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艺术片时,首映礼的规模就要小许多。
首映礼之后,紧接着的是晚宴。
无论是石头姐,还是范彬彬,亦或是莉莉·科斯林等人,皆是穿着电影中的同款服装。
《爱乐之城》在洛杉矶举行首映礼,范彬彬自然不会错过这种能在美国媒体镜头前露面的机会。
因此,纵使她的行程很多,却也挤出时间来到洛杉矶。
不过在洛杉矶待不了多久,因由行程的原因,首映礼结束后就得赶飞机回国。
“王导,我还要赶飞机,就先走了。”
晚宴上,范彬彬找到王树说。
“嗯,路上小心。”王树说着关心的客套话。
范彬彬听言,回了一个笑脸,接着凑到他耳边笑吟吟的再道:“我在京城等你。”
说完,美美一笑,潇洒的转身离去。
王树看着范彬彬的背影,笑了。
……
12月31日凌晨,《爱乐之城》正式在美国电影院上映。
2011年1月1日,元旦。
《爱乐之城》昨日的票房出炉,1000W美元。
作为一部艺术片,首日能够取得千万美元的票房,已经是极大的成功。
不过对于王树这种大导演来说,有些差强人意。
因为《爱乐之城》在公映之前已经获得了金球奖的提名,他没有放过这种机会,对此进行了营销。
结果,首日只有1000W美元。
虽说很不错,但只能期望后续口碑发酵票房有所爆发了。
原时间线中,《爱乐之城》在北美的票房是3.42亿美元。
如今首日只有1000W美元,可不像是能够达到3.42亿的走势。
不过万事不一定,首日只有1000W美元,之后或许口碑发酵票房强势增长。
然而,无论票房后续是否会强势增长,王树并不太关注。
因为《爱乐之城》的成本只有两千多万美元,按照三倍回本的粗暴算法,只需要七八千万美元的票房就能回本。
首日1000W美元,票房破亿是肯定的。
因此,《爱乐之城》铁定不会亏本。
至于一部艺术片,最后能赚多少,王树并不是太在意。
他拍这部电影的主要目的,在于奥斯卡。
而随着《爱乐之城》的上映,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关于电影的影评。
比如一位生活在洛杉矶的华人影评人,在领了钞票去电影院看了《爱乐之城》后,这般写道:“说实话,起初对于来自中国的年轻导演拍歌舞片……呃,我持深深的怀疑。”
“后来,《爱乐之城》不仅提名金球奖的最佳影片奖,连王树都也提名了最佳导演,我意识到不对,所以买票走进了电影院。”
“众所周知,歌舞片已经不像它们在上世纪30至60年代那样普遍了,虽然每隔一两年我们还是能看到几部,但这些屈指可数的歌舞片大都在原地踏步,已无法恢复鼎盛时期的天真与烂漫。”
“在电影院看了《爱乐之城》,发现它返璞归真地采用好莱坞传统歌舞片的形式及法国导演雅克·德米歌舞片的技法,去讲述一场通俗化的爱情故事。”
“从服装、歌曲到编舞都在创造一种怀旧的基调,使人怀念旧时的歌舞片。不过它依然现代感十足,以免疏远当代观众。”
“对于歌舞片的探索精神也延伸至故事层面,《爱乐之城》是用歌舞片的子类型(包括:传统的米高梅歌舞片、华纳歌舞片、大爵士及当代的乐队片、演唱会电影)在各段落相映成趣,有传承,又能带出类型演变,拥有历史底蕴的积淀。它们同时又能服务于爱情主题,做到内外兼修。”
“导演王树应该深深知道如何保有过去的风格,还要朝前看。男主角塞巴正是这样一种怀念过去好时光的乐迷,与当代那些杰出的音乐家相比,他陷入了一个尴尬处境——沉迷于对传统爵士之中,无法自拔。”
“片中组建乐队的塞巴同学对他说的那番话一语道破:‘我知道,这不一样(指当代乐队),但你说你要拯救爵士,如果没人听,还怎么拯救?因为你这样的人,所以爵士才在消亡。你在灯塔咖啡屋对着90岁的老人表演,孩子们在哪里?年轻人在哪里?你执迷于肯尼·克拉克和塞隆尼斯·蒙克,这些人是革新者,如果你固守传统,怎么能成革新者?你抱着过去不放,但爵士讲的是未来’。”
“这是话中有话,影片也在借爵士乐去诉说歌舞片的未来。当代歌舞片不该默守陈规,应当在维系传统的同时去革新,使人呼吸新鲜空气,带来希望与荣耀,才能拥有闪烁、活泼的生命力,这才是它们曾经深受欢迎的原因。”
“相较于其他类型,歌舞片可能是最喜欢谈情说爱的,不同的是角色们都是能歌善舞的好手。”
“歌舞片也最仰仗公式化的创作套路,因此常被批评‘幼稚可笑’。”
“这种看法,显然错失了用歌舞展现故事的魅力。”
“歌舞片难就难在控制故事与歌舞(音乐)的均衡,《爱乐之城》成功把歌舞融入故事,推动故事,替代对白。”
“不过在当今,能唱会跳又会演的明星几乎为零,瑞恩和艾玛都是非职业舞蹈演员,所以只能表演简单的舞蹈动作。”
“好在导演懂得用画面扬长避短,效果看起来仍然非常好了。”
“剧作上,用四季比喻爱情、事业的不同阶段,探讨个人对它们的妥协与坚持,以及它们的无法两全。”
“两人其实是用爱情为彼此的事业(梦想)树立了信心。”
