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第5节

  整个香港地产行业中,他最有兴趣的就是这个未来号称亚洲第一购物天堂的海港城,无论是面积、地理位置在香港都是独一无二,不要说几十年后一年百亿港元的租金,就是80年代建好之后,一年的租金就能高达几亿港元,不需5年的时间,就可以将整个投资的成本全部收回来。

  当然,这里只有建筑成本,因为最值钱的地皮本身就是九龙仓公司的,土地成本算作0了。

  这种回报率如此之高的投资,如果让他来操作,肯定全力从银行融资,用别人的钱先建起来然后运营还贷,但九龙仓以及背后的怡和都对这个项目不是很有信心,加上经营方式保守,不肯大规模接待,只是靠着九龙仓其他地方租金的收入以及在股市增股融资的钱来慢慢建设,整个工期差不多为10年,实际上5年就足够了。

  不过这也有一定的好处,九龙仓大量增股融资,释放出了大量股份,陈志文自然不会放过,他手中的资金,除了之前支付给各大化工、石油巨头的订金,手上还有1亿资金,借着九龙仓增股的时期,他也吸纳了不少股份,但目前的总量还不是很多,毕竟现在的怡和还处于巅峰时期,不管是地产危机还是石油危机,并没有让它真正的伤筋动骨。

  “咚咚咚”敲门声之后,门外又响起了助理安琪的声音:“陈生,陶氏的史密斯先生来了。”

  “请进。”陈志文回过头来,看到了这个让他期待几个月的熟悉脸孔,不由得开心笑道:“史密斯先生,好久不见了。”

  “是啊,陈先生,好久不见了。”史密斯跟着陈志文握了握手后,说道:“我也是刚刚从美国回来,来到香港的第一件事,就是来陈先生您这边了。”

  “莫非我们之间的合作,有什么变动吗?”陈志文一边询问,一边带着史密斯走到会客处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安琪也上了两杯咖啡,史密斯喝了一口后说道:“陈先生放心,我们之间的合作,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按照我们的协议,这批塑料粒子,很快就会在洛杉矶港口上船,大概在下个月底就能抵达香港。”

  “这一次中东闹的事情,对贵司的影响也很大吧?”陈志文问道。

  “当然有很大的影响,欧洲和美国那边已经有三处工厂停工,其他工厂也进行了减产,就是这次给你的产品,也都是10月份之前的库存。”史密斯表面上安然的说道,但心中却是一阵肉痛。

  各大公司对于常见的消耗品,都会有一定的库存,塑料这种产品市场消耗量大,又不像其他化学品那样易燃易爆,储存成本低,自然仓库里存了不少。

  理论上来说,石油出现问题,到影响终端的石油制品的产量,其实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只是资本家又不是傻子,原材料暴涨的情况下,终端产品怎么可能还按照以前的成本来计算。

  虽说陶氏这类企业跟大量客户都签了早期协议,不过正常情况下,一般的合同违约金并不高,加上现在的国际局势环境,有着足够的违约理由。

  但客户也是分等级的,普通小客户按照合同违约赔偿,也无所谓,这些小客户也只能认栽,毕竟全球都出了大问题。

  而有一些是绝对必须正常供货的,比如汽车巨头、家用电器巨头、其他行业的顶级公司等等,最多适当的升一升价格,毕竟,对于陶氏而言,之前的库存,顶多是小赚一笔罢了,要是与汽车、电器巨头闹僵了,那可就毁了长久生意了。

  而史密斯去美国,也是去找了公司的高层,多次言明利益后,才换来了这次的交易正常执行,毕竟,现在的北方内地,是所有欧美公司的梦想处女地,特别是现在西方国家陷入了衰退。

  陈志文点点头笑了笑,他自然知道自己借了谁的虎皮,说道:“史密斯先生,因为一些我不能说的原因,我们的合作可能要发生变化,这批塑料粒子,我想委托陶氏将它们在国际市场上处理掉,当然,也可以以一个折扣的价格,卖给陶氏,你们再转卖给其他人。”

  “这”史密斯眉头紧皱,陈志文都说了不能说的原因,那肯定自己问了他也不会说,但他猜测可能也是北方内地政府看到国际市场上塑料原材料价格暴涨几倍,就想再转手卖掉了,赚个利差,做个二道贩子?

