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第106节

  虽然美泰公司的成品失败了,但这个idea却非常好,不少游戏公司也在研究,不过受限于掌机的空间太小,很难研发出配套的游戏,最终不了了之。

  “市场很大,但如果要体验好的话,屏幕肯定需要大一点的,而且芯片方面要求也不低,毕竟掌机是很小的。”雷盛利想了想说道。

  “对,还有就是成本问题,也不能太贵,要不然没人会愿意买的。”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这似乎又回到了5年前,他去美国找沃兹来建街机一样,核心的问题就是成本,当年的芯片放在今天就是最差的级别,送给好一点的电子厂都不一定有人要,但那个时候就只能有这些。

  到了今天,芯片技术突飞猛进,再过两年,复杂的游戏也可以上街机,但想上掌机,那那哪怕是最简单的游戏,也很难。

  想做好掌机市场,就不能用最贵的芯片,因为这会导致用户终端成本太高,但也不能用差的,因为差的芯片不但反应慢,还会造成严重的发热,这种小设备,解决发热是非常麻烦的问题,哪怕到了21世纪,智能手机的发热都一直困扰着巨头们很久。

  液晶方面反而简单多了,自家造不出来就向别人买,以现在日本的液晶技术,掌机的屏幕还是能造出来的。

  “这个难度,恐怕也不低于家庭游戏机了。”雷盛利说道。

  “你们先成立项目吧,先研发,这个项目不可能像街机那样两三个月就能成功的,一年都可能算快了,另外有些实用性专利我已经想好了,你安排人去全球注册一下。”说完,陈志文取出一些文件。

  这里面是掌机及家庭游戏机的一些操作方面的资料,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掌机的十字键,另外,为了避免未来的竞争对手绕过去,他将类似的十字键外形全部注册了一遍,总之自己哪怕不用,也得让别人绕不过去。

  “好,那接下来,美的的资源会全部集中在家庭游戏机以及掌机项目上。”雷盛利接过文件,大概看了一眼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问道:“陈生,我们的掌机和家庭游戏机都是贪吃蛇的话,会不会相互影响?”

  “不用担心,游戏虽然是同一个,但场景完全不一样,满足的是同一个客户在不同环境下的需求,而且掌机的游玩乐趣肯定远不如家庭游戏机,掌机是为了户外的。”陈志文想了想说道:“不过如果成本降不下来的话,可能就会有影响了。”

  “好的。”雷盛利点点头说道。

  “再说,即使有影响,但只要不是严重冲突,那就得做,要不然,只能便宜别人。”陈志文笑说道。

  其实,这两款产品的研发难度都不低,同时研究挺耗费公司的精力与资源。

  但电子时代,时间是非常紧急的,研发晚了一点,可能就彻底失去机会,家庭游戏机这一块,雅达利已经研发成功,不过因为没有相关配套的游戏,最近一两年内的市场平常,只是一旦游戏的数量够了,这个市场就会立刻大爆发。

  在雅达利推出产品之后,美的的研发团队也算是有了一个参考,再加上可以通过高薪挖人来研发自己的家庭游戏机,这样也可以在雅达利街机市场大爆发之前做出自己的产品,再通过自家的优质游戏,就算不能击败雅达利,也应该能够抢夺一部分市场,待市场回馈了大量资金,那么就可以进行下一代家庭游戏机的研发,算算时间,说不定也正好赶上历史上的雅达利大崩溃,前提是历史没怎么改变。

  而掌机,是任天堂在1980年4月推出的,考虑到这种研发一般也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如果美的再晚一点做,一旦任天堂发行了,在掌机价格不贵的情况下,反而可能会快速占领市场,掌机一旦晚了,可能就真的错过机会了。

  因此,这两个方向,就需要在78或者79年进行,早了不行,因为耗资太高或者半导体行业还达不到产品要求,晚了就没市场。

  不过,以现在美的的规模,同时研究两款产品也很正常,甚至偏少,日本的很多电子公司,在利润上能够超过美的的估计也没几个,但任何一家,同时研发的新产品,估计没有一百也有几十个,无数部门在以不同的方向与技术研究不同的商品,美的目前只有两个主要的,还是知道未来潜力的情况下。

  雷盛利点点头说道:“这两个项目,目前来看还是主要需要依赖美国那边的团队,不过我这次想将部分香港团队全部派过去,一是可以降低一下美国那边的研发成本,我们香港的团队一些最基本的工作还是可以做的,第二就是让我们的团队多学学技术。”

