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第291节

  虽然原先历史上国家出手了,可也破坏了港府“自由市场”的名声,总归还算是有点不好的。

  而自己出手,就没有这回事了,都是自由市场,自己个人看好港元,稳住港元甚至拉高港元,都是个人自由。且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原先历史上,港府动用外汇基金及内地的外汇守住港元汇率后,也同时成为了大量香港蓝筹股公司的大股东,几年后抛售之后还小赚了一笔,虽然也不算很多。

  “好,只要合法交税,我可以将钱转移出去,就是明面上,可能要照顾一下美国政府的面子,慢慢来。”布莱恩说道。

  “行,在98年之前,差不多到位就行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任何国家都不会喜欢大量资本离开,不过好在只要不违法,国家层面也不好公开阻止。

  要不然,只会毁了自己“自由市场”的外衣,虽然很多层面根本就不自由,但这个外衣还是要维护的,不然谁还敢来投资啊!而大规模的转移资金,自然也需要适当慢点,不然一次性申请百亿美元出去,这不就是打政府脸面么!(本章完)

单章求月票

  本书马上就要完结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求月票了,不求多,总共有1000张就行了。

  这本书写的也不算很好,事业发展其实也写的比较空洞,但也没办法,小作者也不可能真的把大商人的真实故事写出来。

  而且现在的都市文,爆火的其实不是写事业,而是写女主恋爱的,事业只是衬托。

  比如老柳的陈狗以及现在爆火的几本都是一样的。

  港文么,因为时代背景,单写恋爱反而别扭,所以这么多年来,起点似乎也没出现过万订的港文作品(不算港综)了。

  这可能就是香港商业文的极限了,隔壁【港岛家族的诞生】,成绩比我稍微好一点,但也都差不多一个级别。

  下本书,如果还写港文的话,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摹仿现在都市分类的书,写点恋爱?

  可香港的背景,似乎真的不适合,哈哈,特别是70年代以前。

  写事业的话,也就容易绕不过去现在这一本,毕竟香港那些年发生的事情,都是一样的。

  所以只能向更早期写,比如五六十年代,但这样,又离现代太遥远了。

  所以怎么写或者还写不写港文,我也确定不了了,等年后再想吧。

  求个月票了。(本章完)

第648章 回归之夜

  索罗斯,是一个能够让很多国家闻之色变的人物。

  早在1969年,索罗斯成立量子基金,当时,他还只是华尔街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人物,之前也只不过是在替别人打工,属于那种离开稳定的事业而出来创业的一员,这种人,在华尔街比比皆是。

  到了1973年,他发现中东战争中的美式武器表现的非常差,因此认定美国本土也是一样,于是大赌一把购买了大量军火公司的股票,从而获得了上千万美元的利润,到了1980年,他的基金涨幅超过了103%,成为华尔街收益率最高的一位,在1985年,他靠着准确的分析,预测出来了《广场协议》的可能性,于是大举借债做多日元与马克,同时做空美元,《广场协议》之后,他一次性赚到1.5亿美元,名震华尔街,也就是这一年,他登上了报纸,成为了华尔街最出名的100位名人之一。

  如果只是这样,那充其量,索罗斯的名字,也不过是在华尔街或者金融行业比较出名,他的巅峰起始,是在1992年,这就跟大英帝国有关系了。

  其实二战之后,大英帝国便已经没落,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可大英帝国本身是不答应的,哪怕真正的实力没有,也要维持脸上的面子,比如与阿根廷的马岛之争,其实要不是美国帮忙,大英早就输了,而赢了之后,整个英国,似乎还都认为i,自己还是100年前的那个英国。

  一个强国,除了军事,最重要的就是经济了,经济强国家才能强,英国的经济,其实也不太行了,不过没落的贵族即使在家里吃稀饭馒头,可在外面也得装出个人模狗样来。

  而英国的选择,自然就是货币英镑的强硬价值,虽说货币汇率的价值与经济没有直接的关系,可一直保持第一,那总也是一些名气与威望,因此,英镑也一直维持着近代上百年来的高价值,兑换美元几乎到达了1:1.6.