  PS:求收藏,推荐票,月票与追读啊!

  (本章完)

第13章 汽水厂到手

  国家做二道贩子,其实也不奇怪,低买高卖是一个很正常的行为,毕竟谁也想不到,稳定了几十年的石油市场突然会发生今天这种波动。这种时候,非影响到自己战略计划的物资,价格升了几倍,自然可以转手出去血赚一笔。

  陈志文笑了笑说道:“史密斯先生以为如何?”

  “可以,我想陶氏公司还是愿意做这笔交易的。”史密斯点点头说道,虽然感觉被坑了一笔,但实际上即使没有这次交易,也会有其他人来买这些塑料粒子,跟他也没有任何关系了,对他乃至对整个陶氏来说,与北方大国的形成长期合作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国际上塑料的价格比我们当初定的合同涨了差不多3.5倍,我想,我以9折的价格转让给陶氏,如何?”陈志文面带微笑的说道,虽然准备了一个大型仓库,但他还是不希望这些塑料运过来。

  这个时候不愁卖,但处理起来太麻烦太繁琐,港府那边还得走很多程序,打个折直接卖给原厂家才是最好的,自己也只是少赚了一点,但胜在轻松了,回款也快。

  “9折的价格很不错,我会向总部申请,如果得到答复,会立刻告知陈先生。”史密斯想了想后说道,现在石油制品都是紧俏产品,船开到RB去,不知道多少大公司会抢着要货,九折的价格也能让陶氏在其中赚上一笔了。

  “好,那我等着史密斯先生您的好消息。”陈志文笑着说道。

  二人又讨论了一下国际及香港的局势,随后史密斯便告辞离开了。

  安琪走了进来,准备收拾一下,陈志文拿出几张名片说道:“安琪,call一下这些人的办公室,我要找名片上的人,如果接通的话,就转给我,如果他们在国外,也让他们的助理约个时间,我需要与他们通个电话。”

  石油危机的爆发,这些在香港代理的负责人,很多都离开了,而他们身处国外,在没有手机的时代,沟通起来太麻烦了,就只能让双方的助理先联系,然后再约好时间通电话,加上存在的时差,能够在两天之内联系上,就已经算很快了。

  “好的,陈生,我立刻就去。”安琪答应道。

  “搞定了一家。”安琪走后,陈志文优雅的躺在了真皮沙发之上,又是轻松赚了几千万,借着风口赚钱的速度实在是太给力了,可惜多少年也只有这一次机会,以后还是得有自己的产业才行。

  接下来的几天,陈志文分别电话约见以及通过远洋电话沟通,与之前达成交易的几家达成反向专卖的约定,随后,星河控股之前从汇丰招聘的几名谈判专家,与这些公司进行了进一步的接触,从交易价格到细节,还需要进行更详细的谈判,毕竟涉及到了数亿的资金,整个香港也没多少公司,能够一年赚这么多钱。

  能赚多少倍的利润先不说,这次的交易,所有的资金,走的都是海外的银行,星河控股在创立之初就在欧洲以及美国几个银行开了户头,这些户头属于星河控股在百慕大注册的几家公司。

  除了避税,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不让汇丰银行知道这件事,这是陈志文目前定下的发展策略,自己需要“投靠”汇丰银行,从而在未来获得海量的资金支持,但汇丰也不是慈善家,他需要能够控制自己支持的人,所以陈志文也必须假装只能依赖汇丰。这几亿资金会是自己的后手,也许用不到,但用不用是一回事,有没有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12月20日,沈弼主动打来电话,在汇丰银行约见陈志文。

  这也是陈志文第一次前往汇丰银行的总部,不过还不是后世那个花了十亿美元的那栋楼大厦,而是一栋位于中环只有7层的办公楼,但是面积却很大。

  在汇丰职员的带领下,陈志文来到了位于第六层的沈弼办公室,办公室的面积很大,现在的沈弼是汇丰的总经理,深得现任大班桑德士的重视,是未来大班候选人的最有可能的人选。

  “陈生。”沈弼的粤语非常流利,这是在英国鬼佬在香港混职场的基础,虽然不是强制必须要会,但如果连本土预言都学不会,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

  “沈弼先生。”陈志文笑着握手道。

  “请坐。”沈弼带着陈志文来到一座茶桌处,笑着招呼,同时还亲自泡起了茶。

  “多谢。”陈志文结果茶杯后笑着说道,也就现在沈弼还没成为大班,如果等到几年后,那估计能享受这个待遇的,也就港督等寥寥几人了。

  喝了几口自己泡的茶叶,沈弼说道:“陈生,获多利已经与利家接触了三个月,谈了十几次,现在利家提出的条件是2500万港元,将整个联合汽水的工厂与地皮都交给你,你觉得如何?”

