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白月光的舔狗?退退退 第196节

  走之前,两位老人给了周立伟两把钥匙,让他一定要好好保管。并将小院也过户到了云秀名下。

  董家二老的两位学生很是感激周立伟和云秀这些年对两位老人的照顾。

  年后不久,传来第一个好消息,大西北的齐校长重回了京都大学,重任校长一职。

  6月份,刘湾大队的郑老也回到了京都大学的原来岗位。

  最后,董家二老的这几个朋友,只剩下姜槐安同志还留在李庄大队。

  不过,周立伟知道,最多还有个一年半载,姜老也能回到京都了。

  周立伟没有动董家二老给他的两把钥匙,现在还不是时候。

  年后的大半年,他和云秀大多时间也是待在哈市。

  几位老人回京不久,就悄悄传来很大可能恢复高考的消息。

  省去了周立伟找借口提醒众人的麻烦。

  现在他可以光明正大地告诉身边亲近的人,马上要恢复高考了,是董家二老传来的消息,可靠无比。

  周立伟早就让云朝辉和罗珊珊没事的时候多看书,现在两人得到这个消息,更是努力。

  周立伟还给远在部队的云朝阳也寄去了复习资料。自己的老妹就更不用说,很早就提醒她不要放弃看书学习。

  高鹏和高飞这兄弟俩自然也是要透露一二的。

  俢世杰、冯邵明、赵军这三人虽然没明说,但也暗示得很清楚了。

  三人都是聪明人,本来他们就很听周立伟的话,现在除了农忙,很多时候,三人都请假不上工专心复习。

  云秀的那几个闺蜜,云秀也提醒了几句,但有没有听进去,就是她们自己的事了。

  哈市这边,听说有可能恢复高考,蒋少华和黄志远也在积极备战。

  就连余姚也在努力复习,说想试试运气。倒是张亮觉得自己没有学习的天赋,对此毫不在乎。

  林丛虽然觉得自己没啥希望,但也在偷偷摸摸地努力。

  大家在复习中,一致反馈的就是复习资料太紧缺了。

  这下,周立伟当初下乡时带的那半箱子书籍就派上了用场,尤其是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立伟找到了报社的俞光辉,现在两人关系很铁,周立伟也没瞒他高考即将恢复的消息。

  俞光辉很是震惊,同时也感谢他能将这么重要的消息告诉自己。

  “谢了立伟,这事我不会乱说。以后你有啥事尽管开口,我在所不辞。”

  周立伟搂住他的肩膀,勾了勾唇,等的就是这句话,“这可是你说的。还别说,我还真有事找你帮忙。”

第322章 重要的复习资料

  “啥事?”俞光辉好奇地问道。

  “是这样,我身边的很多亲朋好友都想要资料复习,我手里有一套很不错的复习资料,但也只有这一套,我自己要用,所以想多复印几份。”周立伟道。

  “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你将资料给我,我在报社帮你复印几份。”俞光辉拍着胸脯爽快答应。

  周立伟轻咳一声,“咳,那个,你可能没理解我的意思。我不是想让你占用报社集体资源私用,给我复印什么资料。”

  “那你想让我做什么?”俞光辉疑惑了。

  周立伟压低声音,“我那些需要资料的亲朋好友不少,少说也要千八百份,这都让你去报社复印多不好,所以想让你帮忙看看你们报社有没有要淘汰的复印机,或是你能不能帮忙购置几台复印机或是打印机。”

  俞光辉惊得眼镜都快掉了,他忙扶了扶,“这……?似乎不太好办。”

  “好办我也就不找你了。”

  现在这年代可不像后世,复印机打印机随便就能在商店买到。

  这时候的商店基本都不卖这玩意儿,就算卖,也不是谁都能买。

  这东西一般都是报社或是出版社才用得着,也是专门订购的,不是随便什么时候想要就有。

  “你咋需要这么多份复习资料?”

  他其实很想问你有千儿八百那么多亲朋好友吗。

  周立伟煞有其事地点头,“没办法,朋友多,然后朋友的朋友要,最后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要,要我说,上千份都是少的。”

  俞光辉怀疑地盯着他,“你确定复印出来的资料都是给朋友的,不是换给别人的?”

  周立伟笑了,见他都这样问了,索性也不瞒他,本来就想找机会拉他入伙。

  “辉哥,既然你问了,也就给你透个底,我的确有这个想法。”

  俞光辉愕然,“立伟,你知不知道这是投机倒把?”

  周立伟拍拍他的肩膀,“放轻松,别这么大惊小怪,咱们先不说这是不是投机,我就问你,如果国家真的恢复高考,考生需不需要复习资料?”

  “当然需要。”这点俞光辉毋庸置疑。

  “那他们有吗?不说别人,你有吗?”周立伟问。

  俞光辉一噎。

  他自然没有的,能找到高中课本就不错了。可是现在的课本有关数理化的书只有《农业基础知识》和《工业基础知识》,简称《农基》和《工基》。

  两本课本都是薄薄的一本,涉及到的都是一些农药化肥和机器构造运作等内容,想要拿着这两本书迎接高考,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你没有对不对?”周立伟继续追问,“要是让你去找一份复习资料困难吗?”

  俞光辉看着周立伟摇头,“不困难,这不有你吗?”

