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白月光的舔狗?退退退 第454节

  周立伟沉着一张脸上前,直接自报家门,然后说道,“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你们真没有搬迁的心思,我掉头就走,以后不会有人再来找你们谈判。鹏城现在多的就是地,也不差你们这一块儿。如果你们有想法,就派两个主事的好好谈一谈。”

  话落,对方的几个妇人婆子的喊声也渐渐停了下来,都看向最前面那个年长的男人。

  男人五六十的样子,很精瘦,眼神也透着一股子精明。面对周立伟的压迫,相对于其他人的战战兢兢,他倒是有几分镇定,一看就是见过世面的。

  见对方半晌没说话,周立伟作势转身离开。

  对方老人终于开了口,“领导等一下。”

  周立伟又转身看向老人,并不说话,等着他的下文。

  老人还以为他会迫不及待说点什么,见他并没有开口的意思,只能继续开口,“请领导到家里谈谈。”

  “带路。”周立伟说道。

  老人将他们带到他和老伴的房子正屋。跟他一起的还有他的二儿子。

  “老人家贵姓?”周立伟没有一上来就谈拆迁的事。

  老人回道,“免贵姓乔,乔大海。”

  周立伟瞬间抬眸,打量着老人的长相,终于从记忆中翻出一个模糊的影子,然后唇角微不可察地的扬了扬。

  原来是你,乔大海。

第 711 章 家喻户晓的人

  乔大海这个名字周立伟并不陌生。前世这个名字在90年代初也算是家喻户晓。

  只因他那时候被称为‘最强钉子户’,长达十年的拆迁拉扯,最后获得千万赔偿。然后就陷入了与妻儿财产争夺的漩涡中,离婚官司打了两年,这期间他在外的妻儿找来,将矛盾推向了高潮,并因重婚罪锒铛入狱。

  那时候,几乎每天都能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乔大海这个名字和照片。

  最强钉子户,千万赔偿,财产争夺,妻儿反目,重婚等,哪一个都是热门话题,这个人想不火都难。周立伟自然也是吃过他的瓜。

  他杳无音信20年,突然回归,并不是偶然。

  当年家里困难,三个孩子都要嗷嗷待哺,听闻港城做工工资不错,他便去了港城谋生。只是人生地不熟,没有一技之长,也没什么文化,想要在港城站稳脚跟并不容易。

  他也一直是活在最底层的那批人,每天做着最苦最累的体力活。但也能解决自己的温饱并有剩余,每个月都能将节省下来的钱寄回给妻儿。

  就这样一直过了近十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听闻漂亮国那边很好挣钱,他又跟人坐船去了漂亮国。

  只是过去后才发现那边的生活并没有自己听来和想象的那样好。

  这时候便跟家里断了联系,也没能力再给家里寄钱。

  日子依旧艰难。他甚至连生活都过不习惯,吃食这块就让他很难接受。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人暴瘦了下来,看似一阵风都能吹倒。

  他只好每天自己做饭,由此也萌生一个要开饭馆的想法。越想他越觉得可行,毕竟在那边的老乡还不少,不管能不能吃惯外国餐食的老乡,都还是念老家的那一口。

  说干就干,他便从小摊位开始,先是做点简单的面食和炒饭。后来挣了一点钱,便开了一家小饭馆。

  那时候,他见跟着一起出去的很多老乡都在外重新结婚生子,想到自己许久不曾想起的妻儿,也萌生了在当地重新结婚生子的念头。

  那时候他也才30几岁,后面的日子还长。

  就这样,他又找了一个华国女人结婚生子,彻底断了与老家的联系。

  只是在80年代初,一天一个老乡拿着一份国际事实报纸给他看,华国在改革开放,鹏城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乔大海便天天关注着鹏城的发展。看着鹏城的巨大变化的各种报道,他的心思也慢慢活泛开来。