  “这没问题,美国那边伱随意派人出去,如果那边的生活成本太高,那就买个酒店也行。”陈志文说道。虽然以后他的计划是工厂不会放在香港,但既然总部在这里,这里总也要有懂技术的团队,最好就是水平与海外差不多的那种。

  “我倒是想,就是我们的有能力去海外一起参与研发的工程师,恐怕也没那么多数量了。”雷盛利无奈摇头说道。

  “如果人不够的话,就跟上次芯片与液晶工厂一样,直接从湾湾挖人,懂电子设计、电子工艺、电子产业制造的人才,都可以挖过来,只要有能力,在我这边待个几年,送房子也不是问题。”陈志文想了想说道。

  无论是工资还是房价,香港都要比湾湾更高一筹,在香港工作,收入肯定比在湾湾高,至于房子,有能力有贡献的,陈志文也不会小气。

  “好,不过除了挖工程师,挖一些湾湾的毕业生也是可以的,湾湾每年那么多电子产业的毕业生,总会有不少是愿意来到香港的。”雷盛利说道。

  “可以。”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很大大公司,其实很多都喜欢招毕业生,因为这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进行定向培养,在大公司有着优质培养规划的情况下,获得需要能力人才的速度可能比社招还要效率高。

  美的的主要收入,基本上都是在海外离岸账户上,主要就是为了合法避税,香港本部,资金也只是可以维持自己的正常运转。

  现在同时启动的两个项目,研发成本较高,因此,陈志文特意从海外调回了2000万美金,这些资金并不是这家庭游戏机及掌机的全部预算,毕竟,现在每个月,几款街机还是可以为公司带来上千万美元的净利润,等到未来《吃豆人》再上市,利润可能还会进一步提高。

  研发的资金,美的并不缺,正好借着这次研发的机会,可以大幅度增加自己团队的研发经验以及招聘更多合适的人,等到80年代,这方面的需求也会有着数倍要求的提高,毕竟,个人计算机、各类电脑软件、各种复杂的游戏、以及一些电子产品等等,哪怕陈志文知道方向,也是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帮他将想法变成现实的。

  时间很快就到了6月,香港市场上突然传来了一个消息,置地集团将手中的中环太子大厦、位于九龙尖沙咀的温莎大厦以及九龙仓的股份,以合适的价格,出售给了船王包玉冈。

  (本章完)

第249章 会面船王包玉冈

  陈志文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有点出神了,不过很快也就想明白了。

  船王谋求弃舟登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在看出未来几年全球航运市场必然会大规模萎缩的背景后,包玉冈自然也想将手中船只处理掉,其实这一年来,包玉冈也在逐步处理手中的旧船,能卖的卖,不能卖的就拆掉。

  这个过程不算很激烈,毕竟海运危机不会立刻到来,还没到需要立刻断臂求生的地步,同时,这也涉及到很多工人的工作问题以及与已有客户的合同问题,需要时间来慢慢理顺。

  在外人看来,包玉冈这是处理旧船,也算是很正常的行为,只有陈志文,在偶然知道这件事后,就能判断船王是准备弃舟了。

  弃舟虽然不容易,但只要慢慢来还是来得及,但登陆就没那么容易了,整个香港地产市场,早就被传统英资以及十数名华人地产新贵给控制,包玉冈的家族的确也可以进军房地产市场,但没有经验没有人才没有地皮的情况下,重新开始,基本上是不太可能成功的,再说,包玉冈的年纪也不小了,不可能在另外一个领域重新创业。

  他想登陆,不是为了在地产市场再创曾经的辉煌,而是想为自己的四个女儿女婿留下一份稳定的家族资产。

  而怡和那边,因为陈志文一直不愿意在股市高价强行收购,导致怡和手中的九龙仓股票没能借机高价脱手,在被九龙仓易主后,股价又跌了下来,这种时候,更不能在股市抛售,哪怕是二股东,也持有接近20%的股份,这要是砸下去,股价能够跌成仙股,怡和更会损失惨重。

  因此,寻求合适的买主就成了怡和最近的目标,陈志文其实也知道,怡和通过了获多利在寻找接手人。

  这种情况下,一个有钱需要购买香港资产,一个想抛售手中的大量股票,凑在一起倒是也很正常。

  但让陈志文想不通的是,置地为何也要出售手中的两栋大厦,太子大厦位于中环黄金位置,比陈志文手中的联邦或者国际大厦还要价值高,至于尖沙咀的温莎公爵大厦,也算是在不错的位置了。

  九龙仓总经理赵立林也自然收到了这个消息,于是来到了陈志文这里,同来的还有星河的许金宏。

  赵立林问道:“陈生,包船王收购了九龙仓20%的股份,按照香港法律,他会成为我们的董事之一,我们需不需要正式邀请他过来?”