  可一个高汇率的货币,在其经济不行的时候,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特别是当美元针对主流货币贬值时,欧洲货币为了各种原因而出现波动时,压力全部给了英镑,英国的制造业因为英镑的高价值而几乎崩溃,不过大英帝国数百年的殖民底蕴还是很强的,什么时候倒,谁也不知道,谁都在等这一天,没人知道会是什么时候,甚至英国首相自己都不知道。

  但索罗斯却通过各种经济数据,推测出,在92年下半年的时候,英国政府必然撑不住了,于是大举从国际市场借入英镑进行做空,同时做多德国马克,最终,索罗斯获得了胜利,英国政府即使动用了接近250亿美元外汇储备,也维持不了自己英镑的高汇率。

  在这个过程中,索罗斯一个晚上净赚10亿美元,在其他货币中也赚了10亿美元,从此名震天下,在这场对战之中,索罗斯一人就抛售了超过100亿美元的英镑。

  而除了后世内地人们知晓的亚洲金融危机,其实在1994年的时候,索罗斯还攻击了墨西哥比索以及南美洲一些国家的货币,所到之处,无不是俯首称臣,坐任自己数十年发展的财富,被索罗斯为首的金融强盗一洗而空。

  诚然,索罗斯能够成功,他自己其实也不过是攻击国家货币过程中的一员,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实也就是借着大势,特别是他庞大的名气,使得他的资金所到之处,大量的国际热钱也跟了上去,从而造成了巨大的攻击力,在国际热钱面前,大部分国家的外汇储备,都是不堪一击。

  在原先历史上,虽说当时的港府背后有着内地,但能不能击败国际游资,在成功之前,谁的心中也是没底的,这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因此,陈志文需要在这之前尽力的筹集美元。

  不过,这些其实还不是大头,真正的大头,自然是他手中的很多高科技企业的股票,只不过,互联网泡沫现在还没出现,要到2000年才是巅峰,即使考虑到要早点退出,也还是需要等几年的,算一下时间,与亚洲金融危机威胁到香港可能也差不多,即使时间不对,自己也是可以通过金融手段,将这些股票转换成美元的。

  安排好美国的事情之后,陈志文便返回了香港,这个时候的香港,已经被列为了发达地区,因为其人均GDP或者收入,都已经到达了发达国家的门坎了。

  这最根本的原因,并非如日韩那样,靠着拿下大量的科技行业,而是地产。

  从1990年开始,香港地产市场,又进入了新的一轮上升,特别是这一世,陈志文的存在,更是加强了整个香港的经济,哪怕大量的工业岗位没了,可美的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强的电子公司之一,星河贸易成了全球最大的贸易公司之一,屈臣氏成了亚洲最大的超市之一,红牛成了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之一,和黄也一样成为了横跨数个领域的大型基建财团。

  这些公司,总部都在香港,这必然要招聘大量的人,这些人的数量综合起来,还要比十几年前,美的红牛带动的工业就业人数还要多,且平均收入更是要高的多,再加上由此衍生的大量商务活动、资金流动等等,使得香港的GDP比原先历史上还要强的多。

  所有的一切一切成绩,最终都在金融这个无形手段下,转换成了房地产及股市中的数字,后者还好,你不玩就不影响你,可前者,却是所有人生活之根本。房价的暴涨,成为了很多人不可承受之重,这些年来,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小规模的游行。

  只是,地产财团们,已经靠着高房价赚的盆满钵满,又怎么会就此放弃,于是,香港出现了全球罕见的一幕,港府为了压制过热的房价,提高了银行的基准利率,同时立法,要求买房必须要支付三成以上的首付,这是很正常的手段,可以限制大量的金融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

  可地产巨头就不乐意了,他们不愿意房价跌,更不要说当首付需要三成以上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拿不出首付款,最重要的是,大量炒房的人,成本会急剧增加,于是,地产公司的巨头们,都立刻成立了金融放贷公司,放贷给那些想要买房或者炒房的人,公开与汇丰银行及港府对着干。

