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1180节

  相晓桐吃着饭,扭头一看立马喷了。

  宋河也看傻了,连忙开口,“不要抢!各位媒体朋友请不要抢!机会很多!”

  场上一片哗然和笑声,现场观众们也没料到一直安安静静的媒体们如此拼命,毫无铺垫直接就殴打起来,场面抽象的像AI胡乱生成的视频。

  终于,一个眼镜打歪的女记者高举乒乓球,宣告胜利!

  挤成一团的媒体人们倒也没什么怨气,殴打没继续下去,胜者已然决出,大家便一声不吭地各回各自位置,收拾撞倒的摄像机。

  旁边的白老师立马把话筒递上去。

  “谢谢!我是瀛岛电视台的记者!”

  “我想询问的是,之前月球三角地爆发了矿道争夺事件,在东瀛已经明确公布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矿道区域,星际能源公司的多名白老师矿工强行突入,并将十余名东瀛航天员打成重伤,最严重的两名伤员脑脊液大量流出,险些丧命,这是不是一种入侵?”

  “为什么贵公司开发的机器人会不遵守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为什么会攻击人类?事后面对广泛的舆论谴责,星际能源公司却仅仅只是发了一条简单的帖子表示遗憾,而宋河先生和相晓桐女士,为何自始至终并未对机器人入侵事件道歉?”女记者语速飞快。

  现场气氛顿时有些凝滞,大家没想到上来第一条问题就这么尖锐。

  宋河没说话,先指了指站在一旁负责递话筒的白老师,白老师立马心领神会,先收走了女记者的话筒。

  “你的问题太多了,每个人只有一个问题,所以收你话筒。”宋河说,“这个问题之前一些场合我已经谈过了,既然你们还在关注,我再解释一下。”

  “出现冲突,我暂时也只能表示遗憾,因为我并不特别清楚具体情况,只了解大概。”

  “我的工作重心在实验室,公司我不怎么管,具体的月球开矿方案也不是我拟定的,因为我公司的规模太大了,如果什么事情我都亲自做,最后会没有一点时间用来研发新技术。这种冲突是我不希望看到的,我在公司内部也已经严厉批评了相关负责人。”

  “事后下属给我交上来的报告,分成两个部分,原因和处理结果。”

  “原因是什么呢?在月球服役的白老师技术不是特别成熟,地球月球的重力不一样,对脑组织的影响也不一样,我们用的还是地球版本的白老师,很多白老师上月球之后思维模式有点变化,愣了吧唧的。”

  “月球分公司的负责人要求白老师们本周找到多少矿,白老师们就毫不犹豫去执行,但那周运气比较背,连续找了三个矿区都是空的,为了完成任务,白老师们就铤而走险,在底下偷偷的不择手段,闹出了这种冲突事件。”

  “机器人三定律,我们给所有出厂白老师都灌输过,但是以课堂教育的形式,而不是程序代码的形式,因为白老师的思维器官用的是脑细胞管嘛,脑细胞这东西它会有自己的想法,就像人一样,你告诉一个人千万别去做什么,他可能也会自顾自去做。”

  “所以非常遗憾,我们月球版本的白老师技术不成熟,机器人故障导致了流血冲突。”

  “事后处理上,据我所知,被打伤的东瀛航天员还是我们动用了备用月球飞船,帮忙紧急送回地球,并且在乘黄冬眠中心附属医院进行的初期治疗,没有收治疗费用,我觉得这已经很有诚意了,为了救人我们也花了很多钱。”

  “这件事我了解的多一些,月球分公司的报告大部分送到我这。”相晓桐放下筷子,打开话筒。

  “首先你的问题是错的,你说那条矿道是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你说的这个国际社会是哪个国际社会?就那么国际吗?就那么广泛吗?”

  “月球三角地是著名的争议区,目前并没有国际社会真正一致承认的领土分割,所以这次矿道事件并不能定性为入侵,公共区域谁都可以去,怎么叫入侵呢?”

  “当然白老师们把人打成重伤也是不对的,算刑事案件吧,机器人靠自我意识犯刑事案件怎么处罚,在我们国内法律上还有很多空白和争议,国际法律上是大量空白,且事发地在月球,所以法律上这方面没有一个固定标准。”

  “我们内部已经批评过相关负责人和白老师,现在我们也在整改过程中,正在研究为什么在月球的白老师会比地球上更不稳定,有什么方式可以改进,也希望我们在月球上依旧可以睦邻友好。”

  说完,相晓桐面无表情,又拿起筷子吃东西。

  宋河在面具里表情精彩,没想到老婆说话这么狠,基本上演都不演了,明摆着说就是把你们的人打了,打了能怎样?

