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366节

  说着,她伸出手,将一枚亮闪闪的小U盘放在桌上。

  “学吧,内容不多,学会了自己设计。不要插自己私人电脑上,有风险,用实验室的电脑,U盘别带出实验室。”

  宋河大喜,抓过U盘起身,“明白!谢谢老师!”

  ……

  实验室。

  U盘插入电脑,宋河握着鼠标,点击里面的文件夹。

  他马上发现……老师骗了他!

  老师说“内容不多”,但文件夹里的东西多到爆!

  都是相老师团队的内部资料,关于微生物机器人的制造工艺和实验室数据,粗略翻了翻,恐怕两三百万字是有的,还穿插了几千张图片,数不胜数的图表,绝对的皇皇巨著!

  宋河往嘴里塞了一把胶囊,苦笑着从头学习。

  学着学着,他进入状态,暗暗惊叹于内容的先进!

  昨夜他在网上搜了一些细菌级机器人的论文资料,压根没多少能看的内容。

  全世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都很原始,甚至比神经肽还冷门,一来这东西的历史不长,河里尚无放好的石头给后人摸,二来确实过于高精尖了,高精尖即烧钱,普通的穷酸团队连摸一下的钱都没有!

  但相老师团队竟然孤军深入,已经走了很远,在这方面做了规模庞大的研究,最早的研究甚至是四五年前的,提前布局的深度简直不敢想象!

  “还说我藏一手,老师你这都藏了几百手了!”宋河忍不住吐槽。

  他沉浸在知识中,贪婪地学习。

  仿生微型机器人、支架式微型机器人……

  表面行走机器人、生物杂交机器人……

  磁控微型机器人、光控微型机器人……

  【检测到生物进步,由大师12级升至大师13级!】

  低雷诺系数流体、螺旋推进、行波运动……

  平面梯度磁场、纳米线、磁性纳米粒子……

  双峰、微型轮、纳米棒、哑铃……

  【检测到生物进步,由大师13级升至大师14级!】

  宋河如痴如醉,整个人注意力完全被微型机器人的内容吸进去了,比网瘾少年还投入,甚至没察觉到老师上午悄悄来了几次,站在他身后一言不发地看了片刻,就神色满意地离去。

  一口气学到下午一点,还没学完,胃肠饿的乱叫。

  宋河把U盘拔了,锁在抽屉里,匆匆离开实验室,往食堂的方向赶。

  路过篮球场,一大群人正在场外围观,不时发出欢呼,以女生居多,气氛相当热闹。

  宋河好奇地扭头瞥了一眼,恰好和一张熟悉的脸对上。

第512章 越来越麻烦了

  奚雁凡站在树底下,一扭脸看见远处的宋河,高兴地招手。

  “这是在干啥?”宋河挤过人群走过来,好奇地问。

  “你看正在投篮那个帅哥!场上最帅的那个!”奚雁凡伸手往篮球场里指,“认识吗?”

  宋河狐疑地望去,球场边缘拉着“火箭院-数院友谊篮球赛”的红色横幅,一群穿球衣的男生正奔跑打球。

  其中一个火箭院红球衣的男生确实帅,酷似尊龙。

  “不是吧?”宋河吃惊,“你们一堆人围过来就为了看帅哥?俗!”

  “大俗即大雅!”奚雁凡理直气壮,“有泳装美女打沙滩排球,你去不去看?”

  “去!”宋河光速点头。

  “看帅哥只是一部分,其实主要是来八卦。”奚雁凡兴致勃勃地解释,“最帅的那个叫谢元勋,听说过吧?火箭院的绝世天才,据说智商超过二百,搞出来一种很牛的发动机,马上要被选为校级优秀学生了!”

  “校级优秀学生是什么人?全校第一啊!谁不想来看看全校第一长啥样?”奚雁凡说,“本来大家是顺路来看一眼,结果发现第一名居然很帅,就留下来喊加油了!”

