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多。”杜大炮说,“我打牌被人骗,开厂又被人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老爸,有我在,可以养家的。”
“可我也是男人呀!”杜大炮说,“所以我决定了,继续把工厂开下去!”
杜永孝看一眼老爸,“好,我支持你!”
“呃?”杜大炮愣了一下,“我还以为你会拒绝?”
杜永孝揽住杜大炮肩膀:“大家男人嘛!都懂的。”
杜大炮咧嘴一笑:“话你知,过几天我要加盟潮州商会!”
第175章 0175【潮州商会】
“老板,这是新吸纳商会成员名单。”作为李佳成心腹手下,宋秉书把名单递上前。
长江实业总裁办公室内——
李佳成扫了一眼名单,“八个,这么多?”
“是啊,现在是人都知背靠大树好乘凉,而我们潮州商会又是各大商会翘楚,仅次于华商总会。”
李佳成摘下眼镜,揉揉眉心,“潮州商会规模越来越大,本来是好事,不过很多加盟者实力低下,加盟过来不但不能帮忙,还容易扯后腿。”
“我明白,这次我一定仔细甄选。”
香港商会众多,除了大名鼎鼎的华商总会之外,还有很多地方性的小商会,比如潮州商会,山陕会馆,山东商会,以及五邑商会等等,基本上都是家乡人扎堆取暖,互相帮忙。
一开始这些商会促进了香港商业环境的繁荣发展,后来随着商会势力越来越大,互相倾轧情况出现,反倒成了商业发展阻碍。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1952年潮州商会和五邑商会斗争,争夺钢铁冶炼权。
那时候香港将军澳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旧船分割场,切割下来的钢铁需要重新冶炼,然后上市充当建材销售,利益十分丰厚。
为此,潮州商会不惜花费重金买通将军澳驻军高层,希望得到钢铁冶炼专权。
五邑商会也不甘示弱,直接给港英政府高层上供,对冶炼专权势在必得。
最后搞出了一个“一女嫁二夫”,白白便宜了那些鬼佬,成为商界笑柄。
李佳成是潮州人,也是潮州奋斗代表人物,从他开办五金厂时就开始加盟潮州商会。
因为长袖善舞,他在商会很快就站住脚,并且得到商会很多资助。
1957年,李佳成阅读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胶》杂志,无意看到一则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正全面倾销欧美市场。
这则消息使李佳成意识到:塑胶花也会在香港流行。于是李佳成到意大利考察,回港后在潮州商会大力支持下,很快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
由于潮州商会帮忙,大部分经销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佳成的报价签订供销合约。有的为了买断权益,主动提出预付50%订金。
李佳成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业界。
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公司总部由新莆岗搬到北角,李佳成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厂房分为两处,一处仍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生产塑胶花。
李佳成把塑胶花作为重点产品。塑胶花为李佳成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长江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不久,他又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并成为“塑胶花大王”。
可以说在李佳成的奋斗史中,都离不开潮州商会帮助。尤其潮州商会的人际关系,给了他很多便利。
随着李佳成事业风生水起,他在潮州商会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如今已经成为潮州商会副主席,再加上商会主席远东金融总裁李兆福因为身体原因,近年不怎么打理商会事务,实际上李佳成已经是潮州商会一把手。
按照历年规矩,潮州商会在年初都会吸纳一批新人入会。
今年特别多,竟然有八家公司申请报名,对于这些报名者来说,只要能加盟潮州商会,就等于有了一个大靠山,以后做生意顺风顺水。
对于李佳成来说,却是甄选“小弟”的机会,这些公司对长实有无帮助,排在第一位。
“这八家其中有三家对我们长实有所帮助!”跟随李佳成这么久,宋秉书当然明白李佳成在考虑什么,“他们分别是做五金电料,建筑运输,还有房屋装修……”
“至于其他的,分别是洗化用品,粮油副食,还有青菜批发……”
李佳成听到这里哑然失笑,拿起软布擦着眼镜:“他们把潮州商会当成了什么?连卖洗头膏,卖粮食,卖青菜的都来掺和?”
“是啊,尤其这个叫杜大炮的,为了申请加盟商会,楞是写了一万字的申请稿,讲了一大堆废话,简直傻佬!”
“他姓杜?”李佳成现在对这个姓氏很机警。
宋秉书也想到什么,忙去翻看资料,很快就把杜大炮个人简历,以及家庭状况找出来。
宋秉书看着家庭成员一栏,愣了一下,抬头对李佳成说:“老板,你说巧不巧?”
李佳成戴上眼镜接过表格,看了一眼,嘴角露笑:“还真是巧!”