“用悲剧收场,避免了传统歌舞片对于大团圆爱情的天真描绘,那只存在于童话中。最后幻想的大团圆结局是一面镜子,从现实抽离又关照着现实。”
“用歌舞表现幻想、造梦是歌舞片惯用伎俩,可以弥补遗憾,道出梦想与现实的落差,加深音乐的治愈能量。”
“自古歌舞片就喜欢幻想奇景,因为多数时候,它们都是角色内心世界的外化。”
“说到底,歌舞片的柔情梦幻与现实世界是格格不入的,这也是为什么歌舞片在60年代后期由街头巷尾走向高山草原,由矿场学校走向歌楼舞厅,部部大场面的自然主义歌舞片应运而生之后,逐渐走向下坡路。”
“因为触及真实,便会把它原来的浪漫本性毁灭殆尽。”
“当然,《爱乐之城》更是一场精心为歌舞片爱好者设计的迷影电影,编导还把自身对于爵士乐的一点小趣味也藏在其中,玩的不亦乐乎。”
“影片在模仿前人的姿态时,还能延续其精神,迷影、复古又革新。”
“我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特地查了一番。”
“发现《爱乐之城》不仅剧本由王树创作,其中的插曲配乐,也是由王树创作。”
“如果换做其他导演,我打死都不信。”
“但王树……众所周知,他给泰勒写过歌曲,并且还登上了公告牌榜首的位置。”
“由此可见,王树是有能力创作出这些插曲配乐。”
“起初我怀疑,他一位出自中国的导演,他拍不好歌舞片。”
“如今看来,是我低估了他的才华。”
“王树不仅会拍歌舞片,甚至连其中的插曲配乐都是由他创作。”
“或许王树不仅有此才华,同样还有努力。”
“我想很多人懂清楚,王树来到好莱坞已经有3年了,他刚来好莱坞的时候并未尝试拍歌舞片,而是两三年后才拍歌舞片。”
“或许,他来到好莱坞后,一直都在学习,然后呈现了这部《爱乐之城》。”
“或许,也正是他是出自中国的导演,才能将歌舞片拍出不同。”
“才能呈现这样一部《爱乐之城》。”
“真的,作为一部歌舞片,非常的惊艳。”
“怪不得能够提名金球奖的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影片奖,影片是真的非常的优秀!”
“之前已经说了,歌舞片虽然没落,但每年还是有那么两三部,”
“可无一例外,皆是平庸。”
“这说明,美国导演拍歌舞片的思维已经固化,除了运用公式呈现出一部俗套平庸的电影之外,没有任何改变。”
“王树能拍出这样一部令人惊艳的歌舞片,想必正是因为他出自中国,思维并未固化!”
…………
王树在公寓正好通过电脑看到这篇影评,默默的为其点了一个赞。
这人说的没毛病,美国歌舞片没落那么多年,年年都有两三部歌舞片出现,却少有弄出点动静的歌舞片出现,正是美国拍歌舞片导演们的思维固化了……
而他,是新脑子。
新脑子就是聪明!
第681章 身体遭不住
元旦这一天,美国也是放假的。
《爱乐之城》的票房在这一天有所增长,突破2000W美元。
当这个票房数据出现,派拉蒙的董事层不由惊叹,王树不愧是王树,新脑子就是好用。
没错,之前网络上关于王树为什么能拍出《爱乐之城》的影评大火,派拉蒙的董事层特地针对这篇影评探讨了一番。
最后得出的结论,或许真是王树的新脑子好用,所以才拍出了一部令人眼前一亮的歌舞片。
不然,好莱坞年年都有歌舞片出现,为何就是没有眼前一亮的作品呢?
歌舞片作为公式浓郁的影片,是好莱坞的导演们不会拍吗?
并不是!
或许,还真是思维固化使然!
找不到问题,也就只能将原因归咎于此。
…………
在《爱乐之城》上映之后,《时代周刊》的资深记者艾米莉有幸获得了对导演王树的专访机会。
专访安排在洛杉矶一间充满艺术氛围的咖啡馆里,阳光透过班驳的树叶,洒在木质的桌椅上。
王树早早地来到了咖啡馆,他西装革履、人模狗样,眼神中却透漏着一丝疲惫。
艾米莉准时抵达,她看出了王树眼神中的那一丝疲惫,下意识以为王树忙碌工作所致。
众所周知,王树是拍电影的快枪手,不是在创作剧本,就是在拍电影,如今更是连插曲配乐都亲自创作。
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必然心疲力竭。
哪怕王树年轻,也不可能遭得住。
实则,她是想多了。
自从《爱乐之城》提名金球奖,王树每日每夜与艾玛·斯通、安妮·海瑟薇、克里斯汀·斯图尔德、杰西卡·查斯坦、亚历珊德拉·达达里奥、巩莉等人应酬。
有时上午应酬了艾玛·斯通,下午应酬安妮·海瑟薇,傍晚应酬亚历珊德拉·达达里奥,深夜应酬巩莉。
纵使他年轻,且身强力壮,长时间下去,终究有些遭不住。
如今,本来朝气蓬勃、炯炯有神的眼神也浮现了疲惫。
其实,王树本来不想接受《时代周刊》的专访,只因身心疲惫,觉得接受《时代周刊》的专访有件事干比待在家里更好。
再加上电影刚上映,接受《时代周刊》的专访也对影片的宣传有利。
随之……
总之,他绝对不是身体遭不住的原因,而是为了《爱乐之城》的电影票房才接受《时代周刊》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