  说话间,谢元勋又进了一球,场外顿时响起一片女生花痴的尖叫声,果然是个看脸的世界。

  宋河看了几秒,忽然说,“校级优秀学生,未必是谢元勋的。”

  “那还能是谁的?”奚雁凡一怔,“传闻说肯定是他,内定了。”

  宋河笑了笑,没说什么,转身要走。

  “诶副社长!”奚雁凡忽然想到什么,“过几个星期,会轮到咱们脑院参加篮球友谊赛,你要不要上场?你颜值和谢元勋五五开,名气也不小,上场给咱们脑院撑撑门面,肯定也有不少人给你喊加油!”

  “我?”宋河愣了愣,“我不会打球啊!”

  “学啊!”

  “哪有那个闲工夫?”他笑着摆摆手,没往心里去。

  ……

  次日清晨。

  宋河坐在实验室电脑前,猛地伸了个懒腰,浑身骨骼发出一阵噼啪轻响。

  老师给的U盘资料,终于看完了!

  脑壳胀得快要裂开,一口气往脑子里塞了太多知识,铁人也该累了。

  宋河喝了口水缓缓,又握上鼠标,点开U盘文件夹里的一个无名程序。

  无名程序界面简陋,很可能是相老师团队自主开发的,用于绘制微型机器人的图纸,上面浩浩荡荡排列了数百种零部件和材质,可以任意修改尺寸进行拼接。

  宋河握着鼠标蓄势待发。

  蓄势了很久,没发出去,手指僵硬不动,眉头反而越皱越紧。

  他不是没灵感,而是灵感太多了!

  大堆大堆的方案在脑海中飞舞,千奇百怪的构造不断生成,答案太多和没有答案一样难受,压根不知道哪一个最好!

  “别空想,先设计一个方案,针对缺陷位置修改。”相老师突然出现,站到宋河身边。

  宋河豁然开朗,对啊,直接用脑子空想太耗神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了再说!自然界就是这么干的,先随便演化一些生物出来,再一点点进化调整,天底下所有物种都是大自然马马虎虎凑合出来的产物。

  鼠标动了,他迅捷地挑选零件,构建第一个方案。

  屏幕上,微型机器人疾速成形,像按了快进键的施工现场,鼠标键盘响动声连成一片,相晓桐不由得扭头,目光略微吃惊地打量了一下身旁的学生,显然,初学者的操作速度如此之快,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短短几分钟,第一个微型机器人图纸绘制完毕!

  “看上去不错,说说思路。”相晓桐道。

  “直径两微米的自组装顺磁粒子,整合进2D胶体晶体里,在旋转磁场下独立运动。”宋河抬手戳着屏幕讲解,“多孔基质支架,可以把药物颗粒培养在支架内,促进细胞粘附……”

  “为什么用六面体支架?”相晓桐打断他。

  “随便选的,您U盘的案例里六面体支架最多嘛,我想技术应该是成熟的。”

  “这个做备选,我觉得可以改圆柱支架。”相晓桐胳膊肘放在桌上,一手托腮思考,“你应该看过那张扫描电镜图像,圆柱、六面体、螺旋和球形支架的行进对比,有印象吗?”

  宋河脑子里啪地弹出一张图,恍然大悟,“没错!六面体支架更适用于体外微流控通道,做靶向软骨再生常用,但视神经的位置更适合用螺旋或者圆柱!”

  “材质也有待商榷。”相晓桐道,“可以加一层超顺磁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涂敷到支架上。”

  “您的意思是,最后释放药物时用交变磁场诱导释放?”宋河脑子转的飞快。

  “你的打算呢?”

  “用交变磁场倒也可以,但治疗流程很麻烦啊,而且磁电触发之后机器人的存活性也是个难点。”宋河说,“我想用声控。”

  “超声波?”相晓桐问。

  “对,用超声波场引起声泡振荡,产生朝向微流气泡,把微型机器人携带的药物给震出去!实际治疗的过程中有一个小的超声波仪器就可以了,不需要组织穿刺,也不要长时间戴什么设备,病人很轻松。”

  “可以试试,但实际治疗的时候,超声波的可靠性很差,据我所知还没有很成熟的机器。”相晓桐想了想,“如果你不喜欢电磁式和声波式,也可以考虑化学式嘛!”

