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5,从不打灰开始 第353节

  老李抽了一口烟,用布满血丝的眼扫了下来人,无奈地点点头说:“行,你和老水先陪监理去工地,我随后就到。”

  老李说完,拿起电话给王总拨打过去。

  电话很快被接通。

  “王哥,你那边怎么样了?”

  王总说:“领导已经给区里打去了电话,问题应该不是很大,你先配合做质量鉴定,其他的事等我回去再说。”

  “好!”老李一听,心里顿时塌实了。

  起码,从王总的话里,听上去并不是很糟糕。

  或者说,即便情况再糟糕一点,王总通过关系也能压下来。

  去洗漱间洗了把脸,老李叼着烟来到工地时,看到张毅和甲方的人、桩基检测中心的人,正拿着一张白图在基坑里讨论着。

  他们身后,还跟着吊车司机、八一集团的段伟。

  除了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基本上该到场的都到了。

  甲方的老水说:“张工,咱先说好,桩基刚浇筑完成没半月,你要按照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加荷载,咱们这54颗桩绝对没有一颗合格的!”

  “没事,就按你们提供的日期来,咱们先挑三颗最早完成的试验!”张毅无所谓道。

  老水赶忙把桩基的现场负责人小胡推到前面。

  那意思,活是你自己干的,哪根质量靠谱,你自己应该有数吧?

  仔细想想,挑三根质量最好的,别特么瞎选,否则死的会很难看。

  小胡也知道身上的压力很大,皱着眉头在基槽里转悠了两天,时不时还喊工人商量几句,十几分钟后,精挑细选了三根桩基。

  用工人的话来说,这几根桩,无论桩长、桩径、成孔的质量等都非常好,而且桩基的钢筋笼子也没有偷工减料,打灰的过程异常顺利,做静载试验的话,应该没啥问题。

  “没疑义了吧?”张毅问。

  桩基队伍、甲方的人均摇摇头。

  张毅让桩基检测中心的人开始填写检测记录,并让桩基队、甲方、施工的人都签上字。

  “老张,你不会坑我吧?”段伟签字的时候有点迟疑。

  张毅说:“你怕个锤子,你们和甲方的合同都没签,跟桩基分包合同也没签,按照合同效力来说,即便是出问题,也轮不到你们背锅!”

  “好!”段伟这才签上自己的大名,依旧跟以前一样龙飞凤舞。

  手续完成后,桩基检测中心的负责人开始布置现场。

  按照规范来说,一般基础的单桩静载试验,试桩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并不应少于3根,当基础总桩数在50根以下的时候,试桩数量不少于2根。

  (监理三控经常考,口诀:百一3根502)

  先是挖掘机进场,对基层底部稍微清理了一下。

  然后工人开始对桩头处理,俗称破桩头。

  一个桩头处理了三个小时,等吊车开到基槽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

  吊车将试验工具、槽钢、配重水泥块等东西逐一吊下来。

  这个过程非常麻烦,又是两个小时过后,第一个桩基试验总算鼓捣完毕。

  大概跟下面的图一样。

  李经理等甲方人员全程跟进,生怕张毅和检测中心的人中间耍什么花样。

  午饭是张毅请检测中心的人一起吃的,主要叮嘱一些细节的东西。

  检测中心的人没想到张毅对桩基检测过程如此熟悉,只感觉现在的监理太拼了,懂那么多做什么,准备抢我们的饭碗吗?

  下午2点,在众人的关注下,检测人员开始操作油压千斤顶加荷载。

  加压后,检测人员看到荷重传感器的指针刚刚稳住,嗖的一下弹到0处。

  同时,头上的槽钢传来嘎吱嘎吱的动静,吓得检测人员赶紧跑出来。

  “快跑!快跑,压不住!”

  随着大家的提醒,众人慌忙四散跑开,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们总感觉那些配重块好像下沉了一部分。

  李经理等甲方人员脸都要黑了。

  “咋回事?”

  检测人员说:“根据我们的经验,要么有断桩,要么没清孔,孔底有沉渣,一加压就容易沉降。”

  半天后,凭借经验感觉配重块稳定后,检测人员跑过去看了一眼,倒吸了一口凉气。

  “卧了个槽,你们要上天啊!”