  仔细想想,婚后老婆在他面前甜妹状态太久,导致他忘了老婆原本就是狠人。他做乘黄还是有长辈出力帮忙做起来的,而老婆做神经元基本靠自己,如此大规模科技巨头的老板,年纪轻轻凭本事大权在握的角色,怎么可能是好说话的善茬?

  他抓起一个乒乓球,再次抛出!

  媒体们再度哄抢,但这次没抢的太凶,片刻后一个黑人女记者举起乒乓球。

  “谢谢!我是龙虾市报的记者!我想问的问题是,两位已经实现了接近长生不老的技术,似乎在医学领域已经走到尽头了,下一步两位会研发什么新技术呢?各类疾病的药物吗?”记者问。

  “新技术是无穷无尽的,科技探索也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当然永远有东西可以做,哪怕不做实打实的药物,做做数学也是好的。”宋河道。

  “不过我们打算休长假。”相晓桐放下筷子,用餐巾纸擦擦嘴,微笑道。

  “是的,先休一段时间的长假再说,返老还童疗法出来,我们时间没那么紧迫了,可以享受一下生活。”宋河说,“初步打算,等我们投资的210个景点都建成了,先把这些景点都玩上一遍,天南海北都转一转。”

  “景点逛一圈之后,回来我们的研发重点可能会放在能源上,医药技术已经有成熟大规模的公司团队去做了,但能源技术的发展进度还比较急。”相晓桐说,“汽油菌是不是能升级?能否用数学手段提高可控核聚变的效果?或许我们会往这些方向转移工作重心。”

  “人人长生不老,地球早晚会站不下,我们必须向太空进军啊。”宋河道,“其实压力也蛮大的,新技术带来好处的同时总会埋下隐患,必须得不断再做另外的新技术去消除隐患,晚一步,麻烦就大了!”

  他又摸出乒乓球,高高扔出。

  这次一个肌肉壮汉高高跃起,隔空抢到乒乓球。

  “谢谢!我是墨湾晚报的记者,我的问题是,二位认为自己所研发的黑科技,有哪些是最容易被仿制或者被超越的,而哪些黑科技护城河很宽,短时间内不可能被仿制超越?”肌肉记者顿了顿,“同一个问题也可以换个问法,很多大企业的技术会因为关键人员的出走而被竞争对手获取,二位是否担心这一点?”

  “这要看是谁想仿制超越了。”宋河开口,“其实我们做的大部分技术,只有我们懂技术全貌,并不存在你所说的关键人员出走被窃取的情况,我俩干嘛要出走呢?”

  场上一片笑声。

  “分三点回答你一下吧。”相晓桐说。

  “第一点,很多技术只有我们能理解,全世界范围内能理解的人屈指可数,所以轻轻松松想仿制几乎不可能,我们亲自做的技术,大部分护城河都很宽,现在我们反而担心的是没有足够聪明的接班人,能把技术完整的传承下去。”

  “第二点,即便能做出同样质量的东西,成本很难比我们低。虽然我们员工工资一直高的行业闻名,但实际上工资占总成本的比例并不高。”相晓桐道。

  “海外基本上不具备大规模仿制的工业条件,从最根基的发电量上就差了十万八千里,我们的工厂全是吃电怪兽,乘黄神经元的去年的年耗电量甚至相当于大半个灯塔的工业电量,也比大半个欧洲的工业耗电还高,短时间内如果想追上乘黄神经元,除非海外有几千万人口愿意完全脱离电力,回到无电时代的生活,并且坚持十年二十年,否则基本没戏。”

  “至于国内仿制,也很难,整个行业全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最成熟的链条全在我们手里,本来就是自家人了,何苦再折腾呢?”

第1860章 你们在刷四大论文?

  “第三点,我跟宋河的理念很一致,永远不要妄想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相晓桐说。

  “没错。”宋河附和,“真正的竞争力,来源于永远做出更好的新东西,而不是死死捂着过往成绩吃老本,一个企业如果进入吃老本的阶段,离死不远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是,永远保持业内断崖式领先的科研经费投入,持续高薪吸纳全世界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进入我们阵营,同时持续狠抓科研纪律。”相晓桐道,“总而言之,确保我们的研发力量是最强的,那就不必担心本来概率就不高的老技术外泄。”

  宋河抓起又一个乒乓球,抛出!

  记者们像一群打网球的运动员,集体跑动起来,三抢五抢,最终被一个酷似篮球运动员的黑人男记者幸运抢到。

  “宋教授好,相教授好!我是欧洲科学网的记者!”记者普通话流利。

  “过去三年时间,前科大有203篇学生一作的四大数学论文发表,而数学四大每年的论文量目前大约是200篇,也就是说,前科大数学院的学生们发表的顶刊数学论文,占到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这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因为在三年以前,前科大学生们的四大数学论文量连全世界的三十分之一都不到,突然间暴涨十倍,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惊人的变化?”

