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收拾地干干净净出门上学了,自己儿子还在鼾声如雷。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忍一时越想越气,朱阿姨一巴掌把流着哈喇子的儿子扇醒。
“给老娘起床!!!”
苏成意来到教室的时候,教室已经被收拾成了考场的样子。
一个考场三十人,所以多出来的十五张课桌都像叠罗汉一样被叠到了后排空出来的地方。
苏成意很轻易地就在里面找到了他自己的,于是艰难地把胳膊伸进去,把那本《古诗词大全》拿出来临时抱抱佛脚。
课桌被收起来的同学一般都是和其他熟人用一张课桌,挤挤将就一下。
苏成意没这个打算,反正等下就要进考场了,他准备拿书靠窗站着看一会儿。
“苏老师,站军姿呢?”
陈锦之的课桌还在原本的位置,她撑着下巴冲苏成意笑,似乎已经看了他很久了。
今天她没有扎头发,长发随意地散落在肩上,有些微微卷,整个人的气质变得温柔了些。
“为什么你的桌子没被收起来?”
明明位置在最后一排。
苏成意又看了一眼自己被压迫在最底层的课桌,好可怜。
“因为我来得很早,那位小胖哥要收课桌的时候,我说可以收前排的吗,他点了头。”
好家伙,好一招移花接木。
小胖哥大概是王虎吧,被陈锦之一句话就说服了。
陈锦之说完这句话,又把藏在后面的椅子拿出来,拍了拍,示意他来坐自己侧边。
有点像幼儿园老师呼唤小朋友。
椅子是他自己的,苏成意没多犹豫就坐了下来。
眼神停留在陈锦之面前的教材上——《阅读理解得分技巧》。
这本教材也是自己给她的,可惜是语文相关,上面他没做什么笔记和标注。
大概是考虑到这是他的书,陈锦之也没在上面写什么,看上去还和新的一样。
“会紧张吗?”
苏成意原本是想趁着考试前最后聊点正经的得分技巧,开口却变成了这句话。
陈锦之纤细的手指漫不经心地从书页上划过,回答道:
“你呢,会紧张吗?”
苏成意摇摇头,想了想,又点了点头。
“嗯?这是什么意思?”
陈锦之被他的反应逗笑了。
“我自己没什么好紧张的,紧张你。”
“为什么紧张我?”
“怕伱没发挥好,会失去信心。”
毕竟和李璐说的一样,二模是最像高考的一次考试。
他有点担心陈锦之会被打击到。
陈锦之瞧着他一本正经紧张着的表情,笑着安抚道:
“没事啦,我不会失去信心的。再说,不是还有苏老师教我吗?”
“嗯,不要在意结果。就当只是做了一套真题而已。而且你是艺术生,文化成绩用不着跟普通学生一个起跑线。没必要紧张”
苏成意句句都在说不要紧张,句句却都在表明——他很紧张。
陈锦之听着他的碎碎念,忽然摘下了一边耳机,塞到他耳朵里。
“.而且又不是高考,嗯?你一直戴着耳机吗?”
苏成意的话戛然而止,愣了一秒。
长头发挡住了她的耳朵,压根看不出来她一直戴着耳机。
这样上课听歌岂不是也没人能发现了?
“嗯,一直戴着。”
陈锦之低下头把耳机线连着的手机翻出来,向他展示了一下。
“可是没有声音啊。”
苏成意短暂怀疑了一下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
“刚刚关掉了。”
“刚刚是什么时候?”
“你走进教室的时候。”
陈锦之扬起嘴角一笑,耳机里也在这时候重新传来了音乐。
“早已忘了想你的滋味是什么,
因为每分每秒都被你占据在心中”
前奏的弦乐很特别,歌手的声音很耳熟,但是没听过。
“别劝我回心转意,
这不是廉价的爱情。
看着我,对我说,真爱我。”
苏成意听得很认真。
感觉这首歌很适合陈锦之唱。
陈锦之只是想让他听听歌缓和下紧张情绪,没想到这人就连听歌的时候也是一副严肃的模样。
像是哪里请来的专业乐评人。
“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一曲终了,苏成意翻出手机准备收藏进歌单。
“你猜。”
陈锦之把耳机拿下来收回书包里。
“陈绮贞的啦。”
难怪声音听着会觉得耳熟,苏成意本来想列举几首她的歌。
但又有点记不清楚歌曲发布的时间,万一说到人家还没发布的新歌就不好了。
进考场的铃声在此刻敲响了。
“考试加油,苏老师。”
陈锦之轻轻一笑,站起身来。
不知道是音乐的功劳还是陈锦之表现得实在淡定,苏成意感觉自己的紧张情绪确实舒缓了不少。
他跟着站起身来,把特意多买的笔递给陈锦之。
“这种笔很好写,加油。”
陈锦之接过来,这支笔不知道在他手里握了多久,笔身尚有他手心的余热。
直到苏成意的背影消失在教室门口,她脸上的笑意才瞬间消失。
啊,好累。
她冰凉的指尖摩挲着温热的笔身。
——终于不用装作一点都不紧张的样子了。
安利一下这一章出现的陈绮贞的《还是会寂寞》,肥肠好听~
第114章 鼠斯拉!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次分班考的作弊事件后李璐向学校提了意见,这次的学校安排考场时把同班的人安排得非常散。
苏成意环顾四周,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
监考老师看上去也很是靠谱。
无论是考前的注意事项提醒,还是分发答题卡和试卷的时间,都很专业。
发试卷前还很细节地向考生们展示了档案袋上的封条。
拿到卷子,苏成意的第一步还是先翻到古诗文默写。
这段时间他虽然有在坚持复习,但这么多年的日积月累,远远不是这样短时间的突击复习就能解决的。
“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是根据白居易《琵琶行》中哪两句改编的?”
又是《琵琶行》,感觉出题老师很偏爱这一篇。
题目指向也很明确,苏成意提笔写下: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在《论语》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
?
读完题干苏成意大脑一片空白,只好先看下一题。
还好剩下几题都比较简单,苏成意写完之后又不死心地返过来看这道。
其实只要想起来题干里的原句就可以直接写下一句了,但《论语》他只大概扫过了一眼,实在记不起来。
不能耽误太多时间,只好选择性放弃。
开头碰了个壁之后,阅读理解的部分做下来倒是十分顺畅。
基本都是些有固定套路的问题,照着模板答就好了。
想到陈锦之今天早上看的那本书,苏成意在心里又感叹了一下她的好运气。
临时抱佛脚都能抱到点子上。
这次的作文题目只给了一个,而且还是命题作文。
难度又更小了一点。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请以拒绝平庸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