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白月光的舔狗?退退退 第233节

  大的有两块砖头那么大,小的巴掌大小。

  另外还有一个束口布袋,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

  周红好奇地拿起那个最大的盒子,“是什么东西,还有点沉?”

  也不等回答,自己打开盖子,顿时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妈呀,眼睛都要闪瞎了。”

  这个盒子里装的全是小黄鱼。都是这些年帮了董家二老他们后,陆陆续续得到的。他拿出了二十根给了他妹子当嫁妆。

  周国强和林淑芬也惊讶,林淑芬还特意跑了出去将外面的大门反锁了,又将周红房门也关紧了,才让他们继续看还有什么好东西。

  接下来其他那些盒子都是首饰,贵重的首饰就单独用盒子装着的。

  周红一样一样地打开,手都抖了。

  最后打开布袋子后,“啊”地一声惊叫出声。

  里面是十沓大团结,也就是一万块钱。

  除此还有一张房契。

  周国强拿起那张崭新的房契看了看,再次震惊。

  “这是你那套后海的四合院?”

  周立伟点头,“对,现在已经过户到小妹名下了,是她的了。”

  周红感动得泪眼汪汪,抱着云秀问,“嫂子,你们是不是将家底都给我了?这么多东西,我不能要。”

  云秀笑着道,“你放心,你哥的家底不止这点。要我说,你哥是个小气鬼,才给了你这么点东西,以后你不要跟你哥好了。”

  “噗嗤......。”周红破涕为笑,头靠在云秀的肩上撒娇。

  “好,以后就跟嫂子好。”

  周国强和林淑芬听了云秀的话,心里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同时也很高兴,儿子儿媳对他们妹子这么大方,比送东西给他们自己还开心。

  周立伟弹了周红一个脑瓜嘣,“看来你还有点眼力见,知道东西都是谁给你准备的。”

  他指了指箱子里的东西,说,“除了那钱和地契是我准备的,其他东西都是你嫂子给你的。”

  然后,又凑近了点周红,压低了声音,还用手挡住嘴巴,像是在说悄悄话,但在场的人都能听见。

  “告诉你个秘密,你嫂子的干爷爷和干奶奶给了她不少好宝贝,以后多讨好点你嫂子,她一高兴,说不定就会用金子砸你。”

  “鹅鹅鹅鹅……”周红笑得乐不可支。

  继续抱着云秀撒娇,“嫂子,我保证以后会对你好,你以后只管拿金子砸我哈,我不怕疼。”

  周国强和林淑芬也忍俊不禁,诧异地看向云秀,没想到董家二老会对她这么好。

  云秀看向自家男人,脸微微发烫,眼里的浓情蜜意都快化成了水。

  她知道他是为了自己好,想在婆家人面前抬高她的地位。

  心里很是感动。

  晚上,周红一定要云秀陪着她睡,周立伟欲哭无泪。

  长夜漫漫,一个人躺在床上,身边少了娇娇软软的媳妇很不习惯,尤其是手,根本无处安放。

  总觉得手心空空荡荡的,少了点什么。

  睡得迷迷糊糊时还会下意识地往旁边抓去,揉搓两把,发现手感不对。

  虚着眼睛一瞧,自己抓的是床单。

  我擦,真不得劲儿。

  翌日。

  俢世杰、赵军、冯邵明、俞光辉、还有云朝辉和云朝阳,以及钱欣茹张冬梅,早早就来了家属楼。

  周立伟看见云家兄弟,问,“大哥,二哥,你们什么时候到的?”

  昨天他和云秀回家的时候,两位舅哥都还没到京都。

  云朝辉笑着回道,“昨天晚上到的,火车晚点了几个小时。”

  周立伟颔首,“大嫂还没生?”

  云朝辉摇头,“还没,估计也就这几天的事了。”

  罗珊珊的预产期其实早就到了,原本云朝辉还以为能等孩子出生了再来京都上学的,谁知道预产期过了十来天了,还没动静。

  两人没时间多聊,匆匆说了几句话,周立伟就开始招呼其他客人了。

  很快,白家那边接亲的队伍来了,开了两辆吉普和两辆军卡。

  周家这边过去的人也不少,基本都是周国强请的人。

  他毕竟是一个厂的厂长,人脉还是很广的。很多人都是推不掉的。

  他们棉纺一厂、二厂、三厂的领导班子基本都到了,这里就有几十个人。

  还有兄弟单位经常来往的人,精简下来也不少。反正两车人是有的。

  周家这边没什么亲戚。周立伟的爷奶就他爸这么一个儿子。他爷奶早年在周立伟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

  林家这边就更不用说,林淑芬还是周立伟的爷奶在乱世中救下的,她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根本就不记得了。