  终于有一天,他又抛弃了那边的妻儿,独自一人带着这些年挣下的一半钱财回国返乡。

  只是回到家,并不是他在报纸上看到的那样,他们村还没有开始发展。而且离家太久,妻儿感情早就淡化,三个孩子都已成家,与他并不亲厚,对于他的回来并没多少欣喜。

  不过知道他手里多少有点钱,态度上倒是都过得去。

  回家后,他便切实看到了鹏城怎样的飞速发展。也确信他们村子要不了多久也能在规划内。

  他去了解了一下别的村子征地拆迁是如何赔偿。心里也开始盘算开来。

  跟家里的妻儿说了建大房子等赔偿的想法,立马就得到了家里的一致同意。这个时候他的妻儿才真正露出了欣喜神色,对他也恭敬亲厚起来。

  为了以后拆迁多要赔偿,他还让嫁出去的闺女也将一家老小带了回来,出了一部分钱同样修了一幢大房子,不过也约定好了,等改日拆迁,闺女一家的拆迁款要分给他一半。

  乔大闺女自然是欢欢喜喜地答应。

  就这样,一番运作,乔大闺女家落户到了他们村子。乔大海把家也分了,分家后又跟村里申请宅基地,接着就建了四幢三层的小楼。

  现在房子建好也不过半年,就接到了要拆迁的通知。

  乔家人自然是欣喜不已。

  不过在赔偿这块儿,却跟他们的预期差了十万八千里。

  拆迁赔偿标准主要是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

  也就是说乔家要钱要房子都可以。不过要钱的话,补偿金额不可以超过被征收房屋价值的1.5倍。而这个房屋价值也不是房主说了算,而是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出的专业估价。

  如果选择产权调换的话,房子是村民唯一的住房才行,而且给予调换的房子面积最多只有180平方米。

  如果原房子没有180平米的,被征收人又想要180平米房子的,可以花钱买。价格只是调换房屋的成本价,很是划算。

  如果原来的房子超过180平米,也只能按180平米调换,多出的平米,政府也得进行等价的货币补偿。

  其实这个标准可以说已经很公道了。只是乔家本就打着利用拆迁捞上一笔的主意,怎么可能同意这个补偿标准。

  他们之前建的每一套房子别看修得大,但是建造成本很低。用的材料都是最差的,一套房子下来成本也就一万七八的样子,不过估价倒是还估到了两万八。

  按照1.5倍的赔偿价格,每套房子可以赔四万二。

  当然,他们也选择先要房子再要钱。先换一套180平米的房子或是加起来180平米的几套房子,然后剩下的货币补偿,也有两万八。

  其实这个补偿已经很不错了。可是乔家却死活不同意。

  “这是我们的根,我在外面打拼了几十年挣了一点钱全都投了进去,就想着落叶归根,能给妻儿修两套大房子住。回来刚实现这个愿望,一辈子的心血都搭了进去,现在却让我们说搬就搬。这让我如何能接受?”

  周立伟姿态慵懒地坐在那里,听着桥大海的哭诉,并不言语,一副局外人的模样。

  吴明予看他这样,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里微微有点着急。

  想起白领导交代的话,又按捺住说话的冲动。

  确实,有些事情,他们工作人员真的不好出面。尤其是这种得罪人的活。

  乔大海见周立伟几人都没人接他的话,他也不急,继续一个劲儿地诉苦,说他这些年在外地不容易。一心想回家,现在梦想成真的,政府不能让他梦想跟着破灭,真要让他梦想破灭,就是要他的命。

  这就有点威胁的意味了。

第 712 章 有把柄

  周立伟突然开口,“乔先生,既然这样,那就继续留住你的梦想。你们这几家的房子就不征收了,大不了我们修改一下规划图,到时候直接避开你们这几家就好了。你觉得如何?”

  乔大海一噎,他的二儿子一急,忙赔笑,“领导,我爸也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更不是想阻碍发展。只是我们将家底掏空了才修了这么大几套房子,不仅如此,当初摊子铺的有点大,最后钱不够,我们都还贷了款,要是按照这补偿标准来,我们到时候一还贷款,根本就剩不了几个钱。到时候搬了家,我们还不能打鱼,生计也断了,这叫我们以后如何过活?”

  “那你们是想怎么个补偿法?”

