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设计装备,你给我搞科幻? 第54节

  战士一脸见鬼的神情。

  苏晨只是冲他笑笑,伸手示意我进去了。

  战士倒也没拦着。

  “杜副院长?”

  “听说你找我?”苏晨笑着说。

  说曹操,曹操到。

  杜之方愣了下,见到苏晨还敢笑,他冷笑着开口,“听说你在宿舍呆了整整一个半月?”

  “怎么样?”

  “苏大侠,这么长时间的闭关,钻研出绝世秘籍没有?”

  “还是说”

  杜之方双眸微眯,“你这次过来,是向我负荆请罪的?”

  “没有钻研出绝世秘籍。”苏晨一脸淡定坐在杜之方对面,“也不是负荆请罪。”

  “这次过来,我是跟你打个招呼。”

  “我得去趟兵工厂。”

  “并且有可能的话,到时候还需要杜副院长你的支持。”

  ?

  去兵工厂?

  杜之方忽略了后面苏晨所说的话。

  “你去兵工厂做什么?”杜之方上下打量了苏晨一眼疑惑道。

  “当然是去做外骨骼机械动力装甲外面那层装甲。”苏晨直言不讳。

  “做装甲?”杜之方说,“咱们研究院里不就有这个条件吗?”

  “你干嘛要跑去大型兵工厂?”

  苏晨双手一摊,“我做的这个装甲有点特别,咱们研究院里的那个真不够看。”

  “得兵工厂的大型冶炼炉,才能满足我的需求。”

  ?

  一个小小的人形装甲,还必须用得着兵工厂的大型冶炼炉来搞?

  开什么玩笑?

  杜之方深深看了苏晨一眼。

  他觉得极为荒唐,也不想答应。

  可是想着档案里的那句话。

  “请务必满足其研究所需的一切要求!”

  杜之方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拿出文件,开始写了起来。

  在将条子递到苏晨手里时,杜之方沉声开口,“我最后相信你一次。”

  “你去兵工厂最好真的能搞出点名堂出来!”然后就是接着求月票,求推荐票,求追读啊!

  爸爸们!追读下吧!可怜可怜孩子,追读掉的好厉害啊!

第46章 你怎么不说要天上的月亮?【求月票,求追读!】

  拿到通行条,苏晨并没有要走的打算。

  “杜副院长?”

  苏晨手往边上的指了指,“借电话用一下?”

  杜之方横了他一眼,“你小子又想干嘛?”

  苏晨解释道:“有些情况得之前沟通了解。”

  “否则去了也是白跑一趟。”

  看着苏晨说得有鼻子有眼,杜之方这才勉强点了点头。

  拿起电话,苏晨直接拨给就近一个兵工厂。

  对面刚接起电话,苏晨便直接单刀直入,“请问贵兵工厂有没有三相电弧炉?”

  三相电弧炉。

  听到这个名词的杜之方眉头一挑。

  他当然知道这玩意,可以说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冶炼炉,温度异常之高,可以达到四五千度,足以融化一切金属。

  这小子.难不成真有研究?

  “不好意思同志,我们这里没有,你可以问问其他地方。”电话里传出回复。

  苏晨挂断了电话,正想再打给下一个兵工厂时.

  杜之方却是摁住了电话座机,深深看了苏晨一眼,“不用打了。”

  “335兵工厂有三相电弧炉。”

  从地图上看425研究所到335兵工厂的直线距离是一百公里。

  实际就不止了。

  坐车足足花费了一天的时间,苏晨才成功抵达335兵工厂。

  因为事先打过招呼的原因,门口早早便有人等着接应。

  简单一阵寒暄之后,经过辗转苏晨见到了经验丰富的孙工。

  一身迷彩服,戴着头盔,皮肤黝黑,精瘦精瘦的,很难想象这样普通的一个人是极为稀有的高工。

  不夸张的说,每一个都是国宝。

  “425研究院来的?”

  孙工笑笑,“特地跑了这么大老远,想来是为了做外骨骼机械动力的装甲吧?”

  苏晨有些诧异,“孙工,你怎么知道?”

  “哈哈。”孙工摆了摆手,“这有什么好不知道的?”

  “先前你们425院一个叫施薇薇的都不知道跑过来几次了。”

  “每次都信心满满,结果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我都已经习惯了。”

  说着看了眼苏晨,“年轻人?”

  “你觉得你会是例外吗?”

  “来都来了.”苏晨说着从怀里掏出事先写好的纸条递给孙工,“总得试试看吧?”

  孙工也没多说什么,无非就是开炉炼点合金出来。

  多大点事?

  搞快点和以前一样,两三个小时也就收工了。

  反正也就打个样,随后再进行检测。

  不行的话,眼前这年轻人就从哪来回哪去。

  这套流程他简直不要太熟。

  可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孙工整个人就愣住了。

  纸条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材料。

  他细细看过去,发现许多金属原材料都是极为罕见的,就连335兵工厂都没有储备这种稀有金属。

  “这”

  “这”

  “这”

  孙工抬头看向面前的年轻人,“你是认真的吗?”

  “这么多乱七八糟的金属放在一起?”

  “你确定这样真的能行吗?”

  在335兵工厂待了二十多年,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夸张的合金材料配方。

  “当然。”苏晨说,“你仔细看,每个材料后面我可都备注了用量。”

  “我可不是胡乱写的。”

  孙工低头一看,发现果然如此。

  每个材料后面都备注了用量。

  刚才因为太过吃惊于纸条上密密麻麻的材料,以至于他都忽略了后面那串数字。

  苏晨又说,“不仅仅只是用量。”

  “孙工。”

  “在纸的第二面,还备注了哪些材料放在一起冶炼,冶炼的时间,以及温度的把控。”

  “哪些是第二批,哪些是第三批,哪些放到最后。”

  “无论是顺序,时间,还是温度可都不能出错。”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孙工一听将信将疑的把纸条翻到第二面。

  发现果然如同苏晨所说,上面果然密密麻麻写了许多。

  即便如此,孙工依旧有些不以为然。

  

  我一个在兵工厂工作了二十多年的高工,还能不懂材料如何处理?还能不懂温度的把控?还需要你专门在纸条后面写备注教我?

  孙工目光略微一扫,发现有些不对劲。

  里头许多对于材料细节地方的处理方式,不是那种课本上所写的标准处理方法。

  而是透过现象直入本质,角度很刁钻老辣,却是极为正确的。

  因为这是他花了二十多年时间,从实践当中自己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

  他引以为傲,视若珍宝!

首节 上一节 54/9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