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白月光的舔狗?退退退 第394节

  不过,想到周立伟以前对自家的帮忙,到底也没表现出什么。

  PS:今天家里有事,需请假,差一章下个月尽量补上。

第610章 两年多了

  周立伟在哈市逗留了两天就回了志河县。张亮也跟着一起。

  到了志河县后,周立伟将他带来的人安排在了招待所。自己则是跟姜竹和易哲杨长春几人叙了旧后,就带着骆小兵跟张亮回了红星公社。

  都到了志河县,肯定要回公社和村里看看。

  虽说老丈人和丈母娘没在家,但是云家还有那么多亲戚在呢。

  到公社就先去了成衣合作社。云春梅见他回来格外高兴。

  “小周,你怎么突然回来了,也不提前打声招呼。就你一个人么?”

  “小姑,就我一个人,我回来到县里办点事,就想着回来看看你们。”

  说着又介绍了一下骆小兵,只说是一起做事的兄弟,没说是他的保镖。

  云春梅热情地招待他们,又是端茶倒水,又是要给两人拿瓜子花生糖果这些零嘴。

  周立伟忙叫住她,“小姑,别忙乎,坐下来说说话。”

  他打量了一下合作社,没看到其他人,于是问道,“小姑,高鹏表哥呢?”

  “他呀,跟他媳妇两人有事去了曲家,一会儿就回来。”云春梅笑眯眯地道。

  现在成衣合作社除了云春梅和高鹏母子两人在这里上班,曲琳琳也来了。

  自从跟高鹏结婚后,没多久曲琳琳就怀了孕,害喜得厉害,没办法照常上班。

  时间一久,领导和同事虽然理解,但也免不了有点不舒服,毕竟她不上班,工作就得分摊在其他人头上,工资没涨,工作多了,搁谁也不太乐意。

  后来曲琳琳跟家里人一合计,干脆就将供销社的工作卖了,反正成衣合作社还有空缺,需要一个人。

  这边都是自家人,真要是不舒服不上班,高鹏和云春梅辛苦一点多干点活,两人也不会说什么。

  供销社的工作很好卖,开价800块,多的是人抢着要。

  周立伟知道以后会怎么发展,也觉得她这个工作卖得好。

  再过几年,各种小卖部和超市都多了起来,供销社就得淘汰掉,紧跟着以前那些吃香的销售员就得下岗。

  趁早将工作卖了,还能赚上一笔。

  接下来云春梅又问了一下云家人在京都的情况,得知都过得很好,很是高兴。

  “没想到云朵他们最后也去了京都,现在他们三姐妹在那边一起也有个伴。”

  说完她又问起李跃进的情况。

  “李哥现在自己开了一家家用电器店,刚开业不久,生意还不错。”

  “那就好。”

  又闲聊了一会儿,还没等高鹏他们回来,张亮就找了过来。

  “伟哥,余哥和老胡在国营饭店等着你了。”

  周立伟起身,跟云春梅告别,“小姑,那我就先走了,让他们等太久也不好。”

  云春梅道,“哎呀,咋这么快就要走?我寻思着等高鹏他们回来,我就回家去做饭。你这……”

  “那你今晚怎么安排的,要不你跟余书记他们吃过饭后就去我们家。”

  周立伟拒绝,“不了小姑,等下吃完饭我回村子一趟,也看看大伯和二伯他们。”

  “那你明天呢?总得到家里吃顿饭吧。”

  “小姑,这次回来的急,就不去家里了,明天我就得回县里去。下次回来的时候在家多待几天,再去小姑家叨扰。”

  云春梅听他这样说,也就没再强求,“那行,你正事要紧,这次姑也不留你了。下次回来将时间准备得充裕点,到姑家多玩两天。”

  “好嘞,姑,下次一定。”

  离开成衣合作社,周立伟和骆小兵就跟着张亮去了国营饭店。

  余振华和胡胜利在这里定了一个包厢,这红星公社的国营饭店不大,包间也就两个,平时都是哪个单位领导吃饭,或是招待贵客才会来这包间。

  周立伟三人到的时候,余振华和胡胜利已经在包厢里等着了。

  “哎呀,周老弟,你可终于回来了。”

  一进包间,余振华和胡胜利就起身热情相迎。

  周立伟也热情地跟两人握手,“余哥,老胡,别来无恙。”

  “你小子真是,这一走就是两年,也不回来看看。”

  周立伟想了想,自从老丈人一家也去了京都后,他们似乎还真没回来过。这一别确实有两年多了。

  “没办法,俗务缠身,总是不得空。这不,一时间,我就回来看你们了。”

  几人客套了几句,又介绍了骆小兵,余振华和胡胜利就叫服务员上菜。

  大家边吃边聊。基本都是余振华和胡胜利在说这两年他们自己的情况和红星公社的变化。

  余振华现在已经是红星公社的书记了。

  哈市祁光荣和林丛那边的销路一直保持着,公社这边各个大队的成衣作坊和做鞋都发展得不错。

  余振华在公社挺有威望。

  罐头厂的生意也还不错,好些大队养猪养家禽都直接卖给罐头厂,如今各大队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

  “不过,我在想咱们这个成衣作坊是不是也可以形成规模,现在咱们各大队的那些裁缝手艺,可不比城里制衣厂的工人手艺差,咱们是不是也可以办一个制衣厂?周老弟,你觉得呢?”

