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第37节

  “老板,你好厉害啊。”安琪笑着说道。

  “这种太简单了,以后要出带不同颜色的方块,那才叫难度。”陈志文笑着说道。

  目前的方块没有颜色设置,显示器其实有这个能力,但芯片达不到,或者说,低成本的设定是做不到有彩色设定的。

  不过,方块带不同颜色难度太高,不太适合街机这种为客户赚钱的商业模式,但可以与普通模式共存,供玩家选择。

  等几年后家庭游戏机出来,放上去绝对会成为爆款,挑战难度高,就越适合家庭游戏机或者掌机,因为这两者的定位,是用来消耗玩家无聊的时间以及适当的成就感。

  “不同颜色?”安琪有些不太理解。

  “咚咚咚”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安琪说道:“应该是周经理。”

  如她所料,来人正是负责星河证券的周家杨。

  “陈生,早上好。”周家杨进来后礼貌说道。

  “早,坐吧。”陈志文挥挥手,示意在沙发这边坐下,安琪则是给二人准备饮品。

  “和记的股票收购的怎么样了?”陈志文问道。

  “这一周,砸盘非常的大,我们收购了约7%的股票,到今天,我们手中已经有了30.1%的和记股票,按法律来说,我们已经拥有了和记的两个董事位。”周家杨开心的说道,能够收购和记这种四大洋行之一的巨头,在整个香港甚至全球商业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作为主要的操作手,也算是人生的一个巨大荣耀了。

  “好,到手一半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不过还是不够,不到40%,我们还是没有绝对的控制权。”

  “陈生,34%的控股权,我们基本上已经胜券在握了。”周家杨提醒道。

  “对付祁德尊,自然胜券在握,但我这次要防的,是和记背后的那么多债主,股份多一点,让他们无可奈何,才是我控制和记的第一步。”陈志文说道。

  后世和记易主汇丰的股东大会,就是诸多银行团逼债和记董事局,祁德尊哪怕控制了一切,却也没办法对付已经拿到无数股东代表权的汇丰银行,最终在债务及投票双重逼迫下,含泪离场。

  现在的陈志文虽然有了30%股票,在股东大会上会有一定的优势,但他没有管理和记这种大型财团的经验,仍然可能被其他小股东不信任,一旦这一点被人利用放大,汇丰与历史上那样进行以债换股,那么他手中的股票也会被稀释,这样也就失去了强行获得和记的唯一机会。

  一旦与历史上那样汇丰拿到和记的经营权,等几年后地产市场回暖,和记起死回生,未来和记再给谁,就得看汇丰了。

  即使还是给他,代价也必然非常大,对汇丰来说,找一个能完全掌控且听自己话的人才最符合汇丰的利益,而自己显然不可能。

  再说,到了几年后,也是对九龙仓动手的时机,汇丰是绝对不希望一个掌控这两家巨头的。

  虽然这些年他与汇丰关系表面上还不错,但涉及到这么大的利益,陈志文还是不会将概率这种事情放在别人身上,一切不安定因素都要尽力控制好,而最佳的方式就是将股权再次提高,只要到了40%以上,再随便找几个股东,就能决策整个和记,银行最多只能逼债,而不能强行债转股。

  “陈生,这一周我们的交易数据已经非常大了,市场上短期活动的股票已经不多了,可能已经引起相关人员的怀疑,再收购的话,就瞒不住了。”周家杨有些担心说道。

  因为砸盘太大,自己一方全力收购导致股价没有出现大幅度波动,但股价不动不代表就没有其他异常,巨大的交易量就会让人发现,同时也是因为前期交易量太多,已经开始影响和记股票的流通数量了。

  “没有流通股的,那就直接找那些手中有股票的人,问他们买。”陈志文点点头说道,虽然和记之前没有大股东,但大量的小股东还是有的,这些股东手中的股票,一个人拿出来可能不多,但十几个加起来,也是不小的分量。

  “如果我们这么做,那就真的等于出收购的公告了。”周家杨说道。

  “就当做公告吧,到了这一步,是应该站出来了。”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PS:上一张似乎是有点水,今天多更一章,晚上还有两章。

  (本章完)

第111章 总部规划

  希尔顿酒店,一间普通套房内:

  “钱生,今天约您来这里,是为了您手中100万股和记公司的股票。”周家杨取下墨镜,笑着说道:“这是我们的报价。”

