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平日里受陛下宠幸,嚣张的很,如今就像被去了尾巴的狗一样,摇都摇不起来了。
陛下仁慈,给他一次机会他自然是不敢懈怠的。
炸炉了……
嬴政了然。
“告诉他,现在知道这种配方的情况下都还弄不出来,他应该知道后果的。”
嬴政迫切的想要火药。
那种武器,虽然做出来的威力可能没有天幕之中的那么大,不过没关系,即便是威力极小,但那种武器也是划时代的。
只要有了它,那些匈奴的骑兵算什么?到时候大秦帝国就算真正做到统一领土,又岂是难事。
后世的人都能做到,为什么他不行?
百越,匈奴,还有周边的那些小国家……
想到百越那个地方,几乎都是毒障,且那些山林里面又有很多毒虫蛇蚁,山峰峻险,易守难攻。
几次派兵攻打都无疾而返,如果有了火药的话,那岂不是事半功倍?
……
刘彻也紧急的开始从民间召集方士,势必要尽快的拿下匈奴 。
不过,也不能全把这个重任压在火药的身上。
他明白,如果大汉的士兵不行的话,就算有再厉害的武器,国家也强盛不了多久,所以,自然他也更注重个人的打仗能力。
卫青看着简陋的屋子,沉思了好一阵,才下定决心。
击退匈奴,守护国土,也一直以来是他的愿望。
他以前只是公主府之中的一个小小马奴,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
可如今,自家姐姐入了宫,他相信离自己实现愿望的时候不远了。
只要能面见陛下,这个抱负就一定能实现。
他不确定到时候陛下会不会相信,不过没关系,只要给他这个机会,他一定会拿出成绩来,让陛下相信。
小小的霍去病刚睡醒,旁边没有自家舅舅的身影,心中一慌,连忙下床,鞋都没有来得及穿就跑了出去。
看到站在门外的舅舅,他松了一口气。
“舅舅,你在看什么?”
霍去病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什么都没有啊!
霍去病疑惑的挠了挠头,本就睡得凌乱的头发,此时被他这么一挠像鸡窝头一般。
卫青回过神来,看着他这个如枯草一般的头发,有些无奈的笑了笑,伸手给他理顺。
“没什么,舅舅在想匈奴的事情。”
霍去病点了点头,提到匈奴两个字,霍去病也是一脸的气愤。
小小的拳头握得紧紧的。
“舅舅,等我长大了,我和舅舅一起去打匈奴吧,一定打的他们屁滚尿流,再不敢侵犯我们大汉。”
说完,似乎是害怕卫青不相信他能做到,还坚定的看着他狠狠的点了点头。
第108章 该怎么改革?
看着小小的霍去病都有如此雄心壮志,卫青倒是没有打击他。
小孩子嘛,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就实现了呢。
卫青抱着这个有些在他看来不可思议的想法,拍着他的小肩膀,鼓励道:“你有这个愿望,还真厉害,舅舅等着。”
……
大宋。
在赵匡胤知道赵光义以后会当皇帝之后,已经极为快速的下令铲除他的党羽。
不过,目前这些人倒并没有什么异心,但即便是这样,赵匡胤也没有打算放过他们。
只是如今他们什么错事都没有做,倒是有些难办。
这么多人,如果都要罚的话,恐怕是难以服众,会引起大乱。
赵匡胤想来想去,也只是把他们的权利都收回来了。
不过他还是不放心,派人围住了赵光义的府邸,要保证他的一举一动皆在自己的监视之下。
赵匡胤到如今只有四个儿子。
大儿子赵德秀早邀。
如今存活的就只有三个儿子,且其中三儿子赵德林也体弱多病,一看就是个危险的。
所以赵匡胤虽然比较厚待他,却从没有对他有过什么期望,他能一直健健康康的活着,就是自己对他最大的期盼。
如今,赵匡胤最看好的是次子赵德昭和四子赵德芳。
赵匡胤自动忽略了三儿子,眼神复杂的看向次子和四子。
“你们都看到天幕说的了,说说,你们有什么想法?”
