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众席走向娱乐圈 第341节

  因为上了高中他住校,不会想着自己放学又要回到孤儿院,到了大学就再也没有过家长会。

  人生糟糕的事太多了,你要是想躲,是永远躲不过来的!

  终于,半个小时候车子到了!

  “师傅,前面的小卖部停一下!”

  当他下车后居然有一种失控错乱的感觉,这里依稀可以看到前世的影子,但建筑却是相差太多,反倒是和他这一世的记忆里差不太多。

  看着大巴车渐渐的消失在他的视线内,许阳紧了紧背包,撑起了雨伞,开始往家的方向走去。

  此时时间仿佛倒退到他上初中的那会,放学后他背着书包独自往回走,只不过他当初没有雨伞,要不是顶着雨回来,要不是等雨停了再回来。

  家乡的路变了很多,从以前的泥土地变成了现在的柏油路,周围的绿化到是没有变多少,那是那样的山清水秀。

  路过一条小河,发现上面不知道什么时候修建了一座石桥,他依稀记得当初他们都是踩着石头过河的。

  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可能是现在下着小雨,周围也只有雨水打在伞面和落在两旁杨树叶上沙沙的声音。

  很幽静,仿佛整个世界就剩下他自己一般。

  终于徒步走了二十多分钟的时候他看到了一所荒废的孤儿院,年久失修的大门已经锈迹斑斑,很显然这里已经没有人居住了。

  他们那批应该是这里最后的孤儿了,也许现在依然有,但应该挪到市里了吧!

  走进这破旧的院子,看着眼前熟悉的景色,这里似乎一点都没变。

  那熟悉的水井,现在依然能压出水来,还有那院子里的石墩,院长总喜欢坐在上面喝茶。

  喜欢七月快结束的时候,夏天傍晚七点钟天空的深蓝色,年幼时喜欢坐在台阶上等待太阳的西沉,看着弟弟妹妹在跳着皮筋,等院长从门口出来叫大家吃饭。

  卡通片总会如约而至,那时候他觉得时间可以是很慢的东西,那时他还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夏天有温柔的风和浪漫的黄昏,有喧闹的午夜大街,也有嬉笑怒骂的人群,夏天见证了人们的分离和眼泪,也属于重逢和相聚。

  他在夏季和一些人说再见,又在夏季和一些人说你好。

  一转眼,他的生命中已经经过了无数人,儿时的玩伴还有老院长仿佛就在眼前,但他不敢伸手去触碰,因为他知道,一旦伸手这些东西就会消散。

  直到现在他依然记得当初他考上高中时,老院长拿出一本孤儿证递给他并说道:

  “你以后就是大人了!”

  “你要学会不动声色,不准情绪化,不要偷偷的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要听话!”

  “不是所有的鱼都要生活在海里,你要为自己闯出一片天!”

  随即他慢慢的从口袋里拿出了当初老院长交给他的那张孤儿证,只是一张纸,上面印上了公章,看着这张发黄的证件许阳不禁感慨万分。

  其实每一个人都很孤独,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

  许阳扪心自问,或许他的心包有一层硬壳,能破壳而入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所以他才不会对任何人一往情深。

  孤独一人也没关系,只要能发自内心地去爱着一个人,人生就会有救,哪怕不能和她生活在一起。

  直到现在他才明白,柳宗元的那首《江雪》居然是一首藏头诗。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要记得那些黑暗中默默抱紧自己的人,逗我笑的人,陪我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我的人,陪我哭过的人,在医院陪我的人,总是以我为重的人,带着我四处游荡的人,说想念我的人。

  是这些人组成了他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是他远离阴霾,是这些温暖使他成为善良的人。

  小雨依旧,此时的他站在这个破旧的院子里成为了一道萧瑟的风景,他很幸运,很幸运认识了这么多人,也幸运能够在那个不幸的年纪来到这个充满欢乐的地方。

  只听许阳轻声呢喃道:

  “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感谢自己小的时候还能有这样一个避风港。

  看着手里的孤儿证他又接着说道:

  “就当我今天才离开这里吧,愿一切都来得及!”

  ......

第568章 大山里的人从不缺野味!

  不知道什么时候,周围下的小雨已经停了,一道阳光从乌云的裂缝中直射而下照耀在不远处的山头上。

  顿时,就像有人用刀子在包裹自己的那层硬壳上开了一道口子,一下子世界就明亮了许多。

  以前这里是他的一个念想,突然自己回来一趟感觉内心得到了满足。

  风停雨静,那束阳光刚好照射在他从小玩到大的山头,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样。

  收起伞,许阳大步向前朝着不远处的矮山上走去,幸好今天是小雨,山上的路也不泥泞,很轻松的就让他爬到了山顶。

  草丛上的雨水还没有挥发干净,空气显得格外的清新。

  站在山顶的一块巨大岩石上,一阵阵微风拂过却一点也不感觉冷,夏季的风就是如此的温柔。

  眼前的村庄在他面前一览无余,有的人家的烟筒正在冒着炊烟,一切仿佛都是小时候的模样,唯一不同的是自己身边再也有没有那些儿时的玩伴。

  雨后的村庄显得静悄悄的,宁静且祥和,虽然这里很贫穷,没有大城市那样繁华,但这里慢悠悠的生活节奏也没有被外界所影响。

  “咔嚓!”

