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白月光的舔狗?退退退 第284节

  其他人见面条都煮好了也就没客气,这个点确实也饿了,赶紧道谢跟着起身。

  施妙娴的手艺一般,但这时候大家吃东西都不挑,有的吃就很不错了,何况还是面条这样的好东西。

  等吃完宵夜,大家又聊了一会儿,方远几位干部才离开。

  次日,白立业就召开了鹏城市第一次干部会议,主要讨论并确定鹏城的发展方向和计划。

  参加会议的人不少。

  除了市委干部,各个基层的领导干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都有参加。

  周立伟和白承望也混在其中。

  这次的会议很成功,对于鹏城的发展大家可谓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会议基本确定了接下去的发展方向。

  第一步是盖楼房、搞基建。这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第二步是修路。想要富先修路。

  目前对外开放的关口也只有罗湖一个关口,铁路只有一条单线铁路。

  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大致方向好确定,难的是具体实施。

  首先无论是盖楼房搞基建还是修路,都需要钱和人。

  没钱没人,啥都是空谈。

  而这时候,最缺的也就是这两样。

  国家根本没钱,只说在政策上大力扶持。银行可以贷款,但银行能贷的款也不多。相较于建设鹏城需要的钱财那也是杯水车薪。

  再者之前的安县很多村子的人都逃去了港城,留下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没能力出逃的人。

  现在鹏城的总人口才30来万,相较于后世千万人口还真是少得可怜。

  然而这30万人中,有劳动能力的人还得减去三分之一。关键很多还是有单位有工作的人,真正能投入到建设中的人并不多。

  总结一句话,现在的鹏城是既缺钱又缺人。

  最后,会议又决定,马上开放关口,引进外资。并向各地借调工程师等技术人才过来,帮助发展建设。

  但这明显不够,搞建设光有设计和工程师不行,还得有搬砖建造的人。

  光靠鹏城自己这么点人,这城市的建设不知道要搞到猴年马月去。

  晚上,白立业回到家后问周立伟,“你有没有啥好主意?”

  周立伟想了想说,“白叔,既然要借调各地的工程师和设计师等人才,何不也向各地借基建工程兵。”

  白立业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个办法。”

  周立伟继续说,“另外,还可以吸纳各地的农民工。”

  白立业若有所思,“你详细说说。”

  这个时候还没有农民工一说,大家去什么地方都要开介绍信,农民都是在家守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每天下地挣工分,没有谁会想到外出打工。

  周立伟记得前世鹏城的建设初期,发展很是缓慢,这跟当时政策不明朗,摸着石头过河有一定的关系,再者就是缺少劳动力。

  直到80年代初,改革开放了两年多,才有很多自家实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农民外出讨生计。

  那时候才有大量农民工涌进鹏城,也才有三天一楼的奇迹出现。

  想到这,周立伟继续道,“白叔,既然要向其他地方借调基建工程兵,也可以让各地帮忙物色劳动工人输送过来。”

  “只要相关部门出面招工,咱们这边的工资待遇高点,相信愿意过来的人肯定不少。”

  周立伟之所以这样提议,而不是像前世一样将消息放出去,让各地外出打工的人自己找过来,也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

  很多人第一次外出打工没什么经验,什么都不懂,容易上当受骗。还有很多妇女同志甚至被人贩子拐卖。

  再有就是,现在的鹏城算是边境,来这里的人需要办理边防证。很多混子打着帮人办理边防证的旗号,骗了不知多少人的钱财。

  要是有专门的人负责招工了统一办理边防证,再统一送到鹏城,就可以避免这些事情发生。

  虽说要麻烦很多地方的部门工作人员,但相较于那些安全隐患,周立伟觉得,给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添点麻烦也是应该和值得的。

  当然,这要能说动其他相关的地方部门配合才行。要是人家阳奉阴违,这个办法就不管用。

  不过,周立伟知道白立业的能力。

  他一定有办法让各地部门都落实到位,说不定很多地方为了给他和白家留个好印象,指不定暗地里怎么较劲儿超额完成任务。

  白立业沉思,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可行。

  很快,策略落实下去。没几天,羊城的第一批工程师和基建工程兵来到了鹏城。

  其他地方的也陆续到来。同时送来的还有来鹏城打工的工人。

  接着,蛇口的开山炮打响了鹏城建设的第一炮。

  特区建设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周立伟和白承望也没闲着。

  关口开放的消息已经放出去好些天,按理说港城那边肯定已经知道了此事,但却没有一家企业联系鹏城这边。

  大家知道,这是他们还在观望,担心这边的政策万一发生什么变化,投资的钱会打水漂。

  一时半会估计没人敢第一个来吃螃蟹。

  周立伟看出很多鹏城领导干部的心急,他向白立业提出了建议,

  “既然山不就我,我来就山。白叔,帮我和承望办理通行证,我们去港城拉投资。”

