羞恼,也忽然真的松了一口气。

  她面露笑容,主动伸出右手,然后在对方也伸手之后化掌为拳,砸在他的肩膀上。

  “哎哟,干啥呀你?”俞兴猝不及防,伸手捞了一把没捞到小英的手。

  “不要发神经。”刘琬英没好气的说道,“走,金陵这边比我想象的还冷一点。”

  俞兴伸手帮忙拉过行李箱,笑道:“香江那边暖和很多吗?”

  “香江有个将近二十度。”刘琬英瞥了眼去年男大、上次创业者、这次过山峰的俞兴,“你不会真的打车来接我的吧?”

  俞兴点头道:“嗯啊。”

  片刻之后,刘琬英跟俞兴一起坐在出租车里,确认这真的是个超人。

  “小英,送你一个新年礼物。”俞兴在车里给了个略显神秘的笑容。

  刘琬英百无聊赖的猜测道:“项链啊?”

  “一个新案子。”俞兴眨眨眼。

  刘琬英侧头,从这个男人的眼睛里寻求是否是自己想象的那个意思。

  随后,她惊讶的发现对方眼神很认真。

  首先值得惊讶的就是速度。

  刘琬英诧异道:“这么快有新案子,怎么会?”

  “所以啊,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俞兴笑眯眯的说道,“在一个垂直细分的职场网站,当将近十万的用户都是职场人,他们知道或者听说的各行各业的东西一定超过你的想象,哪怕,你以前是在贝恩。”

  他把现在仍旧挂在网站的话题说了出来。

  听起来,这就是一个职场社交网站很常见的话题,丝毫不显突兀。

  然而,同样的信息在不同人手里能发挥迥异的作用。

  俞兴没在出租车里提目标公司的名字,只从包里把初步整理的几页资料递给了合伙人。

  刘琬英接了过来,默默研读。

  资料上面已经有重点部分被红线标了出来。

  加拿大上市……

  嘉汉林业……

  刘琬英只看了一会就把眉头皱起来,这无疑符合先前两人初步交流的筛选经验,如此上市交易所与主要业务市场相互分离,正是容易被动或主动的形成信息不对称。

  等到出租车即将抵达目的地,刘琬英才开口评价:“采购代理人很善良。”

首节 上一节 127/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