  “2500万!”陈志文没有回答,获多利是汇丰旗下的投资公司,专门从事投资建议、收购策划等生意,在原先的历史上,包玉冈收购九龙仓,就是全权委托获多利。

  这几个月来,获多利代表收购方与利家接触,也经常性的向陈志文汇报进展,最开始的时候,利家并不愿意出售联合汽水,利家也算是香港豪门之一,不缺这点钱,即使汽水厂亏损也不在乎。

  但后来石油危机爆发,香港经济进一步下滑,联合汽水厂的产量本身就不够,连购买进口二氧化碳都成了一件麻烦事,而只能在香港销售汽水也导致了在香港经济严重下滑的情况下,客户数量也大幅度降低,加上地价还在跌以及获多利的持续接触,利家掌门人身体不佳,多方因素综合之下,加上汇丰获多利的多次出击,利家才逐渐动摇,从开始的坚决不卖到开始动心了。

  沈弼笑着说道:“陈生如果考虑是资金的问题,汇丰也可以提供资金支持。”

  “这样更好,那就2500万吧,汇丰能够支持多少?”陈志文笑着说道,虽说自己手中有钱,但每一分钱都有它的价值,买点未来的股票,几年之后就可能翻几倍,现在能用别人的钱,自然要用。

  至于价格,陈志文还是知道,在原先历史上,利家在利孝和去世后,将联合汽水从以1.2亿港元卖给了香港世纪巨骗陈松青,后者将汽水厂迁走,然后在厂房地皮上盖了一栋大厦。

  不管怎么着,现在这个时候买地都是血赚,赚多赚少的问题,而自己的饮料事业不得耽误太久,要知道,秦志豪的实验室经过这几个月的调试,已经找到了差不多符合陈志文记忆的红牛饮料,而法律方面,在全球注册的商标也已经成功,万里长征,已经成功的走进第一步了。

  PS:家里独阴,瑟瑟发抖!

  (本章完)

第14章 希尔顿酒店

  “汇丰可以提供2000万港元,利息6个点,如何?”沈弼笑着说道。

  “可以。”陈志文点点头答应下来,能够提供80%的抵押,估计也是因为沈弼知道自己账户里还有接近上亿的资金,银行最喜欢做的就是锦上添花,越有钱的人他们越想贷款。

  至于利息高6个点,也算有折扣了,之前港股大跌,大量资金外逃,导致港府外汇紧张,为了稳住港元,港府连续三次加息,使得银行融资成本大增,但这样也造成了股市地市进一步暴跌,算是为了保汇弃股了。

  沈弼笑着说道:“那我就将这个消息告诉获多利的人。以后陈生还有什么想收购的公司,随时欢迎来找我。”

  “其实还真有。”陈志文笑了笑说道:“我又看上了这家公司。”

  沈弼来了精神,接过资料一看,皱眉说道:“环球电子?这似乎是一家非常小的公司吧?”

  “是比较小,估值估计四五百万港元吧。”陈志文轻声笑了笑说道。

  环球电子,是全港最大的一家制作收音机的公司,内部业务主要为几家国际巨头代工,也有着自己的经营品牌,不过自己经营的收音机主要市场是在东南亚,每个月的产能大概在50万台左右,拥有员工超过两千人。

  从人数来看,规模是不小了,但在商界精英面前,就是一家小公司,首先,环球电子没有自己的不动产,工厂租赁了一间7层的工业写字楼,第二,作为代工商,它的利润低的可怜,根据星河控股调查的资料显示,在石油危机之前,环球电子代工一台收音机,只能赚0.1港元的净利润。

