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第662节

沈旭东对她印象不深,只知道她一直都有戏接,出圈的角色好像只有《庆余年》里的司理理…另外就是了陈思成的夜会门女主角…

还有她长得真像王鸥!

沈旭东只是看了她几眼,并没有接触——这次来探班《归来》,主要是劝说巩利接拍《三国》,旭东没有闲工夫传播艺术的。

一天的拍摄结束,旭东先陪着张艺某聊了一会,正要告辞,张艺某突然问:“…伱对文哥题材有什么看法?”

“谈不上看法,”沈旭东很老实:“我了解的不多,观众了解的更少…这个题材明显属于非主流…”

“已经是非主流了吗?”

“嗯…就好像伤痕文现在没人看了一样…”

“时代?”

“差不多…”顿了顿,沈旭东接着道:“现在的主流电影市场要的是好故事,类型化叙事能力!”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教的是淡化叙事…”

“很正常…”

整个80年代,无论是电影学院的教师、学生,还是理论界,大家的目标都非常一致,就是怎样把中国的艺术搞上去,让中国电影在国际上产生一点影响。因此,第五代导演无论是创作理念还是技术,都围绕着这个中心,80年代是一个主流艺术主张非常鲜明的时代…

那个时候的电影与当下电影制作以市场导向为主不同,电影作品更主要的是艺术的呈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五代导演更加擅长在中国化的宏大叙事中探讨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性,在充满思辨性的电影主题中传达得更多的是集体的意志,象征性、寓意性强烈…

然后到了第六代…

第六代导演们其实挺可怜的,他们拍电影的时候,赶上了计划经济结束,传统的制片厂制作体系瓦解,艺术片难以获得投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

这使得他们不得不以极为有限的费用,用近似于“纪实性”的手法,走上“地下”电影之路。通过参加国外一些著名电影节,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再逐步寻找他们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位置。

这使得第六代导演与普通电影观众拉开了距离,他们的作品“见了自己,见了天地,却见不到众生。普通观众连他们的片子都看不到。”

……

“流媒体,是指将一连串的多媒体资料压缩后,经过互联网分段发送资料,可即时传输影音以供观赏的一种技术与过程;流媒体最主要的技术特征就是流式传输,它使得数据可以像流水一样传输…”

“也就是说,它可以通过互联网而非电信运营商直接向用户提供音视频服务和计费的影音等音视频内容的平台,会员可以直接在平台上面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在线浏览,实现“即点即看”。”

“只要你装了PPTV的APP,注册会员,每个月缴纳15块钱,就可以观看6000多部的剧集!”

沈旭东掏出手机,演示PPTV…

然后巩利打断他:“这玩意不就是在线视频平台嘛…我也经常用它看电影!”

“…对呀。”

“那为什么要叫流媒体?”

“因为我们要做发力自制剧了…需要新的故事!”

巩利还是有点不可思议:“你怎么会找我演网剧?”

“因为《三国》这个剧集不止面向国内,我还希望他能带着PPTV征战东南亚…需要国际巨星加盟!”说到这,沈旭东接着道:“我能想到的,除了你就剩章紫怡了…但你也知道,我不喜欢章紫怡!”

“我的经纪公司不会同意的!”

沈旭东自信道:“…我可以开出单集80万美元的价码!”

“单集80万美元…你疯了吗?”

巩利吓了一跳…

如果她的价格是单集80万美元,那…这部剧的成本不敢想象!

“你放心,你就第一季有戏份,而且最多八集戏份…”

“8集?第一季多少集?”

“不超过十集,每集60~70分钟左右!”

“…那你准备多少钱打造第一部?”

沈旭东伸出三根手指头:“少说这个数!”

“…三个亿…”

“对!”

“人民币?”

“当然是人民币,我又不是傻逼,怎么可能花三亿美元做一部剧?”

巩利琢磨一会,然后道:“…你把剧本先给我看看…”

沈旭东尴尬一笑:“剧本还在创作中…”

“剧本还没好,你就来找我?”

沈旭东耸肩,拿起桌边的苹果,咬了一口:“我得先说服你,然后才能判断这个项目能不能继续…毕竟按照规划,少说也得拍个十几年…你要是说什么也不接,我也省事了,大不了就不拍!”

“那你说说准备找谁做导演。”

“孔笙还有张永新…其实就是山影团队,都被我挖来了…”

“孔笙是不是张新建的徒弟?”

“您认识他?”

“我看过张新建的《孔子》…”

第881章 不识抬举(上)(34)

《孔子》,是山影团队上世纪90年拍摄的的电视剧,剧情根据《史记·孔子世家》与《论语》而来的,这部剧对先秦时代的礼仪考证做的很到位。

到位到什么程度?

现如今很多古装戏都标榜自己如何重视如何忠实的复现古典时代的生活场景,然而并没有几部戏能做得到。

《孔子》里的宫室、服饰、礼仪、饮食等场景却做到了!

