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白月光的舔狗?退退退 第412节

  马爱国指了指她的脸,“昨天见你的脸似乎有点肿,后来才听说你遇到事了,作为老乡,过来看看。”

  张冬梅笑,“那多谢老乡的关心了。”

  马爱国挠挠头,“不客气。我来京都上学,除了云秀嫂子他们和你,还真没碰到其他什么老乡。”

  张冬梅也赞同地点点头,确实,除了云秀他们那一家子,还真没在京都遇到过其他老乡。

  “那老乡,暑假要回老家吗?”张冬梅昨天刚跟云秀说了这事,现在心里心心念的也是这事,于是,她脱口问道。

  马爱国不答反问,“你要回去?”

  张冬梅点头,“嗯,自从来了京都后我就没回去过,已经三年了。正好这次秀他们也要回去,我跟着一起,也有个伴。”

  “那是。路上人多也有个照应。回头跟老五说一声,我也跟你们一起走。”

  其实,他是没打算暑假回去的,还想趁假期多挣点老婆本。不过既然有机会多接触,挣钱的事可以先放一放。

  原本自己挣得比她少就不自信,后来见老二都抱得美人归了,他也觉得不能再等了。

  要等到自己比她挣得还多的时候,怕是这辈子也别想有媳妇了。

  挣钱拍马追不上,那就不在这方面多纠结。

  像老二一样,多接触接触,只要对方对自己也起了心思,自己再出击,就能事半功倍。

  两人又随便聊了一会儿,马爱国就提出离开。

  走之前还说,“我担心最近那个闹事的家人会来找你麻烦,你要是出去做什么,提前跟我说一声,我跟着你。”

  张冬梅忙笑着拒绝,“不用不用,我平时也不出厂子,在厂里这么多人,也不怕。”

  马爱国微微颔首,没有强求。

  心里想着,这几天服装厂下班的时候,他就来这边守着,万一她有事出去,正好碰上那个闹事的家人了怎么办。

  有自己在,至少会保护她不再被打。

  张冬梅不知道马爱国的想法,接下来的日子一切照常。

  休息了三天,脸上的巴掌印已经全消,看不出被打的痕迹后,就回到了厂子上班。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么个小案子居然好几天过去了都还没结案。

  张冬梅还等着派出所的人来问话,或是告知她这事的处理结果。只是这一等,一周的时间过去了,没一个人过来,王海波也没出现过。

  不过,那天钱星宇在派出所也交代过,说有事会来找他们。张冬梅也就没主动去派出所问情况。

  只是,她没等到派出所的通知,却等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张冬梅本想趁下班时间去商场买点礼品带回家去,谁知刚出厂子的大门,就被一个气质很好的中年妇人给拦住了。

  “请问你是张冬梅同志吗?”妇人面无表情,语气冷淡疏离。

  张冬梅没见过她,但也感觉到了对方对自己的不喜。

  她以为是马钊的家人,私底下来找自己和解的。

  顿时也冷了脸,说道,“我是。如果你是为了马钊打人的事来找我的,那请回吧,不好意思,这事我不会和解。”

  妇人一听,脸色更加严肃了几分,“你当真不愿意和解?”

  张冬梅语气坚定,“不愿意。”

  妇人冷嗤一声,“呵,亏我儿子还一心为你,你却连这么一点事不愿意为他做,眼睁睁看着他背个处分。你知不知道,因为这个处分,下一次的升职至少要耽误两三年。两三年的时间,还不知道有多少变故。一步慢步步慢,后面耽误的就可能是五年甚至更久。可以说,我儿子的仕途就让你给毁了一半。”

  张冬梅一头雾水,完全没听懂她在说什么。

  听她的意思,这人并不是马钊的什么家人。那她是谁,她口中的儿子又是哪位,升职什么的怎么还跟自己有关?

  张冬梅现在是满脑子的问号。

  她问,“等一下,请问你是哪位?”

第 641 章 王母来找

  妇人拧眉,“你不认识我?”

  张冬梅无语,“我该认识你?”

  妇人一噎,看向张冬梅的眼神更加不喜,“我是王海波的母亲。”

  张冬梅愣住,王海波的母亲?她怎么来找自己了?

  等等,刚才说什么处分,这是怎么回事?

  她立马缓和的神色,扯了扯嘴角,微笑着道,“不好意思,阿姨,刚才认错人了,还以为您是别人。不过你说王海,王副局要背处分,这是怎么回事?”

  王母没有先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先纠正她的称呼,“我姓林,别人都叫我林主任。”

  张冬梅脸上的笑容一僵,旋即十分礼貌地道,“林主任您好,对于您说的事,我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麻烦您说清楚一点,需要我做什么?”

  王母见她不似说谎,疑惑问道,“我儿子因为你的事,将人打伤,现在人家家属告他动用私刑,这事你不知道?”