  “邀请吧,20%的投票权而已,对我们也没什么影响,哪怕他派人过来参与管理也没问题,有能力的人就用,没能力的人就当养几个闲人,无所谓的。”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其实放任怡和手中那20%股票,陈志文也就根本不在乎会被谁买走,他持有40%股份,外加已经获得了经营权,不可能有任何方法可以将他赶走,就算公司亏成当年和记那样,也没人能够做到。

  这就是持有经营权的优势,前世的包玉冈与怡和的争夺战中,包玉冈持有30%股份,怡和只有20%,但就是因为怡和有了经营权,包玉冈对怡和也无可奈何,最终不得不动用强硬手段,以105港元一股收购九龙仓股票,获得49.9%,才拿到了控制权,但代价之大,难以估算。

  如果之前,陈志文也是持有30%,那么也有可能会陷入与怡和系的拉锯战,过程恐怕也好不了多少,毕竟,他有了40%的时候,就是怡和系内部,也没什么信心了。

  而只要等到合适的时机,陈志文还会对九龙仓进行再投资,以获得一共49.9%的股权,完成固若金汤的绝对控制权。

  再说,他也相信包玉冈是个聪明人,就算他想登陆,也不会选择与自己对着干,因为完全没必要。

  “好的,那我就正式以董事会的名义,向包船王发出邀请。”赵立林说道。

  “其实我不在乎包玉冈成为九龙仓的股东,倒是置地还出售了两栋大厦,有点奇怪。”陈志文想了想说道。

  对于九龙仓,他并不准备私有化,这就是一家收租企业而已,不像和黄,持有大量优质且潜力巨大的业务,且当时地价处于低谷期,对和黄进行私有化的成本也不高,私有化后熬过低谷期,不要说未来,就是3年后的今天,当初私有化的成本,现在已经赚了数倍了。

  而现在,陈志文名气在外,很多人也都看好陈志文的手段能力,这种时候,想私有化九龙仓,还不得被一群人宰的吐血。

  当然,未来的地产价格之高,现在即使花大价钱进行私有化九龙仓,以后肯定有的赚,但这个时代赚钱的方法太多了,没必要死磕在这里,与其用十亿港元乃至更多的资金私有化九龙仓,还不如用来投资其他地方,先不说即将到来的“黄金”机遇,就是用这十亿在香港买物业,也能轻松赚个几倍,到83年香港地产危机再转战日本地产市场,闭着眼睛都能赚个十几二十倍甚至更多。

  再说,自己持有九龙仓的绝对控制权,九龙仓的资金,其实就是他的,完全归他控制,甚至以后还可以借着机会在股市融资,毕竟,上市的好处肯定是很大的,要不然,全球500强,也不会绝大部分上市了。

  只有那个潜力巨大的公司才不急上市,比如美的、红牛等,九龙仓么,潜力也就那样了,上市或者退市都一样。

  许金宏想了想说道:“如果我是纽壁坚,在这种时候,出售手中九龙仓的股票,以及两栋大厦,肯定是某个方面急需要用钱,难道是因为怡和的海外业务出了问题?”

  “不一定,怡和的海外业务早就出现问题了,他们一直也在出售海外业务,没道理还需要出售香港的大厦,你们也知道,怡和系对中环的大厦是多么的痴迷,没有天大的危机,他们是不会出售大厦的。”一旁的周家杨说道。

  许金宏说道:“之前我们收购九龙仓的时候,怡和曾经也想出售中环大厦,但当时时间太少了,他们来不及找买家,也只有九龙仓被强行收购这种危机才可能让怡和出售中环大厦了。”