  “250万港元?你们可真大方,这段时间一直在股市上收购和记股票的,就是你们吧?”和记的小股东钱胜通看着递过来的餐巾纸上面的数据,有些吃惊的说道,前一段时间和记股票让他觉得有些异常,但总说不出怎么回事,后来和记在印尼的投资出现致命问题,但和记的股票却也只是小跌,同时还伴随着交易量的急剧上升,已经让他这个股市老手发现了一些端倪。。

  “有些事情,钱生还是不要知道太多的好,现在和记的股票价格差不多在1.5港元左右,我们出2.5港元一股,已经很有诚意了,你考虑清楚,一天的时间内请给我回复,我的电话就在这里。”周家杨递过去一张名片,上面只有一个电话号码,隶属于一间杂货铺,这间杂货铺在几个月前就被现金收购,现如今的业主是海外的一家公司。

  所有的目的就是为了尽量不让外人发现关系链可以锁定到自己公司,当然,这种事情很快也就瞒不住了,但就是为了在老板决定公开之前能晚一天是一天,总可以省掉不少资金。

  “好,我考虑考虑。”钱胜通点点头答应道。

  “钱生,时间有限,我也没办法确定什么时候会收购到足够股份,所以希望伱尽快,而且我想你也清楚,我们的报价非常高,以和记现在的情况,这场收购即使真的被爆出来,也未必会有我们报价这么高的涨幅。”周家杨说道:“所以我也希望你能够保密,一旦这件事曝光,对你也没有好处。”

  “行,我会尽快决定。”钱胜通郑重说道,面临收购爆发时,非常考验持股人的心态,因为现在出手可以立刻拿钱,而未来极有可能股票涨的更厉害,或者没现在这么多,几十万港元的可能性差距,很让人纠结。

  “OK,我要去约见下一个和记股东了,希望能够早日得到钱生的确切消息,这顿咖啡我请了,再见。”周家杨带起墨镜与口罩,笑着招呼后离开,留下了一直在思考的钱胜通。

  随后的一周,周家杨又连续约见了数十位和记的小股东,一时之间,小道消息开始在市场上谣传不止。

  星河集团总部:

  “陈生,之前您说过我们要自己建一个总部,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目标,港府那边目前没有在中环推出合适的地皮,旧楼收购暂时也没有合适的对象,但我获得了另外一个消息,太古集团在金钟有一块地皮要出售,面积差不多有35000尺,附近的商业配套也还不错,我想我们可以拿下来。”负责地产业务的许金宏带着一些文件走了过来,这几张文件分别是这块地的形状、地理位置、周边地图等等信息。

  “太古的?金钟的地皮位置不错啊,他们为什么要出售?”陈志文看了看地形,随口问道,金钟虽然不如中环,但也在港岛之内,与中环距离并不算太远,不要说未来,就是最近十几年,也有大量资本进入金钟,很显然,金钟会成为下一个商业中心,毕竟,一个中环是满足不了香港越来越多的人口。

  “听说是因为需要大量资金开发太古城,最近两年太古其实销售了不少地皮或者物业。”许金宏回答道。

  “看来和记的事情,让太古不敢过分负债了,这么好的地皮都卖了。”陈志文笑着摇头说道。

  和记当初就是扩张太快,各种大规模负债,最终导致自己陷入债务死局,发生这种事,其他公司哪怕目前没这种问题,也会暂时变的保守经营,包括怡和也差不多,唯独华资胆子大有自信,借着危机进行大幅度扩张。

  其实无论是高风险经营还是保守经营,最重要的自然还是眼光,有眼光,投对方向,选择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就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相比于自己从商场杀出来的华资第一代人物,现在的英资都是靠着祖辈余荫,早就没了真正的魄力了,唯一一个敢扩张的和记,被经济危机打击的灰头土脸。

  “这块地原本是什么?”陈志文接着问道。

  “是太古以前的一栋旧楼,只有5层,我们如果收购,拆起来也简单。”许金宏说道。

  “什么价格?”陈志文问道。

  “7200港元,这还只是保守价格,据说长江实业、新世界都对这个地皮很感兴趣。”许金宏说道。

  “7200万,一尺2000港元?这个价格在金钟这个位置倒也还行。”陈志文点点头说道,他已经看过这块地的位置,的确很不错。

  “这块地超过我们的预算了,但位置真的很不错,所以,我特意告知董事长。”许金宏说道。

  “嗯,行,我考虑一下。”陈志文点点头说道:“辛苦了,这个地要不要我还不确定,你也先看看其他地方。”