  周立伟想了想说道,“只要销路没问题,办制衣厂自然也算是可行的。”

  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制衣厂要是办起来,肯定就要形成一定规模。到时候的生产货量可就比这现在要多得多。

  可他们这成衣合作社的销路还是当初他找的祁光荣,也没有另外拓宽销售渠道。这要是再办个厂子,就需要他们自己另外去找销路了。

  其实他也知道余振华的意思,估计是想让自己帮帮忙。可是自己有一大摊子事呢,当初给他们弄成了一个成衣合作社,这后期的发展怎么还能指望自己。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他能帮的已经帮了,以后还得靠他们自己的本事。

  所以,他也直言不讳,“不过这个销路问题就得靠你们自己去想办法拓宽了,单单靠哈市那边估计还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制衣厂。”

  听他这样说,俞光辉也立马会意,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他自觉了解周立伟,要是能帮忙肯定会帮,不帮的话自己说多也没意义。

  说多了还容易尴尬,影响关系。转而就转移了话题。

第611章 回村

  一顿饭下来,余振华和胡胜利都已经东倒西歪了,周立伟也有点微醺。不过他还惦记回村的事。

  “伟哥,我跟你一起回村。”张亮没怎么喝酒,整个人都还很清醒。

  周立伟点头,“行,先将他们两位送回去,咱们再回村,你跟张叔说一声,今晚估计要在村里过夜。”

  “知道了,伟哥。”

  先将余振华和胡胜利各自送回家,周立伟就和张亮骆小兵往青山大队赶去。

  骆小兵不认识路,开车的是张亮。

  此时,天色已暗,张亮开得并不快。借着车子灯光,周立伟能清楚地看清马路的情况。

  他问,“这路重新修过了?”

  张亮应道,“可不是,这两年余书记特别注重修路,这附近好几个村子到镇上的路都重新修过,路变宽了,也好走了。到青山大队这条路是最先修好的。”

  周立伟的嘴角扬起一抹弧度,他说,“余哥是个干实事的,是个好书记。”

  张亮点头,“余哥固然好,不过这青山大队的大队干部也不赖。那个大队长云朝东和大队会计王学文,听说配合得很好,每次有个什么新政策,两人都积极响应,完成的又快又好。红星公社这十几个大队,就数青山大队越来越富裕了。”

  张亮虽说大部分时间在哈市,不过红星公社就这么大,每次回来就会听自己老爹和余振华说起青山大队。所以,他对青山大队的事也算是了如指掌。

  完了他学着他老子和余振华平时的模样感慨,“青山大队是真出人才啊。”

  周立伟轻笑,心下也感慨,没想到最后那么多知青,也就王学文扎根在了大队贡献青春了。

  三人回到大队,周立伟就提着特产去找云朝东拿家里的钥匙。他们走后,自己家和老丈人家的钥匙都是交给云朝东的,让他们一家帮忙看房子。

  “你们咋突然回来了?也没提前说一声,吃饭没?”云朝东很是惊讶,从屋里拿出钥匙给他,并跟他一起出了屋。

  “在镇子上吃过才回来。这么晚打扰了。”将特产递给他,转而接过钥匙。

  “打扰啥?说话见外了。”云朝东道。

  接着又问,“我小叔小婶和秀他们呢?是不是都回来了?”

  周立伟接过钥匙,“他们没回,我是到县里办点事,就跟着回来看看你们,这次就我和一个朋友。”

  他要回云家院子,云家二房其他人都要跟着,说去帮忙收拾一下屋子。

  周立伟拒绝,“不用,到时候我们自己稍微收拾一下就成。”

  其他人哪里会依他,云二伯母带着两个儿媳妇提着桶拿着抹布风风火火地跟着一起到了云家院子。

  一眼看去,院子挺干净整洁的。

  周立伟要回他们自己那屋。

  屋里也是干干净净的,屋子应该经常透风,没有一点潮湿发霉的味道。

  云二伯笑着道,“也是巧了,前些日子天气不错,我们就过来给你们将房子打扫了一遍,屋里的被褥也翻出来晒过好几天。”

  “是啊,每个月天气好的时候就会给房子通通风,被子啥的也要晒晒,要不然长期不住人,房子和家里东西都坏得快。”云朝东的媳妇也跟着道。

  周立伟没想到他们帮忙看房子,会如此的上心。忙感谢了几句。

  因为房子刚清扫没几天,云二伯母几人也就擦拭了一下炕和家具上面的灰尘。没几分钟就弄好了。

  “今天晚上你们先好好休息,赶明儿咱们再好好叙叙旧。我们就先回去了。”云朝东道。

  将云家二房几人送走,周立伟和张亮还有骆小兵三人简单洗漱了一下,就上炕睡觉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三人是被一阵敲门声吵醒的。

  原来是云朝东过来叫他们几人去家里吃早饭。

  说是早饭,可饭菜做的很丰盛,一看就是他们老早起来就开始准备了。连鸡都炖好了。

  云家大房一家子也在,云朝东也早将他们一家子叫过来了。

  大家说说笑笑很是热闹。

  他们除了关心云松山和高桂香两人外,就是比较关心云芳和云朵他们在京都的情况。

  “都挺好的。两位堂姐都在服装厂上班,很安稳。收入也很可观。大丫有小光给补课,学习成绩进步很大,每个学期都在跳级。今年下半年就要上初中了。”

  “至于李哥,刚开始在服装厂帮忙了一段时间,现在他自己开了一家店铺,专门卖家用电器。”

首节 上一节 394/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