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2000 第291节

  相当多没去成演唱会的人也在这一刻通过论坛、学校bbs乃至于聊天室等渠道在讨论着报纸上所报道的一切。

  《上海金融报》更是在一大早就刊登出了周易本次八万人演唱会的单场票房数据——

  58711857元!

  “仅仅只是一个晚上就狂轰近五千九百万的演唱会票房,周易以一己之力刷新了国内演唱会单场演出票房纪录,生生将这个纪录拔高了近两千六百万!

  “据悉,此次周易Star演唱会官方售价3000价位的内场座位为1517个,售价2000的……”

  作为专业的金融报纸,《金融报》在这方面的性质无疑是权威的。且由于其身处上海的缘故,数据的来源也更具备可信度。

  因此,当《金融报》的这则分析报告面世后,无异于是给整个华语乐坛——不,应该说是给整个国内娱乐圈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我草!我没看错吧???五千八百多万?!”

  “多少?!”

  “等一下,我捋捋,去年春节档冠军是华仪的《大腕》对吧?我记得总票房差不多是四千万左右……”

  2001年年底,冯大炮彻底奠定自己商业片导演地位的电影《大腕》上映,在春节档期狂轰下四千万出头的票房令整个内地娱乐圈为之震惊,华仪也因此春风得意,加快了招兵买马的步伐。

  可现在,周易仅仅只用了一晚上……哦,不,按照华纳的口径来说,是仅仅只用了三个小时!

  “一场演唱会的票房超过了去年的春节档冠军?!这说出去谁他妈敢信?!”

  这一刻,所有看到了报纸的娱乐圈内人士,无论是港澳台还是内地,统统都爆了粗口。

  内地,本来还在疯狂招兵买马雄心勃勃的华仪老总兄弟俩直接愣在了原地,久久不能开口说话。

  春风得意的冯大炮此刻也有些怀疑人生。

  不是——

  电影的艺术电影的艺术,我玩的是也不是艺术电影啊?我是商业导演!

  你周易这个演唱会票房算怎么回事?!

  “我费尽心思吃尽苦头的跟着冯导拍了几个月,结果还不如跟周易唱三个小时的歌快活?”

  华仪内部,有参与了《大腕》剧组的女员工摸着自己的脑门,一脸的不可思议。

  她辞职出来上班,图的就是奖金和绩效。

  可周易这情况,根据华纳的相关报道来看,他给工作人员的红包可比抠搜的华仪大方多了。

  歌手这么能赚钱的吗?!

  我现在辞职去唱歌还来不来得及?

第385章 无与伦比的价值(k)

  第385章 无与伦比的价值(4k)

  2002年,对于国内的娱乐圈人士——尤其是电影圈人士来说,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年份。

  最起码截止到12月初路人大众的感知是这样的。

  只因为在他们目前所看过的电影里,票房排名前四的全是外国电影——

  今年1月份在内地上映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狂砍五千七百多万票房,4月份上映的《指环王:护戒使者》五千六百万;

  7月份上映的《星球前传二:克隆人的进攻》达到了四千五百万人民币,8月份上映的经典电影《蜘蛛侠一》票房则是四千三百万。

  虽说这些都是电影,但在《帝都娱乐信报》记者的笔下,只要是票房,那就可以换算——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原来周易单场演唱会的票房居然击败了众多好莱坞大片的票房?!”

  普遍是什么都不懂,就知道票房多少钱的路人大众哪里知道这俩行当不能就这么轻易的换算过来,再加上这文章写的煽动性十足,还拉来了一位重量级的导演对比——

  陈诗人今年9月份上映的《和你在一起》。

  在避开了一众好莱坞大片后上映的这部号称其转型之作、借鉴了好莱坞商业片元素的电影,最后仅收获了一千三百万的内地票房。

  虽然类型不同对比起来有点过分,但对于记者来说,够吸引眼球能够博得销量与影响力的新闻才是王道。

  更别提这些都还是真的,只需要再展现一下新闻学的魅力,稍微润色那么一丢丢文笔和内容就可以了。

  是以,当网虫们还沉浸在周易一场演唱会就超越了冯大炮一年努力新闻中时,《帝都娱乐信报》的这一篇分析对比更是火上浇油,让本就热烈的网络舆论愈发凶猛——

  好莱坞=美国大片=票房高=他们厉害,这一套公式虽然说有些绝对,但对于当下这个时代来说,信奉的人无疑是最多的。

  周易此前包括两首单曲在内连续打了三次才在欧美本土彻底打下了一片江山,但由于主战场不在国内,且汤姆猫等人的歌在国内确实没什么土壤,导致他们听了汤姆猫的歌后感觉也就那样。

