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2000 第164节

  众所周知,只要定语加的足够多,那人人都可以是荣誉等身。

  但b榜最权威、同时也是最具有含金量的,其实本质上就只有两个榜单:一个专辑两百强,一个单曲一百强。

  通常来说,因为单曲打榜更依赖电台的缘故,黑人歌手或者团体的音乐会更容易在billboard hot 100(百强单曲榜)获得比较好的名次成绩,成为冠军单曲;

  而白人歌手或者团体则更多的是在专辑200强榜上称雄,也就是专辑销量更高。

  作为华纳(中国)主推的歌手,在总公司目前正与中国交好的情况下,华纳唱片多少还是给周易的这首《The lazy song》额外充值了一点钱,成功将这首歌送入了数量不菲的电台名单中。

  白天刚从同事杰克·威尔逊那里知道了这首歌的埃比将信将疑的打开了自己常收听的电台,在习惯性的听完每日推荐后,果然听到了那首《The lazy song》——

  “Today I don't feel like doin' anything~(今天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想做)

  “I just wanna lay in my bed(只想躺在我的床上)

  “don't feel like picking up my phone(不想接听电话)

  “so leave a message at the tone(所以请你选择留言)

  “cause today I swear I'm not doing anything~(因为我发誓今天什么都不想做)”

  轻松惬意的基调,甚至还伴有俏皮的口哨声,周易几乎是一开口就把歌曲整体的慵懒质感给发挥到了极致,一下就戳中了埃比的内心。

  这他妈唱的不就是他吗?!

  天天在公司里打不完的电话、接不完的电话,他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把手机给关了,让整个世界都清净下来。

  他不知道这个叫Spike的亚洲歌手长什么样,但他可以对上帝发誓,这首歌他很喜欢。

  在仅仅只听了一半的情况下,埃比甚至都已经开始跟着音乐节奏摇头晃脑了。

  他知道的亚洲歌手不多,上一个还是在看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时候,在电视上看到过的那个coco lee(李文),是个中国人。

  “上帝,制作这首歌的Spike简直是个天才,我喜欢他在歌曲里插入的口哨声,这简直是让我感觉自己回到了无忧无虑还不需要工作的小时候。”

  “可惜这么一首好歌,听的人不太多啊,连公告牌单曲榜都没登上。”

  “他发歌了不来美国宣传吗?那些歌手发歌了都不会这样吧。”

  “大概是因为相隔太远,所以只是试水吧,主市场应该是在亚洲?”

  “……”

  在比较容易报团的黑人社区里,感到惊喜的埃比在将这首歌分享给聚会上的朋友后,基本上都收获了好评。

  然后几人一看公告牌周排行……未进榜。

  可能这就是小众吧。

  “算了,没进榜就没进榜,无所谓,我要去买这首歌的CD了,准备学一学。”

  “你要出门买CD?那顺带帮我带一张Jackie Chan(陈龙)的碟片回来,就最新的那部《尖峰时刻2》。”

  在埃比准备出门的时候,朋友喊住了他。

  不是电影看不起,而是租碟更有性价比。

  在美国的电影板块里,DVD租赁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恰恰是以小博大的温床,多少火爆的电影在下映后都能在DVD市场焕发第二春,更有不少票房平平甚至于是亏损的电影,依靠着DVD市场赚的盆满钵满。

  “ok。”

  应声的埃比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去到音像店的时候还没等他开口呢,胖胖的白人大妈就指向了货架顶层:“Jackie Chan的碟就在那里,自己拿。”

  轻车熟路去拿货的埃比却意外在货架上看到了另一个有着陈龙头像的包装,封面上的歌名他还很眼熟:《The lazy song》。

  “苏珊,这是什么?唱片吗?”

  “是的,跟Jackie Chan一样来自中国,《尖峰时刻2》里有首歌就是他唱的。”

  “……”

  作为陈龙的路人粉,听到这话的埃比顿时好奇的拿下了货架上的那盒CD——

  Spike。

  一个很帅气的年轻男人。

  同样的场景,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接连上演。

  在周易本人并没有出现在美国进行宣传的情况下,《尖峰时刻2》那火爆的DVD市场反而成为了周建辉力主要攻克的宣传市场之一。

  《Jackie Chan力荐》、《Jackie Chan电影原声带里的天才》等等。

  是,周易是在美国没名气,没多少人认识。

  但陈龙火啊!

  尤其是在今年《尖峰时刻2》在美国一举轰下2.26亿美元的惊天成绩后,陈龙本人更是火的一塌糊涂。

  想要买这部电影DVD收藏的、看不起电影想租DVD在家看的人数自然也是水涨船高,然后,他们就注意到了华纳捆绑着《尖峰时刻2》宣传的天才周易——

  11月28日的时候,《The lazy song》仍旧还没有进入b榜单曲百强。

  可到了30日时,这首歌却通过捆绑《尖峰时刻2》的名气真正进入了不少人的视野。

  而且,在911之后,神经被迫绷紧了几个月的很多上班族们在听到这首歌大多数都感觉意外舒服。

  那一句“Today I don't feel like doin' anything~(今天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想做)”简直成了小圈子里的流行语,甚至还在有逐渐往外扩大化的趋势,电台方面的数据得以水涨船高。

  这种流行现象用中文翻译一下的,就是——

  “老子今天不上班!”

