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白月光的舔狗?退退退 第231节

  白承望和赵军连忙跟上。

  他们几个大男人不适合跟这些泼妇打嘴仗,云秀他们几个女同志年纪都不大,脸皮薄,到底都是有素质的人,根本也做不来像她们那样在地上撒泼打滚。

  周立伟也觉得待在医院除了听他们吵架,意义也不大。

  还不如先离开想办法解决问题。

  一行人又回到了招待所。

  张冬梅哭得眼睛都肿了。

  云秀一直在身边安抚。

  最后,周立伟实在受不了这哭哭啼啼的声音,只好开口打断。

  “这事我和云秀能帮你,你自己是个什么想法,先说说看。”

  张冬梅听见周立伟开口,停止了哭泣。

  “我,我也不知道,但是不管怎么样,我都不想轻易将这份工作让出去。”

  她现在还赌着一口气,跟她嫂子掰扯了这么几年,她也不想轻易认输。

  “我有时候在想,要么在外面租个房子搬出去住算了,可是我也知道,只要我在厂里上班,她就有办法闹腾。搬出去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我真想直接将工作卖了,没了工作,看她还怎么闹。”

  可这明显是不理智的行为,她自己也舍不得卖。要是真卖了,估计她爸妈能被她气死。

  周立伟问,“你是想以后都不跟你哥嫂来往彻底撕破脸,还是说以后还是要走动的?”

  张冬梅擦了一把眼泪,“关系都闹成了这样,他们是压根没想认我这个妹子。”

  周立伟不置可否,“如果是不考虑你哥嫂两人,你那工作随便怎么处理了,是卖了还是还给你妈看你自己怎么选择。”

  又说,“我这边能帮你再找份工作,但也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留在县城,进厂子做一名普通工人。二是跟我们去京都,跟着秀做事。不过这样一来工作暂时是不固定的,我唯一能给你保证的就是工资不会比在工厂上班低。”

  张冬梅眼睛一亮,惊喜地看向云秀,试探道,“秀,我真的可以跟你去京都?”

  她是知道云秀以前在读书的时候就有做衣服,听说给制衣厂设计做样衣,挺赚钱的。

  以前她也想跟着做,可是自己没有缝纫机,手艺也不咋滴,更不好主动要求云秀教她吃饭的手艺。

  现在,她理所当然地认为周立伟说的是这事,是愿意带着她做衣服了。

  其实,她想的也没错,周立伟还真是这么想的,不过具体的跟她的想法有那么点出入。

  云秀虽然不知道周立伟是怎么打算的,但她百分百信任自己的男人能安排好一切。

  而且她也高兴身边有好友一起,也就毫不犹豫地点头应是。

  张冬梅激动地又抱住云秀,“太好了,秀,我跟你们去京都,以后我要永远跟你一起,永远都不分开。”

  周立伟:“......!”

  他是不是做错了,又给媳妇找了一个黏人精?

  “既然这样决定了,你先将手头的事情处理好,去街道开个介绍信,就说是去京都棉纺一厂工作的,我这边会跟我爸通通气,要是街道打电话求证也无事。”

  张冬梅连连点头答应,抱着云秀好一通感谢。

  “秀,谢谢你们两口子,去了京都我一定好好跟你干活,绝不给你丢脸。”

第375章 周立伟的决定,一万个不服气

  事情敲定,张冬梅就着手处理她自己的事情去了。

  赵军也带着白承望兄妹和自己的对象在县城里随便逛逛。

  而周立伟则是和云秀去了制衣厂。

  路上,云秀问周立伟的打算。

  “我是想让你这次回京都后试着招裁缝学徒。”

  “招学徒?”云秀疑惑地看他。

  周立伟:“对,没错,就是招学徒。”

  顿了顿,他问,“秀,你想不想以后自己办一个服装厂?”

  云秀杏眼微睁,“自己办厂?怎么可能?”

  周立伟神色认真,“秀,你相信我,要不了多久,国家就会允许自由买卖,也允许私人办厂。”

  云秀怔愣,虽然觉得匪夷所思,但她又无比相信周立伟的话。

  重重点头,“嗯,我信你。”

  周立伟笑了。

  “媳妇,现在咱们就先收徒,你教她们做衣服,做出来的衣服,我负责卖出去。等政策允许后,咱们就光明正大地开厂子。到时候,你将手艺好的都留下,那都是现成的裁缝师傅。”