  这也引起了港英政府的怒火,虽说他们也就几年时间管理香港了,但被下面的商人这样无视,还是很恼火的,于是,在各方面,双方又开始斗法了起来,甚至媒体之上,都闹腾了起来。

  陈志文作为香港最大的资本存在,自然也是双方都希望拉拢的存在,只不过,对于这件事,陈志文并没有插手。

  其实就陈志文看来,虽说对港英政府他没有什么太大好感,可人家在这件事上做的还是对的,哪怕是被民意逼的。

  当一个地方房价太高的时候,政府动用政策压制房价,是任何一个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而那群地产资本家,居然公开对抗。

  这些人,全部拉出去吊在路灯上,绝对不会冤枉一个人的。

  陈志文自然不会帮助他们,只是港府那边,陈志文也没办法帮,这是与大势对抗,虽说几个大资本家在暗中捣乱,可现在他们捆绑了半个香港所有人的利益,数百万拥有房子的人,是不可匹敌的。

  都说房价过高买不起,可一旦买了,那立刻就恨不得房价再涨个几倍,每个人的心都是如此,除非是还想继续买房的。

  与这种大势对抗没有意义,况且也没办法对抗,这次他们是攻方,港府是守方,陈志文这个时候下场,也很难取得什么效果,最好的机会,还是等到98之后,当香港房价暴跌,当港府推出八万五计划的时候。

  只是,当肿瘤过大的时候,无论用什么方法治疗,都必然会有着重大损失,按照陈志文的计划,损失过大的自然就是那些在最高位接盘的人。

  因此,当港府银行地产多方争斗的很厉害的时候,陈志文也只是公开呼吁所有人冷静,仔细思考一下,香港的房价值不值得一万美元一尺,有这个钱,去隔壁深海市都可以买一栋超级大别墅了。他能做的也就是如此了,听不听,就看个人自己的选择了。

  香港地产的乱局,根本原因还是大量游资的进入,以及港英政府离开之前对下面管理有些失控,这也造就了一个小城市,居然能够培养出数个世界级别的地产富豪。

  当然,这个过程中,作为穿越者,陈志文吃下了最大的蛋糕,可是他还是不碰住宅物业,只管商场与写字楼,反正将后者做好,就能吃的盆满钵满了。

  从85到97年,香港的房价,是必然会大幅度增长的,本质原因,是香港作为整个内地市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当内地经济起飞的时候,香港经济必然发展的更快。

  只有等到当内地各个城市都可以自由与国外随意通商、当内地港口能够自己满足需求的时候,香港的作用才会消失,财富神话也才会破碎。

  实际上,如果不是内地政府特意的照顾,将很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交给香港,不然2000年之后,香港的经济必然会从高处彻底崩溃。

  作为其中的一员,陈志文也不会阻挡这种事情,也阻挡不了,顺其自然就行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1997年,6月30日晚。

  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标志着英国对香港超过百年的殖民统治,终于结束了。

  港英的最后一位港督彭定康在没落中,无声的消失了,倒不是说他人走了,而是媒体,已经不关注他了,取而代之的,自然香港新政府的第一任特首。

  这样的大会中,自然也会邀请香港各界的精英人物,作为香港商界最成功的企业家,陈志文自然也被邀请在内,不过,在这个会场之上,他并没有追求者出风头。

  第一是因为这里不应该是任何一个商人该出风头的地方,第二则是他也已经过了想出风头的年龄,第三则是虽然香港回归了,可还是有很多国际上带有恶意的媒体记者,故意提问着很多刁钻问题,在场的每一个人虽然都可以说是精英人物,可能来的记者也是一样的顶级精英记者,要是真不小心说错一句话了,那可就会被大规模炒作了。

  新特首的宣誓就职仪式,到了凌晨才结束,这可能也是陈志文这么多年养生以来,第一次熬夜熬的这么晚了。

  董特首在宣誓之后,逐个的与现场各位来宾握手,来到陈志文这边后,董特首说道:“陈生,好久不见了,这些年来,你可真是深居简出啊。”