  周立伟笑了,“我就一份,不给你。”

  “我不要你的那一份,我自己复印。”

  “行,咱俩关系好,我可以借给你资料复印一份。但其他人呢?其他成千上万的考生去哪里找复习资料。”

  周立伟突然变得严肃起来,“辉哥,你我都知道,想要找到一份复习资料有多不容易,这么些年过去,好不容易等到有机会参加高考,却因为没有复习资料白白错失这么一次机会,多么可惜。这不仅是个人的损失,也耽误国家选拔人才。”

  俞光辉陷入沉思,他觉得周立伟似乎说得很有道理。

  但还是说道,“国家既然提出恢复高考,应该也会出版相应的复习资料。”

  周立伟嗤笑,“你见到有出版相关复习资料了?你本身在报社工作,跟出版社也熟悉,你有听到类似的消息了吗?”

  俞光辉沉默不语。他当然没听到什么风声,就是高考即将恢复的消息,都是面前这个家伙告诉自己的。

  周立伟接着道,“这事我们没把握,所以不能做指望。我们还是要做其他打算。我希望你能帮忙弄到复印机或是打印机,能多弄几台最好,钱不是问题,我、陈哥、亮子、林丛他们都会出一份力。”

  “到时候将复习资料印出来,除去成本,只会加一点咱们这些人的辛苦费,价格不会太高。咱们不以这个谋取利益,能让更多的考生拥有一份复习资料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周立伟说得大义凛然,但这话他自己都是不信的,没利益可图,他还真不会这么积极上心。

  不过对俞光辉,不得不违心说两句,他不是陈达和张亮他们,这人就不是一个能违反政策搞投机的人。

  俞光辉听到周立伟最后的那两句话,就很动容,也在动摇他的信念。

  最终他还是一咬牙,“行,我想想办法。”

  周立伟内心雀跃,终于搞定关键的一环,接下去等着赚钱就对了。

  俞光辉确实是个很靠谱的人,答应的事还是很上心的。

  没多久就弄来了两台复印机。

  陈达找了两个偏僻的院子,分别放了一台机器进去,各安排了十几个人三班倒。复印,检查,装订,放风等等都安排了人手。

  复印好的,又运到其他地方放好。哈市,志河县,红星公社,青山大队都藏了不少。

  只有两台机器,《自学丛书》一套十七本不可能全部都复印出来。他们着重复印了代数。

  后来,俞光辉又想办法弄来了三台机器,就这样,到了十月中旬,他们一共复印了80万份代数。

  十月下旬,国家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工人、农民、知青、军人、应届毕业生都能参加高考。考试时间定在一个月后。

  此消息一出,举国欢庆,大家奔走相告,激动不已。数百万沉寂已久的心被激活,报名人数达到了570多万。

  激动过后,就是开始到处找资料复习。

  很多人好多年都没摸过书了,就算以前成绩还算不错的,这么短的备考时间,也是一点底气都没有。

  这时候,一本复习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323章 赚得盆满钵满,住宿风波

  大家都去新华书店买资料,书店倒是也有《自学丛书》卖,但数量有限,基本每天有多少本,很快就要抢购一空。

  很多人为了能买到一本书,连夜在新华书店门口排队。

  长长的队伍很是壮观,有的排到靠后的第二天也不一定能买到书。

  没几天,倒是来新华书店排队的人少了。因为黑市上出现了一种复习资料。

  虽然是用纸张复印的,但里面内容跟书本上的一模一样,字迹虽然没有书本上那么清晰,但也不模糊,完全可以当书用。

  而且这份资料比书要便宜6毛。书是2.8元一本,而资料却只有2.2元一份。

  相比去新华书店排队买书,大家更愿意去黑市上碰碰运气。

  80万份资料,短短十天就销售一空。

  这时候,周立伟他们没再加印资料。这些已经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这要是继续下去,上面肯定要采取相关措施,不可能一直放任不管。

  这时候收手,是最好的时机。

  最后,除去成本和给下面的人每人一万共计65万后,足足赚了95万。

  而周立伟和陈达每人分到30万,林丛和张亮各10万,蒋少华8万,六子也分到了2万。剩余的5万给了俞光辉。

  俞光辉算是出力不少,机器和纸张基本都是通过他弄到的。

  机器出了问题,也都是他维修。除此,平时有空他也会检查复印和装订情况,确保资料的质量。

  所以,他也算是功不可没,最后分给他5万也是他该得的。

  俞光辉虽然诧异有这么大一笔钱分给他,但他心里也有数,说是不以赚钱为目的,但也确实赚了不少。

  别扭了两下,还是收下了钱。

  这些日子,早就被周立伟洗了脑,资料确实对那些考生有很大帮助,这是双赢的事,这钱拿得也没太多心理负担。

  当大家都在书店和黑市抢购复习资料的时候,周立伟身边那些参加高考的亲朋好友都早已在静心复习,准备着最后的冲刺。

  考试前夕,周立伟将参加考试的亲朋好友一车拉到了志河县。

  人还不少,有云朝辉和罗珊珊小两口,还有云小姑家的高鹏和高飞兄弟俩,以及云秀大伯家最小的堂哥云朝雨和云芳的那个知青老公杨建林。

  另外就是俢世杰、冯邵明和赵军三人,以及正在和赵军处对象的邓小洁。

  高桂香为了照顾他们这些考生的饮食起居,也跟着到了县里,一起的还有云春梅。

  这么多人,不可能都住小院,周立伟早早在招待所订好了房间。

  原本是想让云朝辉和罗珊珊住家里的,不过夫妻俩不愿意,也在招待所要了一个单间。

首节 上一节 196/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