  “这种小公司,陈生收购是为了什么?难道真的准备全力进入制造业?”沈弼有些不理解的问道。也就今年出现了地产危机,在之前的几年,只要一个人有钱,买块地皮建楼,那么一个小区能够赚到的钱,可以轻松超过香港大型代工厂十年的净利润,再次一点只买楼屯着,天天在家睡觉,收益也高的多。

  现在香港虽然制造业工厂数量还是很多,但大部分都是那些老一辈年记的人,不想改变也不敢改变,稍微年轻一点的,早就借着房地产出局了。陈志文一个年轻人,之前收购联合饮料厂也就罢了,有可能的目的是为了联合饮料厂下面的那块地,但这次的环球电子可是实实在在的一家实体工厂,连自己的厂房都没有。

  “也就几百万而已,我的个人追求而已。”陈志文没有解释太多,现在表态自己想全力做制造业,估计会被人当傻子,实际上,如果不是知道电子行业在未来的机遇及各个风口,那他也不可能把钱花在这里,直接现在拼命囤地囤低价股票,在房地产行业也许走的不会比老李差。

  “好,那我就让获多利再关注一下。”沈弼也没再多过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比如香港很多富豪喜欢古董,一位船王花了几千万囤积,对外人来说是觉得很傻,但他自己喜欢就行了。

  “那我就再等着下一个好消息了。”陈志文笑着说道。

  在香港想收购,有时候还真的得委托这些专业机构,他们经验丰富,资源充足,可以很快知道对方的弱点,从而找到下手的地方。在这之前,陈志文其实就已经安排手下去试探环球电子,但硬是被拒绝了几次,连谈判的机会都没有,无奈之下,就只能再找汇丰了,如果再不行,就得考虑其他几家了,不过其他几家倒是简单多了,有两家的老板已经松口,现在就是价格的问题了。

  “陈生还是不准备投资地产行业吗?最近港府流拍了两幅尖沙咀的土地,我觉得位置不错,陈生有兴趣的话,可以以95折拿下。”沈弼笑着试探道。

  “地产这方面,我也准备入手了,不过官拍地皮我还不想插手。”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塑料粒子的钱基本上已经回收,还有两家正在走流程,到那个时候,自己手中的资金可就多了,虽说陈志文也准备在海外投资一点,还有就是红牛也需要不少资金在国际上进行宣传,但这些资金占比还是不多的,而其他资金,自然要放在地产市场。

  目前第一要务就是吸纳九龙仓的股票,这个资金用炒作塑料赚的钱最合适,而放在明面上的资金,则是用来跟汇丰合作的。

  不过官拍地皮的限制太多,拍到手后就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开发,一般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就需要将物业建起来,而问题是,香港的地产要到1976年才会复苏,甚至连76年上涨的额度也不多,现在买官拍地皮,就算不亏,也赚不了多少。

  沈弼自然也清楚官拍的规矩,笑着说道:“那陈生准备怎么入手地产市场?是收购旧楼,还是从其他公司手中收购地皮?”

  陈志文顿了顿说道:“我想直接收购地产公司,沈弼先生,觉得怎么样?”

  “哪一家公司?”沈弼来了兴趣,收购公司也是汇丰的主要业务之一,而且如果是地产公司,到手之后必然还需要投资或者开发其他项目,这必然也是需要贷款,一套下来,汇丰能够从里面每个环节赚钱。

  “永高公司。”陈志文说道。

  “永高,希尔顿酒店?”沈弼眼神一亮的问道。

  “对,就是希尔顿酒店。”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后世的香港,希尔顿在香港的酒店在旺角以及金钟的太古广场,前者成立与2016年,后者成立与1991年,但实际上,早在1961年,希尔顿就来到了香港,而其位置,自然在中环。

  希尔顿酒店属于轻资产模式运营,酒店管理集团不持有酒店物业,香港希尔顿酒店属于美资永高公司,除了拥有中环的希尔顿酒店物业,还在印尼拥有一家五星级酒店,目前的永高公司也在香港上市。

  在原先历史上的1976年,李嘉成的长江实业收购了永高公司,获得了其中环的第一栋物业,但并没有参与管理,希尔顿仍然经营酒店,到了90年代,长江实业与希尔顿达成协议,提前结束了合作协议,拆除了这栋酒店,建起了后世最出名的长江实业中心大厦,也就是长江实业的总部。