  他们只知道周易打进了美国,还打的美国佬哭爹喊娘。

  牛逼是牛逼,但很多路人脑子里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因为缺少一个能够足够让他们锚定影响力的对手。

  毕竟英文歌的受众也就那样。

  可当《帝都娱乐信报》的这篇报道出来后,这个“抽象化”的对手顿时就有了近在咫尺的实感——因为《哈利波特》、《蜘蛛侠》这些好莱坞大片他们今年是真看过!

  这但凡换到以前就好比说周易演唱会的票房超过了《泰坦尼克号》一样,谁听了不说一句牛逼?

  “我日!连美国佬的好莱坞大片都干不过周易?!”

  “那个《蜘蛛侠》我还去电影院看过,挺好看的,没想到居然只排第四啊。”

  “周易真就国内娱乐圈的最后一条底裤呗?怎么什么都需要他上?音乐音乐要靠他,电影居然也要。

  “国内这些大导演一个赛一个的废物,陈楷戈什么废物居然拍部一千多万的,这票房被压的死死,最后还得周易一个唱歌的来救火……”

  “还真是,国内这些吆五喝六的大导演票房哪怕是在我们自己的地盘都被好莱坞干挺了,结果屁都放不出一个,只会对自己人横。”

  “还得是周易,专干美国佬……”

  去美国干美国佬,回国内还是在干美国佬,我们周易真的是太强了!

  当睡醒后的周易看着这些由钱江递过来的报纸,嘴里嚼的肉包子都香了几分,还在帝都的陈诗人就没这么好胃口了——

  “这群人一天天吃饱了没事干,就知道瞎写!那演唱会和电影能一样吗?”

  对于自己沦为了垫脚石这件事,陈诗人很明显极度不爽。

  他向来是以艺术家自居的,尤其是现在他在国内声威正隆,自认为国内第一,老谋子都比不上自己。

  再说了,票房又不是唯一指标,他版权还卖了一堆呢,怎么不算上这些?

  “这他妈里面没有新画面的手在推波助澜我名字倒过来写!”

  深耕娱乐圈这么久,陈诗人也并非是一窍不通的小白。

  张一谋背后的新画面是个爱炒作的公司,这他门清。这报纸冷不丁把他给拉出来鞭尸,很难说没有新画面在偷偷夹带私货。

  “不止,现在他们最想要的就是把《英雄》给推出来,周易的商业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陈诗人的老婆,昔日有着内地演艺圈第一美女雅号的陈虹看着手头的报表,被岁月侵蚀的眼角于不知不觉间攀上了几许皱纹:“《英雄》那边现在估计嘴巴都快笑歪了,周易的热度越高,他们所受到的关注就越多。

  “好像周易这首推广曲就拿了720万,他们这回是真赚大了。”

  如果说之前他们这小众的艺术大导圈子里还对张一谋这种病急乱投医,为了关注度、热度主动拥抱周易的行为有些看不起的话,那今天,就轮到他们在私底下红了眼。

  《英雄》的制作方、中影以及华纳唱片在今天上午联手发布了那首纯音乐的宣传推广曲,热度蹭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要不你下一部电影试试看找他?”

  陈虹多少有些意动。

  演唱会的票价可比电影票贵多了,就这周易还能拉满八万人,她不敢想这要是把周易拉进来演电影票房保底能有多高。

  “不行,他演技不够格不说,本人压根就不接戏,不然你以为现在那么多投资商能不去找他?”

