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对恋爱没有兴趣 第465节

  前面的信息都很普通,就是常见的寻人启事所提供的信息。

  但底下附上的照片却让苏成意心里一惊,一张年轻人的面孔,很普通。

  可是他见过。

  他对这张照片上的人有印象,两人绝对曾经见过,并且还有过交流。

  苏成意脚步顿住,杨柳顺着他的眼神看过去,登时感叹道:

  “哎哟哟,这么年轻的孩子,怎么失踪了?和你一样大呢,小意。

  你等一下,我拍个照发朋友圈里帮忙问问,可怜见的,他妈妈不得急疯了呀。”

  杨柳把手里的年货递给苏成意,然后就掏出手机开始拍照,编辑朋友圈。

  “各位亲朋好友,路上偶见一则令人焦心的消息,拜托大家帮忙转发一下。【拜托】【抱拳】”

  杨柳的确是个心善的人,苏成意想,一般很少有人会为了路上偶见的告示专门发朋友圈的。

  他刚刚仔细回想了半天,很可惜,只是笃定有这样一个印象,却不记得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也不记得两人说过什么话。

  无奈只好先将这件事压下来,一齐往里走。

  巷口的洗衣店大门紧闭,卷帘门上甚至结了蛛网,瞧着有几分破败。

  林桐就站在这里等他们。

  “杨阿姨,意总!”

  见面寒暄之后,照例是对于年货的一阵推拉。

  苏成意对这种场面很不感冒,提着东西往前赶了几步。

  小飞哥家的麻将馆生意很红火,隔得很远就听见热闹极了。

  店内位置不够,桌子都摆出来了,不少人围在旁边指指点点地观看,满地都是散乱的烟头和瓜子壳。

  人群中忽然出现一个格格不入的背影。

  她胸前挂着一张塑封过的照片,在桌旁向在场的每个人提出问题:

  “你见过我儿子吗?”

  有耐心的就仔细看看照片,再摇头;没耐心的则直接挥手赶人。

  尽管对方头发花白,神情憔悴到有些难以辨认,但苏成意还是很快就认出来——她是门口洗衣店的那位热心阿姨。

  他第一次来橄榄区找林桐的时候,还是她帮忙指的路。

  几乎是一瞬间苏成意的心情就变得沉重起来。

  失去亲人的短短几个月足以让人完全变了模样。

  而关于这件事,如果真是毫不知情就算了,可他偏偏又留有那样一点印象。

  尽管不知道能否提供帮助,究竟是不是有效信息,但对于失踪者家属来说,即便是一线希望也值得拼尽全力去寻找。

  这样想帮忙又帮不上的感觉实在折磨,让人觉得抓心挠肝的。

  而且对苏成意来说,这样模糊的印象比其他人来说更难捕捉,因为他甚至分不清楚这印象会不会是前生留下来的。

  后面跟上来的林桐察觉到他的目光,很快就叹了口气,解释道:

  “周阿姨家周岩前几个月忽然失踪了,报警查了几个月,还是没消息。周阿姨前些日子一直在周边城市找,前几天才回来的。说是快过年了,孩子说不定自己回来了。”

  “失踪之前,具体是什么情况?”

  苏成意想了想,问道。

  “周岩挺懂事的,他在附近职高念书,一有空就出去找兼职补贴家用。九月份的时候,听说是被一个认识几个月的熟人介绍去干活,大概三四天,能挣不少。周阿姨不同意,说怕有危险。周岩为了赚钱,最后还是偷偷跑去了。这一去,就没回来。”

  “那个熟人联系上了吗?”

  苏成意问了一个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的问题。

  “难办的就在这里了。”

  林桐叹了口气。

  “周岩说人家是道上的人,身份不方便透露,从来没给周阿姨讲过。”

  “.”

  事情听起来似乎不难猜测。

  苏成意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许多年轻人被诈骗团伙骗去海外的事件。

  但林桐却摇了摇头,说道:

  “意总,周岩在去年九月份的时候,还是未成年,连身份证都没办,也没有护照的。而且如果是准备偷渡出境的话,他也不会跟周阿姨说只用三四天。”

  这样的话,或许是个不算好消息的好消息。

  苏成意皱着眉头沉思,可是自己究竟是在哪儿见过他呢?

  感谢书友power君,唯一神主教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投票支持!