……
杜家这几天很忙。
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宾客不断。
大头文,龅牙驹,斗鸡强,还有任大荣和庄定贤是第一批也是最早一批过来拜年。
紧接着是烂命坤和蛇仔明等人,还有石峡尾的一些老邻居,也提着腊肉,鸡蛋,还有点心过来拜年。
老杜家一视同仁,来的统统把礼物收下,回去的时候回礼更加丰厚。
以至于那些石峡尾老邻居都不好意思,他们带着腊肉鸡蛋过来,走的时候反倒捧着人参,燕窝。
实际上这些礼物都是杜永孝在广发洋行置办的,因为量大缘故,比平时价格便宜许多。
好不容易接待完拜年宾客,杜永孝这边也开始走动,先是拜见了葛白警司,威廉将军,然后又拜访了总华探长刘福,最后是雷洛,蓝刚以及韩森等人。
杜永孝面面俱到,不因为自己扎职上位就瞧不起谁,连带自己的一些旧同事也都拜访到。
最后甚至取了礼物,分发给警署看守岗亭的警卫,以及打扫警署的清洁人员,看守车位的看车员。
这一举动把那些小人物感动的,差点痛哭流涕,谁能想到杜永孝这么一大人物,在过年时还能惦记着他们。
杜永孝最后一站是麦当劳旗舰店和恒创地产,也都给那边工作人员发了大红包,还特意给约翰尼,刘鉴雄,白英俊准备了新年大礼包——限量版劳力士金表。
等到杜永孝忙完一切,这才准备新年最后一站,也是最重要一站,压轴拜访——
香港,霍家!
第176章 0176【豪门望族】
“老爷,外面有位叫杜永孝的先生,带了礼物前来探望老爷您,还有大少爷!”
管家恩叔毕恭毕敬地站在大厅门口报告道。
作为香港数一数二的豪门望族,霍家地位非同小可。尤其在五十年代末达到顶峰,也是在这一时期霍家被港英政府针对,很多重要业务都处于停摆状态,尤其新兴的房地产事业,差点被腰斩。
霍家老爷子端坐在客厅沙发上,正在看报纸,闻言抬起头看了大儿子一眼。
霍大少正在乐呵呵看电视,看到父亲眼神,忙不迭起身道:“哦是这样的,之前他打电话过来讲要给您拜年,我看也没什么,就让他过来。”
“他就是那个华探长?”
“是的。”
“跟你做地产生意?”
“是的。”
霍大佬眼神不屑,“我讲过的,世道险恶,什么人都信不过。何况对方还是个差佬。”
“可父亲你也讲过,三教九流都可以结交,仗义每多屠狗辈。”
霍大佬瞪儿子一眼:“该学的不学,不该学的倒是记得很清楚!”
霍大少立马闭嘴。
“好了,以后有客人来你要提前对我讲,我们霍家是大户人家,要讲礼数,万一这边有客人接待不了怎么办?万一家里有事儿不方便怎么办?做事情要想多一些,不要随性而为!”
“好的,父亲!”霍大少低眉顺目。
霍大佬这才吩咐管家恩叔:“请人进来。”
“是,老爷!”
……
霍家住在港岛半山克顿道的一套花园别墅。
整座别墅占地两万多平尺,按照平方米来算,差不多两千平米。
作为半山豪宅区,这里最便宜的别墅也要一百多万,贵一点的四五百万也有。
杜永孝去过总华探长刘福的家,刘福也住在半山区,只不过是半山的“贫民区”,虽然也是别墅,却小的像麻雀,和眼前这座比起来简直小巫见大巫。
霍大佬在十年前买下这栋别墅,与他做邻居的全都是香港赫赫有名的华商,船王包宇岗,影坛大亨邵毅夫,董氏家族,何氏家族,以及一些鬼佬,比如施怀雅家族,嘉道理家族等等。
对于这些大亨枭雄来说,像刘福,雷洛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他们花钱圈养狼犬,如果有需要,他们大可以花个几十万,上百万再重新圈养一条听话的。
也正因为如此,在霍大佬看来,霍大少如此身份竟与一名华探长结交,难免有些不爽。
杜永孝站在霍家门口,不紧不慢地抽着烟。
庄定贤在车内等着他。
大头文提着礼物站在杜永孝身后,发牢骚:“这霍家排面也太大,都通知好久,还不见人出来。”
“豪门大户规矩多,伱以为逛百货商场?”
“我们老爷请你进去!”
说话间,老管家出来说道。
“有劳!”
杜永孝给大头文使个眼色,大头文把礼物递给杜永孝,自己则在外面等着。
杜永孝提了礼物跟着老管家往里走,走走停停,转了几个弯,这才来到客厅门口。
一名身穿白色衣服,黑色唐裤,梳着大辫子的住家自梳女见客人到来,忙打开门。
“谢谢!”杜永孝刚要跨进客厅,自梳女取了拖鞋过来,放到杜永孝脚下。
杜永孝讪笑一下,脱了皮鞋,换了拖鞋,这才提了礼物进去。
“阿孝,你来了!”
霍大少看到杜永孝很是高兴。
杜永孝朝他点点头,目光看向端坐在沙发上霍大佬,身材消瘦,颅骨高耸,鹰视狼顾,眸子盯在杜永孝身上,仿佛要把杜永孝看透。
“霍先生,您好!”杜永孝笑容得体地朝霍大佬问好。
霍大佬这才指了指沙发,“请坐!”
杜永孝把手中提着礼物交给旁边自梳女:“来的匆忙也不知送些什么,这是我专门从湾仔码头买来的烤地瓜,权当是一点小礼物,送给您老!”
烤地瓜?
霍大少都快翻白眼,这阿孝也太小气。
老管家和自梳女表情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