赵匡胤沉着一张脸,让几个人都看不懂他的想法。
至于他们父皇说的天幕之事,他们自然也看到了。
对于这在父皇之后,皇叔抢了他们家的皇位,这个事情,如今父王已做出了处罚,他们自然也不再多说什么。
毕竟总不能让父皇赶尽杀绝吧!
就算他们说了,父皇肯定也不会愿意的。
若是父皇真的能狠下心来的话,皇叔如今就不会只是庶人了。
赵德英向前一步:“既然天幕都说了,大宋是因为重文轻武才会落到最后那个地步,那么我们现在是否要提拔些武将?或者不要给文臣这么大的权利。”
赵匡胤没有说话,只是面无表情的看了他一眼,让人看不出来他心底的真实想法。
“父皇,儿臣认为四弟说的没有错,若我们再这样下去,没有任何改变的话,恐怕历史还是会重演。”
赵德昭自然也是赞同四弟说的话的。
只是,父皇好像有些忌惮那些武将呀!
要他说,这武将其实父皇也不用那么忌惮的。
如今天下初定,就算他们要学父皇起兵谋反也不占大义,所以,主动权还是握在父皇的手中的。
赵匡胤自然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对于这两个儿子的提议,他也没办法。
如今走到这一步,已经不再是重不重视武将的问题了。
若这个政策再不改革,就怕,连百姓们也会有乱子。
没有任何百姓在看到,明明都知道是什么后果,当权者却不做任何改变,他们会无动于衷。
毕竟,那后面的靖康之战实在是太过惨烈耻辱。
仅仅只是听着天幕里的三言两语都是如此模样,更何况在当时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如今无人得知。
但是不用想也知道,只会比记录在史册上的更惨烈,更耻辱。
只是,他知道是一回事儿,如今这个模样想要改变,却有些无从下手。
赵匡胤觉得自己还得再想想,到底有什么样的两全其美的办法。
“你们回去吧,再好好的想想,朕也要好好的想一想……”
三个皇子看着自家父皇这副迟疑的模样,面面相觑,最后恭敬的退了出去。
殿里面只剩下赵匡胤自己一个人。
他目光沉沉的看向上方的那张龙椅,眉头紧皱,在思考着怎么样改革这个大问题。
重文轻武这个现象,其实如今在朝堂是没有那么严重的。
毕竟他自己也是武将出身,他的心里可没有任何重文轻武的思想,可能也是因为他自己也是武将出身,所以在他的心中其实是更偏向武将的。
当初之所以收回武将的兵权,也只是因为有了自己这个先例,所以也怕别人效仿。
可他没有想到,就因为这一个举动,导致后来慢慢的变成了重文去了。
连这偌大的朝堂都成了那群儒生们的一言堂,后面的皇帝却还不知道改革,当真是堕落了自己这个祖宗的姓。
可是改的话,到底要怎么改?
要怎样才能既让朝堂上文武参半,也不让那群武将掌控过大的权力呢?
真是难办呀!
赵匡胤想去想来,还暂时想不到一个好的办法,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一步一步上去,抚摸着手下的这把龙椅。
这权利没有得到的时候,妄想着。
得到了,却又觉得像一个重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头上,轻不得,重不得。
轻了撑不起,重了却又怕它跌下砸到自己。
“权利啊,当真是一把双刃剑!”
用不好,不只会伤到别人,连自己也会受伤……
……
大清。
多尔衮和多泽看着眼前这一群汉人,都觉得有些棘手。
原本在他们在没有看天幕之前,以他们的想法自然是屠杀殆尽的,毕竟他们又不是自己的臣民,何必不忍心。
可如今看了天幕倒是有些左右为难。
都杀了吧,又会在历史上留下骂名,到后世之后又会说他们爱新觉罗家的不是。
可不杀吧,这群害人又太过顽固。
守着他们那个腐败的朱氏王庭,连投降都不愿意做,硬是说什么“宁愿战死,也不跪亡。”
多尔衮也不明白他们到底在执着什么?
就算归顺了他们,以后这个国家还不是会回归汉人的手中,真是一点都不懂得变通。
他们大清最后以那样屈辱的方式亡了他都没有说什么……
多尔衮看着眼前的老弱病残,一副明明怕的要死,却梗着脖子的样子摇了摇头。
“你们的祖先不是有一句话说的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