  张冬梅摇头,“不知道有家属告王副局的事。可他打人也是为了救我,当时马钊正在打我,王副局才上前阻拦对他动了手,这怎么算动用私刑。”

  王母听她这样说,就知道她的确是不清楚事情的始末。于是就将王海波在派出所又动手打人的事情说了。

  “现在对方的意思是让你撤诉,跟他们调解,写个谅解书。他们也就不追究海波打人的事。”

  张冬梅已经听明白了。

  王海波的母亲今天来找他就是想让他跟马家和解的,不再追究马钊的责任。

  虽然心里万般不愿意,但一想到王海波后来在派出所打人也是为了自己,心里的委屈全都化为了感动。

  她不希望他为了自己背了处分,只希望他好好的,生活美满幸福,仕途平步青云。

  她说,“我知道了林主任,我会去派出所出谅解书的。”

  王母的脸色好看了很多,轻轻嗯了一声。

  张冬梅以为她要说的已经说完,就道,“林主任,如果没有其他什么事,我就先走了。”

  王母看着她,想了想还是说道,“张同志,我知道你是个好同志,也很能干,年纪轻轻已经是秀丽服装分厂的厂长。这虽然跟你是厂子老板娘的好友有一定的关系,但也说明你确实有点本事。我相信,只要你踏实肯干继续努力,以后必定也是前途无量。

  不过,你跟我们海波始终不是一路人。他的路他自己和家里人都已经规划好了,他的对象也一定是跟他志同道合对他有帮助的人,我们绝对不允许这中间出任何意外。”

  在王海波试探家里他要找个什么样的对象时,他的父母和其他长辈就对他产生了怀疑。

  稍微调查,就知道王海波看上了张冬梅的事。也清楚了张冬梅的家世。

  家里没任何反应,也是看着王海波还算理智,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打算。

  谁知道这次张冬梅出事,王海波就有点失控,还犯了最不应该犯的职业错误。虽说是个小处分,但也会影响他以后的升职。

  这点瑕疵将会伴他一生。王家人是真的对王海波有点恨铁不成钢。

  这才有了王母来找张冬梅的这一出。

  王家人觉得应该趁现在两人什么都没发生,绝了他们的可能性。

  王母继续,“不出意外,海波要不了多久就要结婚了,这次家里给他介绍的对象,对方十分优秀。清大的大学生,京都本地人,家里父母都是厅级干部。”

  张冬梅脸色涨红,屈辱感包裹着她,让她感觉呼吸都很困难。

  她一直都知道王海波家世很好,也从来没动过高攀的心思。确实,她不否认自己对他有那么一丝好感,甚至喜欢,但也仅限如此。

  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她不明白,她母亲为什么会对她说出这些话,明明他们俩什么都没有。

  这赤裸裸的侮辱让她十分难堪,也对王海波家人的印象差到了极点。

  “不好意思,林主任,我想你误会了,我和王副局连朋友都谈不上,更不要提其他的了。他处什么样的对象什么时候结婚,跟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些您不必跟我说。不过既然您说了,我能做的也就是祝福一声。至于份子钱,我想我应该不用随吧,毕竟我们也没熟到可以随份子的程度。”

  这下,换成王母的脸色涨红了。

  她是又气又恼,这张冬梅是什么意思?

  搞得自己说这么多,似乎就是跟她要份子钱一样,结果人家还不给。

  真是岂有此理。

  果然是小地方来的,长辈说话,还敢顶嘴,真是一点教养都没有。

  正在她想再说几句教训的话,在不远处将他们的对话悉数听进耳朵的马爱国走了过来,语气十分亲昵,

  “冬梅,我等你半天了,怎么才出来?”

  说着像是刚看到王母一样,问道,“冬梅,这位是谁,同事吗?”

  张冬梅看了他一眼,扬起了嘴角,“不是同事。让你久等了,马上就走。”

  她知道他刚才肯定是听见了她们的对话,此时才跑出来给自己解围的。还装作如此亲密的样子,估计是想气气王母。

  虽然她觉得没必要,但对方也是一番好意。自己也不好拆穿他。

  那就让王母看看,自己除了她儿子,也不是没人要。他儿子要结婚又怎么样,不是才相亲吗。

  而自己现在却连对象都有了,就说明对他儿子那是一点想法都没有。也更衬得刚才她的那番话简直就是个笑话。

  王母见她一句‘不是同事’就打发了,也没有介绍的意思,心里更加觉得她没教养。

  打量着马爱国,跟他儿子看上去差不多的年纪,差不多的身高,长相也算过得去,但比不上她儿子。

  见两人说话语气如此熟稔亲密的样子,血色上涌,脸色更红了。刚才要说是被气的,现在就是又羞又恼。

  这算什么,他儿子为了她差点背处分,而她却连对象都有了。

  看向张冬梅的眼神仿佛是在抓奸,像是张冬梅给她儿子戴了绿帽子一样。

  她板着脸问,“这是你对象?”

第 642 章 摆了一道

  张冬梅没有正面回答王母的问题,只道,“林主任,过几天我们要回老家看父母,想去商店买点礼物,就先走了。”

  其实,她这不算说假话,但王母听过来,就是人家两个都到了回家见父母的地步。

  可她那傻儿子却还心心念念着人家,真是……气死她了!

  张冬梅和马爱国走出一段距离,张冬梅才轻轻地呼出一口气,对马爱国道,“刚才谢谢你解围。”

  马爱国:“没事,举手之劳而已。”

  张冬梅扯了扯嘴角,问道,“你咋过来了?有事?”

  马爱国能说自己每天厂子下班的这个时间点都守在厂房,担心她外出遇到坏人吗?

  不能,至少现在还不能。

  他挠挠头,笑道,“那个,就是你刚才说的,过几天咱们要回老家,我想给家里人买点礼物,但我一个粗枝大叶的大老爷们,不太会买东西,就想来请你帮帮忙。”

  张冬梅也没多想,只认为自己是他在京都为数不多的老乡,所以才来找自己帮忙的,于是爽快答应。

  “行啊,我正好要去商店买东西,走吧,一起。”

  两人来到百货大楼,马爱国以给家里所有人都要买礼物的借口,将家里的家庭成员都跟张冬梅详细地说了一遍。

  “我爸我妈,还有我哥我嫂子,两个侄子,一个7岁,一个3岁。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大妹已经嫁了人,生了个小侄女,也有3岁了。小妹才18岁,在纺织厂上班。”

首节 上一节 412/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