  所以,周林两家除了同事朋友,没有其他亲戚。

  酒席都是白家那边准备的,白家那边今天来的都是大人物。周立伟被白承望和白承锋带着认识了不少有头有脸的人。

  虽然这些人不一定都记得住周立伟,但怎么都能混个脸熟。

  周立伟今天还看到了白承望的父亲白立业。

  40出头的年纪,很是儒雅的一个中年男人。白承望长得有五分像他老子。

  周立伟对这位政界大佬很是恭敬。在白承望的介绍下,白立业客气跟他说了好几句话。

  只是,几句话下来,他发现周立伟很是成熟老练,不像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不禁产生了一点兴趣。

  周立伟知道他要不了多久就能调去南方的那个小渔村当一把手,他必须要把握好这个机会,给白立业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他才好在小渔村的建设中掺和一脚。

  所以,他挑起的话头都是对方比较感兴趣的,果然引起了白立业的注意。

  只是,今天这个场合,两人都算是主人,还要招待客人,不适合长谈。

  白立业道,“改明儿让承望带你去家里坐坐,我会在京都留几天。”

  周立伟欣喜,忙答应,“好,那我就过两天去家里叨扰白二叔了。”

第378章 去白家

  周红和白承锋的婚礼尽量一切从简了,但两家的宾客加起来也有二三十桌。

  还有很多是不请自来的,知道主人家没准备那么多席面,送了礼后都自觉离开。

  只跟主人家打个照面,拿了喜糖就走了。

  像白家这种人家,家里有什么事,想低调肯定是低调不起来的。

  也就从去年开始要好点,这要搁前两年,就是白家也不敢这么大张旗鼓地摆酒的。

  酒席过后,周立伟就在想去拜访白立业的事。

  他在整理自己的思路,在想到时候见到人时要交谈什么,又该把握好怎样的一个度,才能让对方觉得自己有点才干而又不是无的放矢。

  现在的经济发展模式趋于僵化,改革开放势在必行。

  周立伟知道,已经开了多次大小会议,讨论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方针,但始终都没有最终结果。

  前世,这事讨论了近一年,直到今年年底皖省的一个村子实行了“大包干”,才拉开了改革的序幕。

  “大包干”就是给村民分田分地,种出粮食后上交一定的公粮,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也为后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奠定了基础。

  这种“大包干”当时是这个村子私下进行的,整个村子冒着极大风险。

  还好实行“大包干”后,成效还不错,村民劳作的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也增产不少。上面的领导不仅没追责,反而还很认同他们这样做法。

  并以此下定了决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目前的国情,既要改革又要开放。

  改革农业和工业,开放经济。

  但在改革初期,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并不是很顺利。

  比如说在工业方面国企的改革,很多经营不善、需要国家财政支持的企业,对内可以吸收民间资本参股,还支持个人、集体办厂,对外可以招商引资。

  但这一改革进行得很不顺利,无论是民间注资还是招商引资,很多国企都要控制对方的参股比例,不允许对方有管理或是决策权,这就导致想投资的人根本没有安全感,担心投进去的钱打水漂,被那些一直亏空的企业领导者嚯嚯完。

  所以,到最后询问的人多,但真正投资的人没有。

  再有什么个人集体办厂,根本没人敢轻易尝试,生怕稍有不慎,又被当作资本家给抓起来。

  所以,工业的改革在初期阶段,没有取得什么成效。

  再比如,鹏城的发展。

  今年年底实行开放政策,明年年初大领导会将小渔村划出来建立特区,将白立业派过去搞建设。

  可是刚开始举步维艰,白立业差不多花了近一年时间,才将城市建设工作理了个头绪。

  但也始终畏首畏尾,后来还是大领导直言让他大刀阔斧地干,他才敢放开手脚孤注一掷地大干一场。

  周立伟基本已经在心里打好了腹稿,想好了自己在见到白立业这位大佬后,侧重交谈哪些内容,心里也开始期待起与大佬的会面。

  他先让白承望给家里带个话,对方什么时候方便,他再上门。

  当天,白承望就邀请他去家里吃晚饭,还说让他早点过去,他爸今天下午都在家陪爷奶。

  三点左右,周立伟就带着云秀提着几份礼物去了白家。

  白家在大院里的房子是上面分给白老爷子和白老太的一幢两层小楼。

  白家人口多,小楼面积不小。

  周立伟没想到,这个点白家一大家子人都在。

  因为白承锋结婚,在闽省的白立业一家都回来了。

  而平时住在军区的白建业和肖丽芸这两天只要单位没事也会早点回家,目的就是想多陪陪弟弟一家。

  白家人对周立伟和云秀很是热情,他们从白承望和白雪的口中,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两人。

  白承望说他伟哥厉害,白雪夸大嫂的嫂子能干。反正从他们口中听到的这两人十分优秀。

  大家之前虽然都见过面,但到底没深入了解过,也没办法认同和附和。

  但多少对两人来了点兴趣,也很有好感。

  “望望每次打电话给我和他爸,提到最多的就是你。听说你们还在一个宿舍,他年纪小,性子跳脱,也多亏你们平时的照顾。”

首节 上一节 233/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