  “现在对我来说,家庭才是最重要的。”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其实,早在数年之前,香港的豪门也就知道了眼前这位有非常大的可能会担任新的香港政府领导,加上陈志文与董家也有商业方面的合作,他们二人,很早就也有过接触了,不过倒也不算很深,实在也是,对陈志文来说也不是很必要,对他来说,只需要维持一个正常的关系也就够了。

  “家庭固然重要,可陈生你现在可是香港的最大企业家,香港超过十万人为你工作,整个香港的经济,可都是要依赖你的,我还想着,在我入职之后,我们一起合作,将香港经营的更加美好呢。”董特首笑说道。

  “好,希望我们能够将香港经营的比以前更好。”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很多事情,他其实也不太好明说,比如未来眼前这位想推出八万五政策来降低香港房价,可却会受到不可想象的阻力,而整个东南亚最近十几年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泡沫,此刻,以索罗斯为首的大量国际游资,正在整军备战了。

  PS:本书即将完本了。(本章完)

第649章 港元保卫战(上)

  1997年7月,就在香港全界还在庆祝回归祖国的时候,一场前所未有的亚洲金融风暴,依然拉开了序幕。

  早在1993年,瑞士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之上,新加坡一位年仅38岁的新闻部长语惊四座:亚洲将会成为全球经济的领袖。因为根据计算,如果亚洲经济一直以之前6%的速度发展,到了2000年,东亚经济将占全球的30%。

  世人都在日本地产泡沫危机破碎之后,嘲笑曾经的日本官员及财团是何等的嚣张,居然号称要买下整个美国,然后再租还给美国人去住。可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彼时,腾飞的亚洲经济创造了一个划时代的经济奇迹,世界银行不惜花费巨资邀请大量专家来研究亚洲国家崛起的动力与机制,因为在二战之中,亚洲的损失比欧洲还要大,可后续的经济发展速度,却远超过了几乎没有受到战争影响的南美洲、非洲、东欧等地区,也就中东靠着地下的石油,稍微好一点。

  整个亚洲,在经济方面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旅游、港口贸易、机场、汽车、电子、金融、基建都是吊打除了欧美的其他所有国家,发展速度更是离谱,甚至超过了欧美早年发展的时候。

  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四小虎,更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太平洋经济圈呼之欲出,全球的经济都关注到了亚洲,特别是东南亚。

  相对于亚洲经济,欧美国家则是陷入了经济停滞的状态,也就美国靠着硅谷企业,数据上稍微好看一点,一些学者甚至提出了“西方衰退论”,唱空西方,唱多东方。

  这其实是明显的“捧杀”,但很多人还是上当了,东亚国家,为了经济上的进一步成就,开始了各种“高风险”操作,反正,只要亚洲经济不崩盘,那风险再大,也不会转为现实。

  整个东亚完全是飘了,特别是当很多美国人开始为东亚老板打工时,更满足了他们的心理变化,颇有种20年前,香港英国人为华人打工时,社会舆论上的开心。

  甚至,连阿根廷、澳大利亚,都意图加上东亚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完全不顾自己的地理位置,有点像小日本曾经提出“脱亚入欧”政策了。

  然而,这一切,其实不过一场梦而已,一场由热钱带动起来的泡沫,到了1997年,也差不多要破灭了。

  东亚最早期的发展,根本原因是集装箱出现之后,海洋运输成本急剧降低,加上欧美人工太贵、工会吸血等因素,也意图将增加境内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出去,这个时候,平均教育还行人又多的部份亚洲国家,就成了最合适的转移位置。

  大量工业的迁入,自然带动了经济发展,可人类经济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当经济有点成绩后,伴随而来的吸血虫地产金融也会随之而来。

  本地资本以及海外资本都发现,建厂哪有炒房子赚钱啊?于是大量资本,就进入了。

  问题就出在这了,这些国家,与内地不一样,为了吸引外资,是不限制外汇管制的,这就是说,外资在国内赚了钱,是可以随意离开套现是。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海外大资本投入十亿美元,进入东亚一国的地产市场购买物业,而几年后该国物价涨了5倍,不考虑汇率与税务问题,那再卖掉套现离开的话,就等于从该国净赚40亿美元,这么大一笔资金,本质上就是无数万工人,以血汗钱换来的外汇,然后又被外资给卷走了。