  前世,他知道的一个著名女企业家,裁缝手艺特别好,在改革开放之前凭借收徒日子就过的十分充裕。

  虽然不能收钱,但是可以收其他东西当作学费。比如说粮食、副食品,或是布料、毛巾啥的。

  用这些当做学费,可比直接给钱要实惠得多。

  当时,她前前后后收了几百个徒弟。

  跟她学习裁缝手艺,都是自己准备缝纫机的。

  要跟她学,就自己扛着一台缝纫机到她家里。

  后来开放后,她就召集这批学徒开了一个作坊。

  就这样,工人有了,机子每个人都是自带的也不缺,她当时就只是出了一些布料成本,那时候的市场什么都缺,衣服根本不愁卖。

  仅一年时间,她就挣了十几万,成了万元大户,还被当地领导表彰。

  那可是在八十年代初的事情,一个中年女人能挣这么多钱,震惊全国。

  后来,她又拿着这十几万办了正规的服装厂,搭上了改革开放的首次列车,赚得盆满钵满。

  周立伟觉得,他和云秀照样可以借鉴这个模式。

  云秀的裁缝技术好,不担心招不到学徒。

  现在的人都想学一门手艺,要是会做衣服,进制衣厂上班的机率就要大很多。

  他们也不缺场地。京大附近的房子一二两层楼都还是空着的。

  每层三百多平米的面积,可以容纳几百台缝纫机。

  他们也可以学习那位前辈,成本都不用,缝纫机让学徒们自己带。

  至于布料。他老爸就是棉纺一厂的厂长,这么好的人脉不用,那真是天理难容。

  以前是距离远,哈市陈达和祁光荣有布料门路不用他管也就罢了。现在在京都了,他需要布料,岂有不找自己老爸的道理。

  销路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就说京都不行,也可以运往哈市去。

  现在这个年头,最不用担心的就是销路。

  云秀听完他的话,也觉得是个很不错的主意。

  于是这件事,小两口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

  “等会儿到了制衣厂,问问易大哥厂子有没有淘汰掉的机子,咱们可以带回京都。要是哪个学徒没钱或是没门路买到新的缝纫机,咱们可以卖给他们旧的。”周立伟道。

  现在的机子质量很好,厂子淘汰的机子一般都有五六成新旧,完全可以再用很多年。

  “好,你决定就行。”云秀梨涡深深,对于周立伟这周到的考虑明显很满意。

  制衣厂厂长办公室。

  易哲看到他们小两口,很是高兴。

  “哟,大学生,终于有空来找我了,欢迎欢迎。”

  周立伟拉着云秀坐下,笑道,“易厂长客气。看你这日渐富态的模样,看样子厂子在易厂长的带领下,发展的很不错啊。”

  易哲亲自给两人泡了茶,在两人的对面坐下。

  “你小子,少调侃我。”

  他的确比以前胖了,只因以前做他姨父的秘书,每天到处跑,工作忙吃饭也不规律,人很消瘦单薄,跟个文弱书生似的。

  这两年当了厂长,大多时候都是坐在办公室,吃饭也规律了。自然身体就比以前壮实了。

  但也没到发福的地步,很正常的体重。

  两人相互调侃了几句后,周立伟就借用电话给周国强拨了过去。说了张冬梅的事。

  让张冬梅先在棉纺一厂挂个名,不用上班更不用开工资。

  这点事周国强好办,也不为难,痛快地就答应了。

  挂了电话,周立伟就提起了机子的事。

  易哲说,“机子有的,你要多少?”

  他们厂每年都要淘汰几台机子。

  哪个工人不想用新的机子?只要机子一有点小毛病就要上报换机子。

  以前这些淘汰的机子都以低价处理给工人了,后来易哲当了厂长,后勤部的人就不敢这么干了,现在库房也堆了不少机子。

  他还正发愁这些机子怎么处理呢。

  “有多少?”周立伟问。

  易哲想了想说,“怎么都有二三十台吧。”

  周立伟道,“我全要了。”

  “行,全部给你。”

  易哲也没问他要这么多机子做什么,就痛快答应了。

  每台机子才收了他60块钱,都是蜜蜂牌的好机子,新的市场价可是要180的。

  “机子是你自己来拉,还是我们送?”

  “我自己来拉。”

  “什么时候?”

  “就这两天,我离开的时候过来。”

  易哲了然,“你是要将机子拉去京都还是哈市?”

  “京都。”周立伟没有瞒他。

  “秀要收一些学徒,担心她们没机子。”

  但他也只说了这么多,没有告诉易哲以后的打算。

  两人说完正事,易哲邀请,“晚上去家里吃饭,就住家里,正屋房间我们都没住人,一直给你们留着。”

首节 上一节 231/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