  “那估计就是从九龙仓的事件中受到教训了,看来,怡和也要报置地了,要不然,置地再出问题,还不得成为全球笑话。”陈志文淡淡的说道。

  “他们准备增加对置地的持股?这倒也说的过去了,也就这类事情,才能让怡和肯出售手中中环大厦了,只是这样一来,我们手中即将拥有的14.2%置地股票,也有可能被稀释掉一些,本来我还想在年底之前达到16%,这样就可以成为置地的董事了。”许金宏皱眉说道。

  “达不到就达不到吧,我也没准备成为置地的董事,真要公布这件事,恐怕怡和要跟我拼命了。”陈志文耸耸肩无所谓的说道:“怡和保置地,也算是正常行为,暂时不用管他了。”

  置地现在的市值接近60亿港元,哪怕怡和对置地的持股也不多,之前他提前准备很久,慢慢收购,外加之前借用九龙仓收购的时候放出与置地有害的消息,才趁机收购了这么多。前前后后也花费了将近8亿港元,美的在海外的一半资金储备都花了进去。

  之前对置地动手,是陈志文为自己准备的备用手段,如果九龙仓收购不顺利,那么这就是一步有用的棋子,不过既然没用到,那就继续沉默下去为好。

  而如果怡和真的增持置地股票,那也就会稀释其他股民手中股权,一正一负之下,怡和对置地的控制权可以说是更强了。

  这也算是正常行为了,毕竟九龙仓前车之鉴,怡和要是再傻的不管置地,那也就不配作为香港的第一财团了。

  在后世,置地变的式微,而九龙仓在包玉冈女婿的长期经营下,成为香港十大财团之一,规模可能还强于置地,但是在70年代,现在的九龙仓比起置地还差的很多,九龙仓被抢走,怡和损失不是很大,要是置地也没了,怡和恐怕就配不上四大洋行了。

  对于置地这块肥肉,只要是华人,就没人不动心,哪怕有着高科技产业,但置地在香港的20栋左右大厦(现在有,21世纪没有这么多了),光是收租的费用,就能超过部分世界500强了。

  不过这么大的肥肉,现在他还吃不下,需要继续等,等到80年代的地产危机爆发,也许会有自己的机会。

  “那我们还需不需要继续收购置地股票?”许金宏问道,收购九龙仓之后,星河集团仍然还在利用自己及美的的资金在收购置地股票,不过速度很慢,慢到市场不太可能会发现异常,这是一场布局几年的并购,与当年九龙仓一样。

  “继续,保持不被发现就行了,另外,将置地的股票准备好,我需要质押这部分股票。”陈志文想了想说道,现在已经年中了,离黄金价格开始飙升也没半年时间了,其他各方面的资金都已经开始回笼,除非是影响到未来战略计划的投资,如对掌机及家庭游戏机的研发投入,其他资金,都准备参与这一场饕殄盛宴了。

  “质押?”许金宏说道:“陈生,一旦质押的话,我们持有置地股票的消息可能就瞒不住了,除非我们找海外的银行。”

  “海外的银行,不一定会认置地的股票,就算认,也不会贷出很多资金。”陈志文说道:“我们可以找与怡和汇丰关系不太好的银行试试?”

  “您是说渣打?”许金宏立刻知道是哪一家了。

  “先安排与包船王的会面吧。”陈志文说道。

  “好。”许金宏答应道。

  希尔顿酒店的总统套房内,陈志文第一次在私下场合见到了包玉冈。

  之所以是私下第一次,其实也是因为在一些公共场合,二人也见过,毕竟香港就这么大,港府、商会、或者一些华人富豪会经常性的组织聚会,算是缓解各方矛盾的一种方法。

  包玉冈的主业,是海运,跟本土商业巨头矛盾不大,陈志文的主业其实也一样,虽然也有地产公司,不过香港能够配得上让他成为“有矛盾”的,也就那几家大型地产英资洋行了,目前的华人地产公司,暂时还算不上,再说,他也不怎么派人去参加港府的拍卖会,想有矛盾也难。

  因此,他二人参加这类聚会还是比较少的,几年下来也就见过两次,但也因为生意上没什么交集,大家也只是商业互吹的认识一下。

  不过这一次,当然不一样了。

  “包生,许久不见,别来无恙。”陈志文早早的就在酒店等候,待包玉冈来后,便起身握手欢迎道。

  “陈生,是好久不见,不过,你可是又在香港放了一个大鞭炮啊。”包玉冈笑着说道:“当初李嘉成收购九龙仓,其实我是不怎么看好的,因为他的底蕴还是差了点,事情与我预估的一样,不过后来我就听说你对九龙仓动手了,当时我还在埃及,听到这件事后,就知道怡和,要败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啊。”