  2001年12月1日,帝都,《亚洲周刊》专访现场。

  在面对着显然是做过一番功课的女记者,周易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这首歌的意义:“这首歌就代表了不想上班的心情。

  “当时我正在公司的安排下在香港参加活动,正好在活动现场见到了陈龙大哥。他跟我说了一下电影剧情里的主人公心路历程与剧情,我一想,这不正好跟我一样吗。

  “都是不想上班,结果却不得不上班,一天天忙到脚不沾地都不知道忙什么,连睡觉都得熬夜睡,第二天一早又得从暖和的被窝里爬出来。”

  “……”

  面对如此诚实的周易,《亚洲周刊》女记者差点没接上话,视线下意识看向了录制范围外的钱江——

  后者微微一笑,示意她这并没有问题。

  周易的懒狗性格华纳内部早就习惯了,太子爷开心就好。

  “那你知道伱这首歌已经在日本o榜取得了7周连冠了吗?你觉得你能够打破宇多田光今年的单曲销量记录吗?”

  “在日本市场难说,毕竟那是别人的地盘。不过在亚洲市场乃至于世界市场,我觉得应该可以。”

  “……”

  不是,谦虚呢?

  问这个问题不是让你表现一下谦虚的吗?

  多少有点被整不会了的女记者李江再次扭头看向了钱江,后者仍旧不为所动,朝她点了点头,示意采访可以正常继续下去。

  “……”

  李江从业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见到采访都如此直抒胸臆的明星,经纪人还不拦着!

  ps:看完了黑铁鱼影,耽搁了时间。

  问题不大。

  先发两更。

第230章 独一份的待遇(三更)

  李江今年也40岁了,作为一个记者,她也算是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这才坐上了《亚洲周刊》王牌记者的位置。

  能拿到采访周易这差事的时候,她一开始其实还是挺开心的。

  但现在……

  这么说吧,她在香港、台湾、甚至于外边的新马泰明星都采访了一个遍,都没有采访到一个如周易这般……诚实的人。

  有话你是真说啊。

  “阿易你真的是我采访过的最自信的艺人。”

  既然作为经纪人的钱江都不反对,那李江也不会再纠结这件事:“那我们还是聊聊你的音乐吧。

  “我们大家都知道伱的音乐风格很天马行空,尤其是《东风破》、《花田错》、《在梅边》、《西厢》那种类型的歌曲,听起来和国内乐坛其他的歌曲很不一样,具有浓厚的中华传统元素。

  “那像周杰纶的《娘子》以及他写给李文的《刀马旦》也都属于这个类型,你是否会觉得他在模仿你呢?”

  “不会,这其实就是R&B元素、Hiphop元素的综合再利用,只不过换了个中国式包装而已。”

  周易摇了摇头:“其实像陶哲他们早就已经开始尝试过这么玩了,只不过可能说这几首歌在此基础之上,划定出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范围。

  “这样一来的话,以后的新音乐人如果想要了解这个类型的音乐,想创作这个类型的音乐,那么他们不至于摸黑走路,可以有个风格上的参考……”

  本以为周易会在音乐上表现的很自傲的李江惊讶的发现,这个孩子在说起音乐时并没有外界所揣测的那么骄纵,更没有先前说销量时的那种“嚣张”。

  他眼界宽阔的令人感到惊讶,对华语乐坛、亚洲乐坛甚至于是欧美乐坛都有着极为清晰的了解。

  性格上更是如此。

  就像是真诚的大男孩,以真心换真心的在与她交流着一切。

  就,很有家教。

  这是李江自己对一个年轻人最高的评价。

  “那你的家庭呢?你知道的,现在外面关于你的家庭背景也都传的沸沸扬扬,说什么的都有,对此你怎么看?”

  “拿报纸看。”

  一说起这个的周易就想笑:“我家要有那个背景,还混什么娱乐圈啊,不累吗。

  “我父母就是很普通的中国传统式家庭,严父慈母类型。上学的时候我因为谈恋爱、不写作业、逃课之类的事情可没少被我爸打。”

  嗯?

  谈恋爱?

  李江眼角隐晦地抽搐了数下:不愧是你。

  “按理来说你的成绩这么好,是因为被父母管教后收心了吗?”

  “那没有,是因为我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第一,我爸妈久而久之也就不怎么管我了,只要我不走歪学坏了,他们就随我。”

  说起往事的周易眉梢也难得攀上了几许真实的笑意。

  学生时代,尤其是上小学的时候,哪怕他跳级了,也依旧好好体验了一番柯南上帝丹小学时的心理。

  “那你有想过以后有一天会为父母写首歌吗?”

  “我第三张专辑里就有我唱给我父母的歌。”

  ——?!

  冷不丁听到这个回答的李江讶异地挑了挑眉:“你是已经写好了第三张专辑的歌曲吗?”

  周易笑着摇了摇头:“那倒没有,具体就不剧透了,等到时候专辑上市了李姐你就知道了。”

  两个家庭、两对父母、两条成长路线,两种人生。

首节 上一节 164/3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