  更不要说,进入房地产市场还可以使用杠杆,同时本土企业,也能这样操作兑现美元。

  同理,股市也是一样。

  当国际游资觉得你国家经济还可以,未来经济会越来越好的时候,他们就会带入大量的资本进入,而房地产与股市属于进入的人越多,数据越好,于是大家你好我好一起好,可一旦到了差不多的时候,大量资金准备离场,那就是崩盘的开始。

  这就如同银行被挤兑一样,哪怕是一家业务正常的银行,也是扛不住挤兑的,同理,一个正常国家的外汇储备,也是扛不住大量曾经投入而现在升值数倍乃至十倍的资金再撤出的。

  一旦真的发生挤兑,为了避免国家外汇被挤兑而空,那本币汇率就必须大规模贬值,因为只有贬值了,持有大量本币货币准备兑换的内外资,就只能兑换更少的外汇了。

  而索罗斯等对冲基金,就是利用这个关口,大规模做空该国货币,且做空是需要提前抛售的,这更加增大了该国货币的贬值压力。

  只要该国政府没有足够的外汇,那么就必须让货币贬值,不然外汇一旦没了,那本币只会崩的更厉害。

  这样一来,索罗斯自然就是爆赚了。之前的英国英镑、墨子哥比索、南美洲各种货币等等,都是如此。

  亚洲第一个被攻击的,就是泰国,泰国的负债,此时极重,内部房价也够高,在亚洲数个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之中,属于较差的,正好适合做引爆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于是,索罗斯亲自出面,宣传泰国泰铢今年必然会贬值,要知道,经过了之前对战英镑以及墨西哥比索等对抗国家货币的战争,索罗斯已经成为了全球最顶级的金融投机者,无人能出其右,虽说,他的成功也是背后有着鹰酱以及大量游资跟随他的结果,可这也是他的能力啊。

  再加上泰国本身经济也真的出现了严重问题,连97年初的内部政府会议都判断今年出口与经济都会出现负增长,全球也开始不看好泰铢汇率,这也是索罗斯所需要的,一旦所有人都不看好,那你的国家就是没问题,也很难扛得住挤兑。

  从2月开始,索罗斯开始大规模做空泰铢,连同还有其他投机者一起,给了泰国政府天大的压力,在每个月投入超过40亿美元之后仍然保不住泰铢汇率的下跌,在今年6月,泰国政府求助日本、马来西亚,但都被拒绝了,最终,泰国副总理以及商务部长辞职。

  到了7月2日,也就是香港回归的第二天,泰国政府耗光了手中的350亿美元外汇,最终不得不放弃死保泰铢货币,改为自由浮动,只是这一天,泰铢价格暴跌20%,索罗斯从中赚取了多少利润,无人知晓。

  而东亚国家,相互之间都是有着大量的合作及债务关系的,其中一家汇率暴跌,必然会影响其他各国,再加上索罗斯也立刻跟上,袭击其他国家的货币,一时之间,整个亚洲金融市场,血雨风云,有的国家如泰国那样,拼命抵抗,结果扛不住空单的攻击,最终不得不与泰国一样,外汇丢了的同时,汇率还是一样暴跌了,于是,也有的国家直接举手投降了,抵抗了意思一下,就宣布汇率只有浮动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3月后,短短三个月时间里,亚洲十几个国家的货币相继沦陷,光是索罗斯一人,从中赚取的利润预估就超过了百亿美元,而他也只是无数蝗虫之中个头较大的一个,大量其他热钱一起参与,洗劫了亚洲国家三十年发展的财富。

  虽然,这个泡沫即使没有这次攻击,也会被戳碎,可这些对冲基金的行为,还是严重加大了亚洲国家的损失。

  1997年10月,外汇市场之上,突然一大笔港元空单被抛下,一瞬间便引起了市场的恐慌,所有人都知道,是索罗斯来了。整个香港的股价也是应声暴跌,连房价的交易量也同步下降了,毕竟,如果港元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那只要在香港的资产,什么都得跌。

  香港,和黄大厦总部。

首节 上一节 291/2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