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2000 第226节

  作为周易经纪人的钱江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就接到了市场部的催命电话:“赶快把周易的演唱会DVD灌录出来!”

  翌日,向来是反周易急先锋的《苹果日报》直接抓着周易演唱会唯一会被外界诟病的点穷追猛打,主打的就是一个逆反心理——

  《无以伦比的猖狂!虚假的紫微星天降,不过自封为王!》

  人也不搞什么虚假污蔑,经过近两年的交手,他们早就明白了玩虚的是玩不过周易的。

  文章就是指责周易不够谦逊,没有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虚。

  别说,虽然是博眼球,但销量还真不错。

  毕竟周易也不是人人都爱。

  “歌神张雪友《吻别》制霸亚洲时都没有脱离四大天王的称呼自己自立为王,黎名巅峰时日韩都有无数粉丝团体都没有自称为王,天王杀手周桦建杀过那么多天王都没有膨胀;

  “华语乐坛创作双杰罗大右、李综盛仍旧保持着如学徒一般的谦逊……”

  ps:中药喝了两天感觉没什么用,本来要继续安眠药,但群友说可以说先试试褪黑素。

  今晚换群友说的褪黑素吃了两粒,准备早点睡,又欠回去一更。

  明天下午六点阳间~

第310章 夕阳与朝阳

  对于华语乐坛而言,罗大右与李综盛这两位无疑是两座常人难以翻越的高山,同时也是会被不少年轻创作人出头后会拿出来比较的对象。

  这其中,两人里更为全能、同时题材、音乐类型涉猎也更广的罗大右基本上是稳坐华语乐坛教父级的头把交椅。

  作为一名流行音乐领域的歌手,罗大右能够以自己那一把破锣嗓子干到这种地位,靠的就是对华语流行乐的开创性与发展贡献。在他之前与他之后的华语流行乐,明明都是同一年,夸张点说完全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时代。

  一句话评价:他,重新定义了华语乐坛。

  摇滚他玩、朋克他玩、雷鬼他玩、灵魂他玩、爵士他玩、R&B他玩、民歌他玩,甚至于是所谓的中国风、他同样在玩。

  千禧年后华语乐坛所盛行过的曲风,罗大右几乎是早就全部玩了个遍。

  而且其所唱的内容也不仅仅是风花雪月,还有浓烈到极致的社会、人文关怀、缥缈而又现实的诗和远方。

  碍于时代的缘故,可能有些人在千禧年之后回过头去听会觉得罗大右的歌亦或者专辑,会觉得制作水平对比起来有些粗糙。

  但除此之外,无论是旋律编曲还是乐器编排,罗大右的歌即便是放到心态愈发暴躁、节奏愈发迅速的互联网流量时代都不会过时,常听常新。

  这也是为什么乐坛创作人里有人会被称作为“小李综盛”、有人会被称作“小谁谁谁”,但却从没有一个歌手自出道以来能被冠上“小罗大右”的称呼的原因。

  《苹果日报》鸡贼同样鸡贼在这一点上。

  单独拉一个李综盛的话,话题度是很难发酵的,因为他严格意义上来讲与周易并不是一个赛道的。

  但再加上一个罗大右就不一样了。

  作为华语乐坛少有——不对,应该说是罕见的能横跨多种音乐类型的本土全才一体机,罗大右就是一个标杆——

  还是有着极高影响力与地位的标杆,他的支持者基本盘大都还是现如今那些已经成为了社会中流砥柱的中年人。

  而标签同样是全才一体机的周易的粉丝基本大盘恰恰是少年、青年。

  一个是在头把交椅上坐了将近二十年的老神,代表的恰恰就是一个时代的回忆与过去。虽巅峰已过,但余威犹在;

  一个是在新世纪后崛起的新神,代表的恰恰就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纵横睥睨,意气风发。