第402章

  桩基静载试验,一般来说都是每隔一个小时,开始增加一个荷载。

  如果在该荷载加压下,保持一个小时沉降量在4厘米以内算是合格(桩直径80厘米以内)。

  一旦超过4厘米以上,视为不合格。

  当然,这是当年规范上这么写的。

  因为华人商业区桩基础打灰刚完成半月,考虑到桩基混凝土强度还达不到标准试验要求,所以在荷载加压的时候,都是降了一半。

  也就是说,第一级荷载,检测人员只加压到了50%,第一根试桩已经承受不住压力,直接下沉了。

  众人听见检测人员的惊呼声后,赶忙上去查看。

  就见不足80厘米直径的桩基,直接下沉了足足20厘米。

  槽钢被上方的配重水泥块压的弯曲变形,给人一种随时折断的视觉感。

  众人赶忙撤出配重区域。

  检测人员摆摆手说:“别慌别慌,压不断的。”

  甲方的老李说:“试验咱们不做都行,你别出啥问题,你看千斤顶都不承重了,快出来,抓紧出来吧!”

  “多大点事啊!”检测人员不慌不忙,冲张毅说:“张总,麻烦拍个照,做个见证!”

  张毅扬起手中的数码相机,换了好几个方位拍了七八张。

  检测人员看了看手表,淡定地在检测记录上写到下实测数据。

  然后还问甲方李经理:“这个数据不用继续压了,不合格。当然,如果你们还想继续加压的话,我可以把荷载卸下来,重新摆一次配重。”

  “不合格就不合格,不压了。”李经理说。

  不合格最多是质量事故,如果继续加压的话,没准就是安全事故了。

  孰轻孰重,在场的所有人都分的清楚。

  “哎,其实差不多压到底了,重新加压的话,估计能稳住呢。”检测人员嘀咕道。

  老李眼前一亮,不过随后被他下一句话搅的粉碎。

  “不过这种情况不排除断桩的可能,如果是断桩的话……”

  老李说:“你别说了,咱们进行下一颗试桩!”

  麻蛋的,现在第三方检测机构都这么玩命了吗?

  净鼓捣一些让人提心吊胆的勾当!

  检测人员望向张毅,“张总,您觉得呢?”

  从试验开始,张毅全程拍照,配合录音笔记录。

  张毅说:“试验数据真实、有效,第一根试验桩检测数据不合格。”

  这句话看似无用,却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益。

  检测人员闻言,这才从配重地下出来,喊着汽车吊司机将配重卸下,准备下一个检测桩。

  “这就完事了?”

  张毅给沈烨打电话的时候,沈烨有点做梦的感觉。

  按照正常的流程,一个桩基静载试验起码24小时。

  特么从进场到试验结束,有半天吗,这就出结果了?

  “嗯,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下去,第二根也很快,估计晚上7点多就能出检测结果了。”张毅道。

  “那……你悠着点啊,要是太累的话,让小齐过去盯着。”

  这种关键时刻,沈烨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倒是想到工地上盯着,只是两人早早的分好了工。

  张毅盯着工地试验,他负责更为关键的试验后续工作。

  沈烨还在大哥家里磨蹭呢。

  “大哥,我不容易啊,刚创业第一个项目被甲方坑,现在又被甲方坑,哥,这事你得给我做主,你必须得出面……”

  沈烨大哥无语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叶后,咂咂嘴,好似回味着茶叶的韵味。

  “这茶叶不孬,又从咱爸哪儿偷的?”

  “嘿嘿,哪能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咱爸把好茶叶早藏起来了。”

  “谁给的?”

  “女子学院建设单位的方欣怡。”沈烨实话实说。

  “哦,你中意的那个女娃。”沈烨大哥点点头。

  沈烨咧着嘴傻笑,猛点头:“嗯。”

  “老四,你别追她了,换个目标吧!”沈烨大哥斩钉截铁道。

  沈烨闻言,整个人都懵逼了。

  “啥意思?”

  张毅当初也说过类似的话。

  只是那时候,沈烨满脑子都是方欣怡,完全听不进去。

  再说了,老张懂个锤子的爱情。

  现在,大哥又说了差不多的话,让沈烨不由不陷入了沉思。

  “茶挺好的,只是你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无论是性格,还是其他方面,你们两人有天壤之别。”

  沈烨漠然。

  确实,从小到大,他都是闲不住的人,隔三差五惹事。

  后来被家里好一阵管教,扔到工地上打磨性格,结果他却跟小马哥玩的不亦乐乎。

  要不是老爷子给小马哥的单位施压,把他从公司赶出来的话,也许他已经成为公司的祸害。

首节 上一节 353/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