  陈楷戈摇了摇头。

  这个商业价值已经是瞎眼可见了,但凡周易愿意松口,多的是投资商愿意上门给他定制角色和剧本,更别提时代华纳旗下本身就还有个电影子公司了。

  陈虹叹了口气:“可惜了。”

  …………………………………………

  “这要是换做以前,我高低得苦口婆心的劝你接一接。”

  上海酒店套房内,钱江把手中的记事本递给了吃完早饭的周易,肥硕的屁股落在沙发上,挤的吱呀作响:“但现在就算了,这些人给的片酬太低了。”

  今非昔比,现在的周易早已经不是过去那个能够依靠所谓的天价片酬能够请过去的人了。

  更何况,说难听点现在这些能够给出的所谓天价片酬钱江基本上是看都懒得看一眼。都没周易代言费高,天个锤子价。

  几百万人民币对别人来说是趋之若鹜,但对周易来说,哪怕他明年躺着什么都不动,光英文专辑的全球后续版税收入都不止这个价了。

  在现在的钱江眼里,周易就跟陈龙一样,价钱已经卡在那里了。除非学成龙自己投资自己演,否则的话这个片酬国内目前没人出得起,周易也没有陈龙那么多需要还的人情——

  他甚至连电影学院的都不是,没有什么影视圈子里的学长学姐老师过来找他。

  无数片约如雪花一般朝周易飞了过去,却都被钱江撑开的大伞给一一挡下。

  “没什么诚意,都是什么内涵、艺术,要么就是奖项,我又不是看重这些的人。”周易兴致缺缺地翻了几页,随后就懒得再看了。

  钱太少,活太多。

  一拍就是几个月起步,还就给“这么点”,他觉得自己吃不了这个苦。

  “那没办法,现在国内电影成本摆在这里。”

  眼看着周易就要把记事本扔回来,钱江赶忙阻止道:“往后翻,往后翻,有几个代言的情况,是目前找你的众多代言中通过了一轮轮接洽筛选后挑出来的。”

  众所周知,周易现在身上背的代言并不算多,在顶星行列他身上背着的代言甚至都算最少的那个,没有之一。哪怕是对比同公司的歌手,孙燕兹身上的代言都比他多。

  一方面是因为周易飞速拔高的咖位导致很多代言产品入不了谈判的门槛,另外一方面就是钱江在有意的保持周易这代言贵精不贵多的风格。

  别看少,但代言收入却是演艺圈内最高的那一批了,光是可口可乐续约后与搜狐的两个大合同就足够让他傲视群雄。

  如果不是陈龙在全球凭借着电影大杀特杀,同样国内国外接了一堆代言,钱江甚至都有勇气公开买代言费最高的通稿了。

  “新代言?”

  周易往后翻了翻,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老朋友安踏。

  作为周易出道后代言的第二个品牌,当初九百万三年的合同虽然看起来是天价,但相对于周易给他们带来的回报,现在看来无异于是白菜价——更别提周易脚踩安踏鞋子登上世界杯闭幕式的操作了。

  要知道原先安踏与李宁之间的差距可谓是存在着一条鸿沟,但现在,除了两家公司本身的资产、市场份额差距以外,在年轻一代的心里,安踏的品牌影响力几乎是靠着周易弯道超车,帮助其在国内与李宁分庭抗礼。

  双方是在2001年5月7日签下的代言合约,按照三年期来看,现在距离合约到期还有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

  考虑到周易现在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包括像阿迪达斯、耐克、锐步、李宁等牌子都在对周易虎视眈眈,他们会在这个时候提出开启续约合同谈判无可厚非。

  毕竟这个等级的合同,一谈就是大半年的情况并不少见。

  “尤其是耐克、阿迪、锐步这三家,丁家很担心三巨头会把你带走,毕竟他们掌握的财力与安踏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钱江指出了安踏着急上火的源头:“自从你登上世界杯闭幕式后,耐克阿迪锐步这些公司就一直在观察你。现在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考察后,他们想要签下伱当中国区代言人。”

  这年月,财力上能够跟这三家巨头打的体育品牌公司可以说是没有,李宁都不够看。但凡开出一个他们安踏根本无法跟的筹码,那……

  “3000万?续约三年?”

  看到这个价格的周易挑了挑眉。

  “我估计谈是能继续谈,但毕竟你也不是专业的运动员,最多开价到四千万了。而且,那个安踏老总的儿子还明里暗里暗示过如果可以的话,他愿意亲自跟你谈谈情况。”

  周易不置可否地抿了抿嘴,目光随即落在了接下来的几个新找上门来的代言上——

首节 上一节 291/3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