  过去与未来:天生的对立点,新闻的制造机。

  更重要的是,罗大右是滚石的门面,而现如今的滚石唱片因为投资失利与唱片市场不景气的缘故同样在持续走下坡路——

  昔日盛极一时的滚石王朝就宛如历史上的末路帝国一般问题层出不穷,哪怕有罗大右与李综盛两尊真神坐镇也无法缓解。

  而作为对比,在新神周易的带领下,国内唱片市场份额基本已经接近跌落谷底的华纳唱片却在新世纪逆势上扬,一举成为了领头羊,每天都在蒸蒸日上。

  捎带手还奶出了一个孙燕兹与其在国内并称双子星,两人帮助华纳一起蚕食着男女歌手市场的份额。

  维京唱片的萧雅轩同样也吃到了周易福利,还有出道就吃了周易福利的福茂唱片张少涵。

  综合起来看,现在的周易简直跟当年的罗大右别无二致,不仅自己能做唱片,还能奶别人。

  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罗大右出道专辑《之乎者也》单就对乐坛的重要性而言明显比周易融合了Hiphop元素的首专《周易》强——

  前者直接改变了华语流行乐坛,而后者仅仅只是将Hiphop元素推向了乐坛的主流商业市场,成为了一个市场成熟化的标杆。

  “这么对比其实对周易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们乐坛发展了这么久,该有的音乐类型其实都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

  7月28号,星期日。

  在《苹果日报》这一篇拱火引战唯恐乐坛天下不乱的文章发表后,向来低调的罗大右第一次主动约稿了台湾本地的媒体记者,亲自下场驳斥着《苹果日报》这一篇从销量上来讲可能会对滚石唱片有利的新闻。

  “在周易之前,我们不是没有人玩过Hiphop,甚至外国华裔玩Hiphop的更多。但无论是我们还是他们,我们的Hiohop商业化与本土化始终是做的不够的。

  “我们能玩,但卖不出去,没有办法让唱片公司、让相关渠道、让国内的听众大规模的接受这种音乐,他们只会觉得歌曲吵闹,哪怕是年轻人。”

  在采访中,罗大右并没有因为周易是对家公司太子爷的缘故而有所保留,反而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但周易做到了,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他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音乐的前端,他的英文专辑《The Attitude Show》其实更能体现他对市场的理解与对玩音乐的平衡,也是最能体现他音乐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地方。

  “在中国乃至于华人流行乐歌手里,他是第一个走到这种地步的人,我甚至可以猜到未来将会有不少歌手出道就会以周易的歌曲为模版进行商业化制作。

  “这也是为什么宗盛之前会说周易推动并丰富了华语流行乐Hiphop元素流行商业化的原因。

  “同时,他还不忘把自己对世界音乐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本土化改编,融合进我们独有的汉语语境当中,这也是为什么周易的中英文专辑都能这么受欢迎的原因。”

  在滚石唱片老总巴不得跟周易吵起来,方便他们炒作公司歌手李胜杰的新专辑《痴心绝对》的情况下,罗大右坚定的选择了站出来维护周易,对其大加赞赏。

  这还是罗大右在媒体、大众口碑中登上王座以来,第一次对一个小辈歌手表达了这么高的赞誉——

  一盆冷水直接浇在了想要凭借着炒起这个大战热度而卖销量的《苹果日报》头子黎智英头上。

  “周易年轻气盛?我觉得还好,谁还没年轻过呢,我年轻的时候干的那些事只不过是你们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而已。我也骂人,而且我骂人骂的可比周易狠多了。”

  弃医从歌的罗大右说到这里时都是笑呵呵的:“你包括像宗盛他们,年轻时荒唐事可都不少。

  “如果媒体、我的歌迷或者其他人一定要把我和周易做个对比的话,那我想可能夕阳与朝阳才是最好的写照。”

  《我是即将落下的夕阳,而他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

  29日,周一,三立新闻周刊直接放出了罗大右的完整专访——

  因为这两代王者“大战”的缘故,热度高到一天之间直接在岛上卖脱销!

