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重点。
“彩礼肯定没要求,只要小莉觉得可以,我们肯定不多说一句。”
陈军摆摆手,别说现在他们家条件变好,就算是之前,他们也没想过要什么高价彩礼,只要小莉没意见,合适就行。
“至于日期,今年是小莉的本命年,我觉得可以定亲,来年再结婚,你觉得怎么样?”陈军看着陈渊询问道。
得,还是一样,没有改变。
不过按照前世的节奏也不错。
“你们商量吧,我觉得没问题。”陈渊摇摇头,然后聊了会,招呼声就上楼睡觉去了。
第352章 放了开门炮,财神要来到
年初一。
陈渊早早醒来,洗漱好下楼,来到堂屋第一件事就是拿起香烛点燃,走了一套上香流程。
这基本上是传统习俗,年初一上香祈福,只是陈渊他们选择在家里,更多的喜欢去寺庙。
每年初一的寺庙绝对人山人海,甚至有些人为了头香,大年三十晚上就会赶去寺庙,花重金拿下头香。
“上完香就开门放鞭炮吧。”
陈军抱着一大圈鞭炮递给陈渊,唐英也在堂屋没出门。
大年初一都有开门放鞭炮的习俗,所谓辞旧迎新,驱邪迎祥,庆祝新年,祈福好运吉祥等。
而开门爆竹,又叫做开财门,也就是开门炮,所谓放了开门炮,财神要来到。
往年都是陈军放的,今年换成陈渊了,希望开门迎财神,今年的生意顺风顺水,做大做强。
“噼里啪啦。”
陈渊抱着鞭炮来到院子摆好,掏出打火机点燃,瞬间噼里啪啦的声响便传遍禹城村,虽然只有一卦鞭炮,声响持续不久,但全村都能听见。
“放了开门炮,财神要来到。”
村民们跟着陈渊后面放鞭炮,禹城村瞬间就热闹起来。
“好了,我去煮汤圆,你们两爷子别扫地哈。”
放完开门炮后,唐英就往厨房去,还招呼陈渊他们别扫地,这也是习俗,年初一都是财,别扫了财运,为之还会把扫帚藏起来,这一天都不能看到扫帚。
“知道了。”
父子俩当然知道这些习俗,都没想过扫地,转身回到堂屋打开电视,听听兴庆欢乐的声音。
“上午去玩不?”放好电视后,陈军掏出烟递给陈渊一根。
“上午应该去不了,还有事呢。”陈渊边接烟边摇头。
“啥事啊?”陈军问了声。
“吃完饭我得和斌叔一块,去给村里那些老辈子们拜年。”
陈渊笑了笑,点燃烟深吸一口,吐着长长烟雾,道:“准确的说,是村里有六十岁及以上的老人,我们都要去拜年问候。”
这是养老院福利。
虽然禹城村养老院还没修建好,但该有的福利却没有少,村里这些老辈子们,值得后生晚辈去尊敬和照顾。
“这是正事。”
陈军点点头,忽的看向陈渊,半玩笑半认真的道:“我觉得你这样搞下去,村里都要给你修祠堂了。”
禹城村还没有祠堂。
一来禹城村不算什么大族村落,而且禹城村又不是陈家村,虽然最早的禹城村都是陈姓,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接纳了一些外姓,这祠堂就不好修了。
再则,禹城村也没有什么非常有名,亦或为禹城村做出过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的先贤,没有祭拜的对象。
但陈渊如果真能将禹城村带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并落实养老院,甚至是后续的医疗教育等等,对禹城村的贡献绝对前所未有。
有朝一日,为其修建祠堂也并非不可能。
而且有些地区还有所谓的‘活孝’传统,禹城村未尝不能效仿,开辟出独属于禹城村的传统。
“大过年的,不说这些。”陈渊摆手一笑。
他压根就没想过这些,村企结合,借用禹城村的资源共同发展,带领禹城村共同致富,便足够了。
“喏,这东西拿着。”
没再说这些,陈军叼着烟回屋,拿了个书包出来递给陈渊。
“啥东西?”陈渊好奇的接过。
“烟糖和小红包啊。”
陈军猛抽一口烟,弹弹烟灰笑道:“今天是新年第一天,以你如今在禹城村的威望,恐怕来给你拜年的不少。”
“我还真没想到这个。”陈渊拉开书包瞧了瞧。
拜年这个习俗肯定有,但大人的拜年,基本上都是本家互相拜年,比如陈军和陈国两家互相拜拜年就行了,不至于全村去拜年。
