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2004开始 第440节

  马特达蒙心知王树是要将这個剧本拍出来冲奖奥斯卡,自然不可能让他八字没一撇之前就把剧本购入。

  因为这其中会有风险,就是他购入剧本后窝在手里不拍,或者拖着。

  而王树作为剧本的作者,就算不找他,也可能找别人投资制作。

  因此,马特达蒙并没有脸大的直接开口买下剧本。

  他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于是极有诚意的请求王树给出几天时间。

  “行!”王树不置可否的点头。

  他同样清楚,如此庞大的资金投入,马特达蒙必然无法直接应下。

  也清楚,好莱坞的独立制片人如同中间商包工头,需要去拉投资才能有资金成立剧组。

  于是,给这个时间马特达蒙前去找投资。

  马特达蒙听到王树答应,脸上立刻展现微笑。

  这个剧本,他是真的很心动。

  只不过心动没用,需要拉到投资成为制作人,才能板上钉钉的拿到角色。

  而如若王树去找别人投资,他清楚王树大概率不会享有选角权,也就难以通过王树拿到角色。

  会有很多变数。

  王树也看出来马特达蒙心动《华尔街之狼》的剧本,笑了笑没有点出来。

  要知道《华尔街之狼》是由小李子主演的电影,而小李子自成名后越来越挑剧本。

  不是优秀的剧本,他根本就不会答应出演。

  小李子能答应出演《华尔街之狼》,已是说明这是一个极为令演员们心动的剧本。

  比如乔纳·希尔这名演员,他在《华尔街之狼》中饰演男主角的朋友多尼·阿佐夫。

  一个配角,就算6W美金的片酬,也欣喜若狂的感谢能够拿到这个角色。

  这是因为,对于很多好莱坞演员来说,有机会去到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剧本,就算是掏钱拿到角色都值,更别说还有钱拿不是白干了。

  《华尔街之狼》作为传记剧本,又是揭露华尔街黑暗的传记电影,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会被电影学院们的老头们青睐。

  两人接着聊了一会儿,而后一同离开。

  王树回到酒店,进入了无所事事的状态。

  他固然是《调音师》的编剧加导演,只不过这两项都是幕后工作。

  因此,就算《调音师》临近上映,也不需要他时时刻刻的参与宣传。

  宣传工作,以站在台前的演员为主。

  因此,结束了这一次的宣传工作,他有好几天的空闲时间,再是下一阶段需要他出面的宣传工作。

  王树掏出手机给巩莉打了一个电话,约时间请她吃饭。

  能顺利的踏入好莱坞,巩莉出力颇多,王树心有感激。

  只是他现在在好莱坞没有话语权,就算想回报巩莉也是空谈。

  虽说以他的面子,开口在剧组中要了一个小配角的角色,还是能拿到的。

  只是,以巩莉的咖位,根本就不会演小配角。

  她要么出演女主,要么出演女二,再加上东方人跑来西方混演艺圈,不是特定的剧本根本就没有合适的角色。

  纵观从内娱走上国际舞台的演员,除了最初的李小龙,而后的陈龙、李莲杰能够依靠功夫片这种欧美不擅长的特型片出头之外,没人能混出名堂。

  内娱演员想在国际舞台上混出名堂,跑去混好莱坞没用,因为东西方不同,东方演员的样貌难以在西方演艺圈获得机会。

  这不是演技的问题,而是人种不同出现在同一部电影中的违和感。

  除了特定的剧本能够抹平这种违和感,其它类型的剧本基本都会存在。

  所以内娱演员想在好莱坞出头,难如登天。

  因此,内娱演员若想真的名响国际,而不是单单仅限于国内,只有一种方式。

  那就是华语电影走上国际,并成为国际上的主流电影之一。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内娱演员才能真正的靠此名响国际。

  妄想踏入好莱坞,通过好莱坞成为国际巨星,无疑是痴人说梦。

  相较之下,导演因由是幕后职业,就不一样了。

  幕后不站在台前,哪怕人种不一样,只要电影拍的够好,便能通过好莱坞名响国际。

  简单来说,导演靠的是实力,脸并不重要。

  演员,脸很重要。

  次日,王树与巩莉相约在中餐馆见面。

  巩莉在好莱坞待了几年时间,已经知道哪里的中餐馆的味道还算地道,由她确定好地方。

  “巩莉姐,几个月不见,好像更漂亮了啊。”

  王树见到巩莉,第一时间笑容满面的夸奖道。

  他是懂提供情绪价值的,这么一夸,巩莉瞬间露出了笑容。

  随即笑道:“王导,你的嘴巴还是那么甜,来到好莱坞那还得了?”