  倒是没想到他们还敢去银行贷款,这是打定主意在拆迁上多赚一笔了。

  “我们也不多要,就按照我们房子的大小,全部调换房子好了。而且我们以后不能再打鱼,还得给我们每人安排一份国企的工作。”

  周立伟笑了,打得一手好算盘。

  他们一套房子540平米,全部调换房子的话,180平米的都要有3套。

  一套可以拿来住,两套卖出去,就算比市场价低,至少也能卖一二十万。

  这确实比货币补偿划算多了。

  还有每人都安排一份工作,还要是国企的铁饭碗。

  呵呵,想屁吃呢。

  就他们这样的,能做什么工作,无论安排什么岗位,都是让他们白拿工资混日子的。这是将政府当成冤大头了。

  周立伟似笑非笑地盯着乔大海。

  他问,“乔先生在漂亮国开的饭馆生意怎么样?”

  乔大海身形一震,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他是怎么知道的?

  自从回来后,他没对任何人说起过自己在漂亮国的经历,对家里人一直都说是在港城谋生。

  前些年形势不好,担心给他们招祸,所以才断了与家里的联系。

  不管家里人信不信,反正也没法求证,说辞就是这样。

  他震惊地看着周立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知道他这些年是在漂亮国,而且还在那边开了一家饭馆。

  既然知道他开了一家饭馆,那其他的事情呢,是不是也都一清二楚。

  他很是心虚,要是被人知道他在外面也有结婚生子,那事情就大条了。

  “这位领导说什么我听不懂。”

  周立伟站起身,弹了弹身上不存在的灰尘,“乔先生自是懂我说的话。说起来也巧,我一朋友之前到漂亮国的时候,正好还去乔先生的饭馆吃过饭。还说在国外能吃到家乡口味不容易,老板居然还是鹏城人,姓乔,名大海。”

  乔大海神色慌乱,勉强扯出一丝笑容,“那还真是巧,居然跟我同名同姓。”

  “是啊,还同是老乡。我那朋友就在鹏城,改明儿带他过来见见乔先生,看看是不是也很巧合地长得还一模一样。”

  周立伟瞥了一眼已经在擦汗的乔大海,“乔先生,拆迁标准是早就拟定好了的,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今天我们有事就先走了,你好好想想,想好了可以主动去伟辰建筑公司找我。记住,只有三天的时间,过时不候。”

  说完,周立伟就带着一众人离开了。

  车上,吴明予欲言又止,他现在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周立伟这是唱的哪一出。

  周立伟见他这样都觉得难受,干脆主动提起。

  “我确实很凑巧地听一个朋友说起过乔大海,他在漂亮国开了一家饭馆,我那朋友去他饭馆吃过饭,都是老乡,所以聊起过。”

  吴明予一知半解,“这有什么问题?跟拆迁有什么关系?你似乎很笃定他能答应咱们的赔偿条件。他是不是有什么把柄在你那朋友手里

  ‘’”

  周立伟笑了,“吴哥聪明。”

  吴明予惊讶,“还真是有把柄?”

  他没问具体是什么把柄,担心周立伟没打算告诉他,问了不想说都尴尬。

  周立伟倒是没瞒他,“嗯,真有。他在国外也娶了妻子,并生了一儿一女。”

  吴明予眼睛瞪大,“他这……胆子挺大。”

  周立伟勾唇,“估计以前就没想过要回来。后来知道了鹏城在发展,才有了落叶归根的想法。也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老家没有人会知道他的过往。”

  “那这事我们要投诉给相关部门吗?”吴明予问。

  周立伟两手一摊,“我只管做好白叔交代给我的事,乔大海要是能配合我,其他的事我不管。至于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不过这么远的距离,想要调查取证可不容易。”

  在周立伟看来,真为了这么个人的这点事,还要大老远地跑到国外去取证,费时费力又费钱,根本不值当。

  他只想通过这个事情吓唬他一下,让他妥协同意拆迁补偿条款。今天他没有将这事挑明,就是让乔大海知道这点。

  周立伟能考虑到的事情,吴明予也有考量。

首节 上一节 454/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