  “英资掌握香港这么多年的财富,是应该吐出来了,我走的不过是第一步罢了,后面还会有更多类似的事情发生。”陈志文淡笑着说道,在香港商业史上,80年代,是华资英资交接商业主导权的十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富不过三代”的根本逻辑,英资过了百年,富几代已经没能力继续维持曾经的天价财富了,华人富豪则是第一代,在蛋糕被英资都吃下的时候,华资想要壮大,自然只能靠强行收购了。

  “这么说,陈生还有看好的猎物?”包玉冈笑问道。

  “短期内倒是没有。”陈志文摇头说道,黄金机遇即将到来,同时香港地价已经开始发疯,这个时候,如果发动收购战,股价恐怕能翻天,根本不划算,除非是商讨性的收购。

  “哈哈,明白。”包玉冈自然明白这个“短期”的意思。

  陈志文又问道:“包生,伱所想的,应该跟我一样,想收购一家英资公司吧?”

  “是有这个想法,只是目前没有合适的对象。”包玉冈摇摇头说道:“很多英资公司都很优质,就是没办法下手,陈生当年收购和记也是因为当时的和记亏损太严重,九龙仓能够成功,也是因为九龙仓曾经大量稀释自己股票,要不然,就是陈生,也很难成功吧?”

  (本章完)

第250章 合谋电力集团

  “对,收购大型公司,不管是香港还是国际上,本身也就是看机会,在不合适的时候强行收购,难度太大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放眼整个香港历史,虽然在七八十年代曾经发生过十数次大型或中型规模的收购案例,但基本上都是一个大股东,将手中股票卖给了收购方,从而让收购方有了机会,对这个公司动手。

  比如后世包玉冈收购会德丰,就是因为会德丰的两方股东分别将股票卖给了南洋巨富邱德拔及包玉冈,然后这两个人开始了内斗,最终包玉冈获胜。

  而如果没有大股东的转让,想从头开始慢慢的收购到足够股票,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在股市收购,就很容易与李嘉成一样拉动股价大幅度上涨,引起各方资本介入,最终不得不败退,也只有陈志文这类知道未来情况的,才敢长期慢慢布局。

  实际上,就算汇丰不插手,在各类热钱炒作的情况下,李嘉成也不可能收购的了九龙仓。

  即使是后来的陈志文,也是靠着从李嘉成收购10%股票后,拥有了40%股权,非常接近绝对控股权,才敢拼一把,但这也是最后不得已的手段,优先采用的还是股东大会的投票。

  哪怕是中巴这类小公司,在80年代被收购的时候,也是股东转让股权,只有股市狙击手大刘,偏好狙击,才喜欢在股市上出手,但大刘本质是为了最终逼迫被他攻击的上市公司回购股票,而不是真的想收购,所以目的不一样,操作手法自然也不一样。

  “是啊,没什么机会,所以当我知道怡和准备出手手中的九龙仓股票时,我就动心了,不过陈生放心,我不会干涉九龙仓的运营,而且,我这股份对陈生也没有任何威胁。”包玉冈笑着说道。这的确也是实话,他买九龙仓的股票,就只是为了投资,虽然他也想收购一家有产业的公司,但眼下没有下手的目标,也就只能先拿下一家大公司的部分股票了。

  “这我不担心,而且包生如果想当这个董事的话,也没问题,董事会可以给你一个职位,以后董事会上,你也可以提供自己的意见,我也很欢迎。”陈志文笑了笑说道,不管如何,包玉冈以及他女婿吴光政,都是很有能力的。

  九龙仓这类公司,陈志文看中的是海港城以及其核心物业或地皮,至于以后怎么运营,他才懒的亲自操刀,指引一个方向,其他的交给手下就行了,而如果有包家的加入,总能有点好处,最次一点,如果九龙仓要做什么其他大项目,在考虑风险或者缺资金的情况下,也可以拉着包家的资金一起做。

  “好,那我就接受这个职位了,不过我准备派我的一个女婿去九龙仓做董事,陈生没意见吧?”包玉冈问道。

  “没关系。”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陈生这么看的开,那我也就没什么压力了。”包玉冈哈哈笑道,他之前还担心陈志文不喜自己成为九龙仓的股东,现在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首节 上一节 106/2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