第452章 见面

  只是,还不等白立业这边将周立伟和白承望的通行证办下来,港城那边就传来了消息,有一批港商要来鹏城考察。

  鹏城这边接到此消息,都十分激动,也紧锣密鼓地开始准备起来。

  “白叔,这次港商来的是什么人?”周立伟问白立业。

  周立伟记得前世可没有这一茬。

  前世可是有领导干部往港城跑了好几趟,最后由驻港招商局带头牵线往鹏城注资,鹏城的工业园区和大楼才像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

  这一世居然不同了,难道是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

  白立业笑呵呵地道,“这次来的可是新宏集团的代表郭缃,另外还有一个地产公司的负责人。”

  周立伟一愣,郭缃?

  那不是港城四大家族之一的郭家太子爷吗?

  这人的一生可谓是传奇又令人唏嘘的。

  前半生肆意潇洒,后半辈子命运多舛,遭遇绑架,兄弟反目,众叛亲离。

  到死还落得个妻子“拔管”的下场。

  周立伟没想到来的是这个人。

  1979年正月的最后一天。

  上午十点左右,周立伟和白承望一身正装,跟随着白立业和一众领导干部在新苑招待所,等候即将到来的港商。

  这个招待所承接的都是市委、市政府政务接待工作。是目前鹏城市最好的招待所。

  里面除了有住宿,还有会议室和餐厅。

  此时的招待所大门口已经铺上了红地毯,还拉上了欢迎的横幅。

  宾馆内礼仪小姐个个严阵以待。

  领导干部们都在大厅坐着等候闲聊。

  吴秘书和商务局的领导已经去了关口接人。

  白立业带着周立伟几人刚到新苑招待所没多久,就有几辆小汽车停在了招待所门口。

  有工作人员急急忙忙地来通报,“来了,各位领导,港商来了。”

  众人起身,都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着。

  白立业带头走了出去,后面是方远还有市长等一众领导班子。

  由此可见,鹏城对这次郭缃的到来尤为重视。

  确实,这次只要搞定郭缃,让他能在鹏城投资,那么接下去,肯定会有更多的港商来鹏城发展。

  周立伟和白承望混在人群的后面。

  两人还没走出招待所的大门,前面白立业一众领导已经开始和郭缃一行人握手寒暄了。

  “欢迎,欢迎。”

  “雷猴,雷猴!”

  两人在后面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两句话。

  等白立业一众领导迎着人进来时,后面还没走出大门的人就往两边散开,自觉让出一条道来。

  周立伟和白承望两人也往旁边站了站,像迎宾一样。

  白立业和一众领导迎着人进了招待所,边走还边寒暄。

  这时,周立伟也看到了跟白立业走在最前面的年轻人。20多岁的年纪,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周立伟前世是在电视中见过中年后的郭缃的,这时候的郭缃才29岁,看上去也就24、5的年纪,很是年轻。

  依稀还能跟中年后的样子联系到一起。

  周立伟的视线往后移,待看清郭缃身后人的长相,瞳孔骤缩,心也猛地跳动了一下。

  这张娃娃脸他是真的再熟悉不过。

  成武?!

  他怎么会在港商的队伍中?

  看他跟方远几位领导有说有笑,端的是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周立伟的嘴角缓缓勾起。

  看样子,这家伙在港城混得不错嘛。

  就在擦肩而过时,成武的余光瞄向这边,实在是周立伟和白承望两人的身高和气质在人群中,想不引起人注意都不行。

  正在跟几位领导笑着寒暄的成武笑容一凝,猛地顿住脚步,诧异地转头看向周立伟,顿时惊呼出声,“伟哥?”

  他这一声不小,前面的白立业和郭缃以及旁边的领导都跟着停了下来,转头看他,身后的人甚至没注意还撞到了他的身上。

  可成武丝毫不在意,拨开扑在他身上的人就朝周立伟走了过来。

  然后,嘴巴都快咧到耳根子后了,旋即眼圈一红,一把就抱住周立伟,

  “伟哥,真的是你。”

  周立伟扬起了嘴角,看着众人都一副见了鬼的模样,尤其是旁边的白承望,惊讶得嘴巴都能塞下鸡蛋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叙旧的时候。

  轻轻拍了拍成武的肩膀,压低声音道,“这么多人看着呢。回头叙旧。”

首节 上一节 284/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