  许阳抬起相机就按下了快门,希望这份美好不止是被定格在照片里,但愿它能一直存在,一直一直!

  乌云退去,阳光又重新回到了大地,村庄又重新的沐浴在阳光之中,似乎...整个村子又热闹起来了。

  此时正值中午,因为刚下过雨的缘故,尽管现在是夏季但依旧不炙热。

  随后许阳又在山上拍了几张照片,刚想下山突然又想到了什么,随即嘴角微微上扬,顺着他脚下的岩石往下走,果然在不远处看见了一个小小的水洼!

  水洼是岩石常年滴水形成的,里面的水也上从上面的岩石缝隙中慢慢流出来的,水很清,也很甜。

  记得小时候他们这群熊孩子到山上玩的时候总会来这里找水喝。

  以前是有人带着他,后来比他大的人走了,就轮到他带着弟弟妹妹们来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他们快乐的源泉。

  哪怕是炎热的夏季,这里的水依然清凉。

  为其拍上一张照片,许阳直接用手舀起一捧清水一口气就喝光!

  “啊~~~舒服!”

  这里的水不用考虑干不干净,因为山上的水和他们地下水井里的水几乎一样甚至还要更好。

  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小水洼,许阳转身朝山下走去。

  到了山脚下的土路上,突然他发现了一个带着头巾拿着刀的人向他走来,这不禁让他有些疑惑,毕竟已经过了上山挖婆婆丁的季节了啊!

  走进一看,原来是同村的李大娘,虽然许阳前世的记忆里没有她的存在,但是这一世的记忆却能想起来,毕竟小时候没少给自己饭吃!

  “李大娘!”许阳轻轻的叫了一声。

  被叫住的女人有些疑惑随即就盯着他看。

  “你是?小阳子?”

  “是我大娘!”

  虽然他离开这座城市已经有七年了,但当初的模样大致已经定型,哪怕后来有变化,也大多是气质上的,仔细一看依旧能看出他当年的模样。

  “呦,小阳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李大娘略有些欣喜的问道。

  许阳:“今天早上刚到家,回来看看!”

  “那可不,你有好几年没回来了吧!”

  “嗯,七年了!”

  李大娘:“你没怎么变啊,还是那么俊,当初那个院子里顶你模样长的最好了,怎么样,结婚了吗,老婆一起回来吗?”

  显然李大娘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外面已经混成明星的事,不过这样也好,最起码他在这里待着舒服。

  “结婚了,老婆工作单位比较忙,我这次自己回来看看,等下次我带她一起回来!”许阳笑着说道。

  “哎呦,真好,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这么有福气,哈哈!”

  随后许阳有向对方询问了一下这么多年的变化,比如孤儿院是哪年荒废的,院长去哪里了,还孤儿院里其他的孩子都去哪了。

  而得到的结果虽不全面,但也足够让他欣慰的了。

  孤儿院在他上大学那年就荒废了,原因是因为政府的救济,本就没有剩下的几个孩子也被接到市里孤儿院得到了相关的保障。

  而老院长因为年纪大了,加上孤儿院已经没有了,所以就被自己的孩子接走享福去了。

  没错,老院长其实是有儿女的,他在孤儿院那些年也见过不少次,其实他的儿女早就想接他走,但他放心不下这里的孩子,直到孤儿院没了之后他也就没了念想。

  许阳可以想象当时他送走那些最后的孩子,还有他独自离开这个院子时的样子。

  一定很孤独,毕竟这里的孩子其实就像他的儿女一样,看着自己的孩子一个个离开,是谁心里也不会是滋味。

  而且还要离开这个自己生活一辈子的地方,老人家当时肯定特别难受吧!

  好在他那一双儿女都是有孝心的人,没有出现不管老人的情况,这样他也就放心了不少。

  而且还有一个消息就是和他同在一家孤儿院的弟弟妹妹,有一对已经结婚了,现在两人就在他们这里的中学门口开了家小商店,日子过的也还算不错!

  “那行,大娘您先忙,我就先走了!”许阳告辞道。

  李大娘:“着什么急啊,还没吃饭吧,走,大娘回家给你做饭去,今天来大娘家吃!”

  “你大爷前几天还念叨你们呢!”

  听到这话,不知怎么了,许阳心里居然感到了久违的温馨。

  在这里所有人都把他当家人,所有人也不会在意他在外面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而只关心他在外面的这些年过的好不好,有没有结婚!

  很质朴的人,用着最简单的方式关心着你,没有什么虚伪和客套。

  “不了大娘,我准备先去看看强子和小南,看看他们两个怎么样了,等有空我一定去大娘家吃饭!”许阳笑着说道。

  “那行,既然这样大娘就不留你了,等你下次回来把媳妇也带回来,最好还能带个小的!”

  “行,下次我带她们一起!”

  随即李大娘继续朝山里走去,婆婆丁这个季节没有了,但现在正是起蘑菇的时候,毕竟大山里的人从不缺野味!

  ......

第569章 儿子,叫爸爸!

  推掉李大娘的邀请,许阳慢慢的向村里走去。

  中学和小学离他们这里都不远,毕竟当初孤儿院选址的时候院长就考虑过这方面的因素。

  像他们这代人,七岁上小学的时候都是自己去的,他们还好,学校离得近,许多离这里七八里地路程的村庄,孩子也是自己上学。

首节 上一节 341/5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