  “好的。”许金宏答应道,随后退出了办公室。

  “安琪,叫周家杨过来。”陈志文将资料放在一边,想了想后对着安琪说道。

  和记的事情,对资金的消耗可以说是天量,为了这个事情,他在美国布局的投资都得随时准备为这件事提供资金,这个时候,再花费接近一亿港元收购一块地,影响太大了,哪怕这块地再划算,也得等。

  周家杨过来后,陈志文将资料递给了他,并简单描述了下。

  “这个位置很好,如果建一个四五十层的大厦,当我们的总部也很威风。”周家杨点点头说道,他虽然主要负责证券金融,但在香港,地产与金融本来就不分家,他自然也知道目前地产市场的情况。

  “是啊,所以和记的事情要快速搞定,要不然,这个黄金时间,我们却总是束手束脚,太可惜了,太古和会德丰可是很大方的在卖资产啊。”陈志文摇头说道。

  太古是因为太古城,而会德丰则是因为进行了战略转移,准备将主业放在航运之上,两家都是上百年前就存在的远古公司,当年随意买下的地皮在今天都是寸土寸金,现在为了自己的目的,都在高价卖着土地,而购买的对象就是以长江实业为首的地产五虎,他们几家也是靠着这些廉价地皮,赚的盆满钵满。

  “我已经与十几个和记小股东进行了沟通,愿意以1.5-2倍的价格收购他们手中股票,就是为了要速战速决,大部分股东都已经卖给我们了,但还是有几个不同意,估计是知道我们肯定会发动收购战,想等着后面赚更多的钱。”周家杨说道。

  “现在有多少股票了?”陈志文问道。

  “35.3%。”周家杨回答道:“剩下的和记股东要么不在香港,要么不知道去哪了,有些股票已经被转卖多次,完全查不到了,我已经安排人去英国找几名知道信息的股东了,如果能成功的话,也许还能再收购5个点左右。”

  “已经很不错了,流通股已经被我们吸纳的差不多了,现在市面上大家基本上都知道有财团在收购和记了,就是都在猜是哪一家,想直接到达49.9%,我们不现身估计有点难。”陈志文说道。

  虽然和记没有大股东,所有的股票理论上都是流通状态,但实际上肯定有很多人是长期持有的,真正短期投资的肯定也有很多,但比例不会太大,如果不是因为前两年和记股票跌成狗,正常情况下,哪怕没有大股东,半年内收购个20%,就绝对会引起股价暴涨了。

  现如今,虽然借着印尼港口的事件发酵,星河成功的以低价收购了15%左右的和记股票,但巨大的交易量肯定会引起市场上一些人的警觉,而一旦被人发现异常,那么大量游资也会入场,这就给收购方造成更大的收购难度。

  “那我们就直接公布我们的收购计划,只要我们公开收购股票,价格到位的话,就可以轻松再收购10%,这样一来,我们就获得了和记的经营管理权。”周家杨说道,这一招属于大道至简,砸钱的情况下,哪怕从0%的股份开始收购,钱到位了,就能收购任何一家企业。

  难题就是钱,之前他一直低调长时间收购以及炒作印尼港口的事情,唯一的目的就是降低前期的采购成本,要不然,在早期收购计划曝光,先不说被收购方自己会反抗或者会请相应的白武士来资助,就是无数的游资,想进来分一杯羹的,就足以让收购方的成本几倍增加,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非收购不可,大部分公司也只能放弃收购。

  “不急,你还先按照之前的计划,最大限度从股东手中收购,公布的话还需要等几天,我需要去见一个人,这个人,才是我们收购的重要关键人物了。”陈志文说道。

  (本章完)

随便聊聊

  当初在上架的时候,本来准备写上架感言,顺便聊聊这本书的情况,也当做讨论一下,但因为那时候过年,事情比较多也就没写。

  正好写到最近,几位书友说比较水,我也回顾了一下,似乎是有点,所以今天下班回家后就开始将之前的存稿大改了一番。

  从书名来看,这本书的主要剧情自然是实业,而稍微对香港有点了解的读者都知道制造基地及市场自然不会在香港,而是未来的国内,现在写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及布局。

  但地产金融这一块,不可能不写,收购和记也真的做不到三章到手搞定,那样也太扯了,各方人物的态度,怎么说服各方同意,总得花笔墨写一点,不能主角上场就成功,那样也没意思了。

  所以我会将这个过程写快点,这几天会保持一天三更,结束掉就是正常剧情了。

  对于实业这一块的布局,其实大家也都看到,初期就是饮料食品与电子,下一个就是汽车,会在80年代登场。

  这些剧情的大纲其实我都准备好了,不过还是希望大家可以提点意见,因为我查资料也不可能查到所有的东西,有些建议还是很不错的,相当于众筹写书了!