  对后世香港有点了解的都知道,长江实业中心大厦的位置是多么的优越,靠近未来汇丰集团以及中银集团的总部,而要不是长江实业在70年代的布局,真到了90年代,李嘉成再有钱也很难在中环买到这种黄金位置的地皮。

  (本章完)

第15章 高端路线

  “现在全球经济并不好,油价高企,旅游行业也很差,的确是抄底的好时机,希尔顿酒店正常情况下的盈利能力也可以,的确是个不错的投资对象,不过管理权不在永高,你收购了也只能拿分成,香港的华人,一般都喜欢自己掌权吧?”沈弼笑了笑说道。

  “我也很喜欢掌权。”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如果收购了永高,我会想办法结束与希尔顿的合作,然后拆了酒店,兴建一座香港最高的超级大厦。”

  反正也是未来的事,陈志文也不在乎牛皮吹大一点,永高真的到手,拆除建超级大厦也是必然,不过什么时候建就难说了,也许真的是几年后,也许要等到80年代,主要还是看到时候的资金情况。

  “陈生还真是有野心。”沈弼笑了笑,显然也没有真相信。

  陈志文问道:“沈弼先生,永高不是小公司,跟之前的联合汽水完全不一样,而且背后还是美资,汇丰有多大把握?”

  “这种事情自然不能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总得尝试一下才知道,不过那个美资就不用当回事,永高的老板也就是个美籍华人,以前还和汇丰有过合作,他的主要商业地盘还是在美国,香港这边的资产,如果钱到位应该不是问题。”沈弼回答道。

  “那就先试探一下,如果对方有意出手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在原先的历史上,李嘉成的长江实业在1976年收购了永高公司,商业历史上对这起收购只是轻描淡写的描述了一下,说明当时的交易肯定是直接谈好而不是强行收购,这样一来,自己也应该有这个机会,加上汇丰出面,成功的概率就更高了。

  在中环有一栋大厦,是陈志文的目标之一,但这次收购也不仅仅是如此,中环的大厦是香港最优质的资产,只要熬到75年,地产市场有了复苏的趋势,那这栋大厦不但会成为一个现金奶牛,还会成为银行最优质的抵押品。

  简单来说,假设现在花了1.5亿港元收购一栋中环大厦,等到几年后,不但每年可以拿到差不多有千万港元的租金或者物业费,还可以以这栋大厦为抵押,再从银行拿到超过1.5亿港元的资金,时间越久,这个金额越高。

  沈弼说道:“好,马上就要圣诞了,我可能要回一趟英国,但这件事我会安排获多利去跟进,等到下个月,有了进展我再约陈生出来。”

  “好,那就多谢沈弼先生了。”陈志文笑着说道。想与汇丰打好关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断的与他合作,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同时表现的自己离不开汇丰,那汇丰自然也愿意长期合作。

  曾经的包玉冈,后续的李嘉成就是如此,而他二人也只是最成功的代表,在他们二人之外,也一定还有着其他更多的人,只是这些人成就有限,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

  告别汇丰之后,陈志文回到了星河控股,也将秦志豪从实验室拉了过来。

  “联合汽水厂拿下了?那马上就可以生产红牛了。”秦志豪得知汇丰将事情搞定后,开心的说道:“联合汽水厂有十几条生产线,最近他们的生意不好,把空的几条线改造一下,就可以生产了,而且他们也有易拉罐供应商,方便太多了。”

  陈志文问道:“第一批红牛的原材料买好了没?”

  “买好了,我从RB定的各种维生素、牛磺酸、咖啡因,在实验室已经算好了配比,经过了多次测试,没有问题,不过批量生产还是不一样的,等生产的时候再调试,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联合汽水厂有着非常成熟的团队。”秦志豪回答说道。

  “行,专业的事情,就由你们专业人去做,有什么其他问题,尽管来找我。”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对于饮料,他可能只知道矿泉水是怎么生产的,其他的一概不知,但原先历史上将红牛推向全球的奥地利商人也同样不知道,这不妨碍他将红牛打造成了全球排名前十的饮料品牌。

首节 上一节 5/2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