  “我想过来着,化学式就是靠视觉中枢和视神经附近的特殊化学环境,来诱导微型机器人释放药物吧?”宋河一脸为难,“但什么材料能做到呢?”

  “这你就不用操心了,你把放药位置的化学环境具体数值测出来,具体用什么材料让我团队里的化学家去找。”相晓桐微笑,“路数有很多,比如pH,之前我们试过pH相应壳聚糖的水凝胶纳米管。”

  “但这种材料进了人体之后,会引发很强烈的免疫反应吧?”宋河感觉头大,“微型机器人一放进去,被免疫细胞当成入侵者,嘎嘎一顿乱杀,最后什么药也送不到啊!”

  “所以你下一步的工作有了。”相晓桐拍拍他肩膀,“找一种免疫抑制药,让你的微型机器人持有通行证,能顺利进入人体深处,而不会被友军炮火炸死!”

  宋河苦瓜脸,“越来越麻烦了!”

  “过程越辛苦,回报越丰厚!”相晓桐笑道,“盲人复明的技术,你会被载入史册的!”

第513章 院级优秀学生!

  宋河焦头烂额,从早到晚闷在实验室干活,一边设计其他的细菌级机器人,一边寻找合适的免疫抑制剂。

  恰好他的实验团队旅行归来,便被老大远程遥控着开始干活。

  每天一大早,宋河把需要验证的免疫抑制剂名单,发送到若羌基地实验室。

  团队成员们便申请来一批猴子小鼠,先打药,再用微米级的金属颗粒和工程菌注入到视神经里,模拟细菌级机器人进入体内的过程,观察不同免疫抑制剂的效果。

  这份工作一天两天必然干不完,能预料到又有不少猴子和小白鼠要生灵涂炭,深重杀业已经造下,宋河只能祈祷尽快把免疫抑制剂做出来,让英勇无畏的实验动物们含笑九泉。

  时间一晃,又到了周例会。

  前几次周例会,每次的画风都是龙争虎斗。

  但这次周例会,却完全死气沉沉!

  胡啸天的脑组织计算器被老师批的一文不值,他干脆利索地放弃了,摸索新的研究方向,没摸出来,本周进度为零,他直接没带培养罐进行展示,委屈巴巴地向老师道歉。

  黄琦琴又展示了一次人造大脑听声辩位的绝活,居然又当众翻车了,这位人高马大的方脸姑娘心态崩了,险些当众掉眼泪,委屈地说明明昨天这颗人造大脑还很乖来着,不明白为何总是关键时刻掉链子?

  黎正业爆了个超级大冷门,他辛辛苦苦养出的脑子居然死了,无妄之灾的横死,因操作不慎感染了杂菌,他动用抗生素抢救,但没救过来,于是他也没带培养罐进行展示,两手空空地不停道歉。

  宋河的人造大脑几乎还是老样子,但身为一只老狐狸,他有存货,轻而易举夺得周例会冠军,被确定为脑院今年优秀学生的最终人选!

  至此,一个多月的竞争尘埃落定!

  对于这一结果,同学们心服口服,甚至没怎么刷出嫉妒的怨念,毕竟扪心自问,宋河做出的成果的确够先进,不是他们糊弄出的成果能比的。一想到先前还私底下嘲讽过宋河的进度,大家只会满面通红。

  例会结束后,宋河继续向着人造视觉冲锋!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除了远在若羌基地的老战友,相老师也带队加入。

  相老师的团队也在千里之外,她在宋河实验室拿到了细菌级机器人的设计方案,便远程遥控团队赶工制作。

  师徒二人从早到晚待在实验室里,白天各忙各的,几乎一整天不说话,到了晚上却总会进行长时间的学术讨论。

  以前,宋河在实验室和别人讨论问题,无论是面对老师学长也好,面对同学部下也罢,基本上都是他占理,能迅速用扎实的理论基础打崩对方的信心,将实验室的控制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但现在情况完全颠倒,相晓桐无论知识面还是实战经验都碾压他,她甚至不直接反驳学生的观点,而是会用诱导性提问,一步步把宋河引入自己挖的坑里去,最终引起他长时间的沉默。

首节 上一节 366/1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