  内地,得益于罗大右的名声与地位,其的这一个评价直接把热火朝天的干仗氛围给转变成了两代乐坛王者的交接棒——

  这其中,以王小鱼为首的智娱智乐新闻传媒公司可没少发力。

  “我很喜欢罗大右先生的歌,《光阴的故事》也好,《童年》也罢,甚至于是《东方之珠》,这都是我在上学的时候接触过的经典歌曲。

  “不夸张的说,这些歌曲是我小时候踏上音乐之路的引路人之一,所以外界那些骂声我从没有放在心上过。”

  对这位是真心尊重的周易在看到了这篇专访过后属实是佩服于这位的胸襟。

  这要是他在滚石,罗大右在华纳,高低得再碰瓷炒作一下。

  毕竟,现在的滚石就缺唱片销量。而正正好,最近的滚石又冒出来了一张流传度极广的专辑——

  歌手李胜杰于六月底发布的《痴心绝对》。

  在经过了一个月的发酵后,无论是电台排行榜还是KTV传唱度,《痴心绝对》专辑同名主打歌《痴心绝对》都红到一塌糊涂,两岸三地全都爆火的那种——

  风头之盛,直追车底战神阿杜。

  单就内地传唱度、KTV商业授权成绩、连刚发了新专辑《八度空间》没多久的周杰纶都被他给踩在了脚下,商演价格、广告代言价格全部大幅度蹿升,缺钱的滚石上下乐开了花。

  “那你的意思是,伱已经做好了称王的准备?”

  “现在是2002年,不是1802年。”

  7月30日,安踏活动现场,周易不屑地瞥了眼这位跑得快的香港记者:“我说我是销量王,你有什么意见?黎智英有什么意见?他主子都没什么意见,还在给我贡献专辑销量。”

  “……”

  “……”

  “……”

  我他妈!

  香港,黎智英差点被周易这话给气到背过气去。

  这狗日的是真你妈嚣张不怕事。

  “给我查!查周易这周英文专辑的海外成绩,只要有下滑就给我狠狠的往死里嘲讽!”

  “呃,老大,这个没有。”

  “没有?真没有?”

  黎智英咬牙:“找找那些小国家,他成绩不好的小国家!脑子呢?!”

  “老大,这个……真没有。”难为情的下属面露难色:“总不让我们直接开编吧,那您又得找人代替你去监狱了。”

  “……”

  ps:晚了点,问题不大咳咳

第311章 地才出世出师不利(感谢【浅草云飞

  第311章 地才出世—出师不利(感谢【浅草云飞扬】大佬】的盟主~)

  “罗大右还是太大度了,周易这才几岁?现在有点成绩就这样了,以后那还不得上天?”

  “老前辈的宽容罢了,希望周易和周易的粉丝别蹬鼻子上脸。”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星执着。

  相比较于其他各家不怎么喜欢周易还喜欢开战的歌手粉丝来说,罗大右的粉丝基本大盘决定了他们即便看周易在舆论风口中对标了罗大右不爽,也不会如年轻时那般跳脚、据理力争了。

  都已经过了那个热血上头跟人当面真人pk、骂街的年纪了。

  青年粉们虽然在新兴的互联网上容易吵上头,但对于放暑假后闲暇时间大把的周易粉丝而言,仍旧是不成气候。

  只不过,在纸媒方面,罗大右的粉丝显然是占据优势的那一方。

  那些听着罗大右歌曲度过了迷茫时代的人在文娱相关纸媒领域都有了一定地位,即便碍于周易的体量不能公开搞些乱七八糟的批判,但暗戳戳为罗大右说两句还是做得到的。

  而在传统纸媒渠道缺少基本盘的周易则是在新兴的互联网上占据了不少优势。

  “老头子,别倚老卖老!”

  “年轻人,小心刚过易折。”

  即便周易与罗大右两人都不想开启关于对方的争论,但这条引线一被点燃,那后续的引爆就不再是由他们两人说了算了。

  在这个世纪之交、新时代年轻人上赶着“抢班夺权”的年月里,这一场由《苹果日报》挑起的纷争究其本质还是话语权的争夺、新与旧的更迭。

  毕竟,周易自出道以来就是代表了“千禧年的新新人类”形象。

  如果不是学习好、白纸黑字的通过高考上了北大从而有了层金身滤镜,他在很多家庭父母辈心中恐怕跟经常性被喷“口齿不清”、“结巴”、“唱的什么玩意”的周杰纶一个地位。

  知道这场争论绝对是讨论不出什么成果的华纳仍旧在加大力度扭转舆论风向,将重心放在了周易的“Star”演唱会本身上。

  “环球、索尼这些狗日的一个跑不了。”

首节 上一节 226/3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