但如果有威望特别高的,也会去拜年。
当年的老村长有这个待遇,这些年禹城村没人有这待遇,不过以陈渊现在的威望,或许拜年的不少。
而除了大人外,小孩的拜年就不一样。
以前陈渊他们小的时候,也会成群结队的挨家挨户去拜年,能得一把瓜子,或者几颗糖,还能有小红包呢。
这是小孩最高兴的。
“吃饭了。”
在堂屋聊了会,厨房那边就传来唐英的声音。
父子俩笑呵呵去厨房,端了碗汤圆。
刚吃完饭,还没来得及下桌呢,就听到院子外面传来一阵小孩子嬉笑的声音,偶尔还伴随两声嘭的擦炮声响。
“拜年来了。”
陈军抬头望了下,然后朝陈渊笑着努努嘴,示意陈渊去招呼。
以前村里的孩童拜年都是给陈军和唐英拜年,现在陈渊已经长大了,能够接过家里的大旗,由他出面,陈军和唐英也乐得轻松。
“陈老板,我们来给您拜年了。”
“祝陈老板新年快来,天天发大财。”
陈渊拿着书包走出堂屋,就看到一群半大孩子走进院子,后面还跟着一些几岁的小孩,都穿着崭新的衣服,看着特别精神。
不过估计不到中午,就会告诉你乡下玩的孩子是啥样的。
“哈哈,都新年快乐哈,我也祝你们健康成长,天天开心,来,吃糖吃糖。”
陈渊笑呵呵回应,拉开书包抓出好几把塘,分给面前这些小朋友。
有些感慨。
感觉他们以前这样成群结队去拜年,仿佛就在昨日,没想到一晃眼,如今已是他站在这发糖了。
时间过的真快。
“我不要糖陈老板,我要红包。”
“我爷说了,给陈老板拜年不用腼腆,想要红包可以直接要,陈老板昨晚上发了好几万红包呢,肯定不会小气。”
“对,我们要红包。”
“红包红包~”
那些十岁出头的半大小子,早已过了用糖就能打发的年纪,要起红包来是一点都不红脸。
后面那些三五岁的小屁孩,还不懂这些,却知道跟着哥哥姐姐起哄,围着陈渊脚边喊着红包。
可爱有趣,同样热闹喜庆。
“红包肯定有,一人两个,双喜临门。”
陈渊非常豪爽的掏出一摞红包,每个孩子都分了两个,他非常能理解这些孩子的心思,毕竟他也是这么过来的。
“哇哈哈,红包红包。”
孩子们看到红包,眼睛都明亮了几分,特别是那些半大的孩子,开心的把红包揣兜里,还不忘感谢。
“谢谢陈老板。”
“陈老板发大财。”
“陈老板今年肯定能找到一个漂亮的女盆友。”
陈渊哭笑不得。
这是谁家孩子,知道什么叫女盆友么?
不过当年的他们也是这样,拜年最常说的就是新年好,发大财,其他的祝福语都是大人教的,不管懂不懂,反正记住照说就成。
“哇,一个红包居然有十二块,爸妈果然没骗我,给陈老板拜年能有大红包。”
“小弟,把你红包给我,姐姐给你揣着,你别整丢了。”
“我不~”
一群孩子拜完年,高高兴兴揣着红包去下一家,院子外面还传来小孩子高兴的声音,一听就是忍不住拆开看金额。
陈渊他们以前也这样,当着人面不好拆,出了门就想看看有多少。
“看把这些孩子高兴的。”
陈军坐在堂屋里,叼着烟望着外面院子,脸上笑容特别灿烂。
十二块钱的红包不算小了,毕竟又不是压岁钱,只是拜年时热闹热闹,图个高兴好兆头就行。
而且给多了也不好。
以他们现在的条件,一百两百也给得起,昨晚陈渊发红包都发了好几万呢,一两百的红包根本不算啥。
但陈渊在群里发红包,那是面向全村,这种拜年红包,又不是只有他们一家,你在这出手就是一两百,其他家怎么给?
所以啊,新年讨个欢喜就好。
“陈老板,我们来给您拜年了。”
刚走了一批孩子,没一会又来了一批,今年禹城村的孩童可不少,至少百八十号呢,聚一起比较难。
就像陈渊他们小时候,都是玩得好的一起去拜年。
“哈哈,孩子们新年好。”
陈渊依旧是抓糖给红包,孩子们拿到红包,脸上都快笑开花了。
孩子嘛,最天真纯粹的年纪,他们的快乐很简单。
“陈老板,新年好哈,我代表家人祝陈老板生意兴隆,顺风顺水,祝叔叔阿姨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随着孩子们拜年后,村里一些年轻人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