第318章 线索是对于勇者的奖赏

  起了这样的困惑,一时半会儿就是很难消除掉的。

  苏成意坐在饭桌上的时候,还在努力思考,筷子在白饭里搁了半晌都没动。

  杨柳方才虽然也觉得揪心,但她到底也是中年人,感慨之后也就过了。

  但苏成意的性格使然,他一遇到什么事情,不管和自己有没有关系,总是想插手一下。

  从重生之后开始,这好像就成了他身上的某种使命。

  对于毫无头绪难如登天的突发事件,袖手旁观当然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然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似乎还是要更酷一点。

  林知婉很快就看出来苏成意的心不在焉,敏锐如她,当然很快就猜到了原因。

  但她不会说话,连开口安慰两句都做不到。

  良久,也只是把那块专门预留出来的鸡翅中夹到了苏成意的碗里。

  苏成意反应过来,道了句谢。

  林知婉的手艺一向很好,再加上走地鸡肉质顺滑不柴,非常好吃。

  像杨柳这样对食物的味道和原材料都无比挑剔的人,也很轻易地就折服了,连连夸赞。

  林知婉被她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她吃得也不多,放下筷子之后,讪讪地站起身来做其他的事情。

  苏成意这才发现旁边还预留了一份饭菜。白色的瓷碗特地放到了炉边保温,林知婉端起来的时候,小心地用了毛巾隔热。

  他心念一动,随后就看到林知婉掀起门口的帘子,对着门外招了招手。

  周阿姨正坐在对面的台阶上休息,脸色灰白疲乏,半晌才撑起身子走了过来。

  林知婉努力勾起一个宽慰的笑容。

  没出这种意外之前,周阿姨是个非常热情的人。

  当时她带着林桐初来乍到,年纪也小,什么都不懂,阿姨给了他们两姐弟很多帮助。

  现在对方碰到这种事情,她是打心眼里想帮帮忙,可是她说不出话来,连到处问问都做不到,几乎帮不上什么忙。

  林桐还能帮忙编辑和打印寻人启事,小飞哥可以默认允许她在这附近人流往来最多的麻将馆里询问消息,可是自己能做的就只有多做一份饭请她来吃。

  林知婉和苏成意此时的心情其实颇为类似,都是那种想帮忙又无从帮起的无力感。

  “您方便再说说周岩的信息吗?”

  知道家属此时无心寒暄,苏成意直接开门见山问了。

  周阿姨握着筷子的手颤抖了几下,又轻轻放在桌边。

  现在这种情况,只要有人愿意帮忙就自然是很好的。更何况,几个月过去,大家起初的那点同情心早就消磨得差不多了,就不提愿不愿意帮忙了,还愿意听她说话的都已很少。

  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要过,她也不想打扰其他人,可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岩岩是九月十二号开始联系不上的,十号的时候,他跟我说有个活儿,要去大约三四天不能回家,前后加起来能拿到三千块钱。我一开始不同意,因为时间太久了有点担心。”

  这些话周阿姨大概在警方调查人员以及左邻右舍面前说过无数次了,所以说话的时候眼神空洞,语气也麻木,很是机械。

  苏成意听着,出声问道:

  “三千块钱?”

  这是个不符合当代主流水平的薪酬。

  周阿姨叹了口气,解释道:

  “岩岩说认识了个道上的大哥,有赚钱的门路。之前他也去过几次,都没出什么事,也是真的赚到钱了。”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苏成意想,侥幸心理实在害人。

  高风险高收益的“赚钱门路”,绝对是违法或者是在法律边缘反复横跳的,无论哪种,翻车之后都是万劫不复。

  “这次因为时间太久,我不想让他去。他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结果半夜又悄悄溜去了。

  第一天还能发个短信报平安,第二天开始,就联系不上了。”

  十一号还能报平安的话,那基本可以确认是九月十二号出的事情。

  苏成意暗自记下了这个日期。

  “我又等了一天,十三号一早去报了警。调监控发现他凌晨上了一辆面包车,车牌号都是假的,人就这么不见了。”

  于是所有的线索就这样中断了,周阿姨说到这里,情绪终于又一次崩溃。

  “是我对不起岩岩,我早就知道不该让他去赚钱,他是为了补贴家用才这么努力的,都怪我,都怪我”

  她再说下去,杨柳就该跟她抱头痛哭了。

  小小的房间里气氛压抑而沉重。

  苏成意低头看了一眼腕表,还有五分钟到整点,他看着指针嘀嗒前进,决定将这五分钟留给她自怨自艾。

  情绪发泄是有必要的,否则自责和惭愧会活生生把人逼疯。

  而且大多数人恐怕已经不会给她这样的机会了。

  祥林嫂的故事一直以来都在发生,而故事里的看客也始终常在。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单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

  好在现在时代变了,周阿姨身边的人,大都是充满善意的。

  苏成意看着指针晃到整点,便抬起眼睛。

  杨柳感同身受地握着周阿姨的手劝慰着,说些“吉人自有天相”一类的话;林桐背对着几人,沉默地收拾着碗筷;林知婉站在一旁,眼圈泛红。

  “阿姨,我会帮你留意。”

  苏成意忽然开口道。

首节 上一节 465/10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