  哈哈!

  评论区一位仁兄的建议我看了,说实话,有些太夸张了,而且什么都涉及只会写成流水文,还不如专攻某个领域,电子与汽车是我选定的目标,写电子的港文有很多,但汽车应该没有,就算有也是稍微涉及或者以投资为主。

  【2月17日回来说一句,好多人质疑啥呢?我在文章中都表达几次了主角的生产基地及市场不会是香港,现在在香港投资工业不过就是打基础而已,怎么很多人都在说我不自量力要在香港建汽车厂?

  无数个问号?】

  所以本书会以实业为主,地产金融其他方面为辅,但绝对会涉及,也会花笔墨来布局,谁TM穿越回去会不布局广场协议呢?

  再说,按照我的计划,金融地产赚的钱才是能够把电子与汽车产业做好的根本之一。

  再说一下本书开头直接写成功人物出场,其实也是因为香港开局赚第一桶金的套路都差不多,所以就简写了,我实在是想不出新套路了,所以就直接开局身价上亿,不水一堆大家都看过无数遍的剧情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想写靠电影发家,我都看腻了!

  就这样吧,希望大家多追订支持,我就更有动力爆更了(兼职人士,还有孩子,尽最大努力)

  (本章完)

第112章 和记的事是我做的

  香港,汇丰银行总部:

  “查到是谁在收购和记了没?”脸色沧桑的桑德士边喝着咖啡边问道。之前查到有人大规模收购和记的时候,还不能排除只是有人趁机抄底的可能性,但随着现在收购越来越激烈,同时和记的一些小股东也被人联系上要收购他们手中的股票,这种行为已经是昭然若揭。

  “不知道。”坐在侧面的沈弼摇头说道:“香港几大英资,我都问过,他们都说不是自己,看他们的样子,也不像说谎,而且他们的资金流动我也没看出什么异常?”

  “会不会是通过海外银行或者香港其他银行?”桑德士接着问道。

  “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收购和记可不仅仅是投入的问题,和记欠了这么多外债,任何买家想要控制和记,就必须与我们这些债权银行联系,要不然,或者直接有财力直接承保和记至少十几亿港元的负债才行。”沈弼想了想说道。

  “香港应该没有这种财力的公司,那极有可能的海外财团,只是哪里的财团会对和记感兴趣,难道是日本的?”桑德士皱眉说道。

  “也有可能,日本财团实力雄厚,大多数也有关系较好的内部银行,他们是有这个能力的。”沈弼点点头说道。

  “那就只能再等消息了。”桑德士说道:“麦理浩港督也已经关注这件事,他委托我要快点查清楚是怎么回事,并且希望我们控制好局面,千万不要引发经济方面的大问题。”

  “就怕我们也控制不了啊。”沈弼皱眉说道。

  港府号称香港内绝对经济自由,因此,不会直接管控市场发生的事,只有发现非常不公平的现象时才会修改法律,但作为一个政府,不可能真的一点都不操心自己内部大型公司的问题,万一要是倒闭了一家,造成的连锁反应能够让港府也受不了,也因此,很多时候,港府都是委托汇丰来稳定局面。

  但无论是港府还是汇丰,很多时候也不是在经济领域就是全能的,几十亿港元的坏账,汇丰承担不了,港府也承担不了,现在的措施也就是尽力让和记稳住,等待经济回暖,只要地价上升,和记就能慢慢救回来,或者说,实在救不回来了也能在地价高的时候拆分卖了还债降低金融风险。

  但现在有人趁机收购,如果对方实力强,能够承担和记的负债那还还说,但如果对方只是想着趁乱捞一笔或者收购和记后进行拆解,那就极有可能对香港经济造成很大的破坏,这是港府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但港府一直宣传遵守市场自由,没办法直接插手正常的经济活动。,这个时候,就只能指望汇丰了,好在汇丰也是和记最大的债主,在法律层面还是有一定的合法影响力的。

  “叮叮叮”电话铃声响起,沈弼看了看电话号码,说道:“是星河的陈志文。”

  “陈志文?”桑德士眉头一皱,似乎听过这个名字。

  “红牛的老板。”沈弼提醒了一下,就接起了电话,笑道:“陈生,你好。”

首节 上一节 37/2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