  这话是在说好莱坞的演艺圈比国内的演艺圈更为开放,王树在国内嘴巴甜,没什么问题。

  在好莱坞这里给欧美的演员们提供情绪价值,很可能就滚床单了。

  “什么叫嘴巴甜啊?我说的都是实话。”王树装作不明白的接话。

  一直以来,王树都不是端着身份、或是严厉的导演,而是一个懂得给演员提供情绪价值的导演。

  他清楚知道,只要给演员提供情绪价值,使得演员不仅能有一个轻松的心态,且还会更有信心。

  在这种氛围之下,演员的发挥会更好,且拍摄工作也会更为顺畅。

  如此一来,最终获利者还会是作为导演的王树。

  因为,演员发挥的好,变相的减轻他的拍摄工作。

  所以他从来都是夸夸群导演,通常是以鼓励演员为主,而不拽着身份严厉批评表演不满意的演员。

  正是因为他是这种类型的导演,所以很多与他合作的演员都想跟他再次合作。

  “呵呵。”巩莉眼见王树一本正经的样子,脸上的笑容不停。

  这种话术,本就是提供情绪价值,再加上王树一副煞有其事的样子。

  因此就算巩莉清楚王树只是在夸奖,也不会真的细究,而是当真。

  听的开心,就好。

第401章 与巩莉

  两人吃着饭菜喝着果汁饮料,聊着近期的事情。

  “听说你回国后拍了一部丧尸片?”巩莉抬头神色带有惊讶的问。

  王树笑着应道:“确实拍了一部丧尸片。”

  巩莉觉得王树拍丧尸片的行为有些不理智,不由说道:“国内有丧尸片受众吗?”

  她不否认,丧尸片在欧美属于热门题材作品。

  可在国内

  他觉得相对于丧尸片,僵尸片应该更有受众。

  毕竟僵尸片才是本土文化,丧尸片算是“舶来品”。

  只是她也知道,僵尸片十之八九是过不了审的。

  如果能过审,这种类型的片子内地早就有一堆导演将之搬上大荧幕,哪会等到王树现在来拍!

  王树明白巩莉的意思,随即解释道:“如果是好几年前,丧尸片在国内或许没什么受众,如今已有蛮多人想看的。”

  “再者,这部丧尸片是面向海外的电影作品。”

  “你也知道海外的丧尸文化根深蒂固,这种类型的电影相对更能令海外的观众接受。”

  巩莉听到这番解释,稍稍恍然的点了点头,“除了武打片之外,丧尸片相对于其它类型的华语电影,应该确实.更容易被海外观众所接受。”

  说完,笑道,“所以.你是为了海外票房,才拍的丧尸片?”

  这话刚说完,又觉得不对,紧接着再道,“哦不是,听说你这部丧尸片剧本本来是打算在好莱坞这边拍的,所以这本就是面向海外观众的电影。”

  王树听到这话,自然不会自爆的表示他只是因为想在能够拍丧尸片的时期拍出一部丧尸片,日后因由政策的原因,使得这部丧尸片成为绝唱,而他随之深藏功与名。

  所谓《台北行》是准备在好莱坞拍的剧本,全都是扯淡。

  他自始至终,都是要在国内拍出来。

  只不过他一直将真实目的隐藏,以另外的方式表达出来。

  比如如今全都以为《台北行》是他准备在好莱坞拍的电影剧本,只是因为碍于韩三坪的情面,才在国内拍摄。

  这种方式,不仅“被迫”达到了在国内拍丧尸片的目的,也留下了一个重情重义的名声。

  同样的一件事,用不同的方式达到最终的目的,其所能获得的收益大为不同。

  如果王树主动跟韩三坪说他要在国内拍丧尸片,拜托韩三坪出力帮忙过审,那么他就是被韩三坪拿捏被动的一方。

  虽说最终也能达到拍《台北行》的目的,但显然丧失了话语权,利益也无法最大化。

  似这种在韩三坪的要求下,“无奈的拿出本事准备在好莱坞拍的丧尸片剧本”,不仅能占据主动,还重情重义,以及作为内地导演哪怕明明有机会去到好莱坞,也确实不忘内娱.

  王树笑了笑,没有接这个话茬,而是说道:“反正电影已经拍了,现在又在做后期,说再多也晚了,只希望到时能有一个不错的票房成绩。”

  “什么时候上映?”巩莉喝了一口果汁,问。

  她喝的是橙汁,酸酸甜甜的。

  橙汁并不是鲜榨,而是勾兑,这在美国很常见。

  “如果顺利的话,应该会在新年档上映。”王树没有隐瞒档期安排。

  巩莉会不会将这件事情说出去,无所谓。

  因为这件事情本就会对外公布,然后震慑其它华语片掂量自身是否有实力与《台北行》碰一碰。

  只要将其它华语片吓的撤档,那么新年档就会只有《台北行》一家独大。

  同期没有厉害的华语片竞争,《台北行》能够取得更高的票房。

  “新年档啊.”巩莉恍然。

  顿时觉得情理之中、意料之内。

  新年档,即是12月中旬到元旦后的档期。

  现阶段,这个档期为内地最好的档期。

首节 上一节 440/7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