没有花花绿绿的奇装异服,没有奇怪的发型和冠冕,没有虚假花哨的宫阙与草坪,更没有穿越的食物、水果和器具,连吃饭时的礼仪、进入厅堂脱履坐席、佩剑样式等细节都展现的一丝不苟,使得整部剧作的时代氛围质朴而真实,令人神往。

教科书一般!

其实,无论是从影视剧的角度还是从思想的角度,将摄影机对准圣人都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镜头中表现的圣人,是道成肉身的虔敬复现?还是荒唐的树立牌位或偶像?

孔子亦然。

即使在儒家内部,对孔子究竟是伟大的教师还是没有权杖的王者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更何况现代思想界对孔子的各种“还原”“解构”了。

张新建版本的《孔子》,确实拍的好!

山影团队,沈旭东大都合作过…

直接跟山影的侯洪亮对接,还入股了正午阳光…

其实,最开始,正午阳光只是为方便孔笙、李雪、孙墨龙三位导演进行影片后期制作成立的后期制作公司。

后来,山影改组上市,上市前夕,侯鸿亮辞职加盟了正午阳光!

反正原本计划的三天行程,第二天,沈旭东就溜了…

确实有点害怕了。

他还是个孩子,正值贪玩的年纪,没必要…

大不了不拍了嘛!

这句是玩笑,巩利已经同意出演,剩下的就是跟经纪公司讨价还价了。

《卡罗尔》之后,她签约了CAA,加盟了北美演员公会,接戏很麻烦的,要通过经纪公司。

而且还是电视剧…

在北美,电影演员跟电视演员通常是泾渭分明的,在奈飞之前,几乎没有顶级演员会拍电视剧。

所以,凯文史派西拍摄《纸牌屋》,很多人形容是奥斯卡影帝下凡拍摄电视剧…

下凡这个次一直持续到章紫怡的《上阳赋》播出…

不对,应该是《如懿传》(周讯)、《大明风华》(汤惟),《天盛长歌》(倪妮)、《上阳赋》(章紫怡),这几部剧无一不是开拍前各种宣传,绝世大饼,然后潦草播完,沦为无效剧集,徒留一地鸡毛…

下凡这个词也成了贬义…

……

格瓦拉最开始不卖做线上卖票,创始人刘勇的志向是把它做成用户体验优良的电影院排片网站…

然后,2007、2008这两年,刘勇四处兜售,可是没一个投资人看上。

这并不意外,最初的网站是刘勇等人业余时间搞出来的,页面粗糙,排片也少得可怜。

还是陈天桥投的天使轮。

2009年,格瓦拉拿到了200万元的天使投资…

有钱了该做点什么呢?刘勇不想卖票,觉得这是黄牛才干的事情,根本瞧不上。

不过,他渐渐发现,用户看完排片后,就会想着购票。自己不干别人也会干,而且格瓦拉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才诞生的,一番纠结后,他开始了“黄牛”生涯。

影院的人根本无法理解,觉得在线买票根本是扯淡,这是一段艰难的开荒拓土的经历。

2010年,《阿凡达》登陆中国,国人观影如潮,上海就一家影院能播IMAX版《阿凡达》,于是门口排了百米长队,黄牛还抄高了票价,一票难求。

这是格瓦拉出风头的时候,格瓦拉原价售票,一下子卖出300多张!

电影上映当天,刘勇亲自到电影院派票,因为担心人群一哄而上,人可能被挤成肉泥,还临时改了取票点。

就是这段小小的经历改变了格瓦拉和整个在线票务网站市场。

因为在线票务的优势及派票难的痛点,刘勇顺势力推在线订座服务和终端取票机,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正式形成。

同年六月,格瓦拉拿下上海电影节的网上购票业务,一炮打响。

2011年,鼎晖投资主动找到刘勇投资,让他随意开价,双方合同还没签呢,鼎晖就往格瓦拉账户里打了占1/3投资款的上千万元。这是格瓦拉创业初期最风光的时刻。

格瓦拉由此进入高速通道,截止到现如今,格瓦拉拿下全国在线选座市场75%的份额,风头无两。

沈旭东想搞在线售票…

他知道在线售票会成为未来影院卖票的主要方式。

——线上售票占据了电影售票市场的98%以上~

他对格瓦拉印象不错,用过几次——为用户提示规划好停车场和交通路线,提醒消费者提前取票…

所以,他想直接投资格瓦拉,然后让陈曦去跟刘勇谈一下…

然后陈曦就去了…

……

8月31号,《超凡蜘蛛侠2》、《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两部电影上映,直接霸占了市场90%以上的盘口…

此时《卧龙》已经上映19天,累计票房10.03亿,早就完成了任务,所以,公司倒也不急。

就是《寒战》有点尴尬——《寒战》的口碑很好,宣传主打的是‘无间道之后最好的港片!’,8月23号(七夕节)上映,首日票房拿给2895万,次日2760万,然后迎来首周末,三天票房8900万,首周五天,累计票房1.45亿…

首节 上一节 662/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