  “而且有消息称,有人深扒了前科大学生在数学四大上发表论文的署名,发现超过80%的署名,实际上在前科大校内查无此人,找不到对应的学生。”

  “现在有数学家怀疑,这些四大论文,实际上由宋教授和相教授批量生产,尤其宋教授研究的方向,您的一个千禧难题证明,实际上可以拆出二三十篇四大论文,而且前科大学生们发表的论文也有数十篇集中在这个方向。”

  “是否大量前科大学生发表四大数学论文属于虚构,实际情况为宋教授相教授为了提高数院影响力,而编造学生姓名进行大量投稿?”

  记者没问完,相晓桐就没绷住笑了。

  宋河肩膀也动了动,明显也在面具里笑。

  “好离谱的问题。”相晓桐笑个不停。

  “你们太抬举我俩了,我俩数学虽然也算当世前几名,但也没强到可以屠版四大的程度!”宋河语气带着笑意,“数学四大的难度比其他学科顶刊的难度高多了!国内现在发两篇数学四大基本上就能评杰青,发六篇四大就摸到院士位置了,我俩短短三年一边研究返老还童药,一边流水线似的怒刷二百篇四大?你问这问题不感觉离谱吗?这又不是写小说水字数,哪有那么容易!”

  白老师只收了第一个来者不善东瀛女记者的话筒,后面的记者话筒白老师都没立刻收,此时黑人记者手里还攥着话筒,于是又开口质疑:

  “您刚刚说,两篇数学四大就可以评杰青,过去三年302篇数学四大按理说可以评选151个杰青,但根据我们查到的结果,前科大仅仅只有60人在过去三年评了杰青,相差一倍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人数差距?另外您也没有解释,为什么那些论文上的作者名会查无此人?”

  宋河又抬手示意白老师,白老师上前收了话筒。

  “我还没解释完,你又急着问,说好了一人一个问题,希望接下来的记者朋友不要再犯。”宋河道,语气倒是没生气,依旧带着笑意。

  “刚刚你问了,为什么发了这么多论文,却没评足够量的杰青?原因很简单,我要求过我学院的学生们不要去抢这种头衔,这一点之前也有公开消息。”

  “如果我放开我学院的学生们评杰青,我估计每年评三四百个不成问题,其他学校就没名额了,大半都让我们吃掉了,这么搞太霸道,我不是霸道的人。”

  “评杰青图什么?无非就是为了多争取点科研经费,多争取点待遇,经费待遇这方面我的学生压根不缺啊!尤其有才华的孩子,基本上要多少钱我给批多少钱,也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随便用!我给的钱比区区杰青高多了,杰青才有多点科研经费?有肉吃了还去争那碗玉米糊干嘛呢?留给其他学校需要的年轻人吃吧!”

  “前科大评的杰青,基本上都是其他学院的,我学院里一个都没有。”

  “至于你说的查无此人的情况,也很简单,笔名嘛!”宋河笑道。

  “顶尖科研苗子我们要保护的,大部分学生发论文用的都是笔名,找网上那种起名网站,随机生成一个名字就用了。外界不知道每个笔名对应哪个学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包括乘黄神经元的科学家,你们是不是经常能看到一些科学家出来领奖?很多都不是本人!”宋河道,“我们官网上挂一个活动照片,张三因为研究某某技术拿到公司内部奖金两千万,在活动现场抱着红牌子来个特写,实际上真正做技术和最后拿到钱的是李四,张三只是代替李四上来露个脸,两个人可能有关系,也可能没关系。”

  “是的,重点科学家我们严格保密。”相晓桐点头,“只有两种情况例外,一种情况是本身就声名赫赫的科学家,比如某个诺奖得主,照片早就满世界乱飞了,那干脆让他本人露面。或者科学家自己强烈要求亲自露脸,我们也不会阻拦,真有露脸的需求就露。但大部分科学家不想过于抛头露面,安安静静幕后做技术赚钱就很舒服,最多的是决定退出一线科研的人,打算往别的方向转行,会给自己谋个名气。”

  “过去三年我们数院的顶刊论文井喷,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学生们的水平厚积薄发了!”宋河语气自豪,“你说很多学生的论文和我研究方向重合,废话,我是他们老师,肯定教他们我这个方向的东西啊!”

第1861章 你们见没见过外星人?

  场上一片笑声,吃瓜观众们捧场地鼓掌。

  “正好借此机会也给数院打打广告。”宋河道,“欢迎大家来报考前科大数院,如今我们可以说,前科大数院是全世界最好的数学院,三年二百多篇四大就是证明!”

  “没错,这一数字肯定还会不断扩大,因为我们对数院学生的培养才刚刚步入正轨,相信接下来我们还会涌现更多的数学奖。”相晓桐道,“而且我们的优势是,哪怕你暂时研究不出什么名堂,只要你愿意继续研究,学院会养你很长很长时间。”

  场上一阵掌声,宋河抓起又一个乒乓球,抛出!

  前排一个大胡子记者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前冲,抢在所有人之前牢牢抓到乒乓球。

  “谢谢!我是中亚报的记者!”大胡子说,“昨天的新品发布会上,您提到了大规模投资旅游景点,但您并未具体详谈任何旅游景点,仅仅只言片语提到了一个叫聊斋城的景区。现在外界非常关注的一个景点是外星生命博物馆,据多家媒体报道称,全国已有72座超大规模的外星生命博物馆即将竣工,可否多透露一些相关消息?二位如此热衷于外星生命和太空事业,是不是比我们多知道些什么?有消息称二位已经和外星文明接触过,进行了面对面谈话,这是真的吗?”

  场上潮水般的掌声,观众们兴奋起来了。

  相晓桐无语地笑着挠挠头,“我发现问题了。”

  “我也发现问题了。”宋河道。

  “我们要求每个记者只能提一个问题,但没有一个记者老实的,抓到话筒都是一连串问题轰上来。”相晓桐调侃,“收话筒都来不及,语速一个比一个快。”

  “失算,每个记者大概今天最多只有一次拿到话筒的机会,肯定是拼命多提问,遵守规则没有奖励,逾越规则也没什么惩罚,规则就视若无物了。”宋河笑道。

  全场观众和台下记者们也都笑起来。

  “刚刚我看大家鼓掌鼓的挺兴奋,看来一些离谱的谣言传播范围还挺广的,是不是很多人都听说我们和外星人见面吃过饭?”宋河扭头环顾观众席。

  “是!”“YES!”一大片承认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没影的事儿,我们也没那么大面子,外星人来了谁都不见,先来找我们吃饭。”宋河道,“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迄今为止我们没有见到任何外星生物,也没见到任何外星文明的证据,人类在宇宙中还是孤零零的,大家就先别幻想了。”

  场上一片失望沮丧的叹气声,本来大家都想听点炸裂的消息。

  “但我们现在没见到,不意味着以后见不到,我坚信宇宙一定是热闹的,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暂时没有加入到这种热闹中去。”宋河说。

  “没错,尤其我们搞生物研究,专门研究过地球生物的形成过程,按照目前的研究结果看,其实生命的诞生条件并不苛刻,相反概率很高。”相晓桐道。

  “是的,而且仅仅是我们熟悉的生命形式,诞生概率就很高了,肯定还有一大堆我们不了解的生命形式,加起来概率会高的可怕。”宋河点头,“现在的估算是全宇宙会有两千亿亿个行星,两千亿亿是什么概念?地球上的所有沙子数量与之相比,就像一把米和整个米仓的差距。”

  “我们做了一个非常非常粗糙的预测模型,根据一些数值来算概率。”相晓桐道,“具体步骤我们没有写成论文公开发表,因为我们觉得这种估算误差大的夸张,不能作为严谨的科学研究发布,但话说回来,那个模型也是世界最前沿理论汇集出来的,代表了人类目前对世界认知的极限。”

  “可以简单公布一下我们模型的数据。”宋河顿了顿,“我们的计算结果是,银河系会诞生60个和我们非常相似的智慧文明,而整个宇宙可能会有一千二百亿个和我们相似的智慧文明。”

  观众席一片哗然。

  这种数据着实突破很多人的预期,感觉整个宇宙人满为患。

  “而且我们计算的只是由概率土生土长孵化出来的智慧文明,智慧文明形成之后,很容易向四面八方扩张,就像我们从地球出发,逐步占据月球和火星,将来有能力可能还会向太阳系外进发。”相晓桐道,“我们肯定会人工设计一些生命投放到外星去,这些设计的生命也很可能进化出智慧文明。”

  “是的。”宋河点头,“两千亿亿个行星,压根不可能只有我们,仅仅诞生我们一种智慧文明的概率是绝对的零。我觉得哪怕对数学再迟钝的人,也能很清晰的想明白这一点。”

  “我们认为,不能拿个纸袋套在头上,就自我欺骗说宇宙很安静,不必担心外星文明,人类关起门来老老实实过自己的日子就行了。”相晓桐道,“既然我们已经大规模进入太空了,就要清醒一些,尽早开始研究宇宙,预测外星生物。”

  “所以就有了星际探索学院。”宋河道,“所以也有了外星生命博物馆这个项目。”

  “外星生命博物馆将要展出的外星生命模型,全是根据已知数据和知识,大量严密论证推导出来的,我们有一批学生一直在做这个项目,积淀好几年终于出了不